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細節是談話的美麗裝點——“形”心不離(2 / 3)

3.心理負擔過重,缺乏自信心。

有些人,尤其是女青年,非常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注重自我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和地位,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但對自己又缺乏自信心。因此,經常擔心懷疑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到周圍的人的承認和尊重,形象是否美好,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也怕自己的舉止言談不得體而招來非議和恥笑。由於心理負擔過重,因此,在公共場合表現得不自然,緊張、心跳、靦腆、怯場。由這種原因而產生害羞時,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要知道一個人的可愛之處,正在於有屬於自己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和氣質特征。因此,要使自己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不是去注重別人怎麼看自己,而是要追求自己內在的素質和修養。

卡爾杜齊還說,盡管如此,羞怯並不影響一個人自尊心的形成。人們總是在他們生活領域的某些方麵充滿自信——害羞的人也許能夠在幾百人麵前發表演講——但如果讓他與一個陌生人交談,即使隻是個想法,也會令他極度緊張的。

二、如何克服害羞心理

麵對貌似無法控製的害羞,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人們戰勝這種心理。韋爾茲利的心理學家切克:“其中之一就是通過放鬆訓練。人們可以想象自己身處在各種不同的社會情境,同時做緩慢的深呼吸,以此保持鎮定。”

舉例來說,“如果一位害羞的男士想和一位與他有工作關係的女士約會,他的第一個目標大概是能和她有一個簡短的與工作有關的交談。”切克說,“在這樣做之前,他應該先和朋友或谘詢顧問練習練習這個談話,然後在下一次與這位女士交談時,他可以和她聊一點私人相關的話題,到最後,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約她出來了。”

具體說來,克服害羞的方法可以總結為:

1.寫日記,找到恐懼的根源。

寫日記是省事又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遠比別人更了解自己,記下自己的想法和恐懼,找到根源,再想辦法克服。

2.假想一個“不害羞的你”。

心理學家菲利普?任巴度說:“假設自己是在一部戲裏演個角色,局促不安的感覺就會消失。畢竟這不是真的上台演戲,隻是扮演一個角色罷了。”

3.做好準備。

假如要去參加社交聚會,最好先弄清楚與會人士的身份、職業、喜好。”假如要去拜訪素不相識的人,最好先了解一些有關他的情況,到時交談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4.改變身體語言。

心理學家亞瑟?華斯麥說:“羞怯的人往往不知不覺表現出冷淡退縮,總希望人家知道他們‘驚慌,害怕,嚇壞了。’”可是別人卻很難收到這種信息,反而把這種身體語言視為冷漠、自負的表現,因而離得遠遠的,使羞怯的人更沒有安全感。

“所有的技巧當中,”華斯麥說,“簡單的身體語言變化具有立即可見的驚人效果。”他列出了一些能夠表露熱情的身體語言信號:微笑;開放的姿態(不要緊抱雙臂);上身略微前傾;肢體接觸(如握手);眼神接觸;點頭(表示你在注意聽而且了解對方的談話)。“隻要對周圍的人表露出這種平易近人的形象,就會獲得友好、善意的回應,對陌生人的害怕也就沒有了。”

5.吐露隱憂。

容易羞怯的人最怕的是親人、朋友甚至醫生都不把他們的問題當一回事。心理學專家柯伯恩建議去找“安全的人”,這種人不會介意你害羞──莫找那些叫你不要鑽牛角尖的人。“你所需要的,是願意聽你訴說心中恐懼,但不會遽下判斷的人。”

6.作最壞的打算。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的保羅包恩醫生要病人在有同樣問題的人麵前談自己最深的恐懼。譬如有人怕演講,其他人就會向他提問:“你的羞怯來自何處?”“小時候就有人譏笑我。”最糟糕的情況能壞到哪裏去?“他們會譏笑我!”結果你會怎麼樣?“要麼跟他們一起笑,要麼永遠不去向那群人講演。”

由此可見,即使是最壞的結果,也遠不如你想象的那麼壞。倒是有種恐懼往往伴隨羞怯出現,在生理上表現為:出汗,聲音發抖,臉紅。然而研究顯示,這些征候遠不如害羞者所擔心的那樣引進旁人注意。

7.豐富知識,勇於同比自己強的人交往。

有些人常常欽羨別人豐富的知識、侃侃而談的風度、灑脫大度的氣質,卻擔心自己知識淺薄而羞於加人交談,羞於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見解,也不敢與比自己強的人交往。久而久之,變得愈來愈偏執,愈來愈閉塞、孤僻。意識到自己淺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有自知之明,問題在於應在自愧不如的同時,不消極怨歎,而應勤奮地去追求知識,開拓自己的知識麵。勇於同比自己強的人交往,這樣不僅可以從他人那裏獲得更多的知識來豐富自己,而且可以從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獲得信息和力量。隻要你決心加強知識的學習,勇於同比自己強的人交朋友,你會驚喜地發現,害羞不知何時逃遁了。

8.從狹隘的自我中走出來,塑造一個美好的“我”。

害羞心理往往在青少年時期最為突出。這個時期,自我意識成熟,重視自我形象,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注重自我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重視自己在異性中的形象。由於過於注重自我形象,而容易使青少年陷入狹隘的自我的尋覓中。他們因擔心想象中的美好的自我在別人心目中受到扭曲,因而經常懷疑自己的言行是否會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尊重。這樣,他們在人前常常表現為拘謹、忸怩、心慌、靦腆、羞怯。要知道,一味注重別人如何評價自己,要求別人讚譽自己,隻追求形式上的自我形象是狹隘的,是不利於自己成長的。要想得到他人的讚賞和承認,重要的是,要確立正確的價值目標,加強自身文化、思想、政治品質等方麵的素質,用自己的真誠和執著的追求,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具有遠大理想、有良好的個性品質和美好的情操的人。這樣,我們就不會因狹隘的自我而苦惱,也不會因狹隘的自我滿足,羞於與人接觸、交往了。隻要你從狹隘的自我天地中走出來,就會發現自己變得開朗、坦蕩、勇敢。

9.改變孤獨的環境,擴大社會交往。

有些青年人性格內向,喜好獨處,寡言少語,不善交往,把自己局限在一個狹窄而封閉的生活環境中,見到陌生人就常感到無地自容,羞容滿麵,連正眼看人的勇氣都沒有,更別說與人交談、表現自己的思想了。為此有些人常常也很苦惱,總在心裏哀怨自己沒出息,為什麼連見人、與人交談的勇氣都沒有。其實,這種艾怨是無用的。要知道性格是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一個人長期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裏,自然就孤僻,不善交往。因此,要改變自己生活的環境,把自己從孤獨的環境中解脫出來,多吸取時代的生活氣息,使自己變得開朗、樂觀起來。

要有意識地擴大社會交往,與同事交流思想、探討問題,與朋友磋商學業、共同娛樂,在這樣的氣氛下,孤僻的性格就會得到改善,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變得充實而富有朝氣,還會發現自己不再在人前窘迫難言,也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了。

10.敞開心扉,主動與他人交往。

人人都渴望別人的關心和愛,理解這一點是我們走出封閉世界的關鍵。在日常生活中,要嚐試與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打招呼、微笑,嚐試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事實上,我們長期以來習慣於封閉自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天地中,與外界接觸少,加上心理障礙的束縛,就會減少主動與他人交往。每個人心理都藏有防禦機製,怕自己遭人拒絕,這使他們在與別人交往時不知所措,有時顯得過分謙卑,低三下四;有時又故作冷漠高傲,拒人於千裏之外。

隻要你真誠待人,總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善待,關鍵在於自己不但要主動,而且要敞開心扉。隻有當你傾訴心聲時,才會引起別人與你在精神上的共鳴和情感上的交流。虛情假意隻會受到別人的排斥。

4、記住對方的名字

一、記住別人的名字非常重要

這種事在許多人身上發生過。主人把你介紹給什麼人之後又去招呼其他客人了。你卻要和一個你已經忘記其名字的人交談。這已經夠糟的了,而更糟的是這時又過來一位你認識的人加人你們的談話,並且用期待的目光催促你做個介紹,可你連這也做不到!

為什麼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我們剛剛被介紹給了什麼人,但卻很快忘了他的名字?通常是因為我們在介紹的時候沒有予以足夠的關注。

而隻需付出幾秒鍾的專注,牢記新認識人的名字,那麼以上窘迫都能避免。

一個人的名字對他自己來說,是全部詞彙中最好的詞。為了取得社交上的成功,成為受歡迎的人,我們應該學會用心記住別人的名字。記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輕易就叫出來,等於給予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若是把人家的名字忘掉,或寫錯了——你就會處於一種非常不利的地位。

一個美國人有一次在巴黎開了一門公開演講的課程,發出複印的信件給所有住在該地的美國人。那些法國打字員顯然不太熟悉英文,在打個別名字的時候,出了錯。有一個人——巴黎一家大的美國銀行的經理,寫了一封不客氣的信給這位老師,因為他的名字被拚錯了。

二、記住名字的奇特效果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在十歲的時候,就發現人們對自己的姓名看得驚人的重要。而他利用這項發現,去贏得別人的合作。

他孩提時代在蘇格蘭的時候,有一次抓到一隻兔子,那是一隻母兔。他很快發現了一整窩的小兔子,但沒有東西喂它們。可是他有一個很妙的想法。他對附近的那些孩子們說,如果他們找到足夠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飽那些兔子,他就以他們的名字來替那些兔子命名。

這個方法太靈驗了,卡內基一直忘不了。

好幾年之後,他希望把鋼鐵軌道賣給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而艾格?湯姆森正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因此,卡內基在匹茲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鋼鐵工廠,取名為“艾格湯姆森鋼鐵工廠”。

當卡內基和喬治普爾門為臥車生意而互相競爭的時候,這位鋼鐵大王又想起了那個兔子的經驗。

卡內基控製的中央交通公司,正在跟普爾門所控製的那家公司爭生意。雙方都拚命想得到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生意,你爭我奪,大殺其價,以致毫無利潤可言。卡內基和普爾門都到紐約去見聯合太平洋的董事會。有一天晚上,在聖尼可斯飯店碰頭了,卡內基說:“晚安,普爾門先生,我們豈不是在出自己的洋相嗎?”

“你這句話怎麼講?”普爾門想知道。

於是卡內基把他心中的話說出來——把他們兩家公司合並起來。他把合作而不互相競爭的好處說得天花亂墜。普爾門注意地傾聽著,但是他並沒有完全接受。最後他問,“這個新公司要叫什麼呢?”卡內基立即說:“普爾門皇宮臥車公司,當然。”

普爾門的目光一亮。“到我的房間來,”他說,“我們來討論一番。”這次的討論改寫了一頁工業史。安德魯?卡內基這種記住以及重視他朋友和商業人士名字的方式,是他領導才能的秘密之一。他以能夠叫出他許多員工的名字為傲。而他很得意地說,當他親任主管的時候,他的鋼鐵廠未曾發生過罷工事件。

如果你能記住某個人的名字,並在以後再見麵時能不費勁地稱呼他的名字,這就是對他的一個小小的恭維。

所有政治家首先知道下麵的這個真理:“你能記住選民的名字。這就意味著你能成為國務活動家,忘記選民的名字,這就意味著你將成為被遺忘的人。”無論是從事實業的還是政治活動家,都必須有記住別人名字的能力。

拿破侖三世(法國皇帝,拿破侖一世的侄子)自豪地說:盡管他日理萬機,仍然能記住每一個參見他的人的名字。他怎能做到這一點呢?事情很簡單。如果沒聽清來人的名字,他就說:“請原諒,我還沒完全聽清你的名字。”如果名字特殊,他就問:“你的名字怎麼寫?”談話時,他總要有幾次提到談話者的名字,努力把談話者的名字同其本人的麵部特征和整個外表聯係起來。如果那人的臉引起拿破侖三世的什麼興趣,拿破侖三世就非常關注他的名字。他一個人的時候,就在紙上寫人的名字,把它記在心裏,然後把紙扔掉。這樣他努力通過視覺和聽覺。

三、記住名字的建議

我們嚐試著照以下方法來做,就可以輕易把對方的名字鎖定在記憶中。

1.重複。

比如說,你被介紹給約翰史密斯,立刻在心裏重複這個名字。然後看著這個人的臉,把它記牢,用問句聲調重複這個名字:“約翰史密斯?”你會立刻聽到肯定的回答。然後跟一句“約翰,很高興認識你。”

用這個方法你還可以聽到全名,約翰?史密斯,兩次,而名“約翰”,則是幾秒種內三次。這樣你就有更多的機會把這個名字鎖進記憶中。

2.特征記憶法。

當我們第一次被介紹給某人時,我們也應該試著找出這張獨一無二的臉上的某些特征,就從他名字的頭一個字母開始。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把這個名字牢記在腦海裏。

比如,你認識了一個叫鮑勃的人。他碰巧是個禿頂,還是個大個子。你可以把他認做“大禿鮑勃”!你認識了一位叫蒂娜的女士,她個高,皮膚被曬成棕褐色。你可以把她認做“高個褐色蒂娜”。

3.趣味記憶法。

製造一些帶趣味性的聯想加強記憶,以便事後能想起這條重要的信息。隻要有可能,我們應該使得記憶變得有趣,尤其是名字,似乎很乏味的東西也許可以變得輕鬆起來。假如姓很特別,可請教其拚法。這本身就能帶來關於名字起源的趣談。這恐怕是絕大多數人都很容易進入的話題。

4.聽清楚對方的名字。

當第一次互相介紹或別人向你介紹時,注意聽並要確定清楚那名字的發音;例如:林和淩、李和呂、黃和王、陳和曾等,如果聽不清楚,可以再問對方一次。例如:是雙木林嗎?是木子李嗎?是耳東陳嗎?如果記不清楚可能會產生一些尷尬,但再問一次別人的名字並不是失禮的行為。也許對方會以為你對他的名字或他本人有興趣而感到高興;

5.聯係臉孔和名字。

從對方的臉上或身上找出一些特征,把這特征與名字進行聯係。例如有叫一個臉上有胎記的人,名字叫劉嬌,你可以想象那人的胎記像“牛角”,與劉嬌發音相似,這樣很容易就把名字記下來。如果你所聯想的故事越荒謬就越容易記;

6.把名字變得幽默生動。

如果名字和你認識的某些人相似或把那人的名字和名人的名字聯係一起。例如:柳德華與劉德華、黎平與黎明等,如果沒有特別意義的名字,可以用諧音代替原來的名字或觀察名字的記憶規律。例如:林澤旭—林則徐、嚴婉莊—裝碗鹽等;

7.交換卡片做記錄。

在第一次見麵的時候盡量跟對方交換卡片,把對方臉上或身上的特點寫在對方的名片上,以便日後忘記時可以複習。無論你用什麼方法去嚐試記住對方的名字,你所付出的努力和注意力會令你記得更好。當你在街上碰到你的新朋友時,喊出他的名字並欣賞他臉上驚喜的表情。

8.將名字與身份、職業聯係起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和職業,當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一定要將身份和職業聯係起來;

總之,迅速記住他人名字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技巧,它會使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每個人都有同感,就是和初次見麵的人對麵談話,真是一件不好受的事。這是因為兩人的視線極易相遇,而導致兩人之間的緊張感增加。一位富豪曾經談起,如果當他不願意借錢給對方,他就會和他麵對麵交談。因為這樣談話會使對方緊張而不敢亂開口,即使借給了他也不敢不還,而相反借錢不還的,都是坐旁邊位置談話的人。

人與人之間總是有一定的距離,這不是實際的距離,而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溝通的心靈的距離。心靈的距離,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勇於說出心裏話,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吧!最重要的就是要誠信待人,心胸狹窄是弊端,要真心實意,要包容,要適當的忍讓,不與他人計較得失,還有就是要有足夠的自信及麵帶微笑,這樣就會處理好的!當然最好是要幽默點,這樣會比較容易融入到群體之中或者個人之中去!

那麼我們如何可以迅速的拉近與陌生人彼此的距離呢?

5、有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一、製造自然接近對方身體的機會

這是某位評論家在雜誌上提到的,當他在百貨公司買襯衫或領帶時,女店員總是會說:“我替你量一下尺寸吧!”每當這時,這位評論家都會在心中喝道:“嗯!這種方法真不錯,我上當了。”這是因為對方要替你量尺寸時,她的身體勢必會接近過來,有時還接近到隻有情侶之間才可能的極近距離,使得被接近者的心中,興起一種類似談戀愛的興奮感。

每個人對自己身體四周的地方,都會有一種勢力範圍的感覺,而這種靠近身體的勢力範圍內,通常隻能允許親近之人接近。相反,像這位評論家一樣允許別人進入你的身體四周,就會有種已經承認和對方有親近關係的錯覺,這一點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相同的。

此外,某雜誌中刊登過這麼一則標題,就是“手放在你肩膀,我們已是情侶”。的確,本來一對陌生的男女,隻要能把手放在對方的肩膀上,心理的距離就會一下子縮短,有時瞬問就成為情侶的關係。推銷員就常用這種方法,他們經常一邊談話,一邊很自然地移動位置,挨到顧客身旁。

因此,隻要你想及早造成親密關係,就應製造出自然接近對方身體的機會。

二、減少陌生距離的四大法寶

表情就是決定印象好壞的最大因素。心理學認為“微笑”就是“接納、親切”的標誌,也就是說當你微笑時,等於告訴對方“我不會害你”、“我對你並沒有敵意存在”。第一次見麵時若沒有笑容的話,會讓對方感到緊張,以為你在拒絕他,難與你親近。嘴角上揚、連眼神也在笑的表情就是一種好感的表示。當你一直微笑看著對方時,就能消除對方的警戒心。

服裝打扮、穿著類似能拉近距離,差異太大則會形成距離。服裝打扮也是第一印象的決定因素,我們能在一瞬間就斷定出這個人與那個人的差異,也能馬上感受到誰與自己是同類,誰與自己是異類,而且從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就大概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個性如何。

姿勢:微笑首先能給人安心的感覺,再加上品味也一致的話,接著就是要交談了,能不能開口交談,則取決於姿勢。肯接受對方,自己也表現出接納開放的態度,從見麵到開始交談的時間就會縮短。如果你以輕鬆的站姿,正麵麵向對方感覺容易親近。相反地,將手交握於後麵或雙手交叉抱於胸前,都會讓人有隔閡感。如果把包包放前麵拿著,麵對對方,雖然雙手沒有交叉抱著,但還是會讓人有距離感。包包最好背在肩上,才能給人留下容易親近的第一印象。

對一名成功的推銷員來說,經常到主顧家中去,被認為是和主顧熟悉的要訣之一;尤其是以“喂!到附近來辦事,順便來看看你”這種說法,更能抓住主顧的心。

在人際關係方麵,使對方產生親近感,也就是給予對方好印象的基本條件。而要滿足這項條件,增加見麵次數,可說是給對方強烈印象的最好方法了。

三、請對方幫一個小忙

請自己試一試這個方法,下次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把一個在經濟上、社會地位上比你低的人攔住,說:“我不知道你肯不肯幫助我解決一點困難,請你告訴我**處,**地方,好不好?”很多人可能覺得很難堪以至於難以啟齒,而富蘭克林用這個方法把一位仇敵變成一位終身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