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別隨意放棄你的天賦與才能(1)(2 / 3)

後來,他又到了另一家公司工作,麵對新的老板,新的工作,他改變了先前的工作態度——不管老板是否要求自己加班,是否給自己漲工錢,他都會把工作完成得非常漂亮。終於,他出色的工作打動了老板,老板不但為他漲了薪水,還有意培養他成為公司的核心力量。

所以,當我們抱怨老板太黑心、工作量太大的時候,最好先努力地反省一下自己:

“我的付出與工作業績是否成正比?”

“老板重視我的業績,還是我賣力的勞動?”

“我是不是真的沒有辦法做好工作?”

不要認為,工作最賣力的員工就理應得到獎賞,受到犒勞。即使老板也逃不脫結果導向,他請你來做事,就是為了壯大自己的事業,就是為了讓你創造價值,而不是讓你來比苦勞的。

不可否認,吃苦也是一種優秀的品格,但是隻知道硬著頭皮吃苦,而不善於創造一種結果,那麼這種執著就是一種偏激。

在日本有一條非常特殊的法律,這條法律規定,如果一個專業的司機在駕車時撞了他人,將會被定以重罪,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普通司機身上,懲罰力度將會減輕。表現在企業中,優秀的員工在工作中犯一些低級錯誤,就理應比其他員工受到更嚴厲的處罰。這其中體現出來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你越優秀,越要對自己的工作結果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所以,一些缺少結果導向意識的人即使執著於自己的事業,但因為他們不善於創造結果,更不善於對結果負責,而隻注重工作的過程,工作中他們很少能夠取得比預期更好的結果。

結果重於過程,是每一個優秀員工都必須遵從的工作準則。人們疑惑不解,為什麼許多成功者大都資質平平,卻取得了遠遠超過他們實際能力的成就?其原因很簡單,那些看似愚鈍的人有一種頑強的毅力,一種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如磐石的決心。他們沒有太多奢望,隻有一種從不受任何誘惑、不偏離自己既定目標的能力;一種專注於一個領域,耕耘不輟,想方設法創造最好結果的意誌力。而那些所謂智力超群、才華橫溢的人更像是花拳繡腿的拳師,中看不中用。

杜邦公司創始人伊雷爾的哥哥維克多一表人才,他不但口齒伶俐,而且頭腦敏捷,是一位公認的社交明星,幾乎給每一個與他打過交道的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都是完美的。但他僅僅是個吃喝玩樂的專家,如果派他外出考察,他回來後拿不出多少有價值的商業信息,卻能繪聲繪色地描述旅途中的美味佳肴和美女。伊雷爾做火藥買賣時,維克多在紐約給他做代理。維克多憑社交手腕發展了一些客戶,其中拿破侖的弟弟傑羅姆與他很投緣,但正是傑羅姆的一筆筆巨額借款,導致了維克多的貿易公司破產。

伊雷爾則截然相反,他身材不高、相貌平平,對於學習和工作有股近於癡迷的專注勁兒。小時候受拉瓦錫的影響,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對“肥料爆炸”最感興趣。拉瓦錫喜歡這個安安靜靜的孩子,後來,拉瓦錫把他帶到自己主管的皇家火藥廠,教他配製當時世界上質量最好的火藥。若幹年後,伊雷爾全家逃脫法國大革命的血雨腥風,漂洋過海到了美國。他的父親在新大陸上嚐試過7種商業計劃,如倒賣土地、貨運、走私黃金等,但都失敗了。年輕的伊雷爾一邊苦苦思索著振興家業的良策,一邊在籌劃著成立自己的火藥工廠。靠著自己的執著,他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把火藥廠辦了起來,並最終成立了舉世聞名的杜邦公司。

任何執著,都最終需要一種結果來詮釋。一個專注於某一領域的人,也許他會付出許多,但最終失敗了,或者沒有取得一個良好的結果,他的執著大多時候會被認為是偏執,或者是頑固不化。一旦一個人通過長期努力在某件事情上取得成功,他的一切都會顯得很完美。

但是,這種認識不同於結果導向。現實中,幾乎每一個人整天都在做最平常不過的事情,這些事情都可以通過努力取得預期的結果。也就是說,並不是我們每天都在創新,都在冒險,都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隻要平心靜氣地去追求一種好的結果,隻要執著於爭取做到更好,任何人都有機會改變現狀。

專注於你的強項

1888年,銀行家裏凡·莫頓成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一時聲名赫然。1893年夏天詹姆斯·威爾遜先生到華盛頓拜訪裏凡·莫頓。在談話之中,威爾遜偶然問起莫頓是怎樣由一個布商變為銀行家的,裏凡·莫頓說:“那完全是因為愛默生的一句話。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我還在經營布料生意,業務狀況比較平穩。但是有一天,我偶然讀到愛默生寫的一本書,愛默生在書中寫的這樣一句話映入了我的眼簾‘如果一個人擁有一種別人所需要的特長,那麼無論他在哪裏都不會被埋沒’,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頓時使我改變了原來的目標”,“當時我做生意本來就很守信用,但是與所有商人一樣,難免要去銀行貸些款項來周轉。看到了愛默生的那句話後,我就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當時各行各業中最急需的就是銀行業。人們的生活起居、生意買賣,處處都需要金錢;天下又不知有多少人為了金錢,要翻山越嶺、吃盡苦頭。於是,我下決心拋開布行,開始創辦銀行。在穩當可靠的條件下,我盡量多往外放款。一開始,我要去找貸款人,後來,許多人都開始來找我了。由此可見,任何事情,隻要腳踏實地地去做,不可能會失敗。”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人因為一生幹著不恰當的工作而遭到失敗。在這些失敗者中,有不少人做事都很認真,似乎應該能夠成功,但實際上卻一敗塗地,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他們根本就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