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收到老師負麵反饋時的話術(2 / 3)

1.孩子喜歡表現自我,想通過打小報告來獲取老師的關注。

2.孩子太過於維護規則,打小報告隻是單純地向老師反饋自己看到的信息。

3.自己或別的同學被欺負後,向老師打小報告是為了尋求幫助。

4.想通過貶低他人來換取老師的表揚。

5.家長總告訴孩子“有事就告訴老師”,因此孩子打小報告隻是遵照家長的囑咐去做而已。

在了解孩子愛打小報告的原因後,家長再采用合適的話術引導孩子對打小報告的行為進行反思,最好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比如,家長可以試著用下麵這些話術來與孩子溝通:

“這件事除了向老師打小報告之外,你還有其他解決方法嗎?”

“這件事如果換成是你做的,你希望其他同學給老師打小報告嗎?”

“媽媽覺得這是一件小事,沒有必要向老師告狀,或許你該寬容一些。”

“應該沒有人願意和愛向老師打小報告的人成為朋友吧?”

“關於打小報告這種行為,媽媽是不鼓勵的。但是,媽媽認為有些事情必須打小報告,如那些可能會傷害到自己或同學的暴力行為,你覺得呢?”

事實上,打小報告是孩子學習規則、維護規則以及表達力強的一種體現。因此,在處理孩子愛打小報告這個問題上,家長要把握好話術,既不能完全禁止、否定,也不可縱容、鼓勵,要具體原因具體處理,要費心思去區別對待。

很多家長聽到老師反饋孩子在課堂上傳小紙條,就會想當然地給孩子貼各種負麵標簽,如注意力不在課堂上,在學校沒有好好學習,擾亂課堂紀律,等等。帶著這種想當然的想法,有些家長常常會對孩子說一些不合適的話術,比如:

“老師講的東西你都學會了嗎?沒學會,你都敢傳小紙條?”

“懂不懂課堂紀律啊,課堂上是你傳小紙條的地方嗎?”

“你不知道課上傳小紙條會影響課堂紀律啊?你不想學習,其他人還想學呢!你怎麼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啊?”

“你這小腦袋瓜不用來認真聽課,淨想著傳小紙條了啊!”

“你在課上傳小紙條,是覺得上課很無聊嗎?還是你認為這學沒有再上的必要了?”

孩子在課堂上傳小紙條,不但會擾亂課堂秩序,還會分散自己及他人的注意力,嚴重幹擾課堂教學,這也是老師、家長不允許孩子在課堂上傳小紙條的主要原因之一。那麼,為什麼孩子要在課上傳小紙條呢?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四點。

1.孩子對上課內容沒興趣,在課堂上坐不住,傳小紙條是為了打發時間。

2.老師的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對孩子沒有吸引力。

3.孩子忽然發現了有趣的事情,想通過傳小紙條的方式與其他同學分享。

不管孩子因何在課堂上傳小紙條,一旦老師向家長反映孩子有這種行為,家長就要做好引導,可以借助話術找到孩子課堂上傳小紙條的原因,也可以通過話術曉之以理地告訴孩子不應該在課堂上傳小紙條。下麵是給家長的一些話術建議。

“你在課堂上傳小紙條,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課堂秩序,影響其他同學專心聽課。媽媽認為這是一個對自己、對他人都不負責任的行為,你覺得呢?”

“課堂是老師講課、學生學習知識的地方。不管因為什麼事情,你都不應該在課上傳遞小紙條。”

“你是不是因為在課堂上坐不住才給同學傳小紙條的呀?”

“你是遇到急事了嗎?你怎麼會選擇在課上傳小紙條呢?這可是違反課堂紀律的,你知道吧?”

總而言之,當家長聽到孩子在課堂上傳小紙條時,不能僅憑自己的個人經驗或主觀想象,先入為主地對孩子一頓亂批,從而對孩子說出一些不合適的話語。家長可以先傾聽孩子的內心,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再逐步引導孩子去思考該不該在課上傳小紙條。

當聽到老師反饋孩子的成績下降時,相信大多數家長的內心都是十分焦急的,甚至還會有一些恐慌,難免會因為擔心孩子的學業和前途,一時恨鐵不成鋼,說了些傷害孩子自尊或加重孩子心理負擔的話術,比如:

“你看看你考的這分數,對得起誰啊?”

“你是怎麼學的,成績怎麼會下降這麼多?”

“平時讓你好好學習,你不聽,這下好了,成績下降了吧!”

“成績下降了這麼多,肯定不行啊!你得好好加油,好好努力了。”

“都怪你平時沒有好好努力學習,所以成績才會下降這麼多!”

其實,麵對成績下降,孩子本人才是最難過的。這種時候,家長再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話術,無疑是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加重對孩子的傷害,甚至可能會導致孩子厭學。因此,當孩子成績下降時,家長不妨先試著與孩子談心,找出成績下降的原因,之後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動。一般情況下,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

1.學習上遇到困難。

2.學習方法不對。

3.學習習慣不好。

4.學習態度有問題。

5.個人狀態不佳。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孩子談心的過程中,不要帶有責罵或高期望的語氣,要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孩子。那麼,在與孩子談成績下降時,家長可以說些什麼呢?下麵是給家長的一些話術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