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憶王造時先生(1 / 1)

20世紀50年代,複旦大學課堂秩序極好,上課前,班長要按花名冊一一點名。但盡管如此,仍有同學悄悄流動到別的年級,甚至別的係去聽課。我就曾經溜到髙年級去聽抗日救國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1902—1971)教授的課。他教的是世界近代史。時正夏日,酷熱難當,不少同學神情倦怠,有的竟已打起瞌睡。王先生見狀,立刻說諸位,現在我開始講拿破侖與約瑟芬的戀愛故事!全體同學立刻眼睛一亮,豎起耳朵。王先生非常生動但很扼要地講完了這段舉世聞名、扣人心弦的故事後,馬上就轉入正題,繼續講課。情緒既然已經被鼓動起來,當然再沒有人打哈欠、睜不開眼皮了。從這種小事可以看出,王先生不愧是位著名政治家,他是深知如何在關鍵時刻去鼓動人們的情緒的。他曾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後來留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教授政治學,後來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成了政治活動家。

王先生的口才很好,嗓音洪亮。1955年,他在複旦大學禮堂作紀念抗日戰爭的報告,說到他曾去鼓動張學良抗日,語重心長地問少帥:“張先生,別說報國了,難道你連令尊大人的仇都不想報了嗎?”少帥默然無語。他的報告,不時激起一陣陣掌聲。

王先生對學生、對年輕人是很關心愛護的。他的助教結婚時,王先生買了一隻大衣櫃做賀禮。這在幾十年前,是相當可觀的禮品了。1957年後,他不幸被打入另冊,貶到資料室工作。我當研究生時,隨中國古代史教研組活動,特別是政治學習。王先生也參加這個組學習,這樣接觸就多起來。有時向他請教一些問題,他總是一邊吸著煙鬥,一邊耐心解答。“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王先生即被誣陷,以莫須有的罪名,被逮捕,關在提籃橋監獄,後含冤病死獄中。

幾年前,我的一位老同學請我去她家吃飯,她的丈夫是“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人幾乎家喻戶曉的楊仲池。在1967年夏天的上海柴油機廠事件中,他被“四人幫”逮捕,橫遭迫害,直到“四人幫”粉碎後,才被平反,調來北京工作。與老楊交談才得知,他在提籃橋監獄時,與王造時先生關在一個房間。雖然當時王先生已經年邁,並患上黃疸病,身上浮腫,仍然偷偷地教老楊英語,傳授給他很多知識。這樣的誨人不倦,真可謂“春蠶到死絲不斷,留贈他人禦風寒”。每當想到像王先生這樣對我們國家、民族曾經立有大功的政治家、大學者、好老師,最後竟慘死獄中,即感到悲憤難平。

199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