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千保健,萬保健,心態平衡是關鍵1(2 / 3)

4.平心法

一個人應該盡量做到“恬淡虛無”、“清心寡欲”,不要被名利、金錢、權勢、色情等困擾,要看清身外之物,還要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操,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5.自脫法

為了保持心態健康,應該經常參加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動和文體活動,廣交朋友,促膝談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來培養生活樂趣。每個人都應該做到勞逸結合,在工作和學習之餘,常到公園遊玩或到郊外散步,欣賞一下鄉野風光,體驗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6.心閑法

有一句話這樣說,叫“心底無私天自高”,一個人隻要有閑心、閑意、閑情,就可以消除身心疲勞,克服心理障礙,保持健康的心態。

7.健忘法

一個人要健康,就要善於忘形、忘勞、忘懷、忘情、忘年。

忘記煩惱,可以輕鬆地麵臨再次的考驗;忘記憂愁,可以盡情地享受生活所賦予的種種樂趣;忘記痛苦,可以擺脫糾纏,體味人生中的五彩繽紛。忘記他人對你的傷害,忘記朋友對你的背叛,忘記你曾被欺騙的憤怒、被羞辱的恥辱,你就會變得豁達寬容,你會活得更加精彩。

當你把以上幾點學會以後,你就學會了寬容,接著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健康了,生活快樂了,世界更美了。

四、境由心造

如果你心中有太陽,你就能夠得到溫暖;如果你的心中是寒冰,那麼你得到的隻能是一塊塊冰冷的石頭。

生活中總是有那麼多的事情不能順心如意,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讓自己不被這些煩惱所擾,快快樂樂地生活呢?

香港詩人何達在《快樂的思想》中說:

做每一件事情,都給它一個快樂的思想,就像把一盞盞燈點亮。砍柴的時候,想著的是火的誕生;鋤草的時候,想著的是豐收在望;與你同行,想著我們有共同的理想;跟你分手,想著會師時候的狂歡。

任何人都希望擁有快樂的生活,因此誰都應該培育快樂情緒。快樂一旦形成了思想和理念,健康人生便有了真諦和源泉。

如果說快樂是一棵樹,那麼,環境就是快樂的土壤。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不管其優劣程度如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的情緒。可是,千萬記住,環境是客觀的、被動的,而人是主觀的、能動的,人要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尋找自己的快樂。

如果說快樂是內心的一種感受和體驗,那麼心靈就是獲得快樂的根須,因為“境由心造”。其實,環境是無所謂快樂還是痛苦的,全憑心靈的根須去吸收、傳輸、轉化。如果你心中有太陽,你就能夠接受溫暖;如果你的心中是寒冰,你接收到的就隻能是一塊塊冰冷的石頭。

要想獲得快樂,下麵的方法值得借鑒。

1.讀書找樂

古人說:“至樂莫如讀書。”通過讀書來獲得快樂,這是古今中外很多人所采納的方法。讀書是一種特殊的心靈交流,是同聖人的交談。隻要能夠細心品嚐,就一定能夠從思考中得到快樂。

2.助人為樂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希望工程在向你招手:救助一個失學兒童,你就是在為國家分憂……做一件好事,你就建了一座橋梁;隻要真誠付出,就會快樂不斷。

3.運動添樂

無論是工地上的體力勞動者,還是辦公室裏的腦力勞動者,都應該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在運動之中,雖然大汗淋漓,卻能讓人感覺格外酣暢。

4.交友融樂

與你的朋友分享你的快樂和痛苦,這樣痛苦就隻剩一半,快樂會成為兩倍。沒有朋友,你是孤獨的,有了朋友,你就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因此,想要快樂生活,想要身體健康,就要學會自己找樂,自己給自己創造快樂生活,自己打造健康身體。

五、夫妻恩愛,有益健康

有人說:愛是緣分的輪回,因果的循環,正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由此可見夫妻之間的愛情是多麼重要。

夫妻恩愛對身體健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誠如《增廣賢文》中的心理健康諺語“妻賢夫病少,好妻勝良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夫妻恩愛不僅有助於家庭和睦,也有助於健康。

心理學家和醫學專家認為,愛情是雙方思想感情上的和諧,是心理活動上的一種相互補充,兩情繾綣的幸福歡樂使這種心理轉為生理上的反應,從而使雙方體內分泌出一些有益於健康的物質。反之,相互嫌棄、討厭,甚至敵視,則會分泌出一些無益於健康的物質,損害健康。

許多人都知道愛情使人美麗,但是可能人們還不知道愛情會使人健康。正如一位專家所說:“多年來,醫學界忽視了愛情是防治疾病、保持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令人非常遺憾的。”

愛情是我們生命中最強烈的情感經曆。然而,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人們無法解釋它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於千萬人中,千萬年間,我們遇到的是這個人而不是那個人。

最近幾年,由於神經科學的進步,人們才注意到:事實上,人類的種種激動的情緒,來源於我們體內一些確切的生物化學反應,而這些反應的產生都有賴於我們身體中存在的一些神經遞質,它們使得神經細胞,即神經元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於是,就有了愛情來臨時的種種征候。愛情,實際上是一種絕妙的分子,由人類神經係統一連串奇妙的生物化學反應生成。

愛情使人健康的秘密何在呢?

科學家發現相愛行為的最初征兆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瞳孔放大,這些都是腎上腺素作用的結果,是一種由腎上腺分泌出的神經遞質。人們與愛人相處時為什麼感到特別幸福,就是因為這時人的大腦和垂體分泌出腦內嗎啡,這些分子令人有欣慰的感覺,它們能讓人廢寢忘食,不知疲倦。

英國科學家發現,當人墜入愛河,愛或被愛時,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不易患感冒。反之,失戀者免疫力處於低穀,易患感冒。科學家還證實,在生活中缺乏愛情的人,比起愛情美滿的同齡人,罹患抑鬱症、狂躁症、失眠症、性變態、性壓抑等心理疾病的危險性至少增加50%。

德國專家做出統計:夫妻生活和諧者,患癌症的危險性小於夫婦失和者50%。據日本厚生省統計:離婚的夫婦與愛情美滿的夫婦相比,男人壽命平均短12歲,女人短5歲;喪偶者當年因病死亡的幾率比同齡人高10倍以上;經曆離婚的人,其患病率要比愛情美滿的人高出12倍。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真正的愛不但能促進入的健康,還能創造出許多美麗的人間奇跡。

許多研究證明,人在愛和被愛時,體內免疫功能最重要的淋巴細胞處於最佳、最興奮、最健康活潑的狀態,以致病毒無法入侵。

美國加州大學對愛情幸福型和愛情不幸型的兩組人進行了10年的觀察研究,發現前者患病率極低,後者極高。那些遠離親人之愛,處於孤獨、哀傷、失望和痛苦境地的人極易引發各類疾患甚至導致許多社會問題。

相反,愛情幸福的人們,心理健康促成了生理健康,其大腦會產生一種持久性快感的“內啡呔”物質,促使精神更充實,心情更愉快,身體更健康。這種良性循環的不斷積累,能使一些垂危病人重獲生機。

另外,經過一些科學論證後,發現真正的愛情對人的形象、氣質、膚色、容顏等也會產生微妙、神奇的作用。心寬體胖、紅光滿麵、皮膚又白又嫩者肯定來源於愛人的體貼、寵愛和嗬護;憔悴不堪、瘦骨嶙峋、萎靡不振者一定是遭受到了生活、疾病、愛情的打擊或不幸。

醫學也反複證明,隻要夫妻有極其和諧的親密感,把愛看做是生活和歡樂的源泉,體內代謝的激素酶、乙酞膽堿、雄性激素、雌性激素便會大量分泌,血流量增多,新陳代謝的滲透性更旺盛,皮膚營養得到改善,更具彈性、更顯紅潤和光澤,尤其會使女性容顏更嬌嫩,甚至性格更溫柔,更富氣質和誘人的魅力。

有人提出,熱烈的青春化的相互追求、思戀是讓老年人身心年輕的“奇效神藥”。這一觀點引起了西方不少健康專家的關注。

不少專家認為,老人對異性的熱烈追求,作為一種良性的強烈心理渴求,可以通過中樞神經對機體分泌激素和增強某種神經組織的功能來實現。老年人相戀可以促使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適當增加分泌量和強化大腦神經肽的功能,此行為還可使機體加快新陳代謝,延緩組織器官的老化,增強免疫係統的抗病毒能力,增強循環係統的能力,保持較強的生命力,等等。這些對於老人延緩衰老顯然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能使“生命時鍾逆轉”,產生“返老還童”的功效。時下,在西歐、北美,“老人熱戀增壽”已成為熱門話題,許多老人協會、沙龍、俱樂部等已呼籲老人,回歸青春時代,再次投身熱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