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投資者必備的有效投資理念(4)(2 / 2)

(4)對於那些追求高收益率,同時風險承受能力高、心理承受能力強,又偏好風險的投資者來說,當然是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這類產品主要有股票、期權、黃金、藝術品等,由於這類產品市場瞬息萬變、動蕩起伏,因此,投資者最好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投資經驗和敏銳的判斷分析能力,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收益,否則極有可能虧損。

總而言之,要想自己的投資有所收益,要想真正踏上致富的道路,就一定要有正確的風險意識,那些善於創造財富、增值財富的人深諳這樣一個道理,即風險與投資收益成正比。他們從不懼怕風險,他們怕的不是風險大,而是沒有風險。當然,這種敢於挑戰風險,是在把握規律、認清形勢的前提下,將風險管理在最小的範圍內,並且大膽地去追求高額的利潤。而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固執、任性是絕不可取的。

總的來說,投資者要敢於冒險,才能取得高利潤,但是冒險必須以將風險管理在自己的承受能力範圍內為前提。

投資啟示錄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儲蓄、憑證式國債、人民幣理財產品、貨幣市場基金、記賬式國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投資者對資金流動性要求高的話,可選擇儲蓄、貨幣市場基金等。相反,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來說,炒房、炒股、炒黃金等都是不錯的投資方式。但是應該謹記的是,切不可盲目追逐投資熱點,不可一哄而上;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及產品的風險特性來選擇一種或多種投資產品。

“穩賺不賠的投資秘籍”是不存在的

“股神”沃倫·巴菲特認為投資市場就好比一個狂躁抑鬱症病人,一時興奮上揚,一時消沉低迷,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市場的走勢,而且預測市場走勢的行為本身就是不理智的。巴菲特和索羅斯、彼得·林奇等多位投資大師一樣,相信“有效市場假說”,換言之,他們認為市場不會永遠理性,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沒有誰能夠永遠戰勝市場。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為了追求投資收益,無所不用其極地打聽投資秘訣,如打聽名牌股票、內線消息,參加各種理財培訓班、聽專家講座等,企圖穩賺不賠。然而,穩賺不賠的投資秘籍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很多自稱專家、名師的股市分析師“口沫橫飛”地說自己的預測非常準,還舉了很多例子來證明自己的看盤功力之強,希望你能加入他的協會,聽他講的培訓課程。但是,如果這些專家真的掌握了秘訣,能百分之百準確預測股票是漲還是跌,他早就成了百萬富翁了,何必為了一點會員費和培訓費而煞費苦心呢?

因此,所謂讓人穩賺不賠的投資秘訣是不存在的。當然,投資還是有其規律可循、有章法可依的。懂得這些法則固然不能夠穩賺不賠,卻是投資成功的基礎。隻有了解並尊重它們後再進行投資,才有獲利的可能;並且隨著你對它們的熟悉程度、尊重程度、執行程度的加深,獲利的可能性也會加大,而投資風險也會相對減小。

下麵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以下五條必須遵循的投資法則。

1.衡量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投資要避免盲目性

衡量資產負債和現金流量是投資者在投資之前的必要準備工作。通過對資產負債和現金流量的衡量,能更好地了解資產淨值(資產-負債=資產淨值)情況,而資產淨值越多,則說明投資資金越足。一般來說,負債水平應該控製在一定範圍內,不能超過扣除每月固定支出及儲蓄所需之後的資金剩餘量。而償債方麵,則是以優先償還利息較高的貸款為原則。

若資產淨值情況良好則可以進行投資,以實現財富增值。但投資一定要避免盲目,不能隨性投資,也不能跟風投資,更不能胡亂投資,要知道盲目地投資往往不會獲得較高的投資報酬,即使有一點點收獲,那也是僥幸。

相反,如果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不同功用、不同投資期限、不同風險的理財產品進行組合,讓自己的已有資產發揮最大的效用——不僅能夠讓財產保值,而且能使財產最大限度地增值,這才是明智的投資。

簡單地說,我們應該在全麵詳細研究自己的資產負債狀況的前提下,以保守或穩健的投資組合來逐步增加自己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