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別隨意放棄你的天賦與才能(1)(3 / 3)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天賦的優勢,世界上有半數人在從事著與自己的天賦格格不入的工作,事實證明,做一件自己並不擅長的工作往往是徒勞無益的。正如西德尼·史密斯所說:“做任何工作,都永遠不要丟開自己天賦的優勢與才能。”

有些人在工作中表現平平,不是入錯了行,而是丟掉了自己的優勢。有的人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很強,也許適合做客戶管理工作,但卻任性地認為別人可以當技術總監,可以做人事管理工作,自己也差不了哪裏去。結果一念之差讓他成為一個平庸之輩。

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是企業管理的常理,對於員工自身而言,要學會把自己的優勢盡可能發揮在自己擅長的工作中,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如果你的老板非要你去做一件你根本不感興趣,或是你並不見長的事情,你會怎麼做,即使你的態度再積極,你又怎麼拿結果來證明你是積極的呢?因為你根本沒有辦法把事情做到位——你的優勢不在這件事情上。

曾經,一個年輕人因為業績差勁,要被老板解雇了,他懇求老板說:“但是,我還是能做一些事情的。”

“作為像我們這樣優秀的企業,也許你根本不夠資格。”

“我相信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

“這話怎麼講?”老板想聽聽他接下來要怎麼說。

“我並不知道,老板。”

“我也不知道。”老板開始嘲笑他。

“隻要你不把我趕走就行,我知道我幹不好營銷工作,但可以做好其他工作。”

“我也不知道你能。”

“但無論如何我都是有用的。”年輕人非常想讓老板再給他一次機會。

後來,他被暫時同意留下來在會計室工作。憑借著對數字的敏感,他很快就找到了工作的感覺,一年後便成了一位出色的會計師。

也許這位員工是在被動要求別人去接納他。對於現在的員工來說,除了要學會主動地表現自己外,更要學會在工作中展現出自己的優勢,讓成績來說話。當你沒有辦法把一件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沒有辦法讓自己表現得優秀時,最好先給自己一次價值定位——你是否一直在專注於自己的優勢。

專注於自己,就不要刻意去模仿別人。有些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夠長久地專注於自己的優勢。在中國的私營企業中,超過一半以上的員工都有過跳槽的經曆,這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又經常在轉變行業,變換職位,他們失望,討厭工作,缺乏勇氣,甚至對自己的職業沒有一點執著精神。

他們的優勢在哪裏?自我價值在哪裏?職業精神在哪裏?

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即使有些員工能夠安分守己地工作,但許多時候他們卻在做著一件與自己的天賦不相稱,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平庸的工作。因為他們丟掉了最起碼的價值理念——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麼,不知道工作是為了什麼,不知道如何體現自己的價值。專注於自己的強項,不隻是一種執著理念,也是對自己職業的一種定位。有些人經常被人稱為專家,有些人可以被稱為核心員工,不是因為他們樣樣精通,或者能力過人,而是因為他們始終在做自己可以做得最好的工作,即他們找到並發揮了自己的優勢。當自己的優勢與職業錯了位時,優勢也會成為劣勢。

理解並能欣賞工作

對任何人來說,工作都不是隨便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不但需要融入一個人的心血與熱情,更需要一種執著的工作精神。如果一個人隻知道低頭付出,即使他不問收獲,也無法將工作做得越來越好。對工作執著的人,不但善於付出,更善於理解、欣賞自己的工作。

現在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不要認為,欣賞、享受自己工作的人一定是那些不務正業、在職場中混日子的人。一個優秀的人,他之所以能夠把工作當做興趣,能夠忘我地去投入,真正的原因就在於,他們能夠理解自己的工作,也能夠欣賞到工作中的美,從而能夠享受到別人享受不到的樂趣。

當全世界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60歲時,他一個人一刻鍾所完成的雕塑,比一個年輕小夥子在一小時內完成得都多。那時,他的身體已經不是很結實了,但見他手中的錘子和雕塑刀上下翻飛,就像年輕的劍術家手中的寶劍一樣輕盈、準確。大理石的碎片四處飛濺,落在地上,叮當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