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風信雞的校園時光(下)(2 / 3)

“曾老師,是誰呀?您快說吧!”頓時,教室熱鬧起來,大家都像等不及似的,急於知道謎底。曾老師微笑著對我說:“劉美琴同學,這個100分會不會是你的呢?”

還沒等我回答,教室裏議論開了。“老師,這不可能。”“對,曾老師,怎麼可能是她呢?這不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嗎?”轟!教室裏響起了一陣笑聲。我羞極了,同學們為什麼這麼看輕我。

“靜一靜。”曾老師大聲地說,“告訴大家,昨天家庭作業得100分的,正是剛才被你們笑話的劉美琴同學。”曾老師的話剛落音,全班同學的目光“刷”地移到了我身上。

這時,曾老師一邊說,一邊微笑著向我走來,眼神裏充滿了信任。

“劉美琴同學,你怎麼哭鼻子呢?你應該高興才對呀!以後你會得更多的100分,老師相信你。”

“嗯!”我點點頭。這時,教室裏響起了劈裏啪啦的掌聲。

從那以後,我發覺自己變了,變得對數學有興趣了,喜愛上數學課了。

問一問你在學校的時候,也有過一堂課改變了你的經曆嗎?

珍寶展示2

一堂生動的語文課

劉麗

昨天,我們陳老師運用校園網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語文課——《頤和園》。

首先老師板書了一副對聯:“煙景學瀟湘細雨輕航幕嶼,晴光總明聖軟風新柳春堤”。老師介紹說這是頤和園十七孔橋上的一副對聯,這裏既有“瀟湘”的“細雨輕航”,又有杭州西湖的“新柳春堤”,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皇家經典園林圖。

接著,老師點擊出了頤和園的全景,問我們: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遊覽頤和園的?我們立即各自點擊屏幕,沿著作者的描述尋找遊覽順序,在各個景點上標記:頤和園的長廊、萬壽山、佛香閣、十七孔橋……

幾分鍾後,同學們回答問題的正確率被顯示在老師的屏幕上,老師對我們的學習情況一目了然。有趣的是,如果誰的回答正確,電腦會獎給他一段悅耳的樂曲。老師檢查了我們的回答情況後,又問:你們是從哪些句子中得知遊覽順序的?我們紛紛點擊:在每一個自然段的開頭,點明了遊覽地點的變換,寫清了遊覽的順序。

為了讓我們充分運用計算機網絡功能,領悟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老師在講授完第二自然段後,讓我們自學第三、四、五自然段。老師特地設計了一個“課堂討論區”,讓我們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選擇一段自學,並可點擊網絡上的相關資料,尋找正確答案,自主地理解課文。選擇同一個自然段的同學還可在網上互相討論。老師說這叫激活思維。我們在各自的電腦上你問我答,學完後又進入測試區自我測試,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驚奇地發現了課文之外更多更精彩的內容。大家學習興趣可高啦!

讚一讚用網絡上課,既新鮮又有趣,大家學習興趣自然高啦。

珍寶展示3

“咬”畫

湖南羅李妹

“丁零——”上課鈴響了,蘇老師和往常一樣笑眯眯地走進教室,然後拿出一個袋子,要我們猜猜裏麵裝了什麼。會是什麼呢?同學們臉上打滿了問號,有的猜:“這一定是紙。”有的猜:“也許是易拉罐。”

老師搖了搖頭,從袋子裏拿出一塊方形餅幹,說:“這節課我們上動動嘴美術課,待會兒我給每個人發三塊方形餅幹,讓大家‘咬’畫。現在我給同學們做個示範。”隻見蘇老師右手拿餅幹,往上咬一口,往下咬一口,左咬一口,右咬一口,最後用筷子在餅幹中央打了幾個小洞,一件“餅幹服”就咬成了。

同學們看了,又好奇又興奮。我想:“要是我也能咬得這麼棒,該多好啊!”接著,老師發給每個同學三塊餅幹,同學們津津有味地“咬”開了:有的想咬個蘋果,可是怎麼也咬不圓,不好看;有的想咬顆“愛心”,但是不知道從哪兒下口——

“丁零——”下課了,這節課過得真快呀。真希望時間停留在這裏,好讓我們多“咬”幾口。

咬一咬美術課上動動嘴,有意思吧,你也找幾塊餅幹咬咬看呀。

珍寶展示4

課堂上的笑聲

吉林張肅

說起那堂音樂課的笑聲,全是由我引起的。

那天下午,上完語文課,下一堂就是音樂課,課間,外麵下著大雨。在操場的牆角下,有一隻小青蛙趴在地上,我發現它的一隻腿被踩斷了。出於同情心,我掏出布條將小青蛙的腿輕輕纏好,然後準備帶回課堂。同桌劉欣說:“這能行嗎?”我說:“沒事!”

上課的鈴聲響了,音樂老師來了。

“同學們,先複習一遍已經學過的歌曲《海鷗》。”琴聲響了,大家一起唱。我低頭瞧著書桌膛裏的小青蛙,嘿,它還挺老實,下頜一鼓一鼓的。

“海鷗,海鷗,我們的朋友,你是我們的好朋友……呱呱!”

咦,老師瞧著窗外,可是同學們全都瞧著老師,大家在想:老師的琴聲怎麼還有蛤蟆叫呀?隻有我和同桌明白,劉欣邊笑邊咬著嘴唇兒。

又唱第二遍:

“海鷗,海鷗,我們的朋友,你是我們的好朋友……呱呱!”

嘿!這一來不但同桌笑了,全班同學一起都哈哈大笑起來,老師也看出點門道來了。她踱著步,在桌間來回走動,我心裏咯噔一下,想:小青蛙,我的小青蛙,你可別再叫了。再叫真就麻煩了。

要說咋就這麼巧,偏趕上老師在我身邊走過,小青蛙開始了獨唱。

“呱呱”,全班同學又是一陣笑聲。完了!我隻好將情況一五一十地向老師講了一遍。也該我走運,老師也被我對小青蛙的同情心給感動了。她並沒有責備我,隻看看小青蛙,說:“海鷗是我們的朋友,青蛙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既然它的腿已經好了,我們就放它回大自然吧!”“呱呱”,小青蛙臨走前又是一陣叫聲,同學們又哈哈大笑起來,這回連老師也笑了。

樂一樂小青蛙既要伴唱,又要獨唱,多有音樂天賦啊,大家都被它逗樂了呢。

放題100:野炊

野炊是每個小學生最盼望的活動吧。全班同學帶上鍋碗瓢盆和柴鹽醬醋,在大自然的懷抱自己動手做飯燒菜,是多麼快樂的事。你還可以露一手呢。

珍寶展示1

難忘的一次野炊

湖北劉燕

稻香湖天然公園到了。我們大家興奮地衝下汽車,背著叮當作響的鍋盆,扛著一捆捆幹柴,笑著跑向可供野炊的地方。草叢裏的螞蚱被我們嚇得亂跳,謝兆琴等很多同學就開始了“掃蝗運動”。另外一些沒興趣捉螞蚱的人,就去“埋鍋作飯”了,還有一些人就到帳篷裏去幫忙切菜或者準備“餐桌”。

所謂的“餐桌”,不過是鋪在地上的大塑料布罷了。一會兒,上麵已經擺了很多同學的碗筷。沒過多久,飯熟了。準備炒菜的人都托著切好的菜來到灶邊,爭搶著炒菜。頓時,勺子碰鍋邊,油鍋裏滴進了水,各種聲響混成一片。油煙、水汽,彌漫了空間。

這時,我忽然看見謝兆琴和幾個同學正把用草梗穿好的成串螞蚱放在火中燒烤著。“你們幹什麼呢?”我好奇地問。“過一會你就明白了。”他們臉上帶著神秘的笑。我正納悶,這時聽到“開飯”的叫喊,大家都回到帳篷裏。嗬!我們一進門就見“餐桌”上擺滿了一盤盤精美的菜肴:碧綠的涼拌黃瓜,鮮亮的西紅柿炒雞蛋……還有許多我叫不上名的,都那麼誘人,冒著熱氣,飄著香味兒!正在大家舉杯互相祝賀成功的時候,一道特殊的菜——火烤螞蚱上席了,這又使歡宴進入了新高潮。大家都爭著品嚐那烤得焦黃的螞蚱腿——那是螞蚱身上惟一可食的部位。我這才明白了謝兆琴等人的真正目的。最後,我也大著膽子品嚐了一下,嘿,味道還真不錯呢!我從沒吃過這麼鮮的東西。同學們都說:“這才叫野味婀!”

吃一吃火烤螞蚱——你吃過嗎?味道好像還很不錯哦。

珍寶展示2

記一次野炊活動

河北王彬籠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來到郊外的草地上野炊。在郊外野炊,沒有幹柴是不行的,撿柴的重任就落在了李剛和王強的身上。陳蘭去附近摘野果和采蘑菇,張青挖野菜。咦,怎麼不見劉亮和劉靜呢?原來他們去釣魚了。我幹什麼呢?班長想了想說:“你和徐燕一起淘米吧。”

我接過盆,到小溪邊盛上清水,把米放進去,反複淘洗了幾遍,我再把盆底的米翻上來,揀出沙子。揀了好長時間,我覺得不可能再有沙子了,就把米交給徐燕,準備下鍋。不料,始終在一旁觀看的徐燕卻說:“米裏的沙子是揀不幹淨的,淘洗才能幹淨。”我有些委屈地說:“揀了那麼長時間,怎麼還會有沙子呢?”徐燕沒有爭辯,便從我手裏接過了米盆。隻見她一手拿鍋,一手端盆,使鍋與盆形成一定的角度,而後慢慢地小心地往下倒水,米隨著水緩緩流入鍋中。她再把鍋裏的水倒進盆裏,這樣反複十幾次,沙子便沉澱到盆底了。看著她熟練的動作,看著幹淨的米,我佩服極了。

還沒容我多想呢,就聽劉亮大喊:“今天我來露一手清燉鯉魚。”說完,他把火燃旺,隨後用熟練的動作把魚剖開,取出內髒,衝洗幹淨,放入水中。不一會兒,鍋裏的水便沸騰起來。劉亮蓋上鍋蓋,燜了十幾分鍾後,又放上佐料,清燉魚便做成了。聞著飯菜的香味,同學們早就垂涎欲滴了。班長忙把飯菜端上“桌”來,那個外號叫“饞貓”的同學,第一個拿起筷子,夾起一塊魚肉就往嘴裏送,誰知剛入口,他便被燙得直叫喚。“笑話大王”楊星笑道:“這叫嘴饞吃不了清燉魚。”惹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同學們圍坐在草地上,一邊品嚐著清燉蘑菇湯、苦菜蘸甜醬等野味十足的飯菜,一邊熱鬧地說笑,“這樣的活動真不錯!”“親手做的飯菜就是香!”“這飯菜真不亞於大酒店裏名菜的味道。”

野炊活動結束了,但它留給我們的快樂卻至今難忘。

說一說怎樣淘米,你學會了嗎?下次野炊的時候你就可以露一手了哦。

珍寶展示3

難忘的野炊

湖南譚俊龍

在我六年的小學生活裏,有著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有的幾乎已經淡忘了,但唯有一次活動我至今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