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二癩子(3 / 3)

二癩子見蠟燭一滅,接著聽到墳後的不遠處草裏有了異響,由遠及近,聲音也越來越急,像是有什麼東西在跑。(三爺爺在不遠處下了咒,阻止那物靠近。)二癩子嚇得正準備撤,可就在這時,那聲音突然靜了下來。二癩子不明狀況,但二癩子知道,山裏風也有這麼個狀況,忽然刷刷地,你跑快他跑的快,像是在追人。其實就是風,啥事沒有。

二癩子挖出了石碑沒有挖出值錢的東西,心不甘,想石碑下麵或許會有什麼好東西。於是在墳頭再次點上兩隻蠟燭,又從新鑽進墳堆裏開始下挖。可是這次他範了個致命錯誤。

通常墳裏埋下這種石碑可能會有多種情況。第一種叫風水碑,多為保一方宗氏保一方百姓平安,陰庇後世的作用。第二種是鎮屍碑,多為死者死不瞑目、怨氣極深,為防止炸屍等而請道士法師之類所下的咒。第三種叫鎮妖碑,這種碑通常淵源較深,大多是法力極深的世外高人所為,比第二種法師道士等角色不知高明的多少倍。這種石碑之下鎮住的也絕不是一般的邪祟之物。鎮妖碑一經揭開,那底下的髒東西就會隨之解封而出。

從二癩子風言風語中得知,二癩子二進墳墓確實挖出了個東西,像是玉石棺(讓邢榮想起衛斯理的一篇小說,小說裏說的世界在變大,而有些東西卻始終保持著原來的大小),約巴掌大小,拿出後二癩子好奇地打開了那玉棺,接著一陣奇香,接著二癩子看見了一個奇怪的東西,也接著二癩子瘋了。

三兒,有聲有色,調理清晰,仿佛是他親身經曆一般。但顯然不是,如果是,就不該這樣急匆匆的帶著極大的好奇心去墓地看。可從他的話語中,又仿佛對此類事情非常的了解,好像是個道行極高的“盜墓人”。然而看他年紀就又全然不像,邢榮自認對三兒是比較了解的,三兒知道那些,想是在他的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至於前麵一係列二賴子盜墓的過程,邢榮想也一定是昨晚二賴子被送到三爺爺處所說,而三兒一旁聽說後又自己添油加醋而已。

二人說著話,來到了果園竹棚後的那座墳前。果然看見墳頭石碑前有一個被人挖開的斜向墳內的深洞,洞口並不大,約30-40cm,壯年男子難進,但像二癩子那種瘦小之人正好合適。

邢榮不得不佩服二癩子,果然是個專業盜墓人。我們在很多電影中看到被盜的墓被挖的亂七八糟,把整個墳堆都挖了去,其實,那全不真實。其一,通常人家的陪葬之物多為項鏈、耳環、戒指之類,即使有些玉碗、如意等把玩物品也多隨死者擺放在棺木中。其二,通常棺木是頭朝石碑一側橫陳,棺木擺放以石碑為基準,深不少於三尺,遠不過尺餘。專業盜墓人就會根據自己的體量,從墓碑前斜向挖出適合自己出入大小的洞口。這樣工作量少,當然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回填方便,不能使死者暴屍野外。盜墓者取的是財,無意觸怒地底下的陰魂,盜墓也講個盜亦有道。

另外,從這個角度掘進,正好與棺材的頭板對衝,這樣盜墓人從死者那裏拿走東西就省事許多。因為,通常棺材的製作是極為講究,其分棺蓋、棺體、底板、縱橫梁等,厚度多達5cm,棺材合棺後會釘上8顆長度20cm的鎮屍釘,上下貫通,堅實無比。與各點相比,頭板就是破棺的薄弱環節。從此進入,可直取死者的耳環、項鏈之物,還有就是大凡隨葬物品也多放於死者的兩側,所以取之便利。

大凡有錢人家,常取用紅木、檀木等上等材料為棺木,這種木材經年不腐,加之棺材的特殊製造工藝,即使百年之後,大多依然堅實無比,想要破棺實屬不易,然而也因為此,盜墓者從頂板進入後,棺木反成了堅實的坑道,任其搜索。

邢榮與三兒圍著墳墓轉了轉,三兒的嘴裏不停地罵著:“這二癩子。真是好手段,也不知挖了多少墳,掘了多少墓。”

“三兒,你說的那個玉石棺呢,怎麼沒見呀? ”邢榮問,“別又是你杜撰的吧”。

三兒,這段時間正在看水滸傳,學那書裏人物的話說道:“你這斯好生奇怪,沒看見這已經來過好幾撥人了嗎。這等好事怎麼輪到我等手裏。”說著用眼四處學摸著。

這時,天放了晴,春日的陽光下,倒還有著一絲溫熏。隻是那墳地處山陰,加之站在這鬼怪出沒的墳堆旁,使人仍感陰冷之極。邢榮與三兒轉身發現那“鎮妖碑”被人地擺放在竹棚的竹桌上,孤零零的在陽光中泛著耀眼的光。石碑長約40寬30cm,似乎正好蓋住三說的玉石棺。碑上梵文密布,像佛家或道家的咒語。石碑看起來不重,邢榮伸手想拾起,當手觸及石碑時,一股寒流如電擊般從手擁塞至心。隻是那麼一碰,邢榮已感到手指尖的骨頭冷的生痛。

“尼瑪,真他媽的邪乎,”邢榮罵了句。

邢榮與三兒轉了轉,除了那塊石碑,並無其它所獲,於是,沒趣也就各自回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