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懶螞蟻效應——做管理就要學會“偷懶”(3 / 3)

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關注團隊成員的個性特點、技能水平、職業態度等,將分擔出來的工作匹配給適合的人員去完成。

指導和協助團隊成員:不能因為事情緊急或因為下屬做得不好,就替代他們去完成,該他們做的事情一定得逼著他們去完成。管理者在這個過程中,要適時地指導、激勵和協助他們。

強化管理方法,保持控製:善授權者必善收權,管理者必須做好過程控製,加強日常管理,有預定的糾偏和改善措施,知道如何利用分派工作獲得好的結果。反之,隨意將工作下放是一種放任和逃避責任的表現。

●將工作製度化、流程化、標準化

建立一套自動運行的機製,完善和維持工作的製度化、流程化、標準化、結構化。通過完善基礎管理,讓團隊內的每個成員都明白正常情況下的工作要求。

●善於利用團隊智慧

心理谘詢中,谘詢師很少主動糾正谘詢者的問題,總是利用各種引導、暗示方式,讓對方自己想到問題所在並提出改正措施。優秀的管理者同樣要善於利用團隊成員的智慧處理各類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要注意對團隊成員進行引導、鼓勵、欣賞和表揚。

●賞罰分明,營造積極的競爭氣氛

漢代名將霍去病不僅戰績卓越,也是一位管理高手。他從不考慮與士兵同甘共苦,但他的目的始終很明確,利用賞罰分明的激勵手段讓士兵賣命打仗,並且打勝仗。他培養了一大批肯於拚命的勇將,創造了輕騎簡從、神出鬼沒的作戰模式,令匈奴聞風喪膽。

要做一位輕鬆的管理者,首先得是一位講究原則,賞罰分明的“裁判”。隻有如此,團隊成員才能按規矩做事、積極做事。

●給予團隊成員學習的機會

不斷給予團隊成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當管理者一味親力親為時,也就限製了團隊成員的學習和成長空間。這樣做,就會陷入無人可用,事事都重要的混沌局麵中。

當管理者不能確信是否可以放權給下屬時,不妨思考以下問題,也許會給授權的管理者一劑定心丸。

描述放權後的最大憂慮。

描述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如果這個情況變成了現實,我可以按怎樣的方式糾正?

這種最壞情況轉化成現實的可能性有多大?做好哪些工作,可以防止它的發生?

客觀評價下屬的優缺點,我期望他怎樣協助我工作?

客觀預測下屬通過學習和嚐試可以達到的工作效果。

持續地培養人才

人才是一個企業成功的基礎,商業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管理者應當把培養人才的任務重視起來,並作為一項核心工作長期進行下去。隻有這樣,才能扮演好“懶螞蟻”角色。

寶潔集團的前任董事長理查德曾經說過:“如果你把我們的資金、廠房及品牌留下,把我們的人帶走,寶潔公司就會垮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們的資金、廠房及品牌,而留下我們的人,十年之內我們將重建一切。”一直以來,寶潔公司都將人才視為最寶貴的財富,連續穩定地培養著各個崗位的人才。

作為世界500強之一的寶潔集團,在國際上被譽為“管理的大學”、“商業精英的搖籃”。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公司所有總監以上的職位都是內部提拔。員工在進入公司後,管理者非常重視員工的發展。通過工作中直線經理一對一的指導,員工得以迅速地成長。

管理者要把人才培養工作重視起來,一些管理者認為培養人才不但耗費時間和精力,而且在短期之內看不到很明顯的效果,不如“拿來主義”,直接引進人才。其實引進人才是沒錯的,但是公司在吸收了新鮮血液之後要對人才多加培養,隻有這樣,“百裏馬”才能成為“千裏馬”,管理工作也才會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