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職員小孫,個子比較矮,至今還沒有找到女朋友。一天午飯過後,辦公室裏的幾個同事一起聊天。同事們沒心沒肺地說開了:“這個小孫呢,現在的女孩哪個能夠看上他?”
“話可不能說絕了,人家武大郎還娶了個潘金蓮呢?”
“嗬嗬,如果他去打籃球,該多好玩啊!”
……正說著,辦公室的門開了,小孫就站在門口,麵對這種場麵,大家都很尷尬。但是小孫不但沒有表現出生氣的樣子,反而笑嘻嘻地說:“是啊,這輩子籃球是打不了啦,但是論羽毛球你們誰是我的對手?象棋,全公司誰能贏得了我?蘇聯第一個宇航員,千挑萬選,還不是選了個矮個子的加加林!再說了,如果哪天天塌下來,有你們高個子,我還不用頂著呢!”
小孫的話中明顯透露出一種大度、自信、自尊,讓人們不由得心生一種敬意。
英語中有個詞是“just for you”,從說話的角度而言,我們能從這個詞中得到的是:好的談話者一定要能提供一個超出對方預期的驚喜,從而能夠活躍氣氛,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
用頭腦說話,表達獨到的見解
對於一些在不合適的時間或場合說話很難聽的人,我們經常會說:這個人說話不用腦子。其實,誰說話能不用腦子呢——有了思維,才會說話啊,我們隻不過是在說這個人思考得不夠,或者這個人的思維不夠,或者這個人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把話說出來了。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有位經濟學教授,上課時對他的學生說:“我們學經濟學的,最起碼應該具備的能力是什麼?”
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起碼要會成本核算。”
教授點點頭,說:“好。那我就來檢測一下大家具不具備這種能力。”接著,他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有個商人,他要運一批白襯衣到非洲去賣。你們想一想,他這筆買賣的成本該怎麼核算?”
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說要算進關稅,有的說要算運輸費用……等到大家終於安靜下來了,他才一正神色,問道:“你們有沒有看見過曼德拉穿白襯衣?”
學生們麵麵相覷。教授擲地有聲地說:“你們想一想,在非洲那樣炎熱的地方,誰敢穿白襯衣?隻要穿上白襯衣,皮膚馬上就會被灼傷。”
教授的話告訴我們,說話要經過大腦思考,我們才能表達出獨特的見解。
用頭腦說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考慮:
第一,遇事不要急於下結論,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一等,也許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答案,要學會換位思維,特別是在遇到麻煩的時候,千萬要學會等一等、靠一靠,這樣不但有利於麻煩的化解,而且有可能碰到好運氣。
第二,不要隨意評論他人。我們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不要參與評論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了。
第三,考慮要周密。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單位為領導選司機,最後一關是麵試,兩個人中選一個。對於他們二人,領導問了同一個問題:將來打算怎樣為領導開車?
第一個司機大概講了十來分鍾,他說他自己將來開車,一定要把車收拾得非常幹淨利索,遵守交通規則,而且會保證領導的安全,同時做到省油,等等。
第二個司機講了不到三分鍾,他說自己過去遵守了三條原則,現在他仍在遵守這三條原則,如果有幸用他,他還將繼續遵守那三條原則:第一,聽得,說不得;第二,吃得,喝不得;第三,開得,使不得。
很顯然,獲勝者是後者,因為後者說話周密:“聽得,說不得”是說,領導坐在車上研究一些工作,往往在沒宣布之前都是保密的,我隻能聽,不能說,不能泄密;“吃得,喝不得”是說自己經常陪領導到處開會,或參加活動,最後總得吃飯,但是千萬不能喝酒,這叫保護領導的生命安全;“開得,使不得”說的是自己雖然開車,但是領導不用車的時候,絕不能以權謀私,私自用車,公私要分明。
說話,要用頭腦,這樣我們說出的話才能讓人耳目一新,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而讓人高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