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但願常做成都客(1 / 1)

國內的名城我去過不少,其中讓我流連忘返,歸來後常常魂牽夢縈的,是巴山蜀水孕育了兩三千年的成都。但願常做成都客,我不時這樣念叨著。

這是一個讓人激發瑰麗想象,蒸發懷古悲情的所在。“望帝春心托杜鵑”,這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錦瑟》中的詩句,成都是古蜀國望帝的都城。據《蜀王本紀》記載,“杜宇為望帝,淫其臣鱉靈妻,乃禪位亡去,時子規鳥鳴,故蜀人見鵑鳴而悲望帝。”原來,杜宇因腐敗失國,其時子規鳥(即鵑)正鳴,蜀人遂把這種鳥稱作杜鵑。每當春末,杜鵑不分晝夜在枝頭啼叫時,便想起望帝的悲劇。

我曾經多次去成都,所惜都是在秋天、冬天,是不可能聽見杜鵑的叫聲的。但是,每當我在錦江岸邊躑躅,在望江亭上仰望變幻古今的浮雲,俯覽流淌不息的江水,在萬籟俱寂的深夜想象著杜鵑的聲聲啼血,咀嚼著李商隱的詩句,及另一位詩人的“杜鵑啼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常”,就不免悲從中來。望帝的悲劇,也就是因腐敗失國的曆史悲劇,在中國曆史上,不知演出過多少次!可是,真正能從中吸取沉痛教訓的執權柄者,又有幾人?身在成都,聽著或想象著杜鵑的警鍾。幾分惆悵,幾分酸楚,這便是我在成都審視曆史的長空後,得到的第一感覺。我很珍惜這種感覺。

成都雖然曆史悠久,附近三星堆出土的神奇、璀燦的文物,更令人驚歎,但它畢竟隻是曆史上地方政權或割據勢力的首府,從來不是中央統一王朝的首府,因此曆史上遺留下來的老爺氣、霸氣、大爺氣、“八旗遺風”,比有的地方少多了。一次我打車,年輕的出租車司機一邊抽煙,一邊開車。我說:“把煙掐了好不好!北京有的出租公司,已經在報紙上公告,司機如果抽煙,顧客可以不付錢!”他說:“成都還沒有這種規定。”但是他已經立即把煙掐掉了,之後微笑著說:“這裏不是北京。倘若你隻說‘把煙掐了’,我心裏會愉快些。”我不禁暗自沉吟。成都人好擺龍門陣,我和出租車司機聊天,他們侃的往往是市井瑣聞、家長裏短,與“指點江山”者不同,聽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在成都你可以與朋友侃山海經、擺龍門陣的地方太多了。這裏的物價便宜,有些小店,花三元錢,三四個人就坐下來,那豆腐腦兒隨便你吃幾碗,邊吃邊聊好了。但是,我最喜歡的飲茶地點是大慈寺。這個千年古刹中神像、和尚一個也沒有了,成了商場,裏麵的露天茶座,桌子陳舊,竹椅坐上去吱吱作響,想來與幾百年前的茶館沒有什麼不同。我曾經與作家流沙河等在這裏縱談古今,盡興而歸。茶在功夫外,時下的茶館多數太華麗,有的幾近俗不可耐,讓人無法親近。

2002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