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分鍾聊出好前程》(2)(3 / 3)

登上飛機後,乘客應當根據飛機上座位的標號按秩序對號入座。飛機起飛前,空乘人員通常會給旅客示範表演如何使用氧氣麵具和救生器具,以防意外。當飛機起飛和降落時,要係好安全帶。飛機上要遵守“禁止吸煙”的信號,同時禁止使用移動電話、AM\/PM收音機、便攜式電腦、遊戲機等電子設備。飛機起飛後,乘客可以看書看報,也可以和鄰座的朋友聊天,但聲音不要過大,也不要談論有關劫機、墜機等飛機上禁忌的話題。在飛機上用餐時應講究禮貌,不要發出過大的咀嚼聲音,不要過於頻繁地向空乘人員索要飲料,這些都是失禮的行為。在飛機上使用盥洗室和衛生間時,應該按次序等候,注意保持清潔。

飛機降落後,乘客要等飛機完全停穩後再打開行李箱,帶好隨身物品,按次序下飛機。飛機未停妥前,不可起立走動或拿取行李,以免摔落傷人。國際航班上下飛機要辦理入境手續,通過海關便可憑行李卡認領托運行李。許多國際機場都有傳送帶設備,也有手推車以方便乘客搬運行李。

餐飲宴請須自重

餐飲禮儀是指人們在聚餐、飲酒等宴請活動中應當遵循的禮儀規範。在現代社交活動中,宴會、餐飲活動是一種重要的溝通和交流方式。無論是招待方,還是被宴請的客人,在這些活動中都應該對基本禮儀有所了解,否則就會遇到尷尬,讓自己的社交形象受到影響和傷害。

在常規的餐飲、宴會活動中,有十二項基本原則是必須遵守的,下麵我們將它們一一列出。

第一,應當提前三五分鍾到達聚餐、宴會場地,著裝要得體整潔,在高檔餐廳不要穿著休閑服裝,要盡量穿著套裝和有跟的鞋子;第二,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餐椅的左側進入,男士應該有風度地為女士拉開餐椅;第三,就餐者坐下後,身體應該保持端正挺直的狀態,不要用手臂支撐身體或者蹺起餐椅;第四,在給別人布菜時,應當盡量使用公筷,如果所夾取的菜品有湯汁時,應當用碟子或勺子接在下麵;第五,喝湯的時候,應該放下筷子或刀叉,用湯勺喝,而不要失禮地將湯碗端在嘴邊喝;第六,用餐或喝湯時不要發出咀嚼或吞咽的聲音,嘴裏有食物時也不要說話;第七,吃到魚刺、骨頭或者自己不習慣的食物時,不要直接將其吐在盤子內或餐座上,而要用餐巾或餐紙掩住口,將其取出放在餐桌上;第八,不時使用餐巾或餐紙擦拭手指和嘴巴,避免食物的碎屑和油漬讓自己丟掉印象分;第九,剔牙時應該一隻手使用牙簽,另一隻手用來遮擋剔牙的舉動;第十,如果不想在餐桌上飲酒,應該在服務生倒酒時輕輕敲擊酒杯邊緣以示拒絕,而不要將酒杯倒扣在餐桌上;第十一,不要對不喝酒的客人或已經喝得厲害的客人強行勸酒;第十二,在高級餐廳使用餐具時要小心,盡量避免損壞餐具的情況出現。

中餐禮儀

中餐是世界上最負盛譽,也是菜品最複雜、禮儀禁忌最多的料理形式,中餐禮儀相對西餐禮儀注重進餐禮儀外,對於餐桌擺放、座位安排也同樣重視。

中餐的宴會場地和餐桌擺放應當根據場地大小、用餐人數的多少來安排。人數為20到50位的小型商務宴請,一般由兩張餐桌組成,采用圓桌的形式,兩張餐桌或以橫排或以豎排的形式擺放。當兩桌橫排時,麵對正門右側的餐桌為主桌,應當請尊長或地位更高的客人入座;當兩桌豎排時,以距離正門最遠的餐桌為主桌。人數超過50位時,可以采用3桌以上的長方桌的形式,除了要遵循前麵的靠右為尊、麵門定位的原則確定主桌外,還要處理好其他餐桌和主桌的距離安排,一般距離主桌越近,餐桌的次序越高。

中餐宴請中,每張餐桌的具體座位安排也很有講究。排列座位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主人一般麵對正門而坐,而且一般端坐在主桌上;第二,進行多桌宴請時,主人應該在每張餐桌上安排自己的代表人物,位置一般和主人同向,也可以麵向主人;第三,各桌位置的尊卑應該以距離主人,也就是主桌的位置而定;第四,與主人位次相同的客人,以坐在主人右側為尊;第五,如果客人的身份非常尊貴,可以安排其坐在主人的位置上。

中餐的進餐禮儀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應當先請客人入座,如果人未到齊先不要動筷子;第二,進餐時應該先請客人動筷子,每上一道新菜,也應該請客人先動筷子;第三,吃飯時要端著碗,不要趴著桌子就著碗吃飯;第四,享受食物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和客人聊天,活躍氣氛;第五,進餐時不要搖頭晃腦,寬衣解帶,及時用餐巾和餐紙擦拭嘴邊的油漬和頭上的汗水;第六,喝湯時不要將湯勺整個放入口中,應該小口品嚐。

和西餐相比較,中餐的一大特色就是就餐餐具有所不同,其中主要的就是筷子、碟子和勺子的使用方法。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須成雙使用。

用筷子取菜、用餐的時候,要注意下麵幾個問題。

第一,和人交談時,要暫時放下筷子,不能一邊說話,一邊像舞指揮棒似的舞著筷子;第二,不要把筷子豎插放在食物上麵;第三,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盤的邊緣;第四,已經用筷子夾起的食物,不要再放回盤子之中;第五,在筷子上殘留著食物的時候,不要用舌頭去舔筷子;第六,用完筷子要放到筷架上,而不要直接放在碗盤上;第七,不要用筷子在菜盤裏翻轉挑揀;第八,用筷子夾取湯汁過多的食物時,不要抖動筷子甩掉湯汁。碟子主要用來盛放食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暫放從公用的菜盤裏取來享用的菜肴。

用食碟時,一次不要取放過多的菜肴,看起來既繁亂不堪,也不要把多種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們會相互“竄味”,不吃的殘渣、骨、刺也不要堆放在碟子裏。勺子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

有時,用筷子取食時,也可以用勺子來輔助。盡量不要單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過滿,免得溢出來弄髒餐桌或自己的衣服。舀取食物後,可以在原處“暫停”片刻,湯汁不再往下流時,再移回來享用。暫時不用勺子時,應放在自己的碟子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讓它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食物後,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裏,不要再把它倒回原處。而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燙,不可用勺子舀來舀去,也不要用嘴對著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裏等涼了再吃。不要把勺子塞到嘴裏,或者反複吮吸、舔食。

西餐禮儀

今天,西餐已經成為中國人聚會、宴請和對外交流中常見的餐飲選擇,要吃好西餐且保持優雅的風度,必須對西餐座位的安排、餐具的使用和具體菜式的食用方式有所了解,這也是一個社交活動頻繁的人士所必須掌握的。

西餐座位比較講究禮儀,非正式宴會座位遵守女士優先的原則,即男士主動為女士移動椅子讓女士先坐,坐右座、靠牆靠裏坐。不管正式宴會還是非正式宴會,入座或離座均應從座椅的左側走為宜(當然左側入座不方便也可以從右側入座)。

正式宴會有國際慣例為依據,桌次的高低依距離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次較多時一般擺放桌次牌。吃西餐均使用長桌,同一桌上座位的高低以離主人的座位遠近而定。西方習俗是男女交叉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我國則依據傳統,照例主賓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

不管是參加中式還是西式的正式宴會,都要找準自己的位置,不可貿然入座。

西餐宴席上使用的餐具主要是刀、叉、匙、盤、杯等。一般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拿叉的姿勢是,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拿住叉。拿刀的姿勢是,用右手食指壓在刀背上以出力,其餘手指拿住刀把。

用刀、叉和匙時,要從最外麵開始,一道一道菜往裏拿。西餐一般講究吃不同的菜用不同的刀叉,飲不同的酒用不同的酒杯,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列放在盤子的右邊。不要舉著刀叉和別人說話,不能發出刀叉相碰的聲音。

此外,刀刃的一麵必須對著自己,用餐暫停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形,分別擺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還要用餐。

西餐中吃麵包的時候,麵包必須擺在左邊,水杯要擺在右邊,也就是慣例的“左麵包、右水杯”,麵包應該掰成小塊送入口中,而不要抓著整個麵包去咬,塗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將麵包撕成小塊。西餐中吃牛排的時候,首先要把調味醬碟挪到餐盤旁,要用勺子取醬汁放在餐盤的內側,而不要直接淋在牛排上,更不要將醬汁滴在桌子上,切牛排時應該用餐刀從左向右將肉切成小塊然後蘸著醬汁食用。

西餐中吃魚的時候,不能使用餐刀,而要使用餐廳專門備好的勺子,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而是吃完一麵後將魚骨剔除,然後再吃另一麵。如果吃到魚刺,不要直接將其吐到盤子裏,而要用舌頭盡量地將魚刺頂出來,用餐刀接住,再放到碟子的一側。西餐中吃貝殼或蝸牛的時候,要用左手按住殼,右手用叉子將肉挖出來;如果食用的是生蠔,可以直接將殼放在嘴邊,將汁液吸取出來。

西餐中吃意大利麵的時候,如果麵條很長,那就要用叉子將麵條卷起來送入口中,可以使用勺子配合叉子卷麵條,一次不要卷得太多,以免失禮。

此外,要注意不要攪拌麵條,不要用湯勺直接吃麵條。西餐中吃糕點水果的時候,蛋糕要用叉子分割食用,吃冰激淩的時候要使用小勺子;吃西瓜一般要用刀叉配合,吃到嘴裏的西瓜子不要直接吐到桌子上,而要吐到手裏,然後再放入餐盤。吃香蕉的時候,要用餐刀在香蕉上縱向劃一刀,再用餐刀從左向右將香蕉切成幾小段吃,不要用手直接將香蕉剝皮食用。

自助餐禮儀

自助餐,也稱“冷餐會”,是國際通行的一種非正式的西式宴會,在大型的商務活動中尤為多見。它的具體做法是由就餐者自作主張地在用餐時自行選擇食物、飲料,然後或立或坐,自由地與他人在一起或是獨自一人地用餐。

自助餐之所以稱為“自助餐”,主要是因其可以在用餐時調動用餐者的主觀能動性,而由其自己動手,自己幫助自己,自己在既定的範圍之內安排選用菜肴。

自助餐禮儀中的基本要點包括:排隊取餐、順序取餐(一般為湯、冷菜、熱菜、點心、甜品、水果)、量力而取、多次少取、避免外帶、餐具送回等。

享受自助餐時同樣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取菜時應當排隊跟隨隊伍前進,當輪到自己時不要東挑西揀、耽誤時間,取完食物應快速離開食物擺放處,不要在擺放處聊天或者直接吃食物;第二,在自助餐餐廳中,不要用提包或者衣服為朋友占位置,這是非常失禮的行為;第三,不要在擺放食物的區域抽煙,如果煙癮難耐,請前往吸煙區;第四,不要一個人低頭和滿盤的食物“做鬥爭”,自助餐是交際的好場所,應該主動和周圍的人進行交流,哪怕他們十分陌生;第五,拿取食物時,最好一個人一次隻拿一個盤子,自助餐禮儀並不提倡一個人為他人代取食物,除非是需要照顧的小孩子;第六,往餐盤中放食物的時候,一次最好隻選擇兩到三種食物,不要將餐盤裝得滿滿的或者每次隻裝一種食物,這也是非常失禮的;第七,冷菜和熱菜要分開放在不同的餐盤裏,用過的餐盤或者放在餐桌上,或者交給服務生處理;第八,取菜或排隊時,要注意周圍的情況,避免出現急停急轉撞到別人的事情;第九,享用自助餐時,多吃是允許的,而浪費食物則絕對不允許;第十,自助餐隻許可就餐者在用餐現場自行享用,而絕對不許可對方在用餐完畢之後攜帶回家(商界人士參加自助餐時,一定要牢牢記住這一點);第十一,一般情況下,自助餐大都要求就餐者在用餐完畢之後、離開用餐現場之前,自行將餐具整理到一起,然後一並將其送回指定的位置。

在餐廳裏就座用餐,有時可以在離去時將餐具留在餐桌之上,由服務生負責收拾。盡管如此,也應該在離去前對其稍加整理為好,不要弄得自己的餐桌上杯盤狼藉,不堪入目。

飲酒禮儀

在非常正式的社交宴會中,無論是中餐還是西餐的形式,酒都是活躍氣氛和升華感情的東西。不過,無論是中國酒宴還是西方酒會,都有與會者應當遵循的酒文化和飲酒禮儀。這些社交酒宴上,最常見的酒有啤酒、葡萄酒、香檳酒、白酒等,如果你不了解飲酒禮儀,很可能做出拿葡萄酒幹杯、大聲喧嘩勸酒、爛醉如泥等失禮的行為,成為他人嘲笑的對象。優雅並且正確地掌握飲酒禮儀體現了現代人的品位和魅力。

酒宴上或聚會時,點酒是第一步的行為,國人對於白酒和啤酒較為熟悉,對於西餐酒了解會少一些。如果出入一些高級的西餐廳,又對西餐酒的類別不太熟悉,可以找到調酒師,說明自己的口味、喜好和自己所點的菜肴與自己的預算,請調酒師幫忙點酒,而不要自作主張地下酒單。

接受服務生斟酒時,如果你點的是啤酒,需要做的是用手指握住酒杯的中央,女性可以一隻手握著酒杯,一隻手扶在杯底,這樣會顯得比較優雅;如果點的是葡萄酒,隻需把葡萄酒杯放在桌子上,等待酒即可,不要用手去扶著杯子,也不要把酒杯傾斜。如果你不打算飲酒,可以在服務生或友人倒酒時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稍蓋住酒杯,表示謝絕。

進行祝酒時,一般會由晚宴的主人或晚餐的邀請人向賓客祝酒。作為主賓參加宴請時,應了解對方的祝酒習慣,如:為何人祝酒、何時祝酒等,以便做必要的準備。

在主人和主賓致辭、祝酒時,其他人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不要借此機會抽煙。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非要碰杯。祝酒時注意不要交叉碰杯。主人和主賓講完話與貴賓席人員碰杯後,往往會到其他各桌敬酒,遇此情況應起立舉杯。

碰杯時,要目視對方致意。此外,敬酒的順序也很重要,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清主次。即使與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對方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避免叫錯人名或稱呼而出現尷尬或傷感情的局麵。

飲酒同樣是一件展示風度和禮儀的事情,既不可將酒一飲而盡,也不能邊說話邊飲酒,更不能用玻璃杯進行“自殺式”的碰杯。飲用不同酒水時要搭配不同的食物和場合。

西餐宴會上的酒水,可以分為餐前酒、佐餐酒和餐後酒三種。餐前酒又叫開胃酒,是在正式用餐前或在吃開胃菜時與之搭配的,一般有雞尾酒、雪利酒和香檳酒。佐餐酒又叫餐酒,它是在正式用餐時飲用的酒水,常用的佐餐酒為葡萄酒,其又可以分為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按照西餐慣例,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就是說吃“白肉”(魚肉、海鮮、雞肉)時要搭配白葡萄酒;吃“紅肉”(牛肉、羊肉、豬肉)時要搭配紅葡萄酒。餐後酒,指的是用餐之後,用來助消化的酒水,比如白蘭地酒。

飲酒時有一些禁忌不能犯,否則會成為酒會上最失禮的人,這些禁忌包括:

第一,不要無限製、無節製地飲酒,爛醉如泥的人不可能在社交場合留下好名聲;第二,對於不喝酒或已經到量的客人,不要強行勸酒,這會讓勸酒者留下惡名;第三,不要借著酒意和別人發生爭執,也不要進行惡作劇或者取笑他人;第四,喝酒時不要發出聲音;第五,女性在喝酒時尤其要注意淑女風範,既不能生硬地推拒,也不要喝酒到杯幹,適度飲酒最重要;第六,不要自作主張地為他人斟酒,對於為你斟酒的服務生要表示謝意;第七,除了香檳酒,其他酒水盡量不要幹杯;第八,如果酒水出現遺灑的情況,要請服務生過來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