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部分 營養與配餐——掌握吃的學問(1 / 3)

自測題

回答下列問題:

(1)是否知道哪些食物嘌呤含量高且自覺不吃這些食品?

(2)能夠保持正常體重?

(3)飲食基本能做到低脂、清淡?

(4)能經常攝入適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

(5)每天的飲水是否充足?

如果上述幾個問題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痛風的治療你已經開了個好頭。

一、飲食原則知多少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失調,導致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血中尿酸濃度增高,引起反複發作的痛風關節炎、結石,導致關節畸形,腎髒病變等。飲食治療的目的是減少外源性尿酸的攝入,促進體內尿酸的排除。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不要攝取太多的總熱量,控製酒或美食,吃八分飽;每天規律攝取三餐;中餐優於西餐,控製富含嘌呤食物的攝取量。

(一)嚴格限製嘌呤攝入

根據嘌呤含量,可將食物分為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於25毫克)、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和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三類。攝入過多嘌呤可促使血中尿酸水平升高,成為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的誘因。根據病情采取限製嘌呤飲食,每日控製在150毫克以下,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的心、肝、腎、胰、腦等內髒,濃肉湯、沙丁魚、鳳尾魚等,限用肉魚禽類、幹豆、龍須菜、鮮豌豆、菠菜、蘑菇等食物。總的來說低嘌呤食物可放心食用,中等嘌呤食物宜限量,高嘌呤食物應禁忌,此禁忌並非指病情發作或吃藥期間,而是指日常生活中亦不應食用。

(二)控製飲食總熱量

防止肥胖或超重,改善病人胰島素抵抗狀態。痛風病人的全日能量較正常人應減少10%~15%,每日每千克體重能量給予25~30千卡(105~126千焦)。

1.低脂肪飲食

脂肪攝入一般控製在每日50克左右為宜,一方麵有助於減少體重;另一方麵,可以減少脂肪分解產生的酮體,減少對腎髒排泌尿酸的阻礙作用。烹調方法盡量采用蒸、煮、煲、燉、燴、拌等,從而減少油類的攝入。

2.適量蛋白質飲食

蛋白質攝入量以每日每千克體重0.8~1.0克為宜,應以植物蛋白為主,動物蛋白可選用牛奶、雞蛋,因牛奶、雞蛋無細胞結構,不含核蛋白。

(三)平衡營養保健康

平衡營養,就是指通過食物補充人體所需的熱能和營養素,以滿足人體的正常生理需要,並且各種營養素之間比例要適當,以利於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不斷地尋找和選擇食物以改善膳食,使人體對營養的需要和膳食之間建立了平衡關係。一旦這種關係失調,即膳食不能適應人體的需要,就會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導致某種營養性疾病的發生。

1.蛋白質

由於嘌呤中的氮是由蛋白質提供的,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控製在每千克體重0.8~1.0克,占總熱量的12%~14%,以牛奶和雞蛋為主,可適量食用河魚,也可適量食用瘦肉、禽肉,但最好是切成塊煮沸,讓嘌呤溶於水,然後去湯再吃。對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髒和海產品,最好是禁止食用。

2.脂肪

脂肪每日攝入量按每千克體重0.6~1克為宜,占總熱量的20%~25%。攝入的脂肪品種應以植物性油脂為主,例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並發高脂血症者要適當限製,尤其是在急性痛風發作期需避免高脂飲食,這是因為高脂飲食會抑製尿酸排泄。

3.碳水化合物

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熱量的主要來源應是植物性食物為主,如麵粉穀類,但不要過量,因為糖可增加尿酸的生成與排出。糖類的攝入應加以控製,痛風病人每日按每千克體重4~5克為宜,占總熱量的50%~55%。以蜂蜜代替葡萄糖、蔗糖較好。

4.維生素、水與鹽的攝入

對於維生素、水與鹽的攝入,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病人在飲食中各種維生素與無機鹽要供應充足,更應注意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的補充,它們能促進組織內沉著的尿酸鹽溶解。因尿酸易溶解於堿性液中,膳食中多食用堿性食物,使尿液呈堿性反應,可促進尿酸的排出。蔬菜和水果屬堿性食物,又能供給豐富的維生素與無機鹽,因此痛風發作時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有利於痛風的緩解。尿pH為6.0以下時,宜服堿性藥,並要多飲水,保持尿液的稀釋,排尿量最好每日達2000毫升以上,以利於尿酸的排出,防止形成結石。

為了防止尿液濃縮,可在睡前或半夜飲水。菜肴宜清淡低鹽,因痛風常合並高血壓、心血管病,高鹽飲食可加重病情,同時也影響尿酸的排出。

平衡營養十原則

①主食與副食的平衡。

②酸性食物與堿性食物的平衡。

③葷與素的平衡。

④饑與飽的平衡。

⑤雜與精的平衡。

⑥寒性與熱性的平衡。

⑦幹與稀的平衡。

⑧攝入與排出的平衡。

⑨動與靜的平衡。

⑩情緒與食欲的平衡。

二、巧妙選擇食物

痛風是營養過剩的“產品”,病人以肥胖者居多。病人一方麵進食過量高嘌呤、高膽固醇的食物,同時,腎功能亦有損害,以致影響尿酸排泄。對於痛風病人來說,合理安排飲食對緩解病情、防止發作是至關重要的。

(一)解析痛風與飲食

1.蔬菜嘌呤物質含量的多少

大多數蔬菜嘌呤含量都較少,尤其是蘿卜、黃瓜、胡蘿卜、茄子、西紅柿、卷心菜、山藥、大白菜、包菜、海帶、土豆、茭白、絲瓜等含量較少。花菜、四季豆、豆角、芹菜、蘑菇、木耳、大蒜等嘌呤含量也較少。嘌呤含量較多的蔬菜有菠菜、韭菜、扁豆、豌豆、大豆、黃豆及其製品、大葉青菜等。

2.葷菜嘌呤含量的高低

各類葷菜都含有一些嘌呤成分,但在數量上有差別。含量最低的是雞蛋、牛奶、豬血,其次是鱔魚、白魚、鯿魚、鰱魚、河蝦、龍蝦等。含量較高的包括各類家禽及家畜肉,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兔、鴿肉及海鮮等。含量極高的有各種動物內髒尤其是腦、肝、腎、心、沙丁魚、鳳尾魚、肉湯等。

3.其他食品的嘌呤含量

絕大多數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水分、糖類(即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纖維素及少量礦物質與蛋白質,而嘌呤含量較少,故對痛風病人來說,水果不屬於禁忌之列。雞蛋與牛奶是人們最熟悉的食品。雞蛋與牛奶中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提供人們必需的氨基酸。此外,尚含有其他多種營養成分,但它們所含的嘌呤量卻較低,遠遠低於各類肉類、魚類,所以雞蛋與牛奶是痛風病人最適宜的營養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