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隔牆有耳”,何況小青說的那些話,根本不用隔牆,就能被很多人聽到耳朵裏去。職場複雜,雖然大家平時看起來都是親親熱熱的同事,但知人知麵不知心,總會有幾個喜歡打小報告來巴結上司的人,也不排除會有蓄意排擠別人的人。小青這番話,正好給這樣的人製造了機會。而小青的結局,也早已在她開口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由此可見,無論你多麼生氣,或者多麼篤定上司的決策不正確,也千萬不要傻到真的把抱怨上司的話從嘴裏說出來。如果你把上司當作發泄自己情緒的垃圾桶,肆意丟棄自己的不滿,那麼當你發泄完的時候,你的心裏是舒暢了、痛快了,你的事業卻要因此而遭殃了。
傳播流言成“庸人”
你是喜歡在生活中打探小道消息的人嗎?你是喜歡傳播這些小道消息的人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相信你也已經發現,周圍很多人跟你打招呼的聲音裏都透著謹慎和小心。
如果你同時也是一位職場人士,那麼則要切記,這種“習慣”千萬不要帶到職場裏去。
因為,你在生活中傳播流言,可能隻會得到別人的疏遠與不喜歡;在職場中傳播流言蜚語的話,後果就遠不止這樣了。
職場中的管理者最不喜歡的員工類型之一,就是喜歡打聽小道消息,並且以傳播其為樂趣的員工。在上司看來,這樣的行為首先是“不務正業”的表現,在他們印象中,有這種“喜好”的員工,通常都是工作能力不突出、也不盡心盡力的員工。
試想,一個整日關注別人的“花邊新聞”的人,怎麼能集中注意力做事呢?其次,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來說,如果有員工經常傳播小道消息,那麼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上司的管理,嚴重時甚至會憑空引起員工們的恐慌。可見,傳播流言這種行為,不僅在上司看來十分無聊,造成的後果卻難以預測。通常上司為了避免日後出現難以控製的局麵,也會找機會早日將這些不務正業的員工打發出自己的公司。
崔思思所在的公司原本環境不錯,但從前一個月開始,附近一棟大樓的重建,使得這裏頓時變得又髒又亂。
每天,員工們都要頂著鋪天蓋地的風塵走入公司,還沒開始一天的工作心情就已經“蒙上了灰”;而一整天裏,這裏的電鋸聲、打砸聲不斷,吵得員工們心浮氣躁,聽著這些令人痛苦不堪的噪聲,大家根本就沒心情工作。
公司的老總考慮良久,並爭取了很多員工的建議,終於決定要換一個辦公地點。但到底要將公司搬到哪裏去,還是一個未知數。
這天,崔思思在吃飯的時候,偶然聽到了身後老總和經理的談話。老總說:“公司員工大部分住在哪一個方位,你要彙總一下告訴我,我好確定新辦公地點的大致方位。”經理說道:“這個當然沒問題,我一定盡快辦好。”
頓了頓,經理又說:“頭兒,您家不是在東二環附近嗎?咱們要是搬到那兒,您來公司可就方便多了。”崔思思正要聽老總怎麼回答,恰好同事小米在叫自己,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過了沒幾天,新的辦公地點在東二環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公司,因為崔思思覺得經理既然都那麼說了,老總當然也希望自己能方便些。即使老總沒有真的這樣打算,自己先說了,滿足一下口欲也無妨。
誰知她這一點“口欲”卻讓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當這個消息在公司傳得沸沸揚揚、很多人信以為真的時候,那些離東二環較遠的員工,竟有好幾個都提交了辭職申請。
老總驚愕萬分,暫時都將申請壓了下來,讓經理全力追查這個傳播流言的人。最終的結果是,老總為了犒勞大家搬家和適應新環境的辛苦,給每個員工多發了兩個月工資;唯獨崔思思,連最後一個月的工資都沒有拿到,就被炒魷魚了。
崔思思為了逞一時之快,給公司帶來了一場混亂,從而黯然離場。很多人可能也會這樣想,認為自己平時在公司中“八卦”一下,隻要無傷大雅,不會導致什麼惡劣的結果。
這樣的想法,也是經不起推敲的。試想,就算你傳播流言的行為不會為公司帶來麻煩,或者不會傳到上司耳朵裏使自己形象受損,但卻絕對會讓很多同事對你產生不好的看法,認為你是一個是非之人,那些潔身自好的同事,都會漸漸遠離你。
自己排劇自己演
職場是一個相對嚴肅的地方,但這並不意味著在職場不能有幽默、不能有歡笑。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如果能夠開一些得體的玩笑,不但能夠融洽自己和上司、同事之間的關係,拉近彼此的距離;還能使心情放鬆,工作起來更加順風順水。可見,在職場中時不時幽默一把並不是一件壞事,相反還有很多好處。
不過,如果你希望在辦公室玩一把幽默,千萬要選好“題材”,定好調侃的“目標”。如果你有一個不錯的搞笑故事,那麼最好將它扣在自己的身上,或者“某人”身上,一定不要隨意調侃同事,更加忌諱將這件事安在上司身上。或者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講一件關於上司的幽默事件,而又不是百分百光彩、說出來會讓上司不高興的事,那麼勸你還是閉上嘴巴,幹脆不要講;更不要覺得換個人物把這件事講出來就沒有問題,上司聽到後會覺得你在暗諷他。從你的角度來說,也許並沒有惡意,也不認為說出來的笑話會讓上司覺得難堪,但上司的心思往往是難以捉摸的,上司的臉麵又是萬分重要的。因此,在沒有完全把握之下,還是不要開口為好。否則,你隻是希望博大家一笑,但付出的代價卻可能是巨大的。
午間休息的時候,劉智在辦公室“張牙舞爪”地跟幾個同事講笑話:“咱們老白和他老婆今年都是本命年,你們知道嗎?”同事之中有幾個附和說“知道”,有幾個搖了搖頭。劉智繼續說:“咱中國的傳統,本命年要穿‘紅’。不過,一般人也就是穿個紅襪子、紅內衣,最多再係個紅腰帶。你們猜,我那天上廁所,看到咱們老白穿了件什麼?”同事們滿臉好奇的神情,都讓他“快說”。“紅秋衣!哈哈哈哈!他在那裏整理衣服,我正好看見了,那個喜慶啊!我就好像看到70年代的新郎官一樣!”同事們也紛紛笑了起來。
接著,劉智又一臉神秘地說:“你們知道,那天我去老白家送資料,看到什麼了嗎?”“什麼?你別賣關子了!”“我一進門,就看見兩雙整整齊齊的紅拖鞋,一大一小;往客廳一看,沙發上鋪著紅毯子,茶幾上鋪著紅桌布,就差沒在牆上貼倆紅喜字兒了!那會兒正好是吃飯時間,我看見老白老婆,穿著一件大紅圍裙從廚房走出來,手裏端著兩個純紅的碗!我的天哪,我忍了又忍,才沒有笑出聲來!”其他同事也都快笑出了眼淚,有人說道:“你們不知道,咱老白特別相信這些!年初還去廟裏拜菩薩呢!哈哈哈!”
正說著,他們口中的“老白”,也就是白總臉色鐵青地走了進來,喝令劉智到自己辦公室來一趟。大家不知老白為什麼這麼大火,連玩笑也不敢開了。原來,“老白”三十歲前都在農村生活,做事總喜歡圖個吉利,對菩薩之類的神也格外崇拜。但他如今在大城市開了公司,最怕的就是別人笑話他土、笑話他封建迷信。雖然,在劉智等下屬眼中,“老白”是個很可愛、很平易近人的人,他們笑得那麼開心也是因為覺得老白有趣,而並非在嘲諷他。但是“老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以不敬上司為由,罰扣劉智三個月薪水,其他員工則要無償加班五天。
這個案例就充分證明,上司是“傷不起”的。尤其是在上司最忌諱的那些事上,往往不會開誠布公地告訴下屬,而下屬這樣隨意開玩笑,就難保不會碰到上司的“痛處”。一旦得罪上司,那後果可就難料了。因此,職場人士如果想幽默一把,最好找一些無關痛癢的人來談論,或者幹脆講一個關於自己的笑話,千萬不要隨便開上司的玩笑。
吃自己盤裏的食物
現代職場中分工明確、上下級各司其職,這就暗示職場中的下屬們:吃自己盤裏的食物即可,千萬不要把手伸到上司的“奶酪”上。否則,即使你做得再正確,也會越級而破壞製度,甚至使上司感覺到你無視他的存在、挑戰他的權威。
對於員工來說,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達成既定目標,就是最主要的任務,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堅決不能代替上司作決策。
即便上司邀請你去幫他出謀劃策,那麼你所說的,也隻能是“僅供參考”的建議,絕對不是最終決定。
如果你說話不注意分寸,對上司指手畫腳,指導他應該如何如何,任上司再大度,第一反應都會覺得你真“不把自己當外人看”,有點表現過度,其次才考慮你提出的建議是否合適。
疑心重的上司,甚至會覺得自己的權威遭到了質疑,你是不是有想取代他的野心,從而對你產生反感和一定的防範心理。
麥瑞是某大公司銷售一部經理的助理,頭腦聰明,做事麻利,深得經理的信任。
一次,經理想要拓展某個區域的業務,但需要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並要向公司總部申請彙報。
因為調查報告遲遲沒有出來,經理又怕錯過了時機,就提前寫了彙報書,讓麥瑞提交上級。
他本以為沒什麼大問題,但調查報告出來後,卻發現情況很不樂觀。
經理有些懊悔提前寫了彙報書,便問麥瑞彙報書什麼時候遞上去的,看能不能追回來。
不料,這個時候麥瑞笑著說:“經理,您放心,彙報書我根本沒有向上遞交。我很清楚沒有詳細的調查報告是不能輕下判斷的,您是有點心急了。我怕出了問題您要擔負責任,所以就先把彙報書壓下了。”
經理鬆了一口氣,但看到麥瑞臉上的得意之色,心裏就不覺得那麼舒服了。
事後,麥瑞有意無意地把她這次的“英明”決斷透露給了其他同事,大家都知道麥瑞幫了經理的大忙,紛紛誇她會辦事,經理肯定會對她另眼相看,給她升職加薪。
但奇怪的是,經理漸漸對麥瑞卻失去了信任,不久又提升了一個助理,漸漸分去了麥瑞的工作。
麥瑞及時替上司挽救了錯誤沒錯,錯就錯在自己很沉醉於這個“英明”的決定中,並到處宣揚。
每個領導都希望自己在部下那裏有絕對的權威,麥瑞的得意和張揚使得上司的權威在所有下屬麵前都名存實亡。
所以,作為下級一定要安守本分,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覺得自己比上司強。
更不能拿著上司的一次失誤當成炫耀自己能力勝過上司的資本,試問,哪個上司能容忍這樣部下的存在?
上司的權威不可挑戰,上司的功勞也不可搶占。
如果某件事情是你和上司合力促成的,那麼最好學會“淡化”自己的付出,千萬不要將自己和上司“相提並論”,更不能獨自“包攬”所有榮耀,搶了上司的風頭,最終倒黴的是你自己。
某公司要舉辦大型年會,屆時會邀請許多業內高層人士參加。
年會需要辦得體麵,並突出本公司特色。企宣部經理接到這個任務後,立即召集部下開會,研究年會方案。
馬克雖然剛到公司不算太久,但頭腦聰明,富有創意,經理很是欣賞他。
這次,他的一些想法同樣得到經理的認同,兩人經常單獨加班至深夜,研究這次年會的各項事宜。
由於他們的共同努力,年會舉辦得非常成功。不少到場的嘉賓都向公司老總祝賀,並稱讚年會辦得漂亮。老總心情高興,事後交代企宣部經理去開會,為的是特別表揚企宣部全體員工。
不巧的是,企宣部經理臨時有事去不了,就讓馬克代表自己前去。
會上,老總對馬克大大表揚了一番,馬克雖然口頭上謙虛,但卻把這次的功勞大包大攬下來,隻字未提經理的努力。
回到本部門後,周圍同事也是對他表示祝賀,甚至開玩笑說他有當經理的潛能。馬克很得意,說:“大家如此誇我,我這段時間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
很快,經理回到公司,得知了這一切,心裏很不高興。
馬克卻沒有發現這一微妙變化,在向經理彙報工作的時候,還特意說:“經理,以後有什麼大的方案,您盡管交給我,我保證以高質量完成任務。”
馬克瞬間成為本部門的“紅人”,但卻成為經理心中的“暗刺”。
還好,這位經理沒那麼小氣,他沒有借故辭掉馬克,而是推薦他去了別的部門。
馬克雖然聰明,但卻不知將功勞讓給上司,甚至還霸占了上司那“一杯羹”,包攬了所有榮耀。
事後他非但不知彌補,說話還更加張揚,搶功和自驕是任何一個上司都不能容忍的。
身處職場,唯有掌握分寸,懂得進退,才能處好與上司的關係,保證工作之路的通暢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