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營業員誠懇的態度和柔和的語言,那位女顧客的臉一下子紅了,轉而難為情地說:“我說話的口氣也不好,請你原諒。”
其實,有理不在聲高,不是把話說得咄咄逼人才有分量,充滿尊重、寬容和理解的話語會產生一種感化力量,引起對方心理的變化,使事態朝著較好的一麵發展。
第二點:不刺耳的音色。
當你和別人交談時,一定要注意控製自己的聲調,因為這會從側麵影響我們的說話效果。
有些人說話為了能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將聲音提得又尖又高。其實,語言的威懾力和影響力與聲音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聲音大,並不代表就能說服和壓製他人,反而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劉麗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經理,她很關心客戶的銷售問題,並且很願意幫助他人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她的聲音卻讓人無法忍受——那尖細的聲音就像一個小女孩發出的喊叫聲。他的老板私下說:“我很想提升她,但她的聲音實在讓人無法忍受,讓人感覺她說話缺乏真誠。我不得不找一個聲音聽起來成熟果斷的人來擔任那個職位。”
俗話說:“一句話能把人說笑,也能把人說跳。”通常能把人說笑的言語是柔和甜美的,能把人說跳的言語是高聲的、不謙虛的,蔑視別人的言語,說話刺耳難聽,如果還和對方較真,則會引起對方的不滿情緒,結果肯定達不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坦誠表露你的善意
記得有一本書,名叫《聖誕節清單》,作者皮特·尼爾森。這是一本令人感到溫暖的書,它提醒我們每一個人:你心中不但要有善意,而且要及時地、大膽地表達你心中的善意。這個道理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卻常常被我們所忽視。
我們活在世上,人人都有對善意的需要。今天我們出門,不必有奇遇,隻要一路遇到的是友好的微笑,你就會覺得這一天十分美好。
如果我們知道世上有許多人喜歡自己、肯定自己、善待自己,那麼,我們就會覺得人生十分美好,這個世界十分美好。所以,我們應該經常想到,我們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他們都有著同樣的需要。這賦予了我們一種責任:對於周圍的人來說,這個世界是否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是否愛他們、善待他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給世界增添善意。
然而,在許多時候,許多人寧願把這種情感埋在心裏,也不向相關的人表達出來。其中的原因有許多:有時候我們是顧不上表達,忙於做自己的事;有的時候想表達,卻又似乎缺乏表達的機會;有時候我們羞於表達,礙於一種反向的麵子,似乎怕對方不在乎自己的表達甚至會感到唐突……
有人說:最重要的事情是善意本身,而不是表達。
表達有種種方式,不僅限於語言。但語言是表達善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有一個人,也許他正在苦悶中,甚至患了憂鬱症,認為自己已被世上的一切人拋棄,而某個人的一次充滿愛心的談話就有可能挽救他,但某個人卻沒有這樣做,他終於自殺了。
其實,這樣的事經常發生。當親友中的某個人去世時,我們往往會後悔,有些一直想對他說的話再也沒有機會說了。事實上,每一個人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我們隨時麵臨著太遲的可能性。
因此,我們與人交談,一定要坦誠善意。在交談中要坦誠表露我們的善意,這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坦誠地表露我們的善意,要真誠以待。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大學裏流傳甚廣:有一位老師寫了一本有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書。為了把書推銷出去,他在黨校學員隊裏作了一次演講,他說:“……當老師的在這裏推銷自己寫的書,總不免有些尷尬。不過,如今作者也很難,寫了書,還得與出版社共擔風險,所以我不幫出版社推銷不行。這本書寫得怎樣,我自己不好評說。
“不過有兩點可以保證:第一,這本書是我用三年時間完成的,是我心血的結晶;第二,書的內容絕不是東拚西湊抄下來的,而是我自己長期思考的見解。前不久,這本書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評為社科類圖書的二等獎,這是獲獎證書。說實話,對於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感覺搞推銷比寫書還要難,隻是硬著頭皮來找大家幫忙。不過,買不買完全自願,絕不強迫。如果覺得這本書對你有用,你又有財力就買一本,也算幫我一個忙。謝謝。”
這位老師的演講一下子產生了良好效果,一次就賣掉了三百多冊。這位老師不是專職的推銷員,但是卻獲得了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成功之處在於他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真誠,表達了自己的善意,從而贏得了同學們的信賴。這表明,在講話中學會真誠表達要比單純追求流暢和精彩更重要。
其次,坦誠地表露我們的善意,要以心換心。
“人之相交,貴在交心”。誇誇其談、高高在上的說教,不會引起談心對象的共鳴。如果沒有誠心,隻是把談心當做一項任務、一種形式,就容易說些假話、空話、大話,在這些話中表露出來的則是虛情假意,不僅不會達到良好的目的,反而還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隻有推心置腹,坦誠交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能言者真心、掏心,聽者虛心、誠心,一些埋藏在心裏多年的積怨、誤會也才會得以化解、消除,才能在談心中交心。
最後,坦誠地表露我們的善意,要襟懷坦蕩。
我們與人交談,一定要嚴於律己,也就是說要勇於自我解剖,光明磊落,無私於自己,無畏於他人。自覺接受批評,真誠聽取意見,聞過則喜,納諫如流,汲取教訓,提高自己;要眼界高遠,維護團結,不糾纏於細枝末節,不翻陳年舊賬,不摻雜個人恩怨,不打擊報複、發泄私憤。
善意的表露貴在“坦誠”,在認識上達成共識、思想上求得統一、感情上實現融洽、行動上取得一致。
善意,在本質上是給予,並不求回報,因此,沒有什麼可羞於啟齒的。它是你心中的財富,你本應該大膽地把它表現出來,讓那個與它相關的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