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緩和一下你的情緒
有理不在聲高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有理不在聲高”。
與人相處,無論是因公還是因私,都最忌扯著嗓子,怒氣衝衝地大聲爭吵。
散文家常說:“善良的天性比機智更令人愉快,穩重的心態比伶牙俐齒要讓人佩服。”
假如你與人意見有分歧,完全可以討論,但不要爭吵。隻要出於善意,討論也最終是對事不對人,同樣會令雙方像促膝談心一樣有所收獲。相反,那種毫無分寸和理智的爭吵,一方激烈地攻擊另一方,同時拚命地維護自己,這正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所不為,也不該為的事。
信念與偏見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信念不需要動怒就可以闡述清楚,征服人心;而偏見則往往不得不靠聲音來虛張聲勢。
不是說凡是發怒的人,看法都是錯誤的,而是說他根本不懂得如何表述自己的見解。討論問題的原則是:要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及從容鎮定的聲音,努力不讓對方厭煩,不迫使對方沉默而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保持冷靜、理智和幽默感。隻要你能夠聽我說,我也願意聽你講;如果我們能讓自己專注於問題的討論而不是引向感情用事或固執己見,那麼討論就不至於降格為爭吵。
如果我們的聲音漸漸提高,說出:“我認為這種想法愚蠢透頂!”這樣的話一說出口,就是一種傷害他人的反駁了。這時,旁觀者焦慮不安,朋友們躲到背後去,也就不足為奇了。為贏得一場爭吵而失去一位朋友,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爭吵使人們分離,而討論卻能使人結合在一起。
爭吵是野蠻的,討論則是文明的。
有的時候,辯論乃至爭吵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友誼和婚姻中也難免有口角,但裂痕卻可能隱藏下來。家庭中的情感發泄有時可能有助於沉悶的空氣,就像一場雷雨能把暑氣一掃而光。然而即使如此,爭吵及其彌合也最好是在私下進行。
情緒需要調控
人的情緒是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特殊的反應,生活中的事是否符合自己需要,就會產生種種心理體驗。良好的情緒能夠成為事業、學習和生活的內驅力,而不良、消極的情緒則會對身心健康、人際交往等產生破壞作用。因而,不斷把自身情緒提升到有益於個人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人的情緒是能夠主動地調控的,你可以試著用理智來駕馭情緒,使自己的情緒逐漸成熟起來。
當不良、消極情緒滋生時,不妨試一試以下幾種調控方法:
(1)注意轉移,避免刺激。若發生悲傷、憂愁、憤怒時,人的大腦皮層常會出現一個強烈的興奮灶,如果能有意識地調控大腦的興奮與抑製過程,使興奮灶轉換為抑製平和狀態,則可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從消極情緒中解脫出來。例如,當自己苦悶、煩惱時,不要再去想引起苦悶的事,盡量避免煩惱的刺激,有意識地聽聽音樂、看看電視、翻翻畫冊、讀讀小說等,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這樣就可以把消極情緒轉移到積極情緒上,淡化乃至忘卻煩悶。再如,遇到難解的事,先不要想它,可讓自己的思維長上翅膀,自由暢想,到幻想世界中去遨遊;也可與他人漫無邊際地暢談,免得在難解的事上鑽牛角尖,給自己帶來無端的煩惱。這樣隨著事過境遷,能心平氣和地解決難題,化解矛盾,往往能收到較滿意的成效。
(2)理智控製,自我降溫。理智控製是指用意誌和素養來控製或緩解不良情緒的暴發;自我降溫是指努力使激怒的情緒降至平和的抑製狀態。就是說,凡是有理智的人能及時意識到自己情緒的變化,當怒起心頭時,馬上意識到不對,能迅速冷靜下來,主動控製自己的情緒,用理智減輕自己的怒氣,使情緒保持穩定。林則徐在自己房內掛著“製怒”的條幅,那是為了提醒自己及時控製情緒;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勸人吵架前,先把舌尖在嘴中轉十圈,就是這個道理。
(3)寬宏大度,克己讓人。“心底無私天地寬”、“宰相肚裏能撐船”。有氣度的人,胸襟開闊,奮發進取,具有團隊協作精神;而氣度小的人,則滿腹幽怨,斤斤計較,弄至孤家寡人的地步。生活中,喜樂悲憂都會有。所以,人人都要注重涵養,消除抑鬱寡歡的心境和私心雜念,對易激怒自己的事情,要用曠達樂觀、幽默大度的態度去應付,經得起挫折。這往往可以使一種原本緊張的事情變得比較輕鬆,使一個窘迫的場麵在幽默笑語中化解。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常宜放眼量”。心理學家鼓勵人們消除消極情緒的困擾,要有正常健康的反應情緒,做到:遇到憂愁而能自解,身居逆境而能超脫,這樣才能有益於你的身心健康。
找出你的“情緒溫度計”
據悉,康樂縣某村陳、黃兩家鄰居,為10平方米的一塊曬麥場發生爭執,陳將黃家麥子一腳踢開,黃一氣之下撿起磚塊將陳打得頭破血流,因傷勢嚴重,被依法判刑一年零六個月。當問及他犯罪動機時,回答卻是驚人地簡單:“我咽不下這口氣!”現實生活中,因不製怒“咽不下這口氣”,走上犯罪道路的屢見不鮮。如有的街坊鄰居,為一寸地基,一隻雞鴨乃至一句閑話,動輒吵嘴打架,非要爭個山高水低不可。俗話說“小事是大事的根”,小不忍則亂大謀,打架鬥毆無贏家,往往兩敗俱傷,給家庭帶來不幸,給社會增添不安定因素。居家過日子,鄰裏之間,瓜藤瓜蔓連連扯扯,少不了結點疙瘩;低頭不見抬頭見,也難免碰了肩膀踩了腳。這些小事,隻要心胸開闊些,彼此謙讓諒解,自然煙消霧散。但遺憾的是,一些人心胸狹窄,為雞毛蒜皮小事斤斤計較,動怒爭氣,提刀弄杖,打架鬥毆,釀成悲劇,後悔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