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起居(2 / 3)

2.避免吃得過飽

攝取過高的熱量會導致肥胖,而且食物中多少都含有嘌呤存在,會直接導致尿酸的增加,所以要注意不可吃得過飽;為了控製量的攝取,又能兼顧飽足感,不妨多吃含有豐富食物纖維、熱量又低的蔬菜,如白菜、卷心菜、胡蘿卜、黃瓜、南瓜、茄子,西葫蘆和各種水果。

3.嚴禁不吃或吃得太快

我國古人早就認識到,太饑會傷腸,太飽則傷胃,可見無論過饑還是過飽都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對痛風病人來說,更不宜以減肥少餐的方式控製體重,以免因禁食造成細胞分解,增加嘌呤來源,促進尿酸的生成與釋放。

另外,不規則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肥胖,對痛風也會產生不良影響。例如不吃早餐,長時間的空腹感會讓人於午餐時開懷大吃,增加嘌呤的攝入,而且餓一餐後再吃東西,身體吸收的熱量會更多,並迅速轉為脂肪儲存起來,加上吃得太急,容易導致過量,也更易發胖。

4.根據病情合理安排飲食

(1)痛風急性期:

嚴格限製嘌呤的攝入量,忌用含嘌呤高的食物,采用我國獨特的烹調廚藝“以素托葷”,用西紅柿、土豆、粉皮等代替肉食,盡量用牛奶、雞蛋製作出各種菜肴和點心。多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

(2)慢性和間歇期:

每周內要有2天按急性期膳食來安排,其餘5天采用低嘌呤的食物,每天不超過150毫克。慢性期的病人可在全天蛋白質攝入量範圍內,牛奶、雞蛋清可不限量。全雞蛋每日限用一個。瘦肉類、白色肉類(魚、雞)每日可選用100克,也可采用水煮肉類,棄其湯食其肉可減少嘌呤攝入。嚴禁一次吃過多的肉類及含嘌呤豐富的食物,如動物內髒類、濃肉湯類、沙丁魚等。少用或不用含嘌呤多的蔬菜,如龍須菜、菠菜、蘑菇、鮮豌豆類等。其他可選用精製米麵及含嘌呤少的蔬菜(多選用黃綠色蔬菜水果等)。

科學食用含嘌呤高的蛋白質食物嘌呤在許多食物中存在,是一種親水性物質,即使含嘌呤略多的食物,隻要經過水的浸漬、煮沸,嘌呤即可溶出。如黃豆含嘌呤較多,屬於高嘌呤食品,痛風病人不宜多吃,但經製成豆腐後,嘌呤即已大量流失。同樣道理,經烹調加工後的香腸、火腿、臘肉、魚肉罐頭等已不再屬於高嘌呤食品。再有,肉類經烹煮後食其肉而少喝其湯,保持適量攝取,也可成為痛風病人的安全食品。

三、痛風愛找工作狂,規律作息最重要

有規律的生活,可以使機體代謝保持最佳狀態,是痛風病人控製病情的首要條件。因此,痛風病人首先起居要有規律,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好作息時間。

(一)規律生活巧安排

定時規律生活就是要做到“四個定時”,即定時起床,定時進食,定時運動,定時睡眠。做到三餐進餐時間固定。運動時間固定,一般定在餐後0.5~1小時為宜,此時飲食被逐漸吸收,血尿酸已開始升高,運動有利於血尿酸的利用,幫助降低餐後高血尿酸。若進餐後馬上運動會影響食物吸收,若空腹運動會引發低血糖。定時睡眠定時起床,可使機體得到充分休息,以保證白天的作息時間得以實施,一般保證每日8小時睡眠足矣。

想一想:下列幾個最佳時間你做到了嗎?

(1)上床最佳時間:上床睡眠的最佳時間是21時至22時。

(2)起床最佳時間:早晨5時至6時。

(3)用腦最佳時間:上午8時大腦具有嚴謹周密的思考能力,10時精力充沛,下午2時反應最敏捷,晚上8時記憶力最強。

(4)飲水的最佳時間:早起後喝一杯開水,有“洗滌”腸胃作用;餐前1小時飲一杯水,有助於消化液分泌。

(5)鍛煉身體的最佳時間:冬春季節鍛煉時間應該避免早上6時至7時;夏秋季節,早晨5時至6時鍛煉。

(6)美容的最佳時間:晚上臨睡前使用化妝品美容護膚效果最佳。

(7)飲茶的最佳時間:餐後1小時為飲茶的最佳時間。

(8)吃水果的最佳時間:飯前1小時吃水果最為有益,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係統。

(9)刷牙的最佳時間:每次進食後3分鍾內刷牙最佳。

(二)有勞有逸,輕鬆愉快

痛風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壓力大,工作忙,起居不規律,出門乘車,體力活動越來越少,又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每天隻能睡三四個鍾頭。這類人通常因工作繁忙不注意休息和飲食,給痛風的發作埋下了隱患。而痛風的治療很大一部分是靠病人自己來完成的“,三分治七分養”對痛風病人來說是有道理的。故痛風病人應注意勞逸結合,學會自我放鬆,自我調節,以良好的心態和體質與病魔作鬥爭。勞累了一天下班回家可適當做些家務,忘掉工作的煩惱和壓力;晚飯後去公園散散步或者參加一些舞會,這樣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有助於消除壓力,促進身心健康。

(三)動靜結合,自我放鬆

痛風病人有許多是坐辦公室的,長時間書寫或使用計算機,身體固定在同一個姿勢會導致肌肉緊張、勞累和疼痛,這時可在工作間伸展筋骨,舒緩肌腱疲勞,也可轉換坐的姿勢,伸個懶腰,花10秒鍾時間感受一下那種舒適和放鬆的感覺。或者離開座位走動一會兒,到光線好,空氣清新的地方透透氣。因工作需要久坐的人,工作中每隔2小時應進行一次約10分鍾的活動,或自由走動,或做做保健操。

工作狂如何調整自己

工作狂的典型表現是拚命地工作以求某種“心理解脫”,此外他們在工作中還常常強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現問題或差錯便羞愧難當、焦慮萬分,卻又將他人的援助拒之門外。

“三忌一勤”的自我養生方法

一忌喪誌,即對疾病要充滿信心,不要亂投醫亂服藥,心理上要把自己當正常人看待,解除精神上的抑鬱,減輕精神上的負擔。

二忌疲勞,疲勞可引起免疫力低下,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消化節律紊亂。痛風病人應避免徹夜伏案工作,通宵達旦地玩牌、看電視或電影等。避免以一個姿勢久坐,工作一段時間應注意自己調節,如飯後漫步行走,上下班以步代車,清晨去公園散步或參加適合自己的娛樂活動。

三忌煩惱,過度的疲勞和煩惱是刺激與誘發痛風發作的重要原因,疲勞使正氣受損,煩惱使氣血不暢,都將影響機體的抵抗力。“一勤”是指勤檢查,勤運動。

要是發現自己出現“工作狂”的某些典型症候,那麼首先須有意識地減輕工作壓力並強迫自己減少工作量。具體做法是:不妨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先將自己現時的所有工作項目和工作時間一一寫明,然後考慮哪些可以完全放棄,或至少暫時放棄,哪些可交由他人或與他人合作完成,同時注重提高工作效率。最後訂出新的工作日程表,請家人或同事予以監督。此外,不妨培養一些與工作不搭界的業餘愛好,豐富業餘生活,如能接受心理醫生的科學治療,情況會更好些。

(四)長年堅持有規律的體育鍛練

痛風病人應常年堅持有規律的運動,一來可以幫助控製體重,二來可以增進代謝,有助於尿酸的排除。要注意運動的規律性、穩定性和持續性。要選擇那些適量的易於長期堅持的運動項目。

1.運動方法

運動過程中,要做到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關鍵在於堅持不懈。要注意運動中休息,如果總共安排1小時的運動量,那麼每活動15分鍾即應停下來休息一次,並喝點水補充體內水分,休息5~10分鍾後再度活動15~20分鍾。這樣1小時內分為3個階段,以每次20分鍾或半小時,感覺身上微微出汗,心跳每分鍾110~120次而又不感到疲勞為度。避免運動量過大和時間過長,病人運動後以心率能達到每分鍾110~120次,少量出汗為宜。每日早晚各30分鍾,每周3~5次。運動以散步、打網球、健身運動等耗氧量大的有氧運動為佳,但運動量要適當。

2.有氧運動四部曲

運動要有充分的準備和整理。以整個運動為例,運動可分為四個步驟:

(1)準備活動:

慢跑2~4分鍾,再做一套全身柔韌運動,用5~10分鍾活動各個關節與肌群,增加彈性,提高心率,做好強度運動準備。

(2)開始鍛煉:

要保證“度”,即運動時應達到的心率;運動應達到的“量”,即每周3次,每次持續30分鍾;或每周4次,每次20分鍾;或每周5次,每次20分鍾。

(3)放鬆整理:

運動20~30分鍾後突然停止,不論坐下還是躺下都可能使腦缺血,甚至失去知覺。應放慢速度3~5分鍾,同時做上肢活動,讓心率慢慢降下來。

(4)補充運動:

徒手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俯臥挺身,這些運動能在鍛煉時活動不充分的上肢和腰腹。

四、痛風病人的心理調節

痛風無法根治但並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保養,輔以合理的藥物治療,使血尿酸保持在正常範圍並將發作次數減少到最低限度.就可以帶病延年,享受和正常人一樣的優質生活。

(一)樂觀開朗,情緒平和

痛風病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開朗,多與人交往,認識自身存在的價值,充實、自信地生活,保持身心健康。“這個精那個寶,不如整天滿臉笑”。笑口常開要求笑出聲,這種笑出聲來的行為,會誘導出好心情。

(二)培養情趣,自我調節

當有煩惱時可以通過心理調節使人的情緒處於積極良好狀態,從而有助於消除疲勞。心理調節也是勞逸結合的一種重要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是指應用音樂藝術以調節人的心情,達到身心健康的一類療法。音樂療法是隨音樂節奏與旋律的變化,通過心神影響與之相應的髒腑,而發生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誌波動。節奏鮮明的音樂能振奮精神;節奏舒緩的音樂有輕快、放鬆之感,可緩和緊張與疲勞。現代研究認為,心理、社會因素是誘發和加重痛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痛風病人也大多存在著各種情緒異常,如緊張、憂鬱、煩躁等,音樂療法具有利用音樂引起人的身心變化的藝術魔力,充分發揮其怡神養性,以情製情的作用,從而改善痛風病人的情緒障礙,祛除誘因,達到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