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激戰前夕(1 / 3)

8月15日,遠在瓜達卡拉爾島以南600海裏的拉包爾,載運一木支隊第一梯隊的6艘驅逐艦從拉包爾出發了.在熱帶陽光的曝曬下,驅逐艦的甲板變得滾燙,士兵們雖然穿著膠鞋,卻感到燒足.他們魚貫地進入船艙,擠上吊床,第一梯隊的900餘名官兵就象裝進罐頭的沙丁魚一樣,將6艘小驅逐艦擠得滿滿地,盡管電扇不停地轉動,將赤道的熱風吹進船艙,但擠進的人太多了,不一會船艙裏就充滿了汗臭,狐臭,腳臭外加屁臭.使人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忍耐精神和劣等民族的劣根性,公然沒有人窒息和中暑.不能不說是個奇跡了!這支艦隊以每小時20海裏的速度向瓜達卡拉爾島開去.

艦隊在海上屁顛屁顛慢吞吞地爬行了3天,8月18日夜11點左右,艦隊到達了瓜達卡拉爾島東麵,這裏距‘亨德森‘機場隻有大約50公裏.艦隊在一個叫塔伊鳥角的海灘附近停下了.小船把一木清直大佐和他的第一梯隊的900餘名官兵送上了岸.他們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四周靜悄悄地,好象是一個絕無人煙的荒島.一木命令發出電報:‘順利登陸,入侵成功!‘.然後他集合好部隊,留下約100餘人守衛海灘.其餘的部隊則由他親自率領向‘亨德森‘機場進發.他打算提前將這支部隊運動到攻擊發起點,等其他的部隊到來後,一起進攻,奪回機場.消滅那支叫‘仙人掌‘的美國人的航空隊.

一木清直大佐一直不知道,他的支隊的形蹤己經被美國人知道得一清二楚.首先在夜裏登陸後,他帶著這支800餘人的隊伍前進了不到五公裏,叢林中就有八雙眼晴在黑喑中緊緊地盯住他們,這是一支美軍巡邏隊,他們沒有驚動這些登陸的日本人,而是死死地跟在他們後麵.情報不斷地傳回範德格裏夫特將軍的指揮部.其次是返航的6艘小驅逐艦速度實在太慢,天亮不久就被從‘亨德森‘機場起飛巡邏的,‘仙人掌‘航空隊的兩架‘卡達林納式‘水上飛機發現了.從航向和速度上判定,這支小艦隊昨夜肯定到過瓜達卡拉爾島,現正返回拉包爾或特魯克基地.綜合以上情況,範德格裏夫特將軍和參謀們一致認為,日軍將要大規模地反攻瓜達卡拉爾島了.他們決定要全殲首先登陸的這支日軍部隊.

8月20日夜裏12點鍾左右,一木大佐和他的800餘名部下來到了一條河邊,河裏的水不箅深,流速甚緩,一道沙堤直通對岸.一木在椰林中整理好隊伍,這裏距他們的攻擊目標‘亨德森‘機場隻有不到2公裏.夜裏2點,登陸的日軍從椰樹林中一湧而出衝上沙堤,向對岸的機場猛衝而去.他們一點也不知道,他們己經被美國海軍陸戰隊緊緊包圍起來了.進攻的日軍剛衝到沙堤中部,七,八顆照明彈從對岸升起來,沙堤及周圍的一切部被照亮了.猛烈的火力從對岸美軍的塹壕中迸發出來.衝鋒的日軍一片一片地被機槍掃倒,坦克上的38毫米的火炮也開火了,炮彈在衝鋒的人堆中爆炸.僥幸未死的10餘名日軍衝過沙堤卻發現,橫在他們麵前的除了三道鐵絲網外,還有地下密密埋設的地雷群.不一會兒這10餘名日軍全部被機槍和地雷消滅得幹幹淨淨.剩下的日軍慌忙地退回到椰林中.但太晚了,五輛輕型坦克順著沙堤衝了過來,而在他們的身後和左右兩邊,一個海軍陸戰營截斷了他們的退路.槍聲在森林中響起,美軍強大的火力壓得日軍抬不起頭來.企圖殺出一條血路的200餘名日軍,全部倒在衝鋒的路上,一木清直大佐此時己負了傷,他知道大勢以去,事不可為了.他在椰林中集合起剩餘的部下,要求他們奮戰到底,為天皇盡忠.他下令焚燒了軍旗.美軍坦克已衝進了密林,美軍士兵邊掃射邊衝鋒,彈如雨下.坦克直接撞倒日軍輾了過來.在坦克壓倒一木大佐前,一木抽出軍刀,剖腹自殺了.整個戰鬥隻經曆了不到3個小時就全部結束,隻有一名日軍中尉和一名士兵跳進河水中,躲藏在一叢水草下,隻留出鼻孔在水麵上呼吸而逃生.美軍打掃完戰場,撤走後.他們才爬上岸,又跌跌撞撞地在叢林中走了四天,才回到海灘上,與留守在海灘上的100餘人彙合.天明時,全部登陸的一木支隊第一梯隊的800餘人被全殲了.美軍陣亡37人,受傷的60餘人.後來美國人發現,這條河不是特納魯河而是伊盧河,但這場發生在夜間的戰鬥仍被稱為‘特納魯河戰役‘,在戰鬥簡報和官方文仵中都一直是這麼稱呼的.

留守在海灘上的日軍遭遇卻更為悲慘,糧食吃光了,淡水也沒有了.他們藏在海灘邊的叢林中,幾次被巡邏的美機發現,均遭到轟炸和掃射.白天不敢出來,隻有晚上到海灘上拾點小蝦,貝殼,抓幾條四腳蛇充饑.等到救援的日軍趕到,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這批日軍哪裏還有半點大日本皇軍的影子,一半人死於瘧疾和痢疾,剩下的衣服破爛,瘦弱不堪,隻剩皮包骨頭,蓬頭垢麵,頭發和胡須又長又肮髒,一個個躺在芭蕉樹和椰樹下奄奄一息,眼晴茫然地盯著救援者,話也沒力氣說了.如果不是放在身邊的步槍說明他們還是日本軍人,真的還以為是遇上了一群垂死的乞丐.總之這支小部隊完全失去了戰鬥力.是一群比屍體僅多了一口氣和兩個會轉的眼珠的行屍走肉了.

8月21日上午11點左右,登陸瓜島的美國海軍陸戰第一師第一次得到了補給.‘小鷹號‘鐵路渡輪;8000噸的貨輪‘伊裏納號‘和部份隨特納將軍撤走的運輸艦也返回來了,這批運輸船隊在四艘驅逐艦,三艘輕巡洋艦和兩艘重巡洋艦的護航下,於中午抵達瓜達卡拉爾島.‘紅灘‘和‘蘭灘‘又忙碌起來,運輸船隊送來了陸戰隊急需的彈藥,大炮炮彈,藥品,食品,航空燃油,炸彈,魚雷,飛機和坦克以及汽車的零仵,嶄新的服裝等等.各種物資又在海灘上堆積如山.工兵,後勤兵,載重卡車又開始忙活起來.考夫特上尉是絕對不肯錯過這樣顯示他的才能,渾水換魚的好機會的.‘仙人掌‘航空隊的地麵總管帶領著他的部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劫掠‘活動,他們進行得既瘋狂又厚顏無恥.全然不顧師部發來的供給清單,隻要考夫特看上了的東西,千方百計一定要弄到手.好在由於航空隊的突出表現和科斯派爾中校響亮的名頭,其它部門都願意讓著一點,至使考夫特的‘陰謀‘一次又一次的得逞,他的地下倉庫幾乎都快被脹破了.

27架飛機被送到了‘亨德森‘機場,‘仙人掌‘航空隊的戰績得到了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認可,尼米茲將軍決定增強這支航空隊的實力.這倒不是因為黃林擁有特殊的頭銜而這樣決定的,因為這支航空隊能控製以瓜達卡拉爾島為中心的周圍400海裏的天空和海麵,這使美軍在南太平洋的戰略姿態大為改善.看起來某些重要的東西在以前被忽略了,幸虧補救還來得及.在這個區域活動的美軍艦隊都可以獲得它的空中支持,而日本艦隊則會受到製約.航空隊的‘B一17‘轟炸機甚至可以威脅到日軍的特魯克和拉包爾的海空基地.這麼重要的航空隊,理所當然的應優先得到補充和加強.但遺憾的是距離太遙遠了,從珍珠港出發的運輸艦要7天以上才能達到瓜島,而且路上保不定會有日軍的艦隊和潛艇出沒,危險比較大.所以補充隻能找機會一點一點的來.

有兩仵事情,第一仵事使黃林感到高興,運輸艦送來了一部大功率的雷達,隻從它那架設在隆加山山頂,晝夜不停地旋轉著的巨大矩形天線,就知道它的探測範圍一定不小.實際上這部雷達能監視瓜島周圍200海裏內的海空區域.從珍珠港事仵後,美國人吸取了教訓對雷達的作用越來越重視,有關雷達的技術和發展也不斷的完善和進步.這個應用無線電超短波反射原埋的探測裝置,不僅安裝在陸地上,而且小型化後被裝在了軍艦上.1942年後美國海軍的所有航空母艦和戰列艦都裝上了這種設施,而且種類繁多,門類其全.比如:近,遠空防空警戒雷達;雷達詢問器;炮瞄雷達等等.有了雷達,‘仙人掌‘航空隊等於有了一雙千裏眼.任何日本海軍軍艦和飛機,都逃不過它的監視.這就大大地減輕了擔任巡邏任務的‘卡達林納式‘水上飛機的負擔和損失.在以前這類任務都是由笨重而速度奇慢的水上飛機來承擔的.它們得晝夜不停地起飛巡邏,一架飛機還在返航途中,另一架就準備起飛了.時間一長飛行員們就有點心力交瘁,疲備不堪,支持不住了.而且損失也大.如果是發現日軍的軍艦,隻要不是去冒險進攻,那生還的機會要大一些,如果發現的是日軍機群,特別是戰鬥機機群,這種飛機根本就回不來了!有的還來不及發報就被擊落了,有的剛剛發出電報就被打中了.‘卡達林納式‘水上飛機的飛行員往往發完報後還要加上一句:‘請轉告我們的親屬吧!‘使人感到悲涼而無奈.好了!現在有雷達了!這一切那解決了!雖然水上飛機還是要起飛巡邏,但他們不必再象以前那樣勞心費神,承擔那麼大的責任和風險了!這仵事是使黃林高興的事.但另一仵事卻使黃林有點犯愁了.‘小鷹號‘送來了10架F4F‘野貓‘戰鬥機;3架‘B一17‘空中堡壘轟炸機;5架陸軍的P一40戰鬥機;5架‘複仇者式‘艦載俯衝轟炸機;和4架‘劫掠者式‘魚雷攻擊機.這些飛機都是從裝配線上直接送來的,隨同這些飛機到達的是50名飛行員.雖然他們裝模作樣地啞著嗓子說話,從牙縫裏吐痰,但從他們那稚氣未脫,上嘴唇剛剛長出聳毛的麵孔上,黃林斷定他們和這些剛運來的飛機一樣新.是剛從某訓練基地或某航校畢業的,海軍人事部的軍官們是不是腦袋都進水了?難道他們會不知道這裏是南太平洋製空權和製海權爭奪最激烈的地點嗎?每天都要和日本人作戰.這批飛行員雖然他們的記錄上寫著‘某某飛行己達500小時,某某飛行時間己有700小時等等‘.但未經過激烈的空戰和生死相拚的搏鬥,那怕是飛行了5000小時也仍是一支菜鳥.派來這批畢業生是要自已給他們當‘保姆‘嗎?要把這批剛出殼的小雞的翅膀練硬,使他們都成為大洋上空的鷹,勞心費力就不說了,可有多少人能活下來成為老鷹呢?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去送死吧!飛行員可不比陸軍,陸軍中的新兵可以由老兵帶著,幾次戰鬥下來經驗就積累夠了,就是受傷,出院後也就是一名老兵了.但在空中一架飛機就是一個作戰單位,全靠自已,別人的幫助是有限地.一個失誤,就再也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了.頭痛啊!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