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夾心餅幹”怎麼做(1 / 3)

“如果你的母親和你的妻子同時 掉到河裏,你會先救誰?”在我們男人眼裏,這也許是一道最難解的方程題,而且很難得到正解,然而就是這樣的難題在生活當中卻總是被我們遇到。安妻撫母,做好“夾心餅幹”,是挽救處於“水深火熱、躁動不安”中的男人們的最佳良藥!

嚐嚐“夾心餅幹”的滋味

結婚這個字眼總是讓人聽起來既甜蜜又頭疼,早也盼、晚也盼,終於和心目中的他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不過,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更多的戰役在今後的日子裏等著你呢。

婚前纏綿愛慕、如膠似漆,可婚後的柴米油鹽將使浪漫嚴重褪色。婚前原本是戀人的男友,媽媽的孝子,可婚後角色產生了質的轉變,新婚的太太成了婆婆的兒媳婦,與之相伴的是婆媳之間沒完沒了的矛盾和官司。新婚的太太和親愛的媽媽都麵對著極大的挑戰,男人也同樣處於尷尬的境地,家裏每一個人都不得安寧。但作為男人,自然就成了婆媳之間的和平大使,肩負著調停“戰爭”的重任。

太太和母親分別出現在你生活的兩個空間裏,他們看待你們之間的眼光,以及彼此的相處方式注定不同,你不能指望在同一個空間裏你的兩位“領導”能達成共識,你唯一能做的是承認她們倆都是對的。隻不過是在各自管轄的範圍裏。希望她們兩個各自在自己的家裏做女主人吧,這樣你總是要平衡的。

有人說,夾在兩個女人中間的男人,就像老鼠進風箱,兩頭受氣,要具備“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的高超技藝。

其實男人又好像是杠杆中間的支點,婆媳兩邊的平衡全靠支點的調節婆媳過招的藝術中,男人扮演著極其要的作用,有的時候可以說是決定作用。

遙控器就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他們掌握著這場戰爭的勝負。幫誰不幫誰,男人心裏應該自有自己的打算。其實男人更像婆媳之間的潤滑劑,隻有他才有本事處理好老媽和老婆之間的事情。

婆媳關係出現一點緊張,男人成了“夾心餅幹”,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把男人逼上梁山,硬要叫男人做出誰是誰非的表態。還是要給男人一點時間,允許男人“腳踏兩隻船”,雙邊調解,當老婆的不妨接受男人的又哄又勸,當老媽的也要允許兒子疼兒媳。這樣餅幹的夾心才會是又黏又甜的飴糖,而不至於是一塊生硬的糖塊!

聽一曲潘長江的歌曲《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女人》——一個婚後男人的真實心聲,大家聽了後一定會有一些感觸:

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人,你們不要再爭

我對誰的感情最深

你們越是追問,我越是心急如焚

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人

兩個帶給我生命無時無刻不精彩的女人

疼你們一生

是我的責任

我這樣的男人,平凡一生

對家庭還是比較認真負責任

絕不可能一不留神

對愛情不忠貞

男人外表堅強,有時顯得遲鈍

內心其實很脆弱

柔情幾分

當發現老媽又加深了皺紋

心就會酸好一陣

我在外麵像秒針

再大的風雨我自己忍

回到家也需要

享受你們溫暖的氣氛

所以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人

你們不要再爭

我對誰的感情最深

你們越是追問,我越是心急如焚

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人

兩個帶給我生命無時無刻不精彩的女人

疼你們一生

是我的福分

昨天我請老媽大吃一頓

今天就親自下廚

為太太煮雲吞

我一向對太太百依百順

老媽是我的超級至尊

既然我們朝夕晨昏

就該珍惜這天賜的緣分

就不要任何人

打破這溫暖的氣氛

所以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人

你們不要再爭

我對誰的感情最深

你們越是追問,我越是心急如焚

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人

兩個帶給我生命無時無刻不精彩的人

疼你們一生

是我的責任

看著兩個最親近的人過招,要親自出馬調停,對於許多男人來說都有種無法描述的勝利感。但並不是每個男人都有這等福分,還是要看個人的修行。

早在幾千年前,漢代五言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中,就把婆媳之間的難以相處描寫得淋漓盡致,傳統社會的男人似乎注定要遭遇婆媳的兩麵夾擊,但現代社會裏,婆媳在家庭中的地位已大不同前,兩代人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都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避免尷尬可能全在男人的觀念更新。

控訴篇——男人的苦難夾心生涯

一個男人生命中至少會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女人陪伴在身邊,一個是母親,一個是妻子,她們愛著同一個男人,一個是母愛,一個是情愛,一個給了男人生命,一個為男人延續生命,當親情和愛情發揮到極至的時候,因為女人的眼裏是容不得一粒沙子的,這便使得兩個女人之間不停地產生矛盾,家裏的戰火總是不斷。她們之間的衝突,對家庭的影響有時幾乎是毀滅性的。

我家變成了恐怖的戰場

結婚前要裝修房子,母親忙前忙後,找工人,帶著我和妻子跑遍全城的大小建材市場、家具城買材料,看家具,這倒讓在外企工作的我們省了不少心,可苦惱也隨之而來。每次看到的家具和材料,如果妻子和媽媽意見不一致,媽媽總是堅持她的意見,更心煩的是,即使我不發表意見,她也會不厭其煩地想要說服我。而即使是我沒看上眼的東西,隻要媽媽不喜歡,妻子就會極力地推崇,於是乎,我就變成了牆頭草。有時媽媽答應按我們的想法做些改變,可等下班回來,一切還是按照她的想法按部就班地在進行。於是,我們的家在媽媽的指揮下變得沒有一點兒個性,凡是來我家看過的朋友,私下裏都告訴我沒有風格。而妻子更是對此不依不饒的,結婚後一直在叨念:要按她的心意重新來過,這才裝修了三個月的房子哦。

我們剛結婚的時候母親是很喜歡妻子的,如果我娶一個小女人回家,她一定會不滿意,但經過後來發生的一係列事情來看,娶一個柔順少主見的兒媳婦,她們反而會更容易相處。婆媳倆的充沛精力著實令人驚歎,她們在外麵叱吒風雲一整天之後毫無倦色,回到家裏事事都要親力親為,不容別人插手,她們之間的矛盾也就因此而起。

無論什麼事情,兩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意見永遠不統一,而且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就算事情小到客廳換個什麼顏色的沙發座墊都會引起爭執。每次爭論不出結果的時候她們都會讓我裁定,而我的騎牆政策又會令她們十分不滿,所以每回吵到最後兩人都會賭氣說:“算了算了,我不管了。”

管還是得管,過兩天妻子自作主張買了一套玫瑰色的座墊,天天蜷在沙發上看電視時抱在懷裏。過了幾天母親把它們通通換成了亞麻色,妻子就賭氣把心愛的座墊搬到我們的臥室裏,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時決不碰那些墊子。我覺得她們這種孩子氣的舉止實在太可笑,與她們的身份和層次都極不相稱。有時不得不佩服她們比很多男人還有頭腦,有時卻又讓人覺得她們做出的事實在幼稚,而她們卻覺得這事很重要。女人真是難以理解。這些芝麻綠豆的小事,怎麼能上升到離婚的範疇呢?孔老夫子是怎麼說的:“唯某某與小人難養也。”領教,領教。

“夾心餅幹”的獨白

看看下麵這篇“夾心餅幹”的獨白。相信能給你些許感觸:

我的母親像一片烏雲,陰鬱地籠罩整個家庭。我是家中的獨子,三個姐妹出嫁之後,母親更深信不疑地認定我必須娶個唯唯諾諾的媳婦,並且婚後的生活必須絕對服從她的意誌,作為寡母育子嚐盡千辛的回報。我的母親動不動就發怒,一意孤行的性情脾氣,每當念及她自私地企圖主宰我的婚姻,就痛苦地意識到:我將無可避免成為婆媳糾葛的一塊難做的夾心。我多麼地希望有位女子,完全了解我的母親,知道與我結合將會遭罪受累,可是仍然心甘情願地委身於我,和我共嚐人生的悲歡苦樂。我並沒有令妙齡女子一見傾心的瀟灑風采,但我工作認真,為人敦厚誠懇,卻因有一位對人挑剔、我行我素、難以侍候的母親,而自覺卑微敬而遠之。我為母親擇偶的婚姻動機,終於讓我錯失了婚姻的黃金歲月。終於一次偶然遇上了我通情達理的妻子。

母親依然為所欲為獨攬家政大權。結婚7年,我的薪資和獎金,從來沒有交給妻子,但即使是這麼賢慧難得的媳婦,也曾不止一次地因受不了我老母親毫無根由的歇斯底裏而哭回娘家。

我的女兒,牙牙學語的女兒,常為婆媳吵鬧擔驚受怕,號啕大哭,那一顆受蹂躪的童心無時不在呼喚著家庭生活的寧靜。女兒五六歲時,若妻子在背地裏說母親的不是,她便趕緊虛著聲音勸說:“媽媽,快別說了,被奶奶聽見又要挨罵!”

我的妻子頻頻抱怨,甚至痛哭流涕,要求與我母親分開居住。我的母親也常對我發火,幾乎每天吃晚飯,都得發一陣牢騷,真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精神折磨。

“你隻會對你媽言聽計從,我的話你一句都聽不進去!”

“你就會疼老婆,心裏哪還會有我這個老娘!人老了就是遭人嫌!”

我隻能心中禱告,然後好言勸說,或用無言來為自己辯解。我聽夠了母親的咆哮、妻子的哭聲,以及女兒那令人心痛的眼淚。

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夫妻倆的“分歧”與“合作”之間努力謀合,在婆媳的爭執吵鬧之中穿插迂回。

沉默的羔羊

智者說之前總是先選擇沉默!思考仿佛是智者的一種永遠改不掉的習慣。說,是為了表達自己能夠實現的做,所以這個說讓他們經常不得不欲言又止。行,其實永遠地大於言。我可以表達,但是我永遠無法傳遞行所能代表的全部。一個動作完成的同時用語言根本無法全麵地表達清楚。所以智者總是會在行動之後才說上兩句加以點綴,但給人的影響卻勝過千言萬語。為了做智者,很多夾心在“老婆老媽”的紛爭中,選擇做了沉默的羔羊。

然而大多夾心在沉默之後,發出如此無聲的呐喊:

“我該在沉默中爆發,還是在沉默中隱蔽!”

老媽以為養個兒子就可以擁有兒子的一切,包括他的生活、妻子和後代。老婆以為找了丈夫,丈夫就是她的支柱,是她的依靠,丈夫得聽從她的,她有個人的自由,不能受婆婆的支配。婆媳之間的微妙複雜關係最核心的人物恐怕就是這隻“沉默的羔羊”了,而這隻“沉默的羔羊”不知如何處理,依然選擇沉默,而危機卻往往在沉默中爆發了。這樣的生活真是場災難!怎麼辦?

繼續做沉默的羔羊?還是不再做沉默的羔羊?誰也無法絕對。隻能是該沉默即沉默不該沉默則不沉默,真是兩難的答案,無法,現實就是這樣。

不想沉默時,想一想,不是有人說:“真正的智者是善言的,他的言辭會使你完全折服。”的確,智者的睿智和見識似沉默千年的火山,一朝勃發,定能有開山之力。如果夾心的言語能起到冰釋老媽老婆前嫌的功夫,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生日心理戰

兒子:

今年我30歲了,也是結婚後第一個生日。我和老婆商量過,盡管剛結婚手頭有點緊,但意義不同,還是要在酒店裏慶祝一下。媽媽不是“吃醋”了吧?今天老婆有點感冒,於是我問問她空調冷不冷,還把服務員夾給我但我牙疼咬不動的椒鹽排骨夾給了她。媽媽的心好敏感啊,我怎麼補救一下呢?

媽媽:

真氣死我了!生個兒子這麼木瓜腦袋!今天大家到外麵吃飯,給兒子慶祝生日,那個傻兒子就知道坐在老婆身邊,端茶布菜,還問空調冷不冷。他沒看到我向他爸爸借外套嗎?

媳婦:

別人說媳婦與婆婆難相處,一點也沒錯。今天就不知道誰得罪了她,拉長個臉,好像大家都對不起她似的。今天是她兒子生日嘛,我懂事地主動站起來敬酒,她還冷冷淡淡的,如果換一個不識大體的媳婦,今天晚上她兒子回去就有的好看!

兒子:

媽媽問我想要什麼禮物,我說這麼大了,該給母親禮物才對。媽媽很開心,她說有這句話就滿足了。瞧,我有一個多好的媽媽!可是,看老婆的神色有點不對。我對她太了解了,大學三年,工作三年,兩個人才“修成正果”。老婆沒有別的,就是有點小孩脾氣,要別人讓著她。今天她心情應該可以啊,而且我表現還不錯。莫非,是兩個女人之間有點不對勁?

媽媽:

剛才兒子主動給我敬酒,還說兒子的生日就是媽媽的受難日。這句話像一個有知識的人說的,我聽了心裏好舒服?媳婦隻顧坐在那兒自己吃,真是沒規矩。不給我夾菜倒也罷了,也不知道心疼我兒子。

媳婦:

剛剛我對老公說今天的黃魚做得好,婆婆就把擺在她前麵的黃魚不動聲色地轉到我麵前來了。婆婆是個很細心的人,這既是她的優點,也是缺點。有時未免太小心翼翼,太小心眼了,哪裏像我爸媽,肚子裏藏不住事。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看到,就會萌生不同的想法和情緒。婆婆媳婦的立場差別如此巨大,在男人眼裏,她們的言行也就難免會匪夷所思了。

一個“部門”,兩位“主管”

很多好朋友聽說我要寫這本書,像是“恨不相逢未處吐”終於找到了知音似的,給我講了他們的故事,並提供了很好的建議,以下就是我鐵哥們“仨兒”的故事:

我老媽曾經是一家事業單位的黨委書記,退休以後又受聘於一家企業做了經理。我們都勸她在家好好休息,種花養魚,她壓根聽不進去,每天忙忙碌碌的倒也自得其樂。我老婆更忙,她在一家出版社作總編輯。像許多成績斐然的職業女性一樣,做起工作來極其敬業,辦事麻利周全。唯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她聽不得別人說她這沒做好那沒做好,我每次發現她的缺點隻能當優點看待,否則讓她生氣老半天,我也不舒服,我是因為疼她也就已經習慣她了。還有她那說一不二的倔強脾氣,在這點上與我老媽不謀而合,老媽可不像我那樣能包容她了。其實我在心裏是挺欣賞這兩位女性的。我從小就很崇拜老媽,這種類型的女性在我眼裏幾乎接近完美,成年以後我遇到了一個差不多同樣完美的女人,我愛上了她,於是我們結了婚。我們家的事情在我結婚前一直都是我老媽說了算,說什麼就是什麼,裏裏外外做主做慣了。而我老婆覺得在家裏總得有自己說話的餘地。身邊有這樣兩個女人真是讓人吃不消,我倒不是說她們倆怎 樣合起來壓榨我,也許那樣倒還好些。而是她們之間有太多不必要的分歧,又各執己見,毫不通融。

有一次老婆在儲藏間發現了一堆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舊東西,問我,我也不知是什麼,她為了往裏麵放進一隻大箱子就把那堆自認為是破爛的東西扔了。老媽知道了大發雷霆,那都是她出嫁時的東西,當作寶貝一直留著。老婆很真誠地向老媽道歉,但老媽依然非常生氣:“你以後不要隨便動家裏的東西,如果要扔什麼,最好先問問我!”老婆也不示弱:“那我每天對您三請示三彙報吧,至於嘛。”這是她們第一次徹底翻臉,以前雖然也有過不愉快,至少還沒表露得這麼明顯。我進退兩難,不知道該安慰誰好。這場氣生了很久,兩個人都是固執又矜持的人。我和父親都很不安,就紛紛做她們的工作。我說老婆:“虧你做公關做得那麼成功,連家裏這點事都處理不好。”她冷笑著說:“我在外麵強顏歡笑是不得已,難道在家裏還要受氣?你希望我跟你家人搞公關,這想法倒真新鮮。”噎得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有幹瞪眼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