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處方中,心態平衡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它的作用甚至超過了保健措施和保健品。因為隻有心態平衡,才能生理平衡,生理平衡了,人體的各個器官才能處於最佳狀態。所以說,誰保持好心態,誰就掌握了健康的秘密。
一、過憂傷身,過喜傷心
中國有許多關於健康的諺語,比如“過憂傷身,過喜傷心”、“怒傷肝,喜傷心,悲憂驚恐傷命根”……這些諺語都是人類經過幾千年總結流傳下來的經驗,具有一定的依據。
《內經》中提到:
百病生於氣,喜則氣緩,悲則氣消,寒則氣收,熱則氣泄,恐則氣下,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怒則氣逆。
人有五髒,化為五氣,以生喜、怒、憂、悲、恐。喜、怒、憂、悲、恐之發耶,發而皆中節,則九竅俱生;喜、怒、憂、悲、恐之發耶,發而皆不中節,則九竅俱死。
中醫學認為,人有七情:喜、怒、憂、悲、思、恐、驚。喜通心,怒通肝,憂通肺,悲、思通脾,恐通腎,驚通心與肝。如果七情太過,就會損傷五髒,即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因此有“怒傷肝,喜傷心,悲憂驚恐傷命根”的說法。如果七情不調,疾病就容易侵害人的身心。
同時,中醫理論還提到:春天養肝,夏季養心,長夏養脾,秋季養肺,冬季養腎。春季怕怒,因為怒傷肝。夏季不能過喜,要注意防思,思慮傷脾。秋季養肺,不要悲傷。冬季情緒要穩定,藏精養腎。
那麼,“過憂傷身”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呢?
一個人如果過分憂傷,血液就會往上衝,刹那間臉紅脖子粗,旋即臉色轉為青白,這就是血液減少導致的結果。經常憂傷的人,常常渾身發抖,連話都說不出來。這股憂鬱鬱結在肝裏,如果不及時排出來,時間長了,必然會損害肝的健康。
那麼,“過喜傷心”的依據是什麼呢?
按理說,喜悅本來能使人氣血調和、精神振奮,有益身心。可是什麼事情都有個度,超過了這個度,肯定會影響身心健康。
“喜傷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暴喜”,突如其來的“驚喜”會給人一種強烈刺激,交感神經馬上興奮起來,釋放大量腎上腺素,使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促、體溫上升……如果超過人的適應能力,就會造成內分泌紊亂,可能導致高血壓、心髒病等,嚴重者可發生血管破裂、心髒驟停。範進中舉,因大喜過望而精神失常;牛皋活捉金兀術,過喜而喪生……這些都是“喜極生悲”的典型例子。
所以,人們平時要控製好心態,不要過分憂傷,更不要過分驚喜。隻有保持好心態,才能使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免疫功能處於最佳狀態,才能減少疾病,保持健康。
二、要想過得好,心胸不能小
俗話說:心胸寬大能掌船,健康長壽過百年。這就是告訴人們,敞開胸懷,不要去計較瑣碎的小事,隻有這樣,才能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中國有許多告訴人們做人要心胸寬廣的諺語,如果一個人心胸不夠寬廣,那麼生活中就會有許多讓他不如意和生氣的地方,他也就不可能健康快樂地生活。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生氣對健康的危害是很嚴重的。
中醫認為,怒生於肝,肝氣旺的人容易發怒,如《內經》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積於上,使人厥。”
發怒會導致人體氣血運行紊亂,髒腑功能失調,引起中風、頭痛、昏厥、吐血等疾病,嚴重者還可能因暴怒而斷送性命。
意願和活動遭到挫折而產生的粗暴情緒,可以分為小怒、憤怒、大怒和暴怒等,這些都是有害健康的負麵情緒。
研究發現,人在憤怒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心跳明顯加快,每分鍾可達180~220次,有的甚至更快。同時血壓急劇上升,所以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的人,發怒時常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發怒時的呼吸也比平時快,一般人每分鍾16~18次,而憤怒時會增快到每分鍾23次左右。這樣肺從血液中吸取的二氧化碳,就會超過身體所製造的二氧化碳量,出現手指麻木的現象。
研究證明,人在發怒的時候唾液成分也會發生化學變化,胃出口處的肌肉驟然收縮,整個消化道處於痙攣狀態,因此進食時感到味道變異,飲酒覺酸,還會有腹部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覺。
美國斯坦福大學曾經進行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根管子一頭通到鼻子裏,一頭通到冰水裏,觀察10分鍾。如果冰水的顏色不變,證明此人是心平氣和的;如果內心感到慚愧,冰水的顏色就會變成白色;如果是惱怒,冰水的顏色就會變成紫色。把這種紫色的水注射到小老鼠體內,隻需要2~3分鍾小老鼠就死了。
因此,如果你要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就一定要心胸寬廣。
怒氣上升,大腦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如果怒氣不減,就會馬上分泌出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激素都具有收縮肌肉的能量,身體會瞬間收縮,出現打架鬥毆前的那種緊張狀態。
激素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流不暢,血管末梢缺氧,組織極度緊張。這時,氧氣就要馬上過來補充,為了充分地發揮作用,過來補充的氧變成了活力強大的活性氧。
活性氧能夠放出很大的能量,對活動肌肉、消滅細菌都是有好處的,此時如果打架,保證威力很大。可是情況往往是這樣,雙方都劍拔弩張的時候往往很難打起來。這樣,活性氧能量最終無處發泄,就隻好與脂肪結合在一起,產生一種叫過氧化脂質的老化物質,這種物質“精力充沛”,不斷向身體的健康因子發動進攻,於是人就會生病,就會衰老。
我們知道,動物之所以很少生各種各樣的病,就是因為動物不會發怒後加以克製而製造出多餘的活性氧,它們隻有在需要活動肌肉的時候才會活動。比如蛇隻在肚子饑餓需要攫取食物時才活動身體,這時,它所需要的激素是腎上腺和去甲腎上腺係統的激素,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人感覺到精神緊張,也會分泌毒性激素,生成活性氧。這個活性氧生成的老化物質可能引起動脈硬化,也會侵害健康因子,使人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現在已知的與活性氧有關的病症有動脈硬化、癌、腦溢血、心肌梗死、胃潰瘍、過敏等。
相信這些足以證明心胸寬廣可以使人們更健康,那麼,從現在開始,為了您的身體健康,打開胸懷,給自己和他人營造一個舒適快樂的環境吧!
三、學會寬容他人,保持身體健康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不要揪著別人的缺點不放,要學會寬容他人。學會寬容會讓你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當別人犯錯時,你該怎麼辦?寬容對待還是抓住不放?不要小看這其中的區別,這不僅對犯錯的人有很大影響,對你本身也有影響。如果你心胸狹窄,抓住別人錯誤不放,那麼久而久之你就會疾病纏身;而選擇寬容,則會健康快樂地生活。
醫學研究證明,寬容的心態對健康非常有利。
荷蘭人進行了這樣一項研究:讓71名大學生分別采用寬容和非寬容的態度來回憶一個自己受傷害的情景,首先采取非寬容的態度,大約16秒後放鬆一段時間,然後采取寬容的態度。
研究結果發現,在非寬容期間,學生們的平均心率從每4秒1.75次增加到2.6次,血壓在4秒一個周期的研究中升高了0.3千帕。在采取寬容態度進行回憶時,他們的心率每4秒平均下降了0.5次。
所以,不論是遇到什麼情況,你都不要發怒,要心胸豁達一點,寬容不僅對其他人來說是一種客氣的表示,而且對寬容者本人的健康也是有利的。
《憤怒的殺手》一書的作者,杜克大學的雷德福德·威廉斯博士說,研究顯示,皮質醇是引起人發怒的壓力激素。它會導致心髒營養血管內膜破損和撕裂,如果人長時間憤怒,心髒營養血管內膜就難以得到修複,會引起心髒病發作。頻繁且長期的憤怒會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使人更容易患癌症。
心理學家提出:以下7種方法可以幫助人們保持樂觀心態,采取寬容態度。
1.豁達法
人有很多煩惱,心胸太狹窄是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煩惱,一個人應該心胸寬闊,豁達大度,遇到事情不要斤斤計較。平時要開朗、合群、坦誠,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不必要的煩惱。
2.鬆弛法
其具體做法是:被人激怒以後或感到煩惱時,應該進行深呼吸,甚至還可以進行放鬆訓練,采用以意導氣的方法,這樣就可以逐漸進入佳境,使全身放鬆,摒除內心的私心雜念。
3.製怒法
要有效地製止怒氣是不容易的。就一般情況而言,克製怒氣暴發主要依靠高度的理智。比如在心中默默背誦傳統名言“忍得一日之氣,解得百日之憂”、“將相和,萬事休”、“君子動口不動手”,等等。萬一克製不住怒氣,就應該到親人或朋友麵前傾訴。傾訴憤憤不平的怒氣之後,自己就會慢慢地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