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能瀉能補養身形(1 / 1)

茯苓——能瀉能補養身形

茯苓,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菌核呈類球形卵狀橢圓形致不規則形,長10至30厘米或更長,一般重500至5000克,外麵有深褐色多皺褶的皮殼,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粉粒狀。

茯苓是一種名貴真菌,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幹燥菌核,主要寄生在鬆科植物赤鬆或馬尾鬆的樹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茯苓性平味甘,能健脾益胃、利水祛濕,寧心安神,可治脾虛、泄瀉、咳嗽、糖尿病、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還可抗腫瘤,提高機體免疫力。此外,常服茯苓還能養顏抗衰老。由於其性質平和,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曆來為人們所喜食。

茯苓全身都是寶,黑色外皮部為“茯苓皮”,皮層下的赤色部分是“赤茯苓”,菌核內部的白色部分為“白茯苓”,帶有鬆根的白色部分,就是“茯神”。茯神的作用偏於寧心安神,但是其寧神作用,主要在於健脾補中。習慣上寧神多用茯神,實際上茯苓同樣具有寧神作用。而茯苓皮的主要作用是利水消腫,治療水腫有良好的效果。

茯苓除了藥用價值和食療外,還能美容。茯苓一向被認為是美容上品,可以淨麵、養顏,去除皮膚的黑斑和色素。《經驗後方》中記載,食用茯苓“至百日肌體潤澤,延年耐老,麵若童顏”。《東坡雜記》亦記有服茯苓法,說食用茯苓有“顏如處子”的美容效果。《紅樓夢》第60回中還詳細介紹了茯苓霜(碾碎的白茯苓末)的服法,即用牛奶或滾開水將茯苓霜衝化、調勻,每天早晨起床後吃上一盅(淨含量約20克),其美容滋補的效力最好。《本草品彙精要》上記載,“白茯苓為末,合蜜和,敷麵上療麵瘡及產婦黑皰如雀卵。”可見茯苓既能去黑、白麵,又能牢牙、烏發,是女性美容養顏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