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外姓墳(1 / 2)

一夜無話,第二天天一亮,村長就叫醒邢榮,並合著村裏幾個年輕力壯的後生們來到昨天那個著火的山梁。

隨著外麵世界的不斷發展,地處偏僻的邢村也在謀求自己的出路,地處深山的邢村土壤多為紅色酸性土質,適宜種植水稻、盛產毛竹、經濟作物主要為蜜桔、板栗、柿子等果樹。

毛竹利潤薄,運輸困難,倒是蜜桔、板栗、柿子等果樹種植簡單、見效快、利潤高。因此邢村周圍十裏八鄉一窩蜂地開始墾荒種植果樹。這樣一來,保護果苗成了各村重中之重的問題。為此,邢村在果林裏建了個竹棚,村裏組織人員分批住在竹棚裏照看果苗。

當邢榮等人來到山梁上後,場景卻讓所有的人吃驚,昨天晚上看不真切,而現在在這朗朗乾坤之下,怎麼也想象不出昨天會有那麼大的火。

其實,山梁、山脊均已開墾成一行行一隴隴錯落有秩的土堆,在隆起的土堆土包上栽種各色果苗。山上的雜草、灌木皆已除盡,在這一覽無遺的山梁上根本看不到絲毫的燒灼的痕跡,倒是果園邊上,臨時搭建的懸吊著的竹棚底部有些被火燒過的跡象,但也形成不了昨日那熊熊大火。

邢榮很納悶,想找個人說說,可抬頭看見村長緊鎖眉頭,一臉的黑。在看那幾個年輕的後生似乎已從村長那討來無趣的罵了,此時再次想起昨晚“這火著的蹊蹺”的父親的話,為此自己也就不敢再去觸那黴頭。

村長和邢榮等人在山梁上轉了轉,村長先看了看竹棚,讓兩個年輕的後生將竹棚中邢達奎、邢達安的被褥、被子拿上,自己又繞著山梁四周查看了下已然長出新綠的果苗。

邢榮也隨村長四周看了看,山脊山梁開墾的很幹淨,昨晚被火燒灼的竹棚也還完整地屹立,在這清新的,帶著山色空蒙雨欲晴的早上,聞不出絲毫燒灼的味道。正當邢榮納悶、驚奇的時候,在邢榮繞到竹棚之後,突然發現竹棚後麵有座巨大的墳塚,邢榮一驚,怎麼這裏會有一個墳?

邢村是一個大的宗室,很久以前就生根於此,其在喪葬婚嫁上有著一套很傳統的鐵律。比如擇墳,邢村不光有自己的墓地,而且在墓地的選位也是男女有別,地位尊卑的。盡管如此,但絕不會孤零零地隨便亂埋,也不允許誰任意在邢村附近挖坑葬人而破壞邢村的風水。

邢榮也略知風水,在看這墳地,地處高嶺之上,前後左右均無任何的攔,墳的埋向也異於平常,原本應前闊後窄背靠山,而它不同,背後是寬廣蜿蜒的河流河灘,麵對著的邢村的龍眼,像是在跪拜,更像是在矚目或看護。邢榮很不解,於是,走近細看才發現此墳並非本家姓氏墳塚。此墳較大,為常規性圓形土包,高約2米,邊距達7-8米之寬,前立趙宇趙王氏合墓的漆黑石碑。石碑為普通青石板所雕,碑文及四周既無生辰卒年,亦無蟲鳥走獸、更無悼詞梵語之雕琢。石碑兩側立有兩個石柱,柱頂凸凹不平,想是石柱上原應立有石狗、石獅之類的物件。邢榮從小就生活在邢村竟然不知道這裏還有這麼一座大墳。

“誒,七叔”邢榮指了指大墳,七叔就是村長,邢榮想叫村長過來看看。

農村裏拱墳,自然極有講究,墳的大小,石碑的雕琢刻畫,既要講地位,更要有實力。這麼大個墳,這麼強實拱墳的磚石匹配,說明此墳的墳主有著一定的經濟實力,可墳前的石碑石柱卻做得如此簡陋與粗糙,這讓邢榮很不理解。

七叔聽邢榮叫他,先是抬了抬頭,見邢榮叫他過去看墳,似乎早有所知般擺了擺手,接著讓邢榮過去不要管,但臉色依然是黑沉沉的。

邢榮很無趣,又不知個中緣由,看其他幾個後生站在不遠處略帶嘲笑般的嘴臉,邢榮就從無趣轉而有些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