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投資大師們的經驗和教訓:跟著大師學理財(3)(1 / 2)

當然,在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中他也麵臨過超過一半的損失。在現在看來,13%並不是一個高利率數字,但是這對於那個過去的時代(通貨膨脹率低、經濟大蕭條帶來的損失等),這已經是個代表高利潤的數字了。這也就是卡雷特所說的長期複利的奇跡。

對於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那場大蕭條,卡雷特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哈佛經濟協會對1933年大蕭條的預測是完全錯誤的,那種認為“經濟蕭條隻會影響股市,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的看法是荒謬的。試想一下,如果股票大幅下跌,企業陷入危機,那麼必然會導致裁員,失業的人的生活就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卡雷特曾經憤怒地表示“哈佛經濟協會簡直給學校丟人!”

美國知名財經作家約翰·特雷恩認為每個成功的投資者都有自己的投資偏好,比如T.羅·普萊斯熱衷於與股票有關的投資,本傑明·格林厄姆喜歡用一係列投資公式來投資,那麼,菲利普·卡雷特又有怎樣的投資偏好呢?

關於卡雷特的投資偏好,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熱衷冷門股票

卡雷特表示自己從來不會隨大流,他甚至想方設法躲開這些流行。他喜歡場外交易的股票,在他管理的投資組合中,場外交易的股票大概占了所有股票資產的50%左右。

卡雷特喜歡投資自來水公司之類的冷門股,這一點和“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方式非常相似。

他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他說:“我很喜歡瑪格瑪電力這隻股票,因為它有個特別大的優勢,那就是根據加州法律的相關政策,鄰州的公共事業公司必須要用最高的‘規避成本’的價格來購買這家企業的電力,換言之,它的市場是絕對穩定的。不管經濟蕭條還是繁榮,它的效益都是穩定的,因此在大蕭條期間它保證了我的利益。這隻電力股票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保守股票,人們並不熟悉它,甚至覺得它是冷門,但是它卻是我的‘保守’股。”

對於冷門股來說,隻要卡雷特認為他是有潛力的,他就會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

2.堅持好公司的恒定原則

卡雷特投資股票的前提條件是,該公司的管理層一定要持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他認為假如連這個公司的高管都不想要自己公司的股票,那麼,我真的對這隻股票毫無信心了。這也是為什麼持有微軟股票的股民,聽說比爾·蓋茨拋售微軟股票之後驚慌的原因。

公司的高管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一方麵體現了忠誠,另一方也可以增加他們對公司的責任心,如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公司董事和高官將他們持有公司股票的情況公開,也是基於這一點。

3.分散投資,及時評估

卡雷特在投資股票時有這樣一個原則,其投資組合所持有的股票至少在10隻以上,並且股票投資所涉及的行業至少要超過5個。此外,至少每半年對其投資的股票進行重新評估,以確保及時調整投資組合,保障收益。

卡雷特對自己的投資收益有很嚴格的要求,即必須要保證總資產之中超過50%的股票盈利。此外,他認為在接受投資結果的時候要掌握一個重要原則,對待虧損要迅速麵對並接受,而對待盈利則要緩慢接受。

4.杜絕“內部消息”

卡雷特認為所謂的“內部消息”都是“毒藥”,因此要離它們越遠越好。巴菲特、比爾·蓋茨對此的意見和他一致。

5.以事實信息為依據

卡雷特表示掌握事實的真相非常重要,道聽途說不具有任何可信度。基於此,他規定在投資股票之時,不能把超過25%的資產投資在那些公司具體信息不詳並且不按時披露信息的股票裏。

6.合理利用債券

在股票價格不斷上漲,經濟繁榮的牛市中,要將至少50%的資金轉而投向一些短期債券。而在股市低迷、經濟衰退的熊市中,要盡量少發行債券。

卡雷特一生可以說都貢獻給了投資事業,他晚年時候對投資的那種熱情超過任何一個普通的年輕小夥子。他熱愛投資事業,並享受這種生活。他認為每個成功的投資人都有一個會賺錢的頭腦,他自己也是如此。正是這種熱愛和不斷追求進取的意識以及發現各種投資的良機,成就了他輝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