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風信雞的校園時光(上)(3 / 3)

教室布置好了,真是美極了!微風拂過,一根根彩帶隨風起舞,好像風姑娘也趕來慶祝我們的節日似的。

要午睡了,不知怎麼的,總覺得這天午睡的時間特別長,盼了老長一段時間,活動才算開始了。首先玩的是擊鼓傳花。遊戲規則是:先是傳花,傳到的那位同學就可以參加“添鼻”競賽,要是把鼻子畫得準(或靠得最近),那就獲勝。開始傳花了,那朵花落在誰手裏,誰都不肯放。我也鬧得很起勁,可就是不向我這兒來。鼓聲停了,花落在了一位男同學手裏,他高興極了,胸有成竹地走上前,隨手一畫,那鼻子畫在了臉旁,成了肉瘤……之後又上來了一位,他一上來就慌了手腳,找個粉筆也用了好長時間,不知從哪兒畫起。用粉筆畫了一下,卻是個歪鼻子;第三位上來了,他對著人頭走去,對準畫了一下,卻畫在了頭發裏,要不是仔細看,還找不到哩!下一位更差勁了,他好比一隻無頭蒼蠅,簡直沒方向感,東躥西闖,畫得就更離譜了……

之後的遊戲呢,就是“湊拚”讀卡片。同學們把卡片寫好後交上去,之後就要讓兩位主持人來讀了。他們首先讀時間,然後姓名,之後地點,最後是幹了什麼。很快,第一句話已產生了,主持人朗聲讀道:“早上八點,張紅媛在廁所裏看風景。”幸好這還不怎麼,否則非把人家急哭了不可。第二句也有了:“晚上八點,周老師在月亮上遊泳。”班裏沒有一個人不笑,連周老師也跟著笑了……

這次活動太有趣了,它讓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六一”節!

說一說這麼多有意思的遊戲,你最喜歡玩哪樣?

珍寶展示4

別開生麵的品嚐會

江蘇孫豔

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無窮,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個兒童節“巧做美肴品嚐會”更使我難忘。

“六一”節那天,我班同學各人捧著盆子來到教室,課桌拚成了大餐桌。當40份菜肴一下“亮相”時,我們幾乎驚呆了!這是菜肴嗎?這是藝術薈萃,美的集錦。盆內放著佳肴、美點、鮮果,色彩豔麗,香味撲鼻。這既像五彩繽紛的錦緞,又像萬紫千紅的花圃。每一盆形姿各異:有鮮花怒放、步步登高,有大蟹逞威、童心歡躍;每一盆色彩鮮麗:有的清新,有的幽雅,有的瑰麗;每一盆名稱幽雅動聽,如三色爭豔,微熹初露,碧海珍珠,月中牡丹。這些美肴的創製者是怎樣用腦動手的呢?

“歡慶六一”的作者——金月走上了講台,她說:“這盤菜,咕老肉作底,最難的就是得耐著性子將小小的鵪鶉蛋雕成一朵花,雕了十多朵花,僅七朵成形。為表心意,我用幾根蔥段,搭成‘六一’兩字,安在花上。”聽完,大家都鼓起掌來。我想:這不僅是同學的手腦靈巧,也是對自己節日的衷心祝願。

馮潔製作的“童心歡躍”價廉物美,寓意深刻。她用茭白、青椒絲圍成一顆心,心中又有一顆用香腸拚成的紅心。邊看邊聽,同學們不難領悟小廚師的心意:童心赤誠,潔白無瑕。

觀賞菜肴,讓我們一飽眼福,要嚐就是大飽口福。品嚐會自然進入高潮,我們這些小饞貓早就垂涎欲滴了。有的細細品味每一道菜的滋味,有的卻狼吞虎咽。當我端起一盆“東海日出”時,看見白瓷盆中用炒西紅柿拚出了大半個圓圈,長長的蛋絲一根根圍在上麵,下麵用黃瓜片疊出了一層層波瀾,猶如一輪紅日從海上升起。看著看著,我隻是舉筷不下,誰忍心去破壞這幅圖案的完美呢?文思韻同學看到後,大方地說:“孫豔,嚐一嚐,看我的手藝如何?”被她一說,我才夾了一筷子西紅柿,一嚐,酸中有甜,甜中帶酸,黃瓜又清又脆。真情加美味,這該是多麼美好啊!

輪到嚐我的菜了,我的心快跳到嗓子眼了,生怕同學們不愛吃。看到大家的筷子不停地往盆裏夾我做的“茄汁肉片”,還聽到有些同學說:“你的菜肉嫩味道也鮮。”這時,我懸著的心才落了下來。

品嚐會是我們幾年來小家務活動訓練成果展覽。為了讓大家觀佳肴、嚐美味,人人巧構思,反複練。品嚐會結束已是6點多鍾,天空中晚霞似火。我們的童年生活和友情不正像這多姿多彩的霞光嗎?

學一學看看這麼多美味的菜肴,你是不是也想動手學做一道菜了呀?

話題97:實驗

你動手做過實驗或者觀看過實驗表演嗎?在自然課上你最感興趣的就是做實驗吧,想想看,都做過哪些實驗,哪個實驗你覺得最神奇,最有趣呢?

珍寶展示1

樹陰下的光斑

北京曾暢

早晨,我在樹下散步,樹陰灑滿路邊,一個個光斑跳來跳去。突然,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陽光從樹葉縫中透過來,照在地上,光影不是葉縫形狀,而是一個個圓圓的亮斑。

我趕忙跑上樓去問媽媽。媽媽聽了說:“那圓圓的亮斑是太陽的像啊。”我奇怪極了:“誰給太陽照相呢?”媽媽又說:“這就是‘小孔成像’。”我更糊塗了,媽媽接著說:“來,做個實驗你就明白了。”做實驗?這太有趣了。

我按照媽媽的要求,拿來了蠟燭、火柴、一張紙和剪刀。媽媽開始做實驗了。她點燃蠟燭,放在桌上,又在紙的中間剪了一個很小的圓洞。我充滿好奇心,目不轉睛地盯著媽媽的一舉一動。

忽然,媽媽問我:“把紙放在火苗後麵,燭光穿過小孔,會在牆上照出一個影子來,對吧?”我使勁點點頭,說:“那當然!”媽媽接著問我:“那麼,你猜猜,牆上影子會是什麼形狀的呢?”我想也不想就說:“當然是圓的啦!”媽媽微微一笑,沒說話。媽媽慢慢將紙放在燭光後麵,牆上立即出現一個光影,咦?燭光影怎麼不是圓的,而是長的?沒等我想好,媽媽輕輕吹了吹燭苗,火苗一動,我看得更清楚了,這是火苗的影子!我驚訝得瞪大眼睛問媽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媽媽說:“這就是‘小孔成像’呀!”

我恍然大悟,原來,那樹葉縫就像一個個小孔,陽光就像燭光那樣從葉縫中射過來,地上就出現一個個太陽的像了。“可小孔為什麼能成像呢?”我窮追不舍。媽媽說:“嗬!都成了‘十萬個為什麼’了。等你上了中學,物理課上就會告訴你它的道理了。”

我趴在窗口,向路邊的樹影望去,隻見無數個圓圓的光斑還在跳躍。我心想:萬事萬物都有科學道理。我真盼望自己快點長大,好解開那一個一個的謎。

想一想樹陰下為什麼有很多圓圓的光斑,你明白了吧?

珍寶展示2

我會製造彩虹

山東馮楚然

上個星期的自然課上,我們學了《彩虹》這一課,老師布置我們自己動手製造彩虹。

一下課,同學們就拿著老師發的三角鏡到操場上做實驗,我也不例外。來到太陽下,我把三角鏡高高地舉在空中,觀察著。當我把三角鏡舉到與太陽成45°時,突然,一道七彩的光芒從我眼前快速地閃過。我覺得很奇怪,就把鏡子移回到剛才那個位置,這時,這條七彩的光照到地上,形成了一條有兩三米長的彩色粗線,正是彩虹的顏色!它顯現出的果然是赤橙黃綠青藍紫這幾種顏色,其中最明顯的是紫色,而紅色則隻能看到一點點。每種顏色的邊沿都是漸漸變淺的。“啊,我發現了!”我一聲驚叫,同學們都跑過來爭相觀看,有的說我造的彩虹真好看,有的說我真走運,一下子就造出彩虹來了,我自然也很高興。

放學後,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園丁在花園裏澆花,水管中間破了一個小洞,管子上噴出一絲水柱,我靈機一動,跑到那裏將水管一搖,這時,顯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條藏在水霧中的半透明的彩虹。這條彩虹是那麼自然,那麼美麗,像一彎拱形的橋,又像一條弧形的彩帶,那色彩淡淡的,顏色還在漸漸地變化著。我從沒有見過像這樣清晰的彩虹。

通過這次製造彩虹的實驗,我想到:大自然中有無數的奧秘,隻要勤於觀察,勤於探索,就會有驚人的發現。

做一做你也動手做做這個實驗看吧,多有趣呀。

珍寶展示3

一次有趣的實驗

山東馮琳

星期二上午第三節是自然課,劉老師和我們做了一個驚險而有趣的實驗:口吞“烈火”。

上課鈴響了,劉老師滿麵春風地走進教室,他左手端著玻璃杯,裏麵盛著透明的液體,液體中泡著幾塊白色的東西。劉老師說這是梨塊。然後,他故作神秘地用筷子夾起一塊,劃著火柴點燃了它。接著劉老師把冒著藍火苗的梨塊送到嘴裏,馬上閉上嘴,過了一會兒,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想:“劉老師這是怎麼了?難道他不怕燙?”這時劉老師故意張開嘴讓我們看。咦,梨塊沒了。老師說:“啊,可好吃了!”我們都不信,一個個搖著頭。劉老師說:“不相信嗎?我可以讓一位同學上來試一試。”我們聽了,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馮琳,你來做。”老師笑眯眯地說。我一聽,既高興又害怕。

我按老師示範的方法,把事先準備好的約兩厘米見方的梨塊點燃。“呼”的一下,藍色火苗躥了出來,我的心裏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看到有的同學瞪著眼看著我,有的同學打手勢鼓勵我。老師說:“沒事的,隻要你把梨塊放進嘴裏後,馬上閉上嘴,停止呼吸幾秒鍾就行!”我壯壯膽子,按照老師說的一做,嘿,還真是不熱!我又吃起來。咦,非但不熱還很涼爽呢!我邊吃邊情不自禁地說:“真好吃!”“真的嗎?”坐在前排的幾個同學異口同聲地問。我使勁兒點點頭。

我轉過臉去問老師:“老師,為什麼燒著的梨塊放在嘴裏不燙,反而很好吃呢?”同學們也齊聲說:“是啊!是啊!為什麼?”老師笑了笑說:“這是因為梨內含有較多的水分,加上浸泡在白酒中後,水分進一步滲入。因此,在點燃後,梨塊外麵的酒精燃燒,而內部有大量水分供蒸發,把梨塊放入口中,你迅速閉上嘴,停止呼吸幾秒鍾,口中氧氣缺乏,火就會熄滅,口腔自然就沒事了。”

“噢!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同學們沸騰了,都想口吞“烈火”。

這樣的實驗真有趣。我暗下決心,要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長大後去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

逗一逗吃“火梨”,又好吃又好玩。不過你可不要獨自去嚐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