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與陌生人交流容易被忽視的技巧(3 / 3)

眾所周知,矛盾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特殊性包含與特殊性之中而區別於普遍性。就其善意的謊言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並非惡益,而是建立在內心之誠,之善的基礎上,而惡意的謊言是為說謊者謀取利益,以強烈的利欲,薄弱的理性,把他人僅作為手段,不惜傷害他人的行為。本身善良的人在某種狀態下“被逼”說出的謊言是善意的,這種謊言對主體來說是一種友善,一種關心。而心術不正的人,不管如何偽裝,如何花言巧語,如何絞盡腦汁為自己惡意的謊言冠上善意的高帽,其所說的謊言都帶有惡意目的性。顯然,善意的謊言無礙誠信。

永遠說實話其實並不一定就好,因為真相有時反而會傷人。我甚至可以說,如果人人都永遠講真話,那麼天下一定大亂。

雖然說謊有一定的不好,可是瑕不掩瑜,聊勝於無。父母的一句謊言,讓涉世不深的孩童臉若鮮花,燦爛生輝;老師的一句謊言,讓彷徨學子不再困惑,更好成長;醫生的一句謊言,讓恐懼的病人由毀滅走向新生……

6、你心裏有一個閥門——善於調節自己的心理

一、我們需要調節心理

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陌生人交談時,常會再現無意識的動作,像反複地玩手中物品,或是神經質地抖動腿部,以緩和精神緊張,這些行為,都是借由身體動作,消除精神上緊張的最好例證。

當我們在交談中出現了負麵情緒和心理時,往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這種壞情緒壓下去,但在人的潛意識裏還存在。但當多次壓抑憤怒的時候,它會累計到一定的程度。壓抑到一定程度,沒有辦法再壓抑,有一天就會爆發出來,這時是巨大的爆發。

另外一種是逃避壓力。在消極情緒背後其實是有積極的意義,每個人都會出現消極情緒,當我們看待這些消極情緒的時候,不能“一刀切”。意識控製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要用意識控製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有涵養的人一般能做到控製。但是這種逃避法則卻使得麵對突發事件和陌生人突然的變化,自己無法做出最佳的反應和最優的處理方案,並不利於我們處理自己與陌生人的關係。

二、如何調節自己不良情緒

當我們麵對陌生人交流中處於不良情緒狀態時,這種不良情緒很有可能影響和陌生人談話交流的效果,甚至出現負麵作用,我們要學會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和思維,常常可以用下麵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1.意識調節法。

人的意識能夠調節情緒的發生與強度,有些思想修養水平高的人往往比思想修養水平較低的人能夠更有效地調節情緒。做情緒的主人,當喜則喜,當悲則悲。在遇到發怒的事情時,一思發怒有無道理,二思發怒後有何後果,三思有其它方式替代嗎?這樣就可以變得冷靜而情緒穩定。一個人要努力以意識來控製情緒的變化,可以用“我應……”“我能……”加上要想辦的事情來調控自己的情緒。

2.語言調節法。

語言是一個人情緒體驗強有力的表現工具。通過語言可以引起或抑製情緒反應,即使不出聲的內部語言也能起到調節作用。林則徐在牆上掛有“製怒”二字的條幅,這是用語言來控製調節情緒的好辦法。

3.注意轉移法。

把注意從自己消極的情緒上轉移到另外的事情上。人們在苦悶、煩惱的時候,看看調節情緒的影視作品,讀瀆回憶錄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遇到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也可以通過運動、讀小說、聽音樂、看電影、找朋友談心訴說來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緒,也可以大哭一場。通過這種方式轉移自己的不良情緒。

4.行動轉移法。

克服某些長期不良情緒的方法,可以用新的工作、新的行動去轉移負性情緒的幹擾。貝多芬曾以從軍來克服失戀的痛苦,不妨是一種好的選擇。最大的心理之患在於患得患失;最大的精神負擔莫過於名利枷鎖。人不可一味地追逐名利,也不可缺乏上進心和奮鬥精神。養生首養心,養心淡名利。知足常樂,身心健康。美術大師劉梅粟先生已年逾九十,仍精神煥發,揮毫自如。其長壽秘訣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一個人學會樂觀,淡泊名利,保持健康情緒,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5.深度呼吸放鬆法。

人們在情緒激動時,容易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的現象,或在心情不愉快時大腦紊亂,想法較多,此時體內的血液運輸係統處於呆滯狀態,身體極度缺氧,所以通過加深呼吸即深呼吸,可以增加外界氧氣的供給量,提高肌體的運輸功能,有效地解除胸悶,達到調節心情的功效,此種方法簡單易行,運用於我們日常繁雜工作的每一個角落。心情不佳時,可以通過循序漸進自上而下放鬆全身,或者是通過自我催眠、自我按摩等方法使自己進入放鬆入靜狀態,然後麵帶微笑,想象曾經經曆過的愉快情境,從而消除不良情緒。

6.能量發泄法。

對不良情緒可以通過適當的途徑排遣和發泄。消極情緒不能適當地疏泄,容易影響心身健康。所以,該哭時應該大哭一場;心煩時找知心朋友傾訴;不滿時發發牢騷,憤怒時適當地出出氣;情緒低落時可以唱唱歡快的歌。

(1)將不良情緒的能量發泄出去。

比如當你發怒時,不如趕快跑到其它地方,或是用拳頭錘擊牆壁,或是找個體力活幹一千,或是跑一圈,這樣就能把因盛怒激發出來的能量釋放出來,從而使心情平靜下來,或者在你過度痛苦時,不妨大哭一場。哭,也是釋放積聚能量,調整機體平衡的一種方式。

(2)理智地消解不良情緒。

首先必須承認不良情緒的存在;其次,承認了不良情緒的存在後,就要分析產生這一情緒的原因,並弄清楚究竟為什麼會苦惱、憂愁或憤怒,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弄清自己所苦惱、憂愁、憤怒的事物,是否確實可惱、可憂、可怒,有時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那麼不良情緒就會得到消解;最後,有時確實有可惱、可憂、可怒的理由,那麼,就要尋求適當的方法和途徑來解決它。比如,你如果因為考試前把握不大,對能不能考好感到焦慮不安,你就要積極把精力轉移到加強學習上來,集中精力搞好複習,減輕自己的憂慮。

(3)將不良情緒遺忘或轉移掉。

一般情況下,能對自己的情緒產生強烈刺激的事情,通常都與自己的親身利益有很大關係,要很快將它遺忘,是很困難的。但是,可以進行積極地轉移,即設法使自己的思緒轉移到更有意義的方麵上,或者主動去幫助別人,或者找知心朋友談心,或是找有益的書來閱讀。要使自己的心思有所寄托,不要使自己處於精神空虛、心理空曠的狀態。凡是在不愉快的情緒產生時能很快將精力轉移他處的人,不良情緒在他身上存留的時間就短。

7.運動調節法。

運動調節法其實是宣泄調節法的一種,之所以把它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它是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可以尋找合適時機到空曠的田野或運動場上跑一跑,優美的環境、狂奔後的渲泄及大汗淋漓的狀態,準能讓我們消除一切憂慮,感覺到生活的快樂。但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心情鬱悶時,切忌從事對抗激烈的運動如球類運動,以免與別人發生身體接觸時產生不愉快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

總之,在麵對陌生人時,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心情不好時及時地進行調節,做一個溫和、剛強的交流強者。

7、我不是阿Q——自嘲的方式也很好

一、幽默的最高境界——自嘲

所謂“自嘲”,顧名思義,就是運用嘲諷語言和口氣,自己戲弄、貶低或嘲笑自己。然而,從自嘲者的本意來看,又並非止於自我嘲弄,多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具有“表裏相悖”、“言此意彼”的特點。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身體狀態是受其心理和精神狀態所影響的,大約有一半以上的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方麵引起的,因此,掌握心理平衡對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讓人難堪的局麵,遇到窘境,如何冷靜應對,調整心情呢?“自嘲”是一劑平衡自我心理的良藥。眾所周知,幽默能使人感到輕鬆愉快,有助於溝通,而自嘲則被看作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古代有一個文人叫梁灝,少年時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狀元誓不為人。結果時運不濟,屢試不中,受盡別人譏笑。但梁灝並不在意,他總是自我解嘲的說,考一次就離狀元近了一步。他在這種自嘲的心理狀態中,從後晉天福三年開始應試,曆經後漢、後周,直到宋太完雍熙二年才考中狀元。他寫過一首自嘲詩:天福三年來應試,雍熙二年始成名。待他白發頭中滿,且喜青去足下生,觀榜更無朋儕輩,到家惟有子孫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龍頭屬老成。自嘲使梁灝走過了漫長的坎坷,終於走向成功。自嘲,也使他走向了長壽,活過了古代難以逾越的九旬高齡。

在現實生活中,因外在形象不美而遭到他人嘲笑的事常常發生。麵對嘲笑,有的人暴跳如雷,反唇相譏;有的人我行我素,不予理睬;有的人悶在心裏,尋機報複。這些做法都是不妥當的,而自嘲不僅可以為自己找到下台的台階,化解難堪和尷尬,還能產生幽默的效果,讓別人覺得你豁達、可愛。

有一位年過花甲的老教授應邀到某高校演講,當晚,該校還同時在舉行一場校園歌手大賽。當演講開始時,老教授發現會場裏的座位有不少都空著,而門口和走廊裏卻站了不少人。很顯然,這些人都是一些動搖分子,隨時準備走人。看到這種情況,老教授走上講台後首先說:“今天我走進會場的時候,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我要特別感謝那些站在門口和走廊上的同學,因為你們是在用肢體語言給我鼓氣——寧願站著也要聽我老頭子演講。而且,你們都是經過鄭重選擇的:在老頭子和少男少女之間,你們選擇了老頭子我;在說的和唱的之間,你們選擇了說的,因為你們相信:說的定比唱的好聽。”

老教授的一番幽默話語,使會場周圍同學的情緒受到極大的感染,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已經掌聲四起。那些站在門外的動搖分子也笑著擁進了會場,一些被掌聲和笑聲吸引過來的大學生也擁擠在門外,有的甚至爬到了窗台上,接下來的演講進行得非常順利。

二、學會自嘲——與陌生人交往中的良藥

在生活中,自嘲是不可多得的靈丹妙藥。不過要注意的是,自嘲並不是自我辱罵,更不是出自己的醜。當我們自我嘲諷時要把握好分寸,既要超脫,又不應太過尖刻,更不能讓自己感到屈辱。

1.放鬆情緒。

幽默本身需要良好的心理環境,而自嘲更需要快樂輕鬆的心境。

各位也許在電影或在日常生活中看過男女雙方第一次見麵時手足無措的情節。男女相親,雙方默默無語,好不容易一方正要開口說話時,另一方也正好想說些什麼,於是兩人同時張開嘴巴,又尷尬地同時閉了口。過了一會兒,同樣的事情又重演了。不過這都是出在別人身上,但是如果真發生在自己身上,其慌張失措的窘態是可想而知的。有這樣一個相親場合,富有幽默感的男女為了解除兩人同時開口的尷尬場麵,對女方說“我們真是默契啊!”一語逗笑了女方,就連女方家長也忍俊不禁,氣氛隨即輕鬆融洽起來。第一次與人接觸時,怯場是不可避免的。若是對自己的失常耿耿於懷,那隻能增加自己的緊張。為了不使自己陷於失敗之中,你應該超然一些,以客觀的態度,自嘲娛人吧!當你對別人自我解嘲地說:“我這個人一怯場啊,手就像酒精中毒一樣抖個不停。”您說完後,手可能就不再顫抖了。因為,緊張已經隨你的自嘲解除了。

2.運用自嘲,傾吐鬱悶。

在生活、工作中,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不合理的評價時,自己氣不公,但又不便直接說出時,就可運用自嘲,以委婉暗示的方式,把內心的鬱悶、不滿吐露出來,以正視聽。比如,有位家庭生活拮據的大齡青年,相過好幾個對象都失敗了。當有人責怪他眼皮太高,擇偶太挑剔時,他抱屈地自嘲道:“您瞧瞧咱這德性,論人樣兒,咱屬‘三等殘廢’,說家境咱是‘第三世界’,我還敢挑剔?”很顯然,這個青年在回答別人的誤解時,采用自嘲口吻,有意揭自己的“醜陋”和“拮據”,借以巧妙地暗示出相親失敗的真正原因,從而達到為自己“正名”的目的,使對方從隱瞞的寓意和自嘲中領悟真情,作出正確判斷,並解除偏見和誤解。這種說法,比起直言不諱地表白自己,或直接了當地駁斥對方,顯得更委婉達意,巧妙得體。

3.運用自嘲,擺脫窘境。

在交際中,當對方有意無意的觸犯了你,把你置於尷尬的境地時,借助自嘲擺脫窘迫,是一種恰當的選擇。50年代期間,有一次,美國總統杜魯門會見麥克阿瑟,而後者是一位十分傲慢的將軍。會見中,麥克阿瑟拿出他的煙鬥,裝上煙絲,把煙鬥叼在嘴裏,取出火柴,當他準備劃燃火柴時,才停下來,轉過頭看看杜魯門總統,問道:“我抽煙,你不會介意吧?”顯然,這不是真心征求意見。在他已經做好抽煙準備的情況下,如果對方說他介意,那就會顯得粗魯和霸道。這種缺乏禮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魯門有些難堪。然而,他隻是狠狠地盯了麥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將軍,別人噴到我臉上的煙霧,要比噴在任何一個美國人臉上的煙霧都多。”由此,我們看到,當令人難堪的事實已經發生,運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過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護,不至於失去平衡,並且還能體現出自己的大度胸懷,有助於在交際中“得分。”

4.運用自嘲,打破僵局。

在與人交涉事務,運用自嘲,有時能收到以退。為進的效果。某市蔬菜公司一位科長到外地調運鮮菜,買方想趁機撈一把,因而報價很高,雙方僵持不下。眼看市場供應就要脫銷,心急火燎的科長,卻擺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使用了自嘲語言,說道:“其實,你們把我看高了,我不過是個小科長,還是個副的,我手中能有多大權力?再說,天氣這麼熱,我花大價錢買一堆爛菜幫子回去,這個責任我能擔得起嗎?”他的這番自嘲,不但使指望過高的賣主們大為泄氣,開始動搖了當初的決心,而且對他的“苦衷”還產生了一絲同情的心理。當然,他們更擔心天熱爛萊,最後終於妥協,達成了協議。從這個事例不難看出,這種自嘲反映了說者的機智,帶有很大的策略性,致使僵局出現轉機。

5.自嘲還能增加幽默感。

比如,丈夫要出國深造,妻子半開玩笑地對他說:“你到那個花花世界,說不定會看上別的女人呢!”丈夫調皮他說:“你瞧瞧我這副尊容,瓦刀臉、螳螂腰、羅圈腿,站在路上別人怕是眼角都不抬呢!”一句話把妻子說得撲哧一聲笑了。丈夫的自嘲巧妙地包含了讓妻子放心的意思,這比一本正經的發誓忠於她,不是更有詩意和情趣嗎?大凡具有幽默感的自嘲,往往是對自己缺陷的誇張和形象化,很能表現自己的坦誠品格,易於得到對方的信賴和好感。

在社交中運用“自嘲”需注意以下原則:一是審時度勢,相機而用。自嘲雖具有一定的表達功能,但也有明顯的局限性,充其量它不過是一種輔助性的表達手段,不宜到處濫用。比如,對話答辯、座談討論、調查訪問等,就不宜使用自嘲,而應直抒胸臆、坦率誠實地吐露思想觀點,介紹情況,回答問題。如果不看場合時機,隨意使用自嘲,就會弄巧成拙。二是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態度。具有積極意義的“自嘲”,包含著自嘲者強烈的自尊、自愛和責任感。自嘲者不過是采取了一種貌似消極,實為積極的促使交際向好的方向轉化的手段。而玩世不恭,則是人們對世事表現出的冷漠、譏諷和不負責任的態度。如果自嘲出於這種態度的話,就會失去任何積極意義,有害於交際。三是運用自嘲當適可而止。自嘲有時具有“嘲人”的刺激作用,運用它應格外慎重。通常情況下,應是“點到為止”,讓人意會即可,不能一味放縱,喋喋不休,如同用過量的鹵水點豆腐變得苦澀一樣。

自嘲,是宣泄積鬱、製造心理快樂的良方,當然也是反嘲別人的武器。學會自嘲,你就會擁有一個平穩和健康的心理,一副健康的體魄。通過幽默智慧的表達方式,或能打破談話時的僵局,或能巧妙應付突然出現的尷尬場麵,或能有意識、有目的地宣泄內心世界而獲得一種慰藉。

總之,在社交場合中自嘲是不可多得的靈丹妙藥,別的招不靈時不妨拿自己來開涮,至少是安全的,除非你指桑罵槐,一般不會討人嫌,智者的金科玉律便是:不論你想笑別人怎樣,先笑你自己。凡是能操縱最高級的語言藝術——幽默的人已經是“智力過剩者”,那麼能用最高境界的幽默——自嘲作為武器者,便堪稱人情操縱場上的“無冕之王”,怎能不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