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甩手六百下
古希臘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叫蘇格拉底。他曾經在中學當過教師。
有一天蘇格拉底對班裏的同學說,我們來做個甩手遊戲吧。遊戲很簡單,就是把手使勁往前甩三百下,再往後甩三百下,動作很簡單,但要求每天都要這樣做。同學們紛紛說這個遊戲很容易,保證能做好。一個星期以後,蘇格拉底問同學們遊戲完成的怎麼樣?同學們都舉起了手。一個月以後,當蘇格拉底再做統計時,全班仍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在堅持做。一年以後,當蘇格拉底在課堂上再次向大家了解情況時,隻有一位同學舉起手,他就是後來成為大哲學家的亞裏士多德。
小朋友們,這個甩手遊戲從動作上看很簡單,但要每天堅持,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是亞裏士多德卻做到了。並且他保持著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奮鬥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自覺鍛煉自己的意誌,終於在哲學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哲學思想直到現在仍然放射著智慧的光芒。
孟母斷布教子
有一天孟子從學院偷跑回家休息。孟母看到了他就問為什麼這麼早就回家休息了,孟子神態自若地說他累了不想讀了。孟母聽到後馬上將手中織了好幾天的布匹剪斷,孟子大驚失色連忙問母親為何這樣做,孟母回答他說“一個人的學習如果放棄了或是間斷了,那就像是我手中的布匹一樣是無法挽回的。”孟子聽後立下堅定誌向努力學習,最後終於成為一代有名的大學者流芳百世。
馬力做坦克
馬力背著書包從樓梯走上來,按動門鈴。媽媽開了門接過書包一邊給他擦汗一邊說:“馬力累了吧?媽媽給你買了好吃的,我拿給你吃。”馬力忙說:“我先不吃了,做完坦克再說。”他高興地做起來。可做著做著就皺起了眉頭:“這點怎麼辦呢?有了!我用刀子剌一下。不好,剌偏了,這下可麻煩了。我先粘坦克鏈子,這個容易。哎呀!不好,膠水多了,真是煩死人了,不好玩我不做了。”說完,把桌上的東西一推,大聲喊起來:“媽!好吃的呢?”
小朋友們,做事情總會遇到困難,誰怕困難誰就做不成。恒心與毅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如果一個人做事沒有恒心、毅力,那他做事必定不會成功。一件事如果不能徹徹底底地做完,那就好像古人說的:“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所以說無法堅持到底是最危險也是最要不得的。
恒心用在對的事情上
恒心是要用在對的事情上的,如果你立誌要做一百件壞事,那麼這叫執迷不悟、一錯再錯,就不是真正的恒心了,所以說恒心是要用在好的事情上的,萬萬不可用在錯誤的地方。一件事或是一個觀念是救命良藥還是殺人凶器就掌握在運用它的人的手上,這其實隻有一線之隔,隻要你意誌堅定,相信這些觀念都能變成讓人類更加幸福快樂的助力。
恒心需要訓練
恒心與毅力並不是天生就有的,每個人都是由於後天的訓練加上本身的意誌力才能了解“有恒”的真正重要,恒心與怠惰應該就像是兩把截然不同的鑰匙,相信隻要你擁有毅力,你一定能選中“成功之鑰”,打開成功之門迎向未來光明璀璨的康莊大道。
做一做,從小事開始訓練自己
回到家裏選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來做,堅持下去。
自己的作業本堅持做到從始至終書寫工整。
將自己以前沒有堅持做完的事重新做完,然後跟父母談談感想。
收集做事有始有終的事例,自己編輯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