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衝突在哪裏(3 / 3)

過年的時候,我們兩家長輩在一起吃了頓飯,同時也討論了他們的婚姻大事,我說結婚可以的,我想給他們小兩口買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就在兒子的學校旁邊,親家公知道了我的想法,跟我說房子不用買了,他們家是拆遷戶,現在有兩套房子,要那麼多房子幹嗎,讓我兒子結婚以後住在他們家就行了。親家公當時也表示得很清楚,雖然我兒子住在他家裏可是不算招女婿的,我也就答應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每個人都在忙著結婚的事情,我把原本打算買房子的錢作為彩禮給兒子拿到了親家那裏去了,然後兩家人挑了一個良辰吉日結婚了,可是婚後煩惱的事情就來了。起初兒子兒媳是每周末回家,每次他們回來我都會精心準備一番,因為平時隻有我和老公兩個人在家吃飯,周末他們回來我真的很開心很開心,飯後所有的衛生工作我也一個人全包了,不用兒媳做一點點事情。這樣的日子大概持續了一個月左右,後來他們就不經常回來了,我很想兒子,.我就打電話到媳婦家裏,兒子跟我說他們很忙,沒時間回來,起初的借口就是忙,時間長了我覺得不對勁,又打電話去問,我問兒子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還是怎麼啦,為什麼不回來。兒子終於告訴我。是兒媳婦不願意回來,她說每次回來都是雞鴨魚肉,她不喜歡吃這些,睡得也不習慣,,覺得別扭,而且這邊沒什麼熟人所以就不回來了。聽了兒子的話,我當時真是悶了,掛了電話我痛哭了一場,難道我錯了嗎?

老公知道以後和兒子偷偷地通過電話。再接下來就是兒子一個月回來一次到兩次,每次回來都是匆匆忙忙的,住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走了。媳婦就再也沒回來過。轉眼到了國慶節,我又打電話到媳婦家裏,我特地叫媳婦接的電話,囑咐她國慶節回來吃飯,她答應了10月2日回來。這次我沒有親自下廚,我去飯店叫了幾道菜送到我家裏,都是根據兒子的菜單點的。2日一大早我就起床,坐在家門口等他們回來。10點多,終於看見兒子了,很興奮,忙跑過去迎接,可是就兒子一個人回來了。我問為什麼媳婦不來,兒子說她前兩天去醫院檢查說是懷孕了,這兩天反應很大,所以不來了。兒子吃了午飯就走了,家裏又剩下我們老兩口,感覺很冷清。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心想兒媳不來我去看她嘛,第二天就去了菜場買了兩隻雞去媳婦家裏了。到了以後,兒子在客廳裏麵和我聊天,兒媳就在房間裏睡覺。中午吃飯時間,媳婦起床了。吃完飯,媳婦說她和人約好了打麻將就不陪我了。我說懷孕的女人要多注意休息,打一下午麻將很累的,對肚子裏的寶寶不好。媳婦聽了就不高興了,轉身進了自己房間。接著兒子也跟進去了。他們在裏麵嘀咕了一會兒,兒子就出來了,接著媳婦也出來了,招呼也沒打一聲就出門了。媳婦走了以後,兒子說她去打麻將了。當時真是氣死我了,我拿著包就走了。兒子匆匆跟著我出來,送我到了車站。我一句話都沒有說過,上車後忍了很久的淚水終於爆發出來了。這以後就再也沒有看到過媳婦,兒子也隻是偶爾回家吃頓飯就走了。

今年6月,兒子打電話給我,說是媳婦快要生了.讓我去幫忙照顧她,我說學校一放假我就過去。6月10日,學校的事情結束以後我就帶了幾件衣服過去了。他們幫我在書房打了個地鋪,開始兩天怎麼都睡不著,書房很熱,又沒有空調,後來兒子看我臉色不好知道我晚上睡不好,就讓我去他房裏睡。我和兒子睡地上,媳婦睡在床上,就睡了一個晚上,媳婦就不高興了,第二天就吵著要住醫院去。我說還沒有反應又沒到預產期幹嗎要住院,她不聽非要去醫院,兒子很無奈地就把她送進了醫院。更加讓我沒想到的是她一住進醫院就讓她爸爸托人幫忙提前剖婦產了(親家公是醫生)。生下來是個小男孩,我很開心,我有孫子了。此後連著一星期都是我在醫院陪著她的,可是小孩子的情況並不是很好,每隔2秒鍾就像抽筋一樣渾身顫抖,我就去問了醫生,醫生說孩子神經係統還沒有完全發育好,我心裏很難受啊……一星期以後媳婦出院了,孫子我抱著一起回了家,可是小孩子不吃不喝拚命地哭,我很著急,硬是往他嘴裏塞了一點奶粉讓他喝,每天給孩子喝奶是我最頭痛的事情了,唉……

一天下午兒子在家裏,我就說了,要是讓這個孩子在媽媽肚子裏再待上一段時間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不停地抽筋,我看著心疼死了。可被媳婦聽見了,她就把兒子叫進了房間,接著我聽見了吵架聲。我一氣之下拿著衣服就回了自己家,沒過多久兒子也回來了,他說被趕回來了,說是那是她家的房子。不想看見他叫兒子滾回來,我兒子是老實人,平時話不多,可是老實人發脾氣的話是很恐怖的。現在兒子真的生氣了,媳婦也沒打電話來道歉,反而威脅兒子說要離婚,兒子說離就離,反正也受夠了。我作為婆婆,現在該怎麼辦?孫子剛剛出生,怎麼可以讓他從小就沒有了爸爸或媽媽,可是媳婦實在太不像話了!我該怎麼辦?

無奈的苦媳婦

《新文化報》社主持人楊陽采訪過一個“苦媳婦”:

婆婆跟我的第一次長談是在我剛結婚後不久,那時我跟丈夫正租房住。婆婆家有六個子女,丈夫是最小的,還有一個哥哥和四個姐姐。婆婆家現有兩套住房,一套大伯哥住著,另一套他們老兩口住著,正要回遷。婆婆把我找去,說: “你呢,從小在教師家庭中長大,跟我們這工人家庭的人生活環境不同,我跟你嫂子相處的時間比較長,這套回遷的新房就給你哥和嫂子住,我們住他們那套舊房,以後那套房子就留給大孫子結婚用。他(指我的丈夫)以後就跟你家過,反正你家沒有男孩兒,又有三室一廳的大房子,你家的老人也需要照顧,以後這邊的老人有什麼事都不用你們管。”那年我25歲,大伯哥的兒子13歲。

第二次是在某天的晚上八點多鍾,婆婆把我們找去,說:“‘明天就是繳回遷費的最後期限,你大哥已準備好錢,要是你們在明天早晨八點之前湊出一萬元錢,那回遷費你們交也行。”其實一夜之間湊出一萬元錢我能做到,可即使我拿出錢來,婆婆能把房子給我們嗎?已經決定了的事情又何必這樣逼人呢?我沉思了一會兒。說:“第一,我嫁給丈夫不是衝著他有房子或是有錢,房子怎麼分是老人的事,我沒有意見;第二,老人不能到舊房子去住,那裏條件不好,老人苦了一輩子,不能再給子女倒房子了。”

於是我們一直租房住,剛結婚時沒攢下太多的錢,隻能租那些條件差的房子,不到兩年的時間裏,我們搬了五次家,甚至有時隻能把一些擺放不下的東西寄存到別人家裏或丈夫的單位。後來,我們終於有了一間12平米的小屋,雖然四家公用一個廚房、一個廁所,但我卻十分滿足。我們常去探望公公和婆婆,給他們添置些東西,公公愛看電視,可他家裏隻有一台十八寸的黑白電視,我狠了狠心,給公公買了一台康佳大彩電,看著公公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條縫,我心裏高興極了。夏天天熱,我就給老人買台電扇;冬天老人手涼,我就買個水袋給老人暖手。其實那時是我手頭最緊張的時候,可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孝敬老人真的是不能等的事情。

2002年春節,我們終於有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拿到鑰匙的那天,我喜極而泣。我把孩子接回來,婆婆自然就跟了過來,我想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何必耿耿於懷呢?婆婆的牙不好,我說我給你出錢,把牙鑲上吧。於是,婆婆開始拔牙、鑲牙,我沒有工作,就在家裏侍候婆婆,婆婆愛吃的東西我都給她切成末,什麼雞肉末、排骨末、香腸末,甚至小白菜末、小蘿卜末、黃瓜末,各種蔬菜幾乎都做遍了,我還到處去給她買肉鬆、玉米糊等易嚼的食品。我總覺得老人嘛,占了一個“老”字,就讓她過幾年快樂的日子吧,過去的不愉快就算了,現在不是過得很好嗎?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婆婆幫我接送孩子,我在家裏買菜做飯,其實我家的一日三餐就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婆婆不吃魚、不吃海鮮、不吃蛋、不吃香菜、芹菜、紫菜,不吃過甜的、不吃辣的、不吃黏的,而丈夫不吃花生米、不吃豆製品,但是每頓飯又不能少於兩個菜,確實是很人傷腦筋的事。憑心而論,我覺得自己對婆婆比對我媽都好,因為我媽不在我的身邊,我照顧不上她。可婆婆卻好像總是對我“另眼看待”。冬天天冷,婆婆總是把三雙鞋烤到暖氣上,直到有一天,孩子把我的鞋也放到暖氣上說“讓媽媽的鞋也熱乎熱乎”,我鼻子一酸,眼淚差點兒掉下來。為了掙錢,丈夫常出差,丈夫一走,婆婆就帶著孩子回去住,仿佛這個家已人去屋空。孩子兩歲生日那天,丈夫照例出差,婆婆照例帶走了孩子,我守著給孩子買的生日蛋糕獨自在家裏發呆。

其實婆婆是個性情冷漠的人。二大姑姐的孩子在我家附近上學,中午沒有地方吃飯,眼看著孩子正長身體的時候饑一頓飽一頓的,我心裏挺難受,我說讓孩子中午到咱家來吃吧,話沒說完,婆婆就連聲反對:“別讓她來,把她找來你侍候她吧,告訴你,我可不管她。”可憐那個孩子從小在婆婆身邊長大,還一心當婆婆是世上最親的人。非典期間,四大姑姐隔離在外,丈夫想給她捎些日用的東西,婆婆就專門給她收拾一些舊杯子、破棉被,準備用完就全都扔了,我說全給她拿最好的,我親自給她送去,別說她沒得非典,就是得了非典,自己家人還能攆出去?

婆婆脾氣怪異,高興的時候就摟著孩子“寶啊寶啊”親個不停,不高興的時候就把孩子連推帶搡地推到沙發裏,任由孩子哇哇大哭。婆婆經常罵人,有一天,我從街上回來,聽見孩子邊跑邊喊:“小兔崽子,×××,小兔崽子。”我一把把她揪過來,虎著臉問她:“跟誰學的?誰說的?”孩子膽怯地說:“奶奶唄。”這些話在婆婆看來根本就算不得罵人,可在我看來卻是無法容忍,也許這就是婆婆當初所說的我們之間的差異吧。

婆婆仍喜歡給孩子亂吃藥。有一天早上,我被孩子的哭聲吵醒了: “給我小藥片,給我小藥片!”我趕緊跑過去問怎麼了怎麼了?婆婆說是自己吃含片時給了孩子一片,我拿過藥盒一看,眼裏幾乎冒火了,上麵分明寫著含咖啡因多少克,兒童禁服等字樣,我想責備婆婆,可我終於什麼都沒說,隻是抱起孩子,想盡辦法地哄她,好一會兒,孩子才漸漸止住了悲聲。

相處近6年了,我從來沒對婆婆說過一句表示不滿的話,我想,有些事即使我不說,婆婆也一定知道是自己做得不對,人與人之間相處,必然要相互容忍,為什麼婆媳之間總會有矛盾呢?我隻要處處把她當成朋友看待,難道會換不來她對我的真心嗎?於是婆婆悶時,我會陪她嘮嘮過去的事;婆婆閑時,我會帶她去逛商場買衣服;婆婆生病時,我會拉著粗心的丈夫半夜去給她買藥;到了母親節,我會送她跟我媽一樣的禮物:婆婆想回農村,我就張羅著讓丈夫借車陪她去,又給她帶上足夠的錢。為了買到婆婆愛吃的豆腐花,我有事沒事總是光顧那家小店,因為店裏不常做,所以常常空手而歸。去的多了,領班就問:“誰那麼愛吃豆腐花?害得你跑這麼多趟?”我說:“是婆婆。”他說:“聽說過給自己媽買的,沒見過給婆婆跑這麼多趟的,今天,咱們就專門給她做一鍋。”我對婆婆的孝心,可見一斑。

本以為生活會這樣一帆風順地過下去,可誰知今年卻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

2004年春節,是我過的最不愉快的節日。父親的白血球在體檢中發現降到2400,查不出原因;母親在醫院裏開藥時突然暈倒,幸虧得到及時的搶救。因父母身體不好,就沒讓外地的二姐回家過年,誰知二姐把手扭傷,二姐丈夫又出了事故,我心急如焚,想到外地去照顧二姐,又放心不下父母。偏在這會兒愛人單位又分了新房,舊房子分給了下一家,那家的主人整天追著我搬家,丈夫又出差在外,我每日都忙得焦頭爛額,著急上火,嗓子啞得說不出話來。

丈夫出差回來就忙著打麻將去了,丈夫就是這樣,家裏什麼事都不管,仿佛都與他無關,更別說關心我了。我給他打電話問他幾點回來,他說晚上七點,等到了晚上七點,我做好飯菜等他,他又打來電話說不回來了,丈夫出去玩麻將的時候總是這樣,先說一個早些的時間,而後再打電話,好讓我以為他也是臨時決定,其實這種伎倆用多了也就沒意思了。晚上,丈夫的領導找他辦事,我知道他辦事後必將經過家門,可他沒回來,打電話問才知道他又去喝酒去了。我知道丈夫每天很累,需要休息娛樂,可家裏事這麼多,我嗓子都啞了,還在發著燒,他竟路過家門也不入,我非常生氣。

晚上十二點多,丈夫回來了,我哭著跟丈夫吵了起來,可這時,婆婆卻敲開我們的門,非要說兩句,丈夫剛打開門,婆婆就劈頭蓋臉地數落起我來,說我某天嫌屋裏空氣不好去開窗戶時沒有麵帶笑容,是給她臉色看;說我某天把她化凍的兩袋蝦仁拿回去了一袋,是對她不滿;說她要回自己家去住省得老病氣犯了還得吃藥;說春節看別人家都是兩個人,自己是一個人,要找個老伴讓我一年之內看結果;還說她走了讓我好好清醒清醒……當時我整個人全蒙了,我真的沒想到婆婆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本以為自己百般容忍能夠換得家庭和睦,可沒想到她還有一肚子的“委屈”。我坐在床上,半天沒說話,婆婆說你也說兩句,我說:“如果我去開窗戶時沒笑著去開,那是因為我實在笑不出來,跟你無關;如果我在某天拿回去了一袋你化凍的蝦仁,那也是我覺得咱們一次吃不了兩袋,況且留起來也是下次咱們一起吃。”想想平時,有好吃的東西我總要等著婆婆一起吃,買衣服時先給婆婆、丈夫和孩子買,對自己從來都那麼吝嗇,我總是想省省吧,留著錢給婆婆打車接送孩子用,留著錢給丈夫在賭桌上一擲千金。婆婆突如其來的指責讓我很吃驚,也很傷心。我不知道孝順兒媳的標準是什麼樣,但我覺得,這麼多年,我對公公和婆婆都問心無愧,現在競需要自己“清醒清醒”,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過什麼應該“清醒”的事。

其實婆婆提出要走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每當我跟丈夫吵架時她就會提出要走,而她一走,孩子就會哭,我每每因心疼孩子也自然得放下架子主動跟丈夫和好,而丈夫也就愈發增長了驕氣,變得越來越盛氣淩人。

適逢我家搬家,我跟丈夫說孩子大了,該買張大床了,婆婆聽見了,便認定我是在攆她走,氣得我也不願跟她解釋,直到我把孩子的大床買回來,她才不吭聲了。婆婆就是這樣多疑的人,所以我隻能處處小心,少說多做,以免惹她生氣,可即使這樣也會有問題。丈夫又出差了,婆婆去大姑姐家幫忙,我領孩子回了娘家,晚上八點多鍾,婆婆按響了我娘家的門鈴,氣洶洶地說:“咱家大門怎麼開不開了?咋回事啊?”我連忙領孩子下了樓,老爸不放心,也跟我下了樓。回家的路上,婆婆不停地在說一定是我把門從裏麵反鎖上了,要不然怎麼會開不開呢,我一聲不吭,到了家門口,我掏出鑰匙一下就打開了門,我領孩子進了屋,隻聽婆婆在那邊給大姑姐打電話:“門開

不開了,還是她爸來幫著開的。”

婆婆就是喜歡睜眼說瞎話,有一次她想到大姑姐家去,又不想帶著孩子,就問孩子:“你願意跟奶奶走還是願意跟媽媽走啊?”孩子說:“願意跟奶奶走。”她以為我沒聽見,故意大聲說:“願意跟媽媽走啊,快去吧。”我不明白這樣的對話除了讓無知的孩子學會撒謊之外還有什麼意義。婆婆從來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她更喜歡“啟發”式思維,有時借口孩子想怎麼怎麼樣,有時想去卻故意說不去,我總得在婆婆的話中猜測著她的真實想法,我覺得在自己的家裏這樣生活很累。

對我為她所做的一切,婆婆從未表示過任何形式的感謝。有一次閑暇時我問她:“媽,您說咱家這麼多子女誰對您最好?”“都對我很好。”我不甘心,又問:“那您說這麼多子女誰照顧您最多呢?”“都很多,各盡各的孝。”我不明白,為什麼說一句感激的話對婆婆來說是那麼的難,6年了,我付出的辛苦沒有得到過任何形式的認可。即使這樣我也認了,人嘛,都憑良心吧,可為什麼責難我的話張口就來呢?

婆婆堅持要走,我哭著勸婆婆:“如果說今年春節我表現出心煩,那絕不是因為您,是因為今年我家裏的麻煩事太多,再說,無論您走到誰家也過不上像在我家裏過的這樣的好日子,您也享不著這麼多的福。”婆婆冷冷地說:“你家裏的事那都是你自己的事,跟我無關,我一聽過也就拉倒了,況且,我吃苦吃慣了,享不了你家的福。”婆婆的話深深地刺傷了我的心,我一直把婆婆當成朋友一樣看待,可婆婆對我竟如此絕情,至此,我無話可說。

婆婆走了,我和孩子都病了,可丈夫卻視而不見,隻是臉色一天比一天難看。有一天吃晚飯時,孩子吵著要找奶奶,丈夫借機跟我大吵起來,他指著我的鼻子破口大罵,還說:“你馬上給我滾,等我媽死了你再回來!”我再也受不了了,衝進屋裏穿上外褲就要走,窗外早已漆黑一片,丈夫要把我趕到哪裏去呢?可是,我已橫下心來,就是死在外麵也再不受這份窩囊氣。這時,孩子飛奔過來一下子抱住了我的腿,她仰起小臉看了看我,跑過去打了丈夫一下又跑了回來,我說:“孩子,別打爸爸,媽媽走了,你還得和爸爸、奶奶好好過呢。”孩子似乎聽懂了,忽然死死地摟住我的脖子,放聲大哭起來。

丈夫已第四次跟我提出離婚,甚至獨自住到了另一間屋裏。我每天送孩子上幼兒園後,就一個人坐在窗前發呆,回想起結婚以來的日子,忽然覺得自己活得很累,生活中的一幕一幕在眼前閃過:停水停電沒暖氣,老鼠蟑螂滿屋跑,懷孕八個月時在廚房廁所掏下水道,因中暑暈倒。在坐月子的小屋裏,搬了七次家,落了一身病。其實我隻是個普通的女人,隻想過平淡快樂的生活,可如今卻背上“不孝”的罪名,成為眾矢之的,走到了離婚的邊緣。我真的會離婚嗎?我苦苦地思索,常常徹夜無眠。

我想到了死亡,死亡對我來說是一種誘惑,可我又如何能夠割舍我的愛子?孩子,失去了媽媽,誰能為你遮風蔽雨?我在死亡的邊緣痛苦地徘徊著,我對丈夫說我活夠了,真不想活了,我祈求著能從他那裏得到些許安慰,哪怕隻有一句挽留的話,可是丈夫卻說:“要死快死,少拿死來嚇唬我。”這就是我同床共枕患難與共的丈夫,他我不敢死或是舍不了孩子,其實他不知道,女人有的時候是很傻的。

我無處可以傾訴,我不願跟父母說,父母年事已高,我不想讓他們為我擔心;我不願跟姐妹說,我不想增添她們的煩惱,隻有自己苦苦地承擔這一切,等到無力承擔的時候,我就離開這個紛繁的世界,離開丈夫和我的愛子,去遠方尋找一片淨土,以安撫我傷痕累累的靈魂。

如此糟糕與極端的關係,她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