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安慰他人不要總是把“我同情你呀”掛在嘴上,要能夠做到最深的理解、最大的同情和最堅定的信任,此為其一。
其二,讀懂對方的心理。
當我們安慰他人時,要深深懂得對方的心理,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在別人處於逆境時,善解人意、自我克製,發自肺腑地說出一些寬慰別人的話,使他人心裏暖洋洋的。
鮑伯·胡佛是美國著名的飛機駕駛員。一次,他表演完畢準備飛回洛杉磯時,在距地麵90多米高的空中,有兩個引擎同時失靈,幸好他反應靈敏,技術高超,飛機才奇跡般地平安著陸。
胡佛緊急著陸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飛機用油,結果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他駕駛的那架螺旋槳飛機裝的卻是噴氣機用油。
胡佛立即召見那位負責保養的機械工,年輕的機械工嚇壞了,因為他的過失險些送了3個人的性命。
這時,胡佛並沒有像大家預料的那樣大發雷霆,他隻是伸出手抱住機械工的肩膀,說:“為了證明你能幹得好,我想請你明天幫我的F-51飛機做檢修工作。”
從此,胡佛的飛機再也沒有出過差錯,那位馬馬虎虎的機械工從此變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
麵對最需要安慰的人,讀懂他的心理,我們才能懂得其“冷”,隻有懂得其“冷”,我們才能找到讓對方心裏變“暖”的辦法。
其三,告訴對方你的感受。
很多人在安慰他人時,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當時的感受。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讓他們知道自己此時的感受。
我們可以這樣說:“我現在無法理解你的感受,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但我真的很關心你,希望你能快點好起來。”即使我們自己也感到這樣的話有些可笑,但是,一定要讓對方知道。
其四,安慰他人要講究技巧,把話說“活”。
例如,我的一個朋友,做了幾年保險業務之後,一直抱怨錢賺得太少,抱怨人生沒有前途,我這樣跟他說:“這幾年你沒有跟家裏要半毛錢,已經很不簡單了!你看你買了車,又買了漂亮家具,這些都是你賺來的,誰說你沒賺到錢?”
朋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忽然間又覺得自己很不錯!
又如,有一個小孩常常抱怨自己的鞋子不好看,媽媽聽後跑到書房裏拿了一本雜誌給他看,原來上麵有一張照片,是一個沒有下半身的小孩在地上爬,照片旁寫著一行標題:我希望下輩子有腳可以穿鞋子!
保險沒賺大錢,鞋子不漂亮,這都是“死”的事實,是我們所不能改變的,如果我們在這上麵繞話,不僅沒有誠意,人家還會覺得我們在無病呻吟。這時,不妨動動腦筋,把“死話活說”,先承認事實,再從事實中找出安慰,也就是在舊的確定的事實中,找出新的希望和意義。
誰能不遇到點煩心事呢?當我們的朋友不開心的時候,使用恰當的語言,找到最能溫暖人心的話去安慰他一下吧。我們不必說得很多,隻要說得恰如其分,一句話就能說到對方的心裏去。
用柔和的談吐表達你的觀點
哈佛大學前任校長伊立特曾經說過:“在造就一個有教養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種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優美而文雅的談吐。”
相傳,有家父子冬天在鎮上賣便壺,父親在南街賣,兒子在北街賣。
不多久,兒子的攤前來了看貨的人,其中一個人看了一會兒,說:“這便壺大了些。”
兒子馬上說:“大了好哇!裝的多。”那人聽了,便扭頭離去。
當南街的父親聽到別人說“這便壺大了些”時,馬上笑著輕聲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長啊!”好幾個顧客聽罷,都會意地點了點頭,繼而掏錢買下了便壺。
父子兩人在一個鎮上做同一種生意,結果卻迥異,原因就在談吐上。
兒子的話不能說不對,但他粗俗的語言難以入耳,令人聽了很不舒服。本來,買便壺不俗不醜,但畢竟還有些隱私在裏麵。
而父親的話就不一樣了,父親表達的也是“便壺大,裝的多”的觀點,但是他是這樣表達的:
第一,沒有直接反駁顧客的話。
他先讚同顧客的話——“大是大了些”,以認同的態度拉近與顧客的距離。
第二,措辭文雅。
父親在認同顧客的觀點之後,又以委婉的話語說“冬天夜長啊”,其實,和兒子說的是同一個道理,但是聽起來卻文雅很多。
第三,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父親的話看似離題,但絕妙之處在於——絲毫沒有強賣之嫌,卻又富有啟示性:冬天天冷夜長,夜解次數多且又怕冷,不願意下床是自然的,大便壺正好派上用場。這種觀點表達的方法,顧客一聽便明白。
此外,“柔和的談吐”,還在於以下兩點:
第一點:柔和的語氣。
我們在與人說話時盡量使用柔和的語氣,盡量說些別人容易接受和樂於接受的話,那樣更有利於彼此的溝通,建立良好的關係。
柔和的語氣表現為親切、含蓄、委婉、自然。這樣說話會使對方感到親切和愉悅,所談之言也會入耳生效,有較強的說服力。
尤其是現代的年輕人,社會競爭壓力大,年輕人大都血氣方剛,說話時的腔調也會很生硬。
一位經營家電的商場營業員遇到一位十分挑剔的女顧客。該顧客在幾個剃須刀之間選來選去,將近一個小時還沒有選好。
營業員因為顧客太多不得不去照顧其他的顧客。這位女顧客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就大聲指責說:“你們是什麼服務態度,沒看見我先來的嗎?趕快先過來招呼我,我還有急事呢。”
營業員趕快解釋說:“請您原諒,我們店裏生意太忙,對您服務不周,讓您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