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站在一旁的機房負責人威爾乘機對泰迪小聲說:“經理,機房裏裝空調也是這個道理!”
泰迪看了他一眼,沉思片刻,然後說:“回去再打個報告上來。”後來,泰迪果真批準了機房的要求,裝上了空調。
作為下屬,向領導提出建議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在向領導提建議時,一定要在合適的場合、合適的時機,巧妙地提出自己的建議。
春秋時期,齊景公放蕩無度,喜歡玩鳥打獵,並派專人燭鄒來專管看鳥。
一天,鳥全都飛跑了,齊景公大怒,要下令斬殺燭鄒。
這時,大臣晏子聞訊趕到。他看到齊景公正處在氣頭上,怒不可遏,便請求齊景公允許他在眾人之前盡數燭鄒的罪狀,好讓他死個明白,以服眾人之心。齊景公答應了。
於是,晏子便對著燭鄒怒目而視,大聲地斥道:“燭鄒,你為君王管鳥,卻把鳥丟了,這是你第一大罪狀;你使君王為了幾隻鳥而殺人,這是你第二大罪狀;諸侯聽了這件事,責備大王重鳥輕人,這是第三條罪狀。以此三罪,你是死有餘辜。”
說罷,晏子請求景公把燭鄒殺掉。此時,景公早已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轉怒為愧,揮手說:“不殺!不殺!我已明白你的指教了!”
這個故事就是下級迂回地批評領導,表達反對性意見並被領導心悅誠服地接受的很好的例證。
很明顯,晏子是反對景公重鳥輕人的。但他看到景公正處於氣頭上,直諫反而不妙,於是就采取了以退為進、以迂為直的方法來間接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使齊景公得以領悟其中的利害關係和是非曲直,達到了既救燭鄒之命,又說服景公的目的。
而且,晏子也避免了直接觸犯景公,給自己引來不必要的麻煩。迂回地表達反對性意見,可避免直接的衝撞,減少摩擦,使領導更願意考慮你的觀點,而不被情緒左右。
虛心與熱心,一個不能少
剛入職場的新人,應該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同事學習。一方麵,可以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走一些彎路,另一方麵,還可以使同事之間的關係更融洽。新同事初來乍到,難免感覺孤單、無助。因此,作為老同事的您,可以主動關心幫助新同事,讓新同事的心裏暖暖的。
職場中,新人應該謙虛謹慎,適時地向老同事請教,這樣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詹妮負責公司的商標設計。一天,她瀏覽網頁時發現有的公司的商標設計很獨特,色彩搭配合理,整體效果突出,富有創意。
於是她想改變初衷,把原來做的設計再進行大膽突破,她相信重新設計出的商標一定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詹妮越想越興奮,並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同事凱文,請他給自己一些指點。
凱文看到詹妮這麼謙虛好學,很支持她的想法,鼓勵她大膽去做,並且給她提出了很多好建議。幾個星期後,詹妮的商標設計投向市場,效果不俗。詹妮在有了新想法以後,並沒有自顧自地去做,而是首先向老同事請教,最後得到了老同事的支持和幫助。
新人進入職場,難免會遇到經驗豐富、資曆深厚、喜歡倚老賣老的老同事。這時候,新人隻要坦誠、謙虛一些、低調一些,就會贏得老同事的喜愛,跟老同事和睦相處。
羅莎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工作,工作快兩年了。回想起自己的經曆,她頗有感觸地說,在工作上要尊重身邊的同事,尤其是對資曆深的老同事一定要時刻保持尊敬。
剛進這家公司時,羅莎就聽說部門裏有一位叫保成的老同事,性格特別古怪,說話刻薄,對新同事表現得很不耐煩,有同事還私下裏提醒過羅莎:“小心點!盡量離他遠一點。”
但是羅莎並沒有對這位老同事敬而遠之。第一天剛到辦公室,她就主動跟保成打了招呼,並告訴對方自己的名字和聯係方式。
有一回,保成讓羅莎整理一份文件,其中有幾處數據他認為不合理,於是要求羅莎去核對。
經過幾番周折,羅莎終於弄明白,整理好了。等到羅莎向保成彙報時,保成卻說:“這麼簡單的事情,你怎麼用了這麼長時間?”
羅莎趕緊解釋,可沒等她把話說完,保成就不耐煩了:“出去吧,以後幹活利索些!”羅莎當時特別委屈,但還是囑咐自己不能衝動。
後來,羅莎找了個機會向保成解釋清楚:不是自己不努力,是老板臨時安排自己去開會了。這份文件還是晚上熬夜整理出來的。
從那以後,保成對羅莎和氣了很多。一次,羅莎正在發愁怎麼寫報告呢,保成適時地點撥了一下,使得羅莎寫出了一份出色的報告,受到了領導的表揚。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些老同事自恃經驗豐富、根基深厚,態度不太友好,但是隻要你謙和有禮,尊重他們,老同事們就會真誠地接納你,在工作上給予你幫助和支持。在職場中,不妨多向老同事學習,從他們的成敗得失裏尋找可以借鑒的東西,這樣可以讓自己少走彎路。老同事對待新同事要熱情友好,關心新同事的生活、工作。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
凱文是這家企業的元老級人物,自打老板創業以來,就鞍前馬後地跟隨,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凱文大學時專攻企業管理,再加上這麼多年來的管理實踐,所以被老板任命為銷售部經理,負責公司的運營。
公司的效益好了,老板自然也經常在其他員工麵前稱讚凱文,說凱文是公司最有頭腦、最能幹的一個。麵對老板的誇獎和重用,凱文自然高興,也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
一天,公司來了一位名叫珊妮的新員工。珊妮是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再加上工作環境、人際關係都不熟悉,一份報告單簽下來,得花費大半天的時間。
大家紛紛抱怨,耽誤自己的時間不算,還耽誤各個部門的工作進展。凱文待人友善,看到珊妮在工作上遇到很多困難,就主動幫忙,帶著她在各個部門熟悉了一下,並介紹了相關的人員,以及整個公司的運作流程,又告訴珊妮在工作中該注意什麼,怎麼做能夠提高效率,最終幫助珊妮樹立了信心,很快適應了環境。
幾天下來,珊妮就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了。珊妮很是感謝凱文,隻要是凱文部門交代的工作,珊妮總會快速有效地做好。後來,珊妮調到凱文的部門,成了凱文的得力助手。
在與新同事相處時,我們要以寬容、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隻有那些熱情幫助別人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秋季剛開學時,學校來了一位新老師安琪。安琪年輕漂亮,剛剛從大學畢業。她待人友善,和藹可親,平日裏和同事們相處得很融洽。
另外,她的課也講得很好。這不,才剛來一個星期,安琪就獲得了學生的好評:“那位老師講課真好,課件也做得精彩,聽說還帶學生去野外實地考察了呢,羨慕啊羨慕!”
安琪年輕,思想活躍,教學方法新穎,很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贏得了學生的愛戴。隻是這樣一來,一些學曆不高、知識體係趨於老化的老教師就感受到了危機。
因此,辦公室裏的氣氛就有些不對勁兒了。老教師老羅經常指桑罵槐、明嘲暗諷,對安琪的工作也極不配合,有時候還故意找碴兒,安琪一臉無奈。
更可氣的是,每次安琪隻要在辦公室備課,老羅就把收音機打開,音量開到最大,使安琪不能集中精力。安琪看在老羅是老教師的份兒上,便不與他計較。
如此一來,其他的教師就看不過去了,紛紛勸說老羅不能這樣對待新同事,安琪來自外地,人生地不熟,自然有諸多不便,我們老教師應該盡地主之誼,為新教師排憂解難,使她更快地融入新環境。
是的,安琪很優秀,但我們經驗豐富啊,我們可以與她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老羅仔細想想,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很慚愧。
第二天早上,老羅買了一盆仙人掌放在安琪的辦公桌上,陽光灑滿了整個辦公室。半年以後的一天,老羅收到了安琪送的生日禮物——一隻可愛的小熊。安琪和老羅的關係處得越來越好,學生們總是能看到他們倆在一起討論教案的身影。
老同事對待新同事本來就應該大度、寬容。還好,老羅明白得還不晚,和新同事安琪建立了友好、融洽的關係。
對年長的同事要多學多問、多尊重,對比自己年輕的新人則要多幫助、多鼓勵、多愛護,這樣才能受到同事們的喜愛。同事之間的相處很重要,千萬不要忽略與同事的交往。
給他人足夠的私人空間
刺蝟身上布滿尖刺,是刺蝟遇到危急情況時保護自身安全的法寶,而著名的“刺蝟效應”也是由此而來。
心理學上,刺蝟效應反映了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即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能把握的自我空間,它就像一個無形的“氣泡”一樣,為人們“割據”出一定的“領域”。
任何人企圖闖入這個“領域”都會引起主人的不滿甚至是憎惡之情。哪怕是情若夫妻,親若父母兒女,在生活中都應該為對方保留一份屬於他自己的私人空間。
有個男孩是個情種,曾經深愛著一個女孩,苦苦追求四年才得到女孩的芳心。確立男女朋友關係以後,男孩對心愛女孩的關心體貼,真可謂無微不至,女孩想吃什麼,想要什麼,他都會想方設法為她辦到。
有一次,男孩和幾個朋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接到女孩的電話後,立馬放下酒杯,衝向黑色的夜幕。原來女孩想吃果凍,但是外麵又黑又冷,她不敢出去買。當時周圍的人都認為他們會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卻不想短短五個月後便聽到了他們分手的消息。
女孩說出了分手的原因,原來每次女孩和朋友有聚會時,男孩總是不斷發短信或打電話問她什麼時候結束,甚至跑到聚會上,弄得女孩很沒有麵子。女孩覺得和他在一起沒有一點兒個人空間,自己仿佛是他一個人的。正是這種窒息感讓她選擇了分手。
由此可見,真正愛一個人,就要做到:愛他,就要給他充分的自由;愛他,就要讓他保留屬於自己的空間;愛他,就要讓雙方之間留有適當的距離。
情場如此,職場也不例外。通用電氣公司前總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體力行刺蝟理論,尤其在對待中高層管理者上更是如此。
在工作場合和待遇問題上,斯通從不吝嗇對管理者們給予關愛,但是在業餘時間,他從不要求管理人員到家做客,也從不接受他們的邀請。正是這種保持適度距離的管理,使得通用的各項業務能夠芝麻開花——節節高。
與員工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會使你高高在上,也不會使你與員工互相混淆身份。這是管理的一種最佳狀態。距離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則來維持,就是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既可以約束領導者自己,也可以約束員工。掌握了這個原則,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訣。
在職場,難免與人打交道,而有時,私人空間和心理距離受到有意無意地“侵犯”,卻成了很多職場人難言的尷尬和不快。
2003年的一天,倫敦一家金融公司,同在加班的職員瑪莎和亞曆山大由於一件小事爆發了爭吵。
原來趁著休息的當兒,瑪莎跟遠在上海的朋友寫一封私人郵件。平日裏,一向跟她關係不錯的亞曆山大,來到瑪莎的辦公位上聊天,由於涉及一些私人話題,瑪莎一看到亞曆山大靠近電腦,就借故遮住,想暗示亞曆山大不要過來,而一向愛開玩笑的亞曆山大,卻不合時宜地盯著瑪莎的電腦,看瑪莎做“遮擋狀”,還湊得更近,還將瑪莎的郵件念出了聲。瑪莎一改往日溫和的脾性,跟亞曆山大吵了起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這是應該被尊重的。”瑪莎告訴經理,當有人介入自己的“安全距離”,她就會感到憤怒和焦躁。
職場新人朱麗被好心的同事關心得有點“惶恐不安”,午飯時間,偌大的公司食堂,年長的阿姨大姐輪番“轟炸”,年齡、戀愛經曆、家人等私人話題一一過問。
“我知道她們接納和喜歡我,但我並不習慣這樣的分享,希望多給自己留點心理空間。”朱麗說。
有效利用“刺蝟效應”,不僅利人,更加利己。要做到這一點卻不容易,一定要懂得保持適當的距離,留給對方一份屬於自己的空間。南懷瑾先生常說:“有些地方可以馬虎一點。”這就告訴我們不要太較真。過於較真的人不好相處,不懂變通,過於拘泥陳規,得理不饒人,往往會使自己背離群體。同時,總是試圖去發現別人不想你知道的事,有窺探他人隱私之嫌,如何把握這裏麵的度,是我們最該注意的。
為人處世中的“度”是最難掌握的。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有強烈的求知欲,總想一睹為快,殊不知正是這一點,才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裂痕。
每個人都有不希望外人了解或打聽的個人秘密,不願告人或不願公開自然有他的原因。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私有領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秘密,可能是一片浪漫的風景,也可能是一汪苦澀的淚水。無論哪種,個人都有保留的權利,也該獲得別人的尊重。
夫妻之間也存在不想讓對方知道的事,對於夫妻間一方不想說的隱私,另一方千萬不要去追問,給對方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心靈空間。這不單單是相信他、尊敬他,更是愛的表現。而有的夫妻之間總是互相猜疑,非得知道對方所有的過去才算滿意,這不僅傷害了雙方的感情,也是侵犯對方隱私的行為。
更有甚者,吵架時把對方的隱私當成攻擊利器,久而久之,讓對方構築起心靈的壁壘,從此封閉自己,不再信任愛人。這樣做,最終的結果當然是無法溝通,婚姻破裂,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劇。
“Curiosity kills the cat”是一句有名的英文諺語,即俗話說的“好奇害死貓”。西方傳說貓有九條命,所以不會輕易死去,而最後卻是死於自己的好奇心,可見好奇心是多麼可怕。這也是警告人們不要被自己的好奇心所害,打探別人秘密的行為,會讓你失去別人對你的好感,也會讓你生活在壓抑中,最終害人害己。
聽說過一個很有趣的笑話。一個精神病人拿著槍指著一個人問:“1加1等於幾?”那人戰戰兢兢地回答:“2。”結果被槍擊斃了。這位精神病人舉著槍說:“你知道得太多了。”這雖然是一個笑話,但是我們卻能從中有所領悟:知道得太多,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
三國時的楊修之死也許就是很好的例子。楊修自恃有才,屢次洞察曹操的意圖,準確掌握了曹操的心理動態。
在楊修麵前,曹操就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所有的秘密都被一覽無餘。曹操本來就生性多疑,他當然不願意自己的部下將自己完全看透,然而楊修卻不懂得這其中的道理,把曹操的意圖解釋給別人聽,楊修的死期自然也就不遠了。
所以要想讓自己也讓別人活得舒服,就永遠不要試圖發現別人不想告訴他人的事情。給別人的隱私留點空間,不僅能獲得更多的尊重,也可以使自己生活得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