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兩句話,溫總便感覺到這個員工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她知恩圖報,正是自己公司成立初期最需要的人才。不難想象,金雪以後得到的機會與指導,當然是多於別人的。
如果一個員工懂得對自己的上司感恩,那麼即使其能力並不那麼強,也會是上司最樂於提拔、重用的員工之一。因為懂得感恩的員工在工作時會更盡心盡力,也更珍惜自己每一次的所得,而不會怠慢工作。
此外,懂得感恩上司的員工,從心理上來說,還能夠讓上司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被依賴的,這種心理會讓上司潛意識中放大自己的身影,從而對這樣的員工更加樂於提拔與施與援手。
簡單地說,表達感恩也可以說是對上司的一種恭維,而這種恭維又是不著痕跡的,既能讓上司心情變得愉悅、對自己更加慷慨,又不至於有拍馬屁的嫌疑。由此也可以說,感恩上司就是一種高明的恭維,值得每一個員工學習、掌握。
功勞讓給上司,前途留給自己
如果你才智過人、成績顯著,卻始終得不到上司的重用,那麼隻能說明一點:你有點聰明過頭了。
很多人並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當紅運當頭、光環籠罩時,便頭腦暈眩,忘記了收斂,得意之情溢於言表;也有的人總是懷有一種僥幸心理——我的上司應該不會這麼小氣吧?下屬取得成績,上司也應該臉上有光吧?可是,嫉妒心和虛榮心是人性中最難克服的,人非聖賢,很少有人能抵製住。因此,當員工的光芒過於耀眼,甚至蓋過他們時,誰能保證上司們的心中能夠保持平衡、欣然看待呢?
由此可見,哪怕你心中的好想法有千萬個,也不要為了贏得上司的賞識和同事的誇讚而急於說出來,以免引起上司的不安和反感。相比於在大庭廣眾麵前表現自己,不如在“無意”中將自己的想法說給上司一個人聽。如果你的想法真的讓上司眼前一亮,那麼即使其“變成”他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也會記你一功。這樣,你既能讓上司看到自己的才能,又能保住上司的麵子;若你的主意真的“造福”公司,還能讓上司從心底裏感激你、信任你。
小菲畢業後到一家航空售票公司做電話銷售顧問。來到公司不久,小菲就發現,雖然公司白天的銷售如火如荼,但一到了夜班時間,由於上司不能親自“盯梢”,很多員工都會變得十分鬆懈,使得晚上的服務質量驟然下降,公司的整個形象也因此而大打折扣。公司的高層也為了這件事而大傷腦筋,但即使他們製定了一定的懲罰措施,員工也因為抓住了上司不輕易“罰眾”的心理,而約好了似的仍舊延續以前的作風。公司不得不發出這樣的“告示”:誰能想到改變夜間服務質量的好方法,就獎勵六個月的薪水,並優先考慮晉升。
聽到這個消息時,小菲幾乎立刻要跑到總經理辦公室去,將自己醞釀已久的主意說出來。但她權衡再三,還是在一次“偶然”的閑聊中,“不經意”地將自己的想法說給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周主管:“我覺得大家之所以在晚上無精打采,上司不能親自監管隻是一個方麵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晚上訂票的顧客太少,員工們得到的提成也就相應大幅度減少,誰還有心情好好為顧客服務呢?要我說,提高晚上的提成點,最好是階梯式的那種,訂的票每到達一個數量,提成就漲一些。這樣大家的精神一下就能集中在接待客人之上,服務質量自然也就提高了。”說完,小菲偷偷瞥了周主管一眼,發現他若有所思,好像在計劃什麼。
過了一周,這個建議經過稍許改良,就在銷售部門開始實施了。小菲權當不知道,興高采烈地祝賀得到獎勵的周主管。又過了半年,周主管做了銷售部副經理,沒過多久,小菲就被提拔為主管。
試想,如果小菲直接越過主管,將自己的主意告訴經理,那麼即使她得到了獎勵和晉升,也會因為越級而失去周主管的信任。“越級”是職場的大忌,不能總是使用。因而,小菲的這種做法是十分明智的。要知道,職場中所有坐到領導位置的人都經曆過一番不容易的打拚,他們最忌諱的,就是下屬對自己的不信任和拋棄。因此,身為員工的你,不僅要有意地將好事“轉移”給上司,即使是在得到讚許和嘉獎的時候,也一定不要忘了“降低”自己,“抬高”上司。
小文和小周同在一家建築公司做技術員,是工程部李經理的手下。一次,工程遇到技術難題,幾個技術員連續加班加點,還是沒有攻克。這天,輪到小文和小周在公司加班,李經理也留了下來,幫助兩人出了一些主意。果然,解決問題的進度快了很多,不出幾天這道難題就被攻克了。事後,李經理特地帶大家去慶功。飯桌上,同事們不斷地稱讚小文和小周,說他們給公司立了大功。小文說道:“嗨,隻要能解決公司的難題,我辛苦一點又算什麼。”小周則連忙擺手:“大家可千萬別這麼說,憑我和小文的那點經驗怎麼足以解決這麼大的難題呢?要不是那天有李經理在旁邊指點,恐怕這點功勞還算不到我們頭上呢!其實我和小文這是沾了上司的光、領了上司的功啊!”被冷落一旁的李經理的心忽然就溫暖了起來。
上司有難題,你就當“百度”
如果你的上司遇到了難題,身為下屬的你會怎麼做呢?是袖手旁觀、落井下石,還是出手相助呢?如果你選擇袖手旁觀,那麼你在上司眼中隻能是一名普通員工;如果你落井下石,背地裏甚至當麵嘲諷上司,那麼上司解決完難題之後,第二個要解決的就會是你;而如果你肯出手相助,對上司說一句“我來幫你”,那麼即使最終你無法順利地解決問題,那麼你在上司心中也一定會留下“值得信賴”的印象,日後的待遇肯定有所不同。
中國人講究“患難見真情”,很多人都願意結交在自己危難時伸出援手的人做朋友,因為這樣的情誼更加真實可靠。上司當然也不例外,當他遇到難題之時,漠不關心的員工與主動為其承擔的員工,在他心中的分量當然是不一樣的。
因此,聰明的員工不會僅僅在上司得意的時候錦上添花,而會抓住其落難的機會雪中送炭。
同樣的付出,在這兩種境況之下會達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自己得到的回報也會大不相同。
眼看一年一度的春節就要到了,雖然外麵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但北京某電話服務中心的經理張威卻是愁眉不展。原來,這是一個全年無休的電話中心,即使是春節當天,也要有員工堅守崗位,接聽客人的來電。
但是,公司幾乎所有的員工都是外地人員,哪個員工不希望在過年的時候跟家人團聚呢?因此,張威著實為排班傷透了腦筋:選誰春節值班,就是在給誰一個記恨自己的機會。即使身為員工不敢有怨言,日後也會因怨恨而怠慢工作,使自己部門的業績受損。
近半月來,張威都在為此事煩惱不已,整天將自己關在辦公室中抽煙,但也沒想到合適的解決辦法。這天,王宇走進了經理辦公室,給張威出了這樣一個主意:“張經理,我這幾天翻了一下咱們的員工檔案,發現有三分之一都是獨生子女,而咱們春節值班隻需要四分之一的人就夠了。如果咱們承諾,願意值班的員工,公司可以將其父母接到北京來,安排其住在員工宿舍,並且包攬三餐。這樣年假一周算下來,公司也不會損失太多錢,而外地員工又有機會帶父母來北京玩一玩,相信那些調動家人相對方便的獨生子女一定會動心的……”
張威聽著連連點頭,沒等王宇說完,就拍著王宇的肩膀說:“好,就這麼辦。這事就交給你,你來寫通知,盡量寫得能夠引起員工的興趣,多花些錢我也認了。王宇啊,這次真是謝謝你。平時看咱們部門的員工還都挺積極的,一到真遇到難題了,還是你指得上。以後你就是我的‘人工百度’,有什麼想法大膽跟我提,好的有獎勵,錯了不懲罰……”王宇聽到平時連誇獎人都很吝嗇的張威,竟然大方地給了自己這樣的鼓勵與承諾,便暗自慶幸,自己這個忙真是幫對了。
上司的難題,其實就是自己的機會。這就好比,網友有難題,就給了百度、穀歌等瀏覽器生存、發展的機會一樣。因此,員工永遠不要吝惜自己的幫助,尤其是對上司的幫助。及時地站出來給上司出個主意,你不知不覺中就會變成上司不可缺少的“百度”,從而在公司占據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有的人可能會說:“上司手中的權力比我大,他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怎麼能解決呢?既然解決不了,那麼主動撲上去,巴結上司的意思會不會表現得太明顯?一旦解決不了問題,上司會不會因此而遷怒於自己呢?”
身為一名普通的員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其實再正常不過了。但隻要我們細心想一下便會發現,很多時候上司的難題並不是真的“很難”,隻是對上司來說,有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會降低身價、丟掉麵子,或者產生其他尷尬的局麵。而這些問題對我們來說,或許隻是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呢?
章總擁有一個規模不大的玩具銷售公司。一年前公司剛成立的時候,為了留住人才、維持公司的發展,章總不但降低了應聘門檻,還給初來乍到的員工都開出了不錯的薪酬條件。
如今一年過去,公司發展慢慢穩定,很多員工便因為薪水不漲而漸漸產生了怨言。麵對公司越來越大的漲工資呼聲,章總著實煩心。後來在一次上廁所的時候,章總忽然聽到技術部劉瑩對其他兩個同事說:“我不是不想漲工資,而是我覺得咱們是不是有點過。當時咱們一沒有經驗,二沒有名牌大學學曆,章總硬是讓咱們端起了這碗飯,還給咱們正式員工的待遇。雖然現在跟去年剛入職的時候比起來工資沒有漲多少,但跟同類公司比起來,咱們還是領先呢!所以,我覺得要是聰明人,就不能在公司煽這把火,哪天章總動了氣,給咱們一封勸退信,那隻能到其他公司從頭開始了,說不定得拿半年的實習待遇呢!”章總的心一下子亮了,這個人值得重用。
由此可見,上司有難,先別急著置身事外。也許你隻消稍稍動嘴,或者動動腦筋提個建議,就能讓上司的難題迎刃而解。隨之而來的回報,則可能是令你意想不到的。
逆耳之言看時機
生活中,我們常常這樣形容某個很倔強的人的性格:“他這個人,其實就是個‘順毛驢’。隻要你順著他,凡事都有得商量;但如果你違背他的意願,那他馬上就會變成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強驢’。”
其實,這也可以用來形容職場中的某一類人,那就是“上司”。
對所有上司來說,即使其多麼的無私、包容、心胸寬大,也有一顆需要被維護、被尊重甚至被追捧的心。
或者換句話說,他們的寬容、平易近人,都是在被尊重和被遷就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員工不以尊重上司、順從上司為前提,那麼不但得不到上司的寬容,還有可能成為上司處處為難、處處挑刺的對象。
因此,我們可以說,“先接受後反駁”幾乎可以是每個上司對自己手下的潛在要求。也就是說,無論何時、與何種上司溝通,都要以先接受其為宗旨,隻有這樣才能為溝通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和上司溝通的目的才有可能達成。
周鳴是某個軟件開發公司的設計師,上司毛總很看重他的實力,因此平時跟他說話總是比別人更客氣一些。
周鳴似乎也感覺到毛總對自己多了幾分尊重,便越發“恃寵而驕”,對毛總說話越發隨意起來。有時和毛總意見相左,他也很少讓步,直到把毛總“擰”過來才罷休。
一次,周鳴和毛總閑聊,說起了中秋節給員工發福利的話題。毛總說:“我準備今年弄得隨意一些,不發月餅、禮盒之類的東西了,給大家發一張500元的超市購物卡,每個人按著自己的興趣買東西。”
說完笑了起來,看樣子對自己的決策很滿意。聰明的人看到毛總有這麼好的心情,就應該附和一下。
誰知周鳴卻搖起了頭:“毛總,不是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我覺得,你要想弄得隨意一點,為什麼不買點紅包,每個裏麵包500元錢呢?有的員工家離超市並不近,還有的或許不喜歡去超市買東西呢!您給錢豈不更能讓大家隨心所欲?”
毛總笑容有些收斂:“現在誰家不去超市買東西啊?何況我選的這個超市有很多連鎖店。我看就送卡挺好的。”
周鳴還想說什麼,毛總立刻擺擺手,說自己還有事,讓他出去了。
後來,周鳴無意間聽說,上個月有個人為了和毛總做生意,特意送給毛總100張超市的購物卡,用意就是讓毛總在過節時發給員工,既顯得毛總大方,又能幫其省去一大筆福利費用。
毛總那天也正是因此而心情尤佳。而周鳴卻一再違逆毛總的意思,難怪把毛總惹“毛”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 周鳴如果稍微聰明一點,就應該順從上司的意思,再順水推舟地讚同幾句,上司的心情就會更加“燦爛”。
而周鳴卻一直反駁上司的決策,這樣的舉動放在平時就有可能讓上司尷尬,更何況這種“別有內情”的情況下呢?可見,周鳴雖然在開發軟件的專業技能上很內行,但在說話方麵卻並不高明。
不過,有些人也會注意到,即使再高明的上司,說出來的話也不見得全是正確的。有時候,上司的決策的確需要做下屬的及時糾正。
這時如果還順著上司的意思,說不定就會給公司帶來大麻煩。也有的時候,上司的說法固然正確,但是下屬心中或許有更好的建議;這種想法可能與上司的意圖背道而馳,但卻能給上司和公司帶來更大的好處。遇到這些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這時,就要根據上司的不同個性來采取不同的措施了。如果你的上司為人比較寬宏大量,是一個虛心聽取屬下意見的人,那麼直接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也無妨,但注意不能上來就先否定上司原來的提議。如果你的上司喜歡聽順耳話,那麼不妨先誇讚上司的決策,然後假裝無意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接著立刻閃人,給上司留下思考的空間。
這種情況下,稍有智慧的上司就會比較自己和下屬的想法,然後作出最正確的決策。而你離開上司辦公室的做法,又留給了上司足夠的麵子。要知道,很多上司是即使心中承認對方正確,當麵也會維護自己的決策。
上司的批評是“苦藥”
職場注定是一個少不了批評的地方,這是由職場中人總是有特定的、艱難的任務要完成,以及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係而決定的。麵對上級的批評,很多員工可能都會有不服氣的心理產生,“這事要是換了你就保證不會犯錯嗎”“不是我一個人的錯為什麼隻批評我”“人誰無過至於這麼凶嗎” ……如果你真的有上述想法,那麼你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