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與陌生人幾種重要的的交流方式(1 / 3)

1、與上下級和同事相處技巧

一、與陌生同事相處之道

作為陌生的同事,我們沒有理由苛求人家立即為自己盡忠效力。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裏,我們都要努力互相了解,不僅是你了解對方,而且是對方了解你的階段。在發生誤解和爭執的時候,一定要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人家想想,理解一下人家的處境,千萬別情緒化,把人家的隱私抖了出來。任何背後議論和指桑罵槐,最終都會在貶低對方的過程中破壞自己的大度形象,而受到旁人的抵觸。同時,對工作我們要擁有摯誠的熱情,即便是陌生的同事,也必定大力支持,支持便意味著接納你的觀點和思想,有利於將來的合作。

1.首先表態的技巧。

當有難題要應付時,自己作為一個對他人來講的陌生人,首先要聽取別人意見,但是可以選擇首先表明看法的方法,放下架子,其他同事會認為你很坦誠,可以給與你更多的幫助,而非遮遮掩掩,最後自己學不到知識,人際關係也受影響。

2.批評方式的選取。

麵對陌生同事,可以批評,但是批人不揭“皮”。當現場人多,即使對方做的不對,如果當著大家的麵批評,會深深挫傷其自尊心,認為你不信任他,從而產生極大的抵觸情緒。記住一條適合所有對象的真理:誇獎要在人多的場合,批評要單獨談話。

3.交流時間次數的合理安排。

多交流顯得親熱,交流時間不要太長,長了之後言多必失,頻繁短時間接某一個陌生同事,雖然可以更容易親近對方,但是也更容易知道你在注意他、關心他,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4.請求他人幫助解決問題。

老員工都有熟練的技巧,而且一般都很熱心地把一已之長貢獻給群體,當然也包括你這樣一個初來乍到的陌生人。事實上,他們對本身工作的認識。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要求他們幫助解決問題,不單可以有效地運用寶貴的資源,而且可以一起合作、共同參與。

5.加強和同事感情。

用一些小技巧,比如親筆寫一封感謝便條,打個電話,請對方喝茶、吃飯,對其生活和家庭表現出一定的興趣,經常走走,打打招呼,有時候送些神秘的小禮物。

其實,在一個整體裏,每個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任何人都有可愛的閃光之處。當你超越對手時,沒必要蔑視人家,別人也在尋求上進;當人家在你上麵時,你也不必存心添亂找茬,因為工作是大家團結一致努力的結果,“一個都不能少”。無論對手如何使你難堪,千萬別跟他較勁,輕輕地露齒微笑,先靜下心幹好手中的工作吧!說不定他仍在原地怨氣,你已完成出色的業績。露齒一笑,既有大度開明的寬容風範,又有一個豁達的好心情。悠然地輕輕一笑,就會甩去煩惱,笑去恩怨。你會發現,天空仍然湛藍,生活依然十分的美好。

二、麵對陌生上司,我們能做很多

作為新企業的一員,新員工從大局出發,顧全集體的整體和長遠利益。而作為新的下屬,應當尊敬陌生的上級,這不僅是必要的尊重,也是任何一個團體、單位和組織紀律所要求的。因此,無論上司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我們都要從態度上堅持對他的尊重,如果他的做法有不妥之處,我們應該以一種巧妙的方式來提醒他,使他能夠接受,不應是一應的順從。工作中是上下級關係,生活中是朋友關係。那麼,當我們麵對新的領導時,如何處理好這種微妙的關係呢。

下級作為被領導者,要維護領導的威信,遵守組織原則,服從分配,積極工作。要體諒領導的難處,設身處地為領導分憂,滿腔熱情地幫助領導,補台而不拆台。領導工作出現差錯時,要提出善意的批評和建議。領導和群眾有矛盾時,應從中作些協調解釋工作。與領導發生矛盾分歧時,要寬宏大度和氣坦率地向領導講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不要針鋒相對,大吵大鬧,激化矛盾。

以上種種行為不管其動機如何,就其後果來看,都會影響與上級的關係。雖然有的交往方式個人會獲取一時之利,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對事業、對組織、對上級、對自己都有害而無利。下級與上級正常交際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我們向上級請示彙報工作時注重下述禮儀要求:做好準備;根據領導工作選擇恰當時間;嚴格遵時守約;語言得體;適時離去;主動說“請您留步”、“謝謝”的活。

2.服從上級的領導,不要對上級采取抗拒、排斥態度。下級服從上級是起碼的組織原則。一般情況下,上級領導的決策、計劃不可能全是錯誤的,即使有時上級從全局考慮出發,與小單位利益發生了矛盾,也應服從大局需要,不應抗拒不辦。更何況有的人因為與上級產生了矛盾,明知上級是對的,也采取抗拒、排斥態度,那更是不應該的。感情不能代替理智,領導者處理工作關係,不僅有情感因素,更要求理智地處理問題。頂牛、抗拒、排斥不是改善上下級關係的有效途徑。下級與上級產生矛盾後,最好能找上級進行溝通,就是上級的工作有失誤,也不要抓住上級的缺點不放。及時地進行心理溝通,會增加心理相容,采取諒解、支持和友誼的態度。

3.敢於指出和彌補上級的失誤,但不一定用逆耳之言。上級作決策、訂計劃、實施指揮,囿於各種限製,難免會出現失誤。發現領導失誤之後,不能為討上級歡心,按其所好,助其蔓延,也不能害怕上級不高興,沉默不語,而應當及時指出,使失誤盡快得到糾正。這樣才能減少損失,否則,錯誤的決策、計劃蔓延發展,總有一天不僅要禍及組織,而且會禍及自身。當然,指出上級的錯誤不一定非要用逆耳之言。有些人認為“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但是他們不知道,如果能達到治病的目的,忠言不逆耳、良藥不苦口豈不是更好。指出上級的失誤,不一定開口就大講其弊,開口就說人家錯了,有時上級心理不一定承受得了,不妨采取點“以迂為直”的戰術,走走迂回路線,這樣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觸礱說趙太後,通篇沒有逆耳之言,沒用激烈的言詞,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成功地幫助太後糾正了失誤。他的批評方法值得借鑒。指出上級失誤不能是竹筒倒豆子,傾完拉倒,要考慮怎樣才能讓上級接受。否則,批評完了,或者發了一通牢騷,不僅不起任何積極作用,而且還會增加摩擦和衝突。對上級的失誤,還應該提倡“補台”精神,幫助上級彌補缺陷,不能站在旁邊看笑話,甚至諷刺。這種消極的交往態度會使上下級關係緊張和冷漠。對上級工作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要及時提出來,提建議時要防止使用脅迫性的口氣和方式,脅迫上級接受往往會適得其反。

4.交往要有耐性,要經受得起挫折和反複。下級不可避免地要向上級提工作建議,向上級提建議時要有耐性。一般說來,上級要比下級高明一些,但是客觀情況並非完全如此,在某些問題上,下級的認識高於上級的認識是正常的。範進中舉時寫的文章,主考官要看幾遍才“解其中味”,這類事例在工作中有時也會發生。當下級的認識高於上級時,要取得上級的支持,必須有不怕挫折、不怕反複的精神,要反複地向上級說明自己的觀點,逐步使上級了解新建議的內容與好處,從而達到說服上級、取得上級支持的目的。有時,由於上級不理解,還可能招致指責和批評,這時千萬不能氣餒,應該勇敢接受挫折、誤會和指責,繼續堅持下去。如果缺乏堅持精神,就會使美好的願望夭折在磨難之中,堅持下去,有時會出現“柳暗花明”的局麵。

5.想要獲得新上司的認可,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去上司那裏獻殷勤,我們還應該學會下麵的技巧和方法:自動讓上司知道你的工作進展;對上司的詢問有問必答;接受批評,不犯兩次過錯,讓上司省事;不忙時盡量幫助別人,讓上司有效;在工作上力爭幹得比上司安排的多一點,想得比上司交代的深一點,結果比上司要求的好一點;上級當然喜歡工作踏實,能力出眾的部屬,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幾點,自然容易被新上司認可。

三、如果你剛剛去了一個新公司……

當你在工作上表現優異,你信心十足的期待獲得晉升,而當你的上司讓你管理一個小組甚至一個公司時,如果對待那些陌生的下屬和員工也將是你能否勝任的重要的因素。

因為如果你管理的小組工作質素下降了、你應有的表現沒能發揮、其他同事亦怨聲載道……事情似乎變得一團糟,要上司再度主持大局,這樣就相當於你自己砸了自己的腳。

1.首先要避免新任領導者容易犯的錯誤。

(1)缺乏自律。

如果公司是要求早上準時上班的,作為小組領導人,你又在何時到達公司呢?若你也在電腦上安裝了遊戲,同事也不會覺得用工作時間玩遊戲是不應該的。如何控製自己是想控製下屬的首要問題。

(2)判斷錯誤。

有些管理人難以管理別人,是因為他們做決定時,往往是先有行動之後才思考、或是未有足夠資料就下決定,甚至以感性先行。結果是很多決定要更改,同事被帶領著團團轉。

(3)鬆緊難定。

你不知道在管理上何時要緊,何時要鬆。管得太嚴,同事凡事要聽你指揮,不敢自己發揮;管得太鬆時,同事又會因為缺乏指導而感到不受關注。所以你要在給予工作時,先與負責的同事商議建立共識,在適當時候給了解同事的進度,主動給予指引。

(4)做得太多。

這是許多新任管理人常犯的錯誤--因為同事做得不夠好,所以自己拿來做,正如中國人所說的「校長兼打鍾」。好的管理人不是一個人可做十個人能做的事,而是能指揮十個人做好他們應做的事。所以你應花時間去教同事做好自己的工作,那是他們的職責。你的工作就是一個導師。

(5)管得太細。

有些管理人自信找到一套必殺的方法,便硬要同事按他的一套去做。同事如果想到用其他方法也能達到相同的目的,何不讓他一試呢?別扼殺創意,在新經濟時代,這是很大罪過。

(6)一套標準。

美國NBA籃球教練在訓練運動員時會說:I will not treat everybody the same,but I will treat everybody fair。

(7)抱怨太多。

升了做管理人,第一項失去的權利,就是隨意批評公司的政策。因為你的角色巳變為政策執行人,即使有不滿,亦不宜在下屬麵前抱怨,因為下屬是你的跟隨者,你有不滿時,如何能要求他們尊重公司的決定?要投訴的話,就向有能力改變局麵的人說。

(8)逃避做決定。

管理人每天要麵對人事問題、做決策,有些情況確是難題。如果想著拖得就拖,把事件擱置,往往導致麻煩更多,令自己大為失分。

(9)野心太大。

有些管理人新上位,渴望有多點表現,野心表露無遺。下屬對這類上司通常都會有負麵的看法,怕他騎著別人助自己上位。其實在你上位的同時,你也應考慮著與其他同事一同進步。

(10)自我膨脹。

升職隨之而來的,就是高一級的職位帶來的好處,例如多幾天假期、有某些特權、下級對你的態度較客氣等……有人享受之餘,勉勵自己更上一層樓;也有人開始自我膨脹,疏於改進,結果就是行人止步。

2.如何更好領導下屬。

(1)讓下屬了解事情的全局。

安排工作時要講清目的和全局,而不是隻告訴他“你現在該做什麼”。有些管理者認為“下屬幹好當前的工作就行了,沒有必要了解事情的全局,因為我才是整體調度者”,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如果你的下屬不了解事情的全局,他隻能完全按照你的表麵意圖不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問題,他都要向你彙報,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處理是正確的。這樣長此以往,你的下屬會成為你的“跟屁蟲”,工作能力不會有任何長進。

讓下屬了解事情的全局,並且了解其他員工是如何配合的,這非常有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了解了全局,下屬就會明白這些事情的做事原則,在一些細節上就會靈活處理。久而久之,下屬就會認真地去思考自己的工作,並且會將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想法告訴你,你不但多了一個好參謀,他的工作勁頭也會很足。

(2)命令明確。

在給下屬布置工作時,還要把你的工作命令講的明確,比如“這件工作要求什麼時候完成”,“完成的標準是什麼”等等,都要講清楚。命令明確為分清職責提供了條件,當工作中出現了問題時,很容易分清是管理者的責任,還是下屬的責任。這樣可以防止相互推委,減少工作中的管理矛盾。另外,它為客觀評價下屬的工作提供了前提條件。

(3)讚揚下屬。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揚。讚揚是最廉價、最神奇的激勵方式。有些管理者認為:我已經為我下屬的勞動付出了工資,沒有必要去做這些事情。如果你這樣對待下屬,你的下屬也會這樣對待你:公司為我支付了工資,我為公司付出了勞動,所以我沒有必要關心公司的前途。如果管理者和員工形成這樣的局麵,就很難有愉快合作的工作氣氛了。

(4)有事找下屬商量。

成功的管理者總是將這樣一個概念深人人心:組織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責任感的形成會為自信心的樹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也使下屬更明確自己在組織中所處的位置,更加珍惜自己的勞動與業績。提供成功機會,人們常說,一個失敗者的出路有兩條,一是成為更輝煌的成功者,二是成為出色的批評家。要知道,失敗者也是教訓的擁有者,你若給他們一個成功的機會,他們就會將教訓轉化為成功的財富。不妨給下屬壓上“重擔子”,“人的工作任務必須在能力之上。”這是東芝公司總裁土光敏夫的一句名言。挑戰性的工作會讓參與者在體力與心智上得到鍛煉,便他更加能幹,並感激上司對他的信任。

(5)要有傾聽和接納的雅量。

要把你的同事和下屬,當成戰友,他們是和你為同一個目標在一起工作的,是一條戰壕裏的戰友,要想讓他支持你,你必須首先尊重他、支持他,對於戰友間的不同聲音和意見要真正地聽進去,並且真正用他的想法來改進和完善你的想法,讓他們感到你是非常尊重他們的,在任何場合,你都必須首先讓他們充分表達他們的意見,作為領導,你應該而且也隻能在充分吸收他們意見的基礎上,最後才能表達你的意見,這樣的決策才最有可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也才最大可能地正確。

(6)要真心地了解、關懷和感謝同事和下屬。

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在上任開始就急於在業績上獲得成績,要用關懷來代替指責,用了解來培養默契,用感謝來求得支持。對下屬和同事多一份體諒,就多一份和諧;多一份了解,就多一份寬容,感謝別人曾經有過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你不可能會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要把“謝謝”作為你使用頻率最多的兩個字,去當麵感謝他們的每一個支持和幫助,每一份努力和進步。

3.做一個管理人員固然要在員工麵前豎立好“威信”,但“威信”不是要過去擺架子,自己上班以工作為中心,以公司規章製度為原則那是當然,但還要考慮下屬的意見、想法,每個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也要從他們的切身利益著想哦。

一﹑生活中的自我推銷

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的座右銘:推銷就是熱情、就是戰鬥﹑就是勤奮地工作﹑就是忍耐、就是執著的追求﹑就是時間的魔鬼、就是勇氣。

生活處處充滿推銷。從街市裏沿途叫賣的小販,到街頭色彩豔麗的路牌廣告,從各種宣傳媒體的發行與播放;或從嬰兒對母親的微笑,人們無處不感到推銷的存在。從廣泛的涵義來理解,不同職業的人也可理解成各類型的推銷員。例如:演員向觀眾推銷藝術,政治家推銷其政見,傳教士推銷其教義;在此看來以上都是生活推銷表現的幾種形式。人隻要生活在世上就要和各種各樣的人發生種種聯係,產生各種交往。你要取得成功,你就要不斷推銷自己,用你的推銷技巧搏得別人的理解﹑好感﹑友誼﹑愛情,以及事業上的合作,才能取得優異的成果。綜上所述,推銷定義為:是使自己的意圖和觀念能獲得對方認可的行為。簡言之,就是獲得他人理解的行為。

四、向陌生人推銷自己的方法

人生活在世界上,總是要與別人交往的。通過交往,溝通信息,增進了解,發展友誼,共同進步。交往,第一件事就是要使人認識自己,喜歡自己,信任自己。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就是要善於“推銷自己”。所謂向陌生人推銷自己,就是向他人介紹自己,其實質是介紹自己的能力。這個自我推銷大有文章可做。如果不會推銷自己,本來有很好能力也沒有人注意。巧妙的推銷自己,可以使得陌生人全麵了解自己的思想、品德、性格、技能;有助於在第一次接觸中留下良好的印象;會得到陌生人的熱情幫助。因此,要走好人際交往的第一步,就必須學會推銷自己。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推銷自己呢?

1.樹立正確的推銷指導思想。

一個人的行動是由思想支配的。在求職時,一切行動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求職單位並被錄用,這就需要有正確的推銷指導思想來指揮自己的行動,以便使你想去的求職單位喜歡你並錄用你。正確的推銷指導思想應該是:

(1)以誠摯、實事求是的態度推銷自己。

誠懇地表明自己為什麼願意到這個單位工作,如實地介紹自己的學習成績、業務能力,既不誇張也不過分謙虛,既不掩飾也不做作。萬萬不可吹噓,對自己的成績、評價要恰如其份,不要一談自己的成績就誇誇其談、津津有味。一般說來,第一次麵談是會使人感到你是否誠懇和求實的。

(2)全麵地客觀地介紹自己過去的表現及今後的打算、抱負。求職時,一定要全麵介紹自己。

這全麵,既包括取得的成績,也包括受過什麼處分,還要包括自己今後的打算。有的求職者在推銷自己時,隻講如何“過關斬將”,不講怎樣“走麥城”,對自己曾有過的錯誤甚至處分,隻字不提。其實不提並不能使人家永遠不知道,如談話時不知道你有過錯誤、受過處分,決定錄用你,但在正式錄用前還要進行審查,一看檔案有過處分記載,再與你談此事時,你吱吱晤晤,不能如實地講自己是怎麼受的處分,也會做出不錄用你的決定。如果一開始就坦誠地介紹自己受過處分,講清當時的思想動機以及對受處分的態度,後來再沒犯過,錄用單位反而會喜歡你的坦誠,不會影響對你的錄用。

(3)要及時、主動、有針對性地推銷自己。

在擇業過程中,一旦找到具體的用人單位時,可及時主動、有針對性地向這些單位介紹自己,主動登門推銷自己,主動全麵介紹自己,不要等人家問一句才答一句,要有針對性地介紹自己。如果你尋找的是教學單位,在介紹自己的技能時,就要著重介紹、表現你的思維力、演說能力和書寫能力等。

(4)要層次分明地推銷自己。

有些內容用書麵形式介紹,就不必在麵談時再重複;有些內容在書麵中雖然列出來了,但不詳細,可在麵談時詳細介紹。在麵談時,要想好先講什麼、後講什麼。先講一般情況;再講自己具備的文化、知識、技能;也要講自己己在哪些方麵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社會上對這些成績有什麼承認;還要講自己曾有過什麼嚴重缺點、錯誤,甚至處分,什麼時候已經改正。最後要講自己今後的打算,如果被錄用,自己準備怎麼於。總之,在開始求職談話之前,一定要用正確的指導思想來推銷自己。第三、全麵、交替使用推銷方式方法。

2.停頓是精密思考藝術的關鍵。

我們都不太喜歡停頓,因為我們都認為,“如果我回答問題花的時間太長,別人就會認為我很笨。”這就是停頓變得不太自然的原因。我們可能從一個想法跳到另一個想法,隻要停頓的時間能夠換口氣說出下一件事即可(就像氣象節目主持人在電視上預告天氣那樣),我們還可能使用一些有損於能力的語音來填補停頓時間:“我……嗯……認為……嗯……我們應該……嗯……假設……嗯……我們都是……嗯……成年人。”在講話者說完這句話之前,你不但會對他的能力提出置疑,而且還希望自己趕快離他遠一點兒。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過多地使用了“我覺得”、“我相信”、“事實上”、“實話說”、“坦白地說”、“如果我能這樣說”和“實際上”。這純粹是些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