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飲食方麵,有些孩子隻吃自己喜歡的一種或幾種食物,除此之外的其他食物,他一概不吃,這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營養攝入和體格、智能發育。這也是孩子挑食偏食時父母會生氣、擔憂的主要原因。大抵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吧,在孩子挑食偏食時,有些家長常常對孩子說一些不太合適的話術。比如:
“不多吃蔬菜是長不高的!”
“不好好吃飯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我看你是沒被餓過,才會這麼挑食偏食!”
“愛吃就吃,不吃就餓著!”
“這個菜雖然不好吃,但是它營養價值高,你必須吃!”
誠然,家長之所以對孩子說上麵這些不太合適的話術,無非是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從而能夠攝入更全麵的飲食營養,其出發點是好的,但話術並不合適。其實,大多數孩子挑食偏食都是有原因的,家長在立足好的出發點的前提下,再結合孩子挑食偏食的原因,會更容易找到合適的話術引導孩子好好吃飯。通常情況下,孩子挑食偏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家長帶頭挑食偏食。
2.孩子總吃零食,對吃飯興趣不大。
3.食物比較單一,孩子沒有食欲。
4.家長過分溺愛、嬌慣孩子,對於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再上餐桌。
家長要結合實際情況,找到孩子挑食偏食的主要原因,再具體原因具體分析,如此才能找到合適的話術引導孩子。針對不同的原因,家長可以選用不同的話術,下麵是給家長的一些話術建議。
“今天的晚餐,咱來比一比看誰吃的蔬菜最多,好嗎?”
“你最近吃的零食太多了,都沒有肚子來品嚐媽媽精心準備的飯菜呢!所以,媽媽決定暫時取消對你的零食供應,讓你留著肚子好好吃飯菜!”
“你最近有沒有想吃的菜呀?是豆角、白菜,還是蘑菇、土豆?是西紅柿雞蛋湯,還是排骨海帶湯啊?”
“這苦瓜確實有點兒苦,但可以清熱消暑,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呢!這樣吧,媽媽吃一塊,你也吃一塊,好嗎?”
孩子挑食偏食,不好好吃飯,實屬正常現象。家長與其使用一些不太合適的話語來強迫或反激孩子好好吃飯,不如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孩子挑食偏食的主要原因,而後再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逐漸改掉挑食偏食,不好好吃飯的習慣。
有些家長會因為孩子不主動向長輩打招呼,就生氣地給孩子貼上沒有禮貌的標簽,甚至常常在長輩麵前訓斥孩子,用粗暴的語言強行要求孩子打招呼。下麵是一些常見的父母強行要求孩子主動與長輩打招呼的不太合適的話術。
“你怎麼這麼沒禮貌?快跟長輩問好啊!”
“你都多大了,還不知道主動向長輩打招呼啊?”
“在長輩麵前,你倒是打個招呼,問聲好啊!”
“你不會說話嗎?快打招呼啊!”
“你怎麼不打招呼?真是沒禮貌!”
大多數時候,當孩子在長輩麵前沒有主動打招呼時,很多家長開口的第一句話大都是指責孩子不禮貌,他們幾乎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因而常常會忽視孩子不向長輩打招呼的原因。那麼,孩子不主動向長輩打招呼的原因有哪些呢?
1.孩子不知道怎麼跟長輩打招呼。
2.孩子見到長輩緊張、害怕,不敢大聲打招呼。
3.孩子內向害羞,不敢開口。
4.家長平時也不主動與他人打招呼,沒為孩子做好榜樣。
從上麵這些原因可以得知,孩子不主動與長輩打招呼並不全是不禮貌。因此,再遇到孩子不主動跟長輩打招呼時,家長先不要生氣、煩惱,可以主動問問孩子不打招呼的原因,再協助孩子意識到主動打招呼的重要性。下麵是給家長的一些話術建議。
“你見到長輩很緊張吧!但是緊張也要打招呼哦,這是非常重要的禮節。”
“今天來家裏的長輩你都不太熟悉,來,媽媽介紹你跟他們認識一下。”
“媽媽希望你能主動地上前跟長輩們打招呼!你想去試試嗎?”
“你看,爸爸在一一與長輩們打招呼呢!你要不要像爸爸那樣,也去跟大家打個招呼呀?”
家長用話術主動詢問孩子不向長輩打招呼的原因,一來有助於父母找到孩子不打招呼的根本原因,二來可以給孩子傳遞家長關心他們情緒和感受的態度,能夠增近親子之間的感情,可謂一舉兩得,值得廣大家長借鑒。
當家長與朋友或客人談話時,孩子總插嘴,要麼問這問那,要麼斷章取義,試圖加入大人的談話,致使談話被打斷,這會令家長尷尬不已。這個時候,有些家長會因為尷尬、生氣而衝孩子說一些不太合適的話語,經常聽到的有以下幾種。
“你怎麼這麼討厭啊,總是打斷大人的談話!”
“大人說話,小孩子別老插嘴,你懂不懂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