正文 第10章 駕馭情感的五個原則(3)(2 / 3)

例如,如果總務科的部下說:“各科主管因為都不太了解情況,所以處理事情變得墨守成規,參與者不多,而且大家都不很積極,實在很傷腦筋。”這時候你應該問他一些問題。

“這件事你是不是調查過了?”

“你有沒有參考其他人員的意見?”

“科裏的會議通常都用什麼方式召開?”

“你認為大家應該怎麼做才好?”

這麼一問,你可能會發現這名職員隻是把責任推到其他部門的主管身上,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自己能力不足或是前任主管太偷懶。但即使這時候你已充分了解原因了,還是不可以馬上點破他,應該要慎重處理這件事。

隻要抓住主要症結,那張網就會被你一點點地撕開。

管理也要有層次

企業管理中,特別是大型現代企業的管理中,層次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上沒有層次,必然會打亂仗;管理上層次分明,工作才能有條不紊,事半功倍,遊刃有餘,舉重若輕。

這裏講的“層次”,是從辦事和用人兩方麵說的。

管理要有層次,首先辦事要有層次。管理者對自己所分管的千頭萬緒的工作,既要統觀全盤,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心中有數,能夠曆曆在目,如數家珍;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理出頭緒來,把握住各件事情之間的聯係,從中抓住主要的工作。重點就是綱,綱舉目張。工作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有時終日奔忙,忙得昏天黑地,但由於沒有解決主要的矛盾,事情似乎越辦越多,甚至越辦越糟;而一旦抓住並妥善地解決了主要矛盾,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時你就會有一種雨後天晴、豁然開朗的感覺。管理者每天都麵臨著許許多多的工作,這些工作有的互相關聯,有的互不相幹,卻又都必須做好。作為管理者就必須懂得統籌安排,分清輕重緩急,把大量瑣碎、次要的工作安排給合適的人員或部門去做,並且安排好這些工作、這些人員或部門之間的先後次序和相互銜接,不時地注意其進度,監督其質量,檢查其結果。而對那些重大的、可能影響全局的工作,則需親自動手,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地做好。

工作中沒有層次感,就必定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吃力不討好。這樣的管理者往往表現得很矛盾:有時他過於“細心”,一頭紮進某件具體工作中不能自拔,攻其一點,不及其餘。這樣就往往顧此失彼,甚至因小失大;有時他又過於“粗心”,粗得做什麼都浮皮潦草、漫不經心、蜻蜓點水。表麵上他似乎什麼問題都看到了,都談到了,都動手了;然而細究起來,卻幾乎什麼也沒完成,什麼也沒落實。這樣的管理者若沒有幾個認真負責的助手,恐怕真是很危險,總有一天要出大事的。由於不分主次,不分輕重緩急,這樣的管理者麵對紛繁複雜、急速多變的眾多事務,必定手足無措,隻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乒乒乓乓亂打一通。打中了算是運氣,打不中就自認倒黴。

事實上,任何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誰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全憑自己的能力去處理好所麵臨的全部問題。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做管理者必須舍得放手,善於放手:有些事情放一放再處理,有些事情交給別人去處理,給自己留下幾件非親自處理不可又必須馬上處理的重要工作去做。這樣才能遊刃有餘,舉重若輕。自古以來,能像諸葛亮那樣巨細無遺、日理萬機的又有幾人?事實上正是在他們的過分精明的優秀之處,也隱藏了他們的不足。諸葛亮正因為過分精明,信人不過,事事不放手,不讓權,始終未能為蜀國培養出什麼像樣的人才,最後落的個“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結果,蜀國大業後繼無人的悲慘結局。

管理要有層次,同時要求用人也要有層次。工作上的層次與用人上的層次是緊密相連的。在工作上不分主次,不分輕重緩急,在用人上也必定表現為沒有層次感。例如,在機構設置上求多求全,部門與部門之間沒有主次,沒有從屬,統統都是並列的,“在領導眼裏一律平等”。這反映了什麼都要管,分不清主次的心理。在用人上也一味追求平衡,沒有層次,沒有重點,片麵強調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優秀者不敢重賞,不敢重用;庸劣者不敢重罰,不敢重處,結果是前者心懷沮喪,後者無所鞭策,以表麵上的平等造成了事實上更大的不平等,以犧牲優良、犧牲效率為代價來迎合庸劣。

更要命的是,這種管理者在設立了那麼多部門,任命了那麼多官員之後,又不尊重這些部門和官員,往往超越一個又一個管理層次,直接插手到基層,插手那些最瑣細、最無關緊要的小事,真不知他設立那些個部門,任命那麼多官員是幹什麼用的。這樣的管理者不但自己事無巨細,統攬無遺,而且要求屬下官員們也像他一樣,經常指派手下官員們去做一些原來可以由這些官員們自己去安排人員去做的小事。結果大家在他麵前就都隻是普通辦事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