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分鍾聊出好前程》(2)(2 / 3)

集體介紹是為一人以上所做的介紹,被介紹者一般不止一個人。集體介紹一般出現在大型的公務活動、涉外活動、較大規模的社交聚會、大型宴會、酒會、生日晚會和演講、報告、比賽、會議等活動中。進行集體介紹時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第一,少數服從多數,在被介紹雙方身份、地位相等時,應當讓人數少的一方禮讓人數多的一方,也就是先介紹人數少的一方,後介紹人數多的一方。第二,強調地位和身份,當被介紹的雙方在身份和地位上存在巨大差距時,應當先介紹身份、地位較低的一方,後介紹身份、地位較高的一方。第三,單向介紹,在演講、報告、會議等活動中,有時隻需將主角介紹給其他人,並不需要將其他人全部介紹給主角。進行集體介紹時,要保持莊重、嚴肅的態度,不要使用帶有歧義的簡稱,比如“北大”“政協”,而應該稱呼其準確的全稱,比如“北京大學”“政治協商會議”。

握手也有大講究

握手是商務活動中見麵、接待、迎送時常見的禮節,這種禮節在雙方見麵時可以傳遞出友善、感謝、祝賀、安慰等信息,已經成了世界範圍內通用的禮儀形式。正確的握手方式應該是握手雙方站在1米左右的距離上,上身微微前傾,伸出右手,四指並攏,拇指張開,掌心向下,用力要適度。此外,雙方要麵帶微笑,並向對方問好。握手過程中力度應該適中,遵循女士優先、長者尊者優先的原則,握手的時間一般不要超過3秒,切忌久久握住異性的手不放,這是相當失禮的行為。

在正式的社交場合中,握手的順序也就是握手時誰先伸出手是非常有講究的,也是有一定的禮儀規範可以參考的。具體而言,在男女之間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後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無握手之意,以點頭或鞠躬致意的方式表達敬意即可。主客見麵時,主人應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歡迎;主客分別時,客人應當主動向主人伸手,以表示感謝。在長幼之間,年幼的一方要等年長的一方先伸手。在上下級之間,下級要等上級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時握手時切忌交叉進行,要等別人握完後再伸手。握手時精神要集中,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握手時不要看著第三者,更不能東張西望,這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

使用電話要守禮

現代社會中,電話已經成為社交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種工具,它可以大大縮短人們彼此的距離,節約交流的時間,對架構友誼和成功的橋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因為電話在社交活動中處於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撥打和接聽電話時更需要遵守禮儀。

一般來說,使用電話時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麵:第一,撥打電話的時間。按照慣例,打電話應盡量避開上午7點前、晚上22點以後及午休、吃飯等時間。給國外通話事先要了解時差,不要不明對方晝夜,造成騷擾。撥打公務電話時,盡量不要在節假日或對方的私人時間。如果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在他人節假日、用餐、睡覺時打電話影響了他人,應該說明原因,並說一聲:“對不起。”第二,撥打電話的時間長度。撥打電話的時間應該有所控製,秉承以短為宜,寧短勿長。按照慣例,正常電話的通話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3分鍾為最佳。這主要是考慮到其他電話的進出,不可過久地占線。尤其不可將公用電話作為聊天工具。如果因為公務通話時間較長,應該在通話後事先征求一下對方意見,並在結束通話時表示歉意。第三,撥打電話的過程中做到互敬互諒。無論是撥打方,或是接聽方,都要盡量為對方考慮,遵守電話使用禮儀。

撥打電話時,我們要注意語言、舉止和態度三個方麵。通話時,盡量使用普通話或適宜對方接聽的語言,做到不說髒話粗話,文明用語。電話接通後,要主動問候,恭敬地以“您好”開頭,然後再言及其他,切忌一上來就“喂”對方,或者開口就聊自己的事情。 問候完畢後,接下來必須自報家門和證實一下對方的身份。如果找的人不在,可以請求接電話者幫助轉告。如說:“對不起,麻煩您轉告……”如果對方允諾,轉告後勿忘向對方道謝,並問清對方的姓名。終止通話前,預備放下話筒前,應說“再見”或“謝謝”,以示對對方的尊重。 除此之外,撥打電話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通話完畢聽筒置放要輕。一般講,應該是打電話者先擱話筒,接電話者後擱話筒。但假如是與上級、長輩、客戶等通話,無論你是發話人還是受話人,最好是讓對方先掛斷;如果撥錯了電話號碼,應向接聽者表示歉意,不要一言不發,掛斷了事;打電話時還需注意舉止文明,不要將電話筒夾在脖子下,或抱著電話隨意走動,或趴或仰、邊吃邊打。

接聽電話時,同樣要注意速度、語言和態度問題。首先,接電話首先應做到迅速接聽,電話禮儀中有一個“不過三聲”的原則,就是指電話鈴響三次前後就應拿起話筒,這是避免打電話者產生不良印象的一種禮貌,如果鈴響三遍後才做出反應,會使對方不安和不愉快。如果因工作繁忙等特殊原因,致使鈴響了很久才接電話,須向發話人表示歉意。接電話時,也應該先自報家門,如單位名稱、自己的姓名,然後確認對方的身份。例如,“您好!這裏是微軟公司客服部。”一般來說,自報家門是一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且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的好方式。其次,接聽電話時要做到集中注意力,仔細聆聽對方的講話,並準確、及時作答,給對方積極的反饋,比如“是”“對”“好的”等。如果遇到對方有重要事務,要邊聽邊記錄下要點。如果是代人接聽電話,應弄清楚對方是誰,要找什麼人,以便與接話人聯係。如果要找的人就在附近,應告知對方“稍等片刻”,然後迅速找人。如果代接的電話需要轉到別的部門,應客氣地告訴對方。比如,“您好,這件事是由銷售部處理,我幫您轉過去好嗎?”

在使用手機進行通話時,同樣要注意禮儀規範。比如不要當眾炫耀自己的手機,哪怕它確實很昂貴;早上起床後到晚上休息之前,盡量保持開機狀態,以方便通話;更換手機號碼時應該及時告知親朋好友和工作夥伴;在公共場合,比如地鐵、公交車輛、餐館、馬路上盡量不要高聲通話;在醫院、學校、音樂廳、會議等需要保持安靜、肅穆的環境中應主動將手機調至靜音狀態;在病房、加油站、起飛的飛機上應當關閉手機,不要撥打電話,以保證公共和自身安全。

私人出行禮當先

出行禮儀是指人們外出和行走時應該遵守的禮儀規範,這也是社交禮儀對人們的基本要求。出行禮儀包括道路行走禮儀、乘車禮儀、乘船禮儀、乘坐航空器禮儀等幾個方麵,我們在享受公共權利的同時,還要做到遵守公共場所的相關規定,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

步行要把公德講

步行俗稱走路,是每一個正常人最基本的活動和出行方式。步行時要保持正確的走路姿勢,保持道路的衛生幹淨,不亂扔垃圾,還要遵守交通規則,保證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按照禮儀慣例,正確的走姿應該是上身挺直不動,兩肩相平不搖,兩臂擺動自然,兩腿直而不僵,步幅適中均勻,兩腳落地一線。此外,在大街上行走時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基本原則,過馬路遇紅燈時應該耐心地在街口等候,直到綠燈亮起看清路兩邊路況後,再予以通過。

上下樓梯時,應該走專門指定的樓梯,不要走明確禁止通行或供運送貨物的內部樓梯。當樓梯上來往的人很多時,要盡量減少在樓梯上的停留時間,不要停在樓梯上休息或者與人交談。上下樓梯時應堅持“靠右上下”的原則,不要並排行走,為有急事的人員留下足夠的急行通道。此外,上下樓梯時還要注意禮讓別人,不要和別人搶行。陪同引導客人上下樓梯時就要走在前麵。如果是陪客人上樓,陪同人員應該走在客人的後麵;下樓時,陪同人員應該走在客人的前麵。

使用電梯時,同樣應該按照電梯使用的規定,不要使用明確禁止使用的專用電梯。進出電梯時,要遵循“先出後進”的乘電梯原則。在本單位乘電梯時碰上了來訪客人,應該以禮相待,請對方先進先出。使用電梯時,應該尊重周圍的乘客。進出電梯時,應該側身而行,免得碰撞別人。進入電梯後,要盡量站在裏麵。人多的話,最好麵向內側,或側身相向。下電梯前,應該提前換到電梯門口。當電梯關門時,不要用手扒住電梯門,也不要強行進入。在電梯超員時,離門口最近的乘員應主動走出電梯,以節省大家的時間。

進出他人房間時,應該先進行通報,得到他人允許後再進入。如果不能確定房間內是否有人或不知道如何稱呼對方,可以輕輕叩門,以此向房內的人進行通報。出入房門,務必要用手來開門或關門,用肘部頂門、用膝蓋拱門、用臀部撞門、用腳尖踢門等關門方式都是不禮貌的做法。此外,和別人一起先後出入房門時,為了表示自己的禮貌,應當自己後進門、後出門,而請對方先進門、先出門。

乘車有序最重要

汽車、地鐵、火車是現代社會出行時主要的陸上交通工具,乘坐它們出行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因此在乘車時做到守禮儀、重秩序是人們出行時講究禮儀規範的表現。

公交車輛是大中城市中人們出行時首選的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車輛出行時應注意文明禮貌,遵守相關規定。等候車輛時,應站在公交站台上排隊等候,等車輛停穩後,先下後上,不要擁擠,不要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乘坐公交車輛。車輛行駛過程中,不要把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車外,不要催促駕駛員開快車,不要與駕駛員進行交談。下雨天乘車時,在上車前應把雨傘折攏,雨衣脫下疊好,不要弄濕了別人的衣服。站在車廂裏要扶好站穩,以免刹車時踩碰別人,如果踩碰了別人要主動道歉。乘車時年輕人要主動給老、弱、病、殘孕乘客讓座。在公交車輛車上遇到熟人隻要點頭示意,打個招呼即可,在乘客眾多時,不要擠過去交談,更不要遠距離大聲交談。車輛到站前,應主動向車門處移動,如果麻煩別人避讓要向別人說“對不起”“借光”等禮貌性語言。乘車時不要穿布滿油汙的衣服,不帶髒東西上車,以免弄髒別人的衣服。夏天乘坐公交車輛時女性不要穿“薄、透、露”的衣服,男性不要赤裸上身。在公交車輛上打噴嚏、咳嗽時,應盡量用手帕捂住鼻子、嘴,以免唾液飛濺到其他乘客身上。乘車時不要將自己的行李、皮包放在座位上影響他人乘坐,也不要將腳放到過道內,妨礙他人行走。

乘坐私家或公家轎車出行時,應注意座位安排、乘車舉止和上下車順序三方麵的問題。在座位安排的問題上,分為兩種情況:第一,車輛的駕駛者如果是車主,一般前排位置較為尊貴,後排座位稍弱;右側的座位稍微尊貴,左側的座位稍弱。乘坐主人駕駛的車輛時一般不要讓前排座位空缺,最好有人坐在那裏,顯示對車主的尊重。第二,車輛的駕駛者隻是單純的司機身份,仍然講究右側為尊,左側稍弱,但是前後排的安排會有所變化,後排為尊,前排稍弱。乘車時,全體乘坐者應該將封閉的轎車視為一個小型公共場所,乘坐者不要在車內抽煙,或者隨手亂扔垃圾,不要向車外扔東西,吐痰或者擤鼻涕。不要在車內脫去鞋襪,或者用腳蹬在前排座位的後部,更不要將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車窗之外。不要和駕駛者聊天,以防止走神,出現交通事故。不要讓駕駛者飲酒、撥打手機。上下車時,也應遵循一定的順序,如駕駛者是車主,應該後上車先下車,其他乘坐人員應該按照尊長、女士、來賓先上車後下車,下級、年幼者、男士、主人後下先上的原則上下車。如果在鬧市區停車時,應該開啟右側車門,裏座先上,外座後上,以安全方便為宜。

乘坐地鐵出行時應當遵守相關規定、注意個人和他人安全,文明乘車。乘車人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上車,不得攜帶管製刀具、槍械上下車,不得攜帶動物、家禽上下車。乘車人不要在地鐵內吸煙、吐痰、丟棄雜物,不得在地鐵內追跑打鬧。乘車人候車時要站在安全線以內,待車輛停穩後再上下車,不要搶上搶下,不要蹬踏座位。

乘坐火車出行時,應當在上下車、尋找座位、休息用餐等方麵規範自己的禮儀。上車時應當排隊,在站台上等車輛停穩後再上車,不用擁擠,更不要從車窗上下車。擺放攜帶的行李時應聽從乘務員的安排,不攜帶明文禁止的危險物品。上車尋找座位時,應當按照所購車票規定的位置就座,尋找座位過程中不要硬擠,不要搶座。多名熟人一起乘坐火車時,座位安排應該按照靠窗為佳、靠邊次之、靠右為佳、靠左次之的原則安排。在火車上休息用餐時,應當著裝得體,舉止文明,不要當眾袒胸露懷,也不要東倒西歪,不要侵占他人的座位,不要將行李放到過道上,不要注視他人的睡相。用餐時不要大聲喧嘩,不要食用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不要將吃剩的食物亂扔。

乘船安全要注意

乘船出行是一種利用載客船隻在水上出行的方式。日常生活中,當人們在江河湖海上旅行時,大都優先選乘客輪。客輪,指的是專門用以載客的機動船隻。要想使自己的乘船旅行一帆風順,使個人的生活舒暢,使同自己萍水相逢的其他乘客與自己和睦相處,就必須遵守有關的乘船禮儀。乘坐客輪進行旅行時,具體來講是要注意安全、休息、交際三大方麵的問題。

乘船旅行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這是任何乘客都必須注意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乘船時必須注意以下四點安全問題:第一,乘船時攜帶的行李必須符合相關規定,不得隨身攜帶易燃品、易爆品、易腐蝕物品、槍支彈藥、腐爛性物品、家畜動物,以及其他一切違禁品。有時,乘客登船之前要接受對人體和行李的安全檢查,對此要積極配合。另外,乘客所帶行李的重量要符合有關規定,不可超過標準。第二,上下船時,要按先後次序排隊,不要加塞、擁擠,避免踩踏、落水事件的發生。第三,與老年人、女士、孩子一起上下船時,可以隨手相扶,或是請其走在自己身前,方便照顧。有暈船情況或身體虛弱的人,乘船之前應準備一些治療、應急的藥品,以備急用。第四,在船上活動時,不要前往輪機艙、桅杆等重要或危險位置,風高浪大的時候也不要獨自在甲板上玩耍,以避免危險的發生。

在船上就餐時,應該本著快速就餐的原則,用完餐後應及時離開餐廳,方便其他人用餐。在船上休息時,應該按照自己船票的座號、鋪位對號入座,不要爭搶、占據不屬於自己的席位,也不要隨意和其他乘客調換座位或鋪位。在船上進行娛樂活動時,應當控製聲音和活動範圍,不要妨礙別人的休息,要考慮其他乘客的感覺。在船上與船員進行交際活動時,應當主動向對方打招呼,接受完對方服務後應主動表示感謝,但不要幹擾船員的正常工作。與其他乘客進行交際活動時,應當禮貌對待他人,比如:進入客艙時應向先到的乘客打招呼;不要大聲喧嘩,要給對方留下私人的空間;聊天內容應盡量選擇輕鬆愉快的話題,不要聊一些有關海難、海盜、台風等航行時禁忌的話題;在船上的甲板、餐廳、酒吧、泳池等公共區域和其他乘客相遇,應當互相禮讓、和睦共處。

航空器上守規則

這裏所說的航空器主要是指飛機這種普遍性的交通工具,由於飛機是飛行在萬米高空之上,所以在飛機上守規則是最起碼的守禮行為。一般來說,乘坐飛機要注意登機前的準備、旅途表現和停機後的注意事項三個方麵。

在登機前的基本要求中,首先應該提前前往機場,進行托運行李、檢查機票、確認身份、安全檢查等事項,避免因為個人原因無法登機的情況出現。乘客隨身攜帶的行李應該符合重量、長寬的規定(公務艙、經濟艙乘客一般可隨身攜帶5千克重,長55厘米、寬40厘米的行李一件),免費托運的行李也應該控製在免費額度內,超出部分就要另付托運費用。進行安全檢查時,乘客應配合安檢人員的工作,將有效證件(身份證、護照等)、機票、登機卡交安檢人員查驗。放行後通過安檢門時,需要將電話、鑰匙、小刀等金屬物品放入指定位置,手提行李放入傳送帶。通過安檢門後,注意將有效證件、機票收好,以免遺失,隻需持登機卡進入候機室等待即可。此外,上下飛機時,當空乘人員站立在機艙門口迎送乘客時,乘客也應該有禮貌地點頭致意或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