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認識邏輯思維(1)(3 / 3)

經驗也可以稱為前知識,主要特征就是不確定性。

相對於經驗論的不確定性,確定性是邏輯思維的重要特征。理論知識和日常知識的區別就是在於有無嚴密的確定性。

我們都是通過概念來區分事物的本質,邏輯思維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一些定義之所以能流傳於世,就是因為能夠直接地解釋和描述個別的研究領域和某些現象中的全部。比如,牛頓定理能解釋一切機械運動的各類現象,顯示了邏輯思維的力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的信息和係統,上升到信息論和係統論就變得不一樣,有了更進一步的嚴格定義。

3,3其他特征。

抽象性和確定性也決定了邏輯思維的其他特征。

第一個是外在性。

就是抽象思維的程度依賴於其相應的外在手段來保證的。高度的抽象性與高水準的外在性就是互為表裏的。

第二是精確性。

為了使確定性準確無誤,抽象思維必須要對事物的量把關,這也就確定了具有精密性的特征。

第三是整合性。

抽象思維總是統一最後的普遍性,不管是在知識領域還是在學科領域都最終化成最高形態的抽象形態。

完整、統一和體係化是其三個方麵。

最後就是辨析性。

歸納和分析是分不開的,在抽象思維裏,當然也包括辨析性。對各個局部辨析是歸納的前提,隻有分類搞清之後,才能有所總結。

文1:邏輯思維幾個特征之間的對話。

文2:抽出象的,剩下不像的就是我抽象性。

文3:酸酸甜甜就是我我就是思維的確定性。

文4:決定了。

文5:外在性。

文6:精確性。

文7:整合性。

文8:辨析性。

文9:愛因斯坦說過:科學家必須在龐雜的經驗事實中間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來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也就從另一個方麵說明邏輯思維的兩個基本元素是抽象性和確定性。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抽象思維的抽象性和確定性是兩個不能分開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兩個因素,同樣也是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因素。

4.邏輯思維作用。

4,1有助於正確看待客觀事物。

我們在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中,都想要對客觀事物獲得正確的認識,除了要有一定的邏輯知識外,還應該多參加實踐活動,並且要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為指導。掌握和學習邏輯知識,對我們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地思維都是有幫助的。

因為,隻有通過正確的思維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而邏輯學研究的思維形式結果的有效性和正確性,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

恩格斯曾經說:“甚至形式邏輯也首先是探尋新結果的方法,由已知進到未知的方法。”

歐幾裏得的幾何學推出了很多人們不知道的幾何定理,但是其實也是從少數的幾條公式出發,通過邏輯推導而推出的。

“化學元素周期表”被門捷列夫發明之後,人們又根據元素的原子價和原子量關係對比關係,發現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新元素,人們推算“類硼”元素應該存在於鉀和鈉之間,結果後來果然在實驗中發現了。

刑事案件的偵查工作一般都沒有第一手資料,當刑警們知道的時候一般都是案件發生結束凶犯逃離現場後,刑警們隻能通過可疑的線索和現場的情況來利用邏輯推理,一步步的摸清案情,從假設到驗證,最後找出罪犯。

邏輯推理在審判階段也有重要的作用,審查證據和認定事實也都離不開它。魯班發明鋸子,“鐳”被居裏夫人發現,亞裏士多德長期統治物理學界的“物體下落其重量與速度成正比”的論斷被伽利略推翻都曾運用邏輯推斷,從而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

文1:邏輯使我們學會了正確思維。

文2:歐幾裏得幾何定理。

文3:原子價。

文4:原子量。

文5:鉀與鈉之間的“硼”

文6:由指紋判定凶手。

文7:魯班由鋸齒草發明了鋸子。

文8:伽利略推翻阿基米德理論。

文9:邏輯推理的作用。

4,2有助於嚴密地論證思想和準確地表達思想。

正確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思想的準確性和論證性。

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相當重視思想的論證和表達的邏輯力量。

斯大林在讚揚列寧的演說才能時也說:“當時使我佩服的是列寧演說中那種不可戰勝的邏輯力量,這種邏輯力量雖然有些枯燥,但是緊緊地抓住聽眾,一步進一步地感動聽眾,然後就把聽眾俘虜得一個不剩。我記得當時有很多代表說:‘列寧演說中的邏輯好像萬能的觸角,用鉗子從各方麵把你鉗住,使你無法脫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敗。’”

李卜克內西也在回憶馬克思時寫道:“沒有人具有比他更明確表達自己思想的才能。語言的明確是由於思想的明確,而明確的思想必然決定明確的表達方式。”

不言而喻,混亂的思想和表達,是不能吸引人、感染人、抓住人的,有時,達不到應有的目的,還會讓大家恥笑。

比如,民國軍閥韓複榘有一次給大學生的演講,這樣說道:

“今天是我演講的天氣,我看人來得很茂盛,大概來了三分之五吧……同學們都是上大學的、念大書的、都懂七、八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