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把話說得讓人言聽計從(3 / 3)

在與人交談時,如果我們渴望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需要在心中仔細謀劃一下。例如,想讓對方順著自己的思路走,對方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如何引導才能成功等一係列的問題,都要事先謀劃好。

齊、韓、魏三國攻打秦國的時候,侵入函穀關。秦王想割讓河東以求和,於是征求公子池的意見,公子池是個聰明之人,他沒有直接肯定或者否定秦王的意見,隻是說:“講和也要後悔,不講和也要後悔。”

秦王聽了,疑惑地問:“為什麼?”

接著,公子池說:“大王割讓河東之地講和,三國雖然收兵離去,大王卻必然要說:‘可惜土地了!白白把三座城送給了他們。’這是講和的後悔。”

“大王如果不講和,三國攻過函穀關,鹹陽必定危險。大王一定又會說:‘可惜,我們吝惜三座城而不去講和,結果國家淪喪。’這是不講和的後悔。”

既然同樣是後悔,秦王當然是選擇前者了。

關於講和與不講和,公子池並沒有作出判斷,而是把情況講清楚,讓秦王自己去衡量利弊,選擇結果。這比直接同意或否定秦王的意見,直接作出是否講和的結論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對方不是凡人,是高高在上的秦王。

羅賓森教授在《下決心的過程》一書中說過一段富有啟示性的話:“人,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說他錯了,他就會惱火,更加固執己見。人,有時也會毫無根據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反而會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維護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麼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

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選用不同的方式,一步步地把對方引到正確的答案上來,這比直接告訴他正確答案的效果要好很多。

先調理對方的心情,再講道理

有人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說服一個人的最重要的前提是什麼?

許多人認為答案應該是“有道理”,但是很遺憾,答案是“你不惹人厭”。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被對方喜歡,那麼,很可能會在我們根本沒有什麼道理的情況下被對方全盤接受。但是,反過來,如果讓對方討厭,那麼,我們有再多的道理,對方最終都會拒絕接受”。

所以,說話時要講究“巧”。“巧”的關鍵就是照顧到對方的心情,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摸準對方的心理。

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對於說話而言,我們不要隨便亂說,說話之前一定要摸準對方的心理,這樣才能說到對方的心窩裏。

巴爾紮克有個很絕的“處賊方案”:一天夜裏,一個小偷鑽進巴爾紮克的房間,在他的桌子裏亂摸。

巴爾紮克被驚醒了,他悄悄地坐起來,點亮了燈,然後微笑著說:“親愛的,別找了,我白天都不能從那裏找到錢,現在天黑了,你就更別想找到啦。”

小偷看著平靜的巴爾紮克,無趣地退了出來。

巴爾紮克正是摸準了小偷的心理,才能如此冷靜地處理這一意外情況。首先,他明白小偷是來偷錢的,不是來害命的,所以他不驚慌;同時他了解小偷在偷東西時神經特別緊張,稍一受驚,就會驚慌失措,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所以他不喊。他稱小偷為“親愛的”,使小偷不會因被發現而與他為敵。其次,他明白小偷的主要目的是偷錢,所以他明確告訴小偷,自己沒有錢。

這時的小偷,既拿不到錢,又不會被抓,不走又能幹什麼呢?

第二步:先調理對方的心情,然後再講道理,這樣,對方才能聽進我們所說的話,從而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

美國電機推銷員哈裏森,講了一件他親身經曆過的事:

有一次,他到一家工廠推銷電機,準備說服他們再購買幾台新式電機。

然而,這家工廠的總工程師將電機通電後,測試了一下電機外殼的溫度,他認為這個電機太熱了,懷疑電機質量有問題,表示不願意購買。

“哈裏森,你又來推銷你那些破爛了!你不要做夢了,我們再也不會買你那些玩意兒了!”總工程師非常惱怒地說。

從總工程師的話裏,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心情糟透了,連哈裏森當日的拜訪都拒絕了,看來,推銷更是無門了。

但是,哈裏森冷靜考慮了一下,認為如果硬碰硬地與對方辯論電機的質量,肯定於事無補,而應先調理一下對方的心情,然後再講道理。

“好吧,斯賓斯先生!我完全同意你的立場,假如電機過於發熱,別說買新的,就是已經買到手的也得退貨。”

“當然!”

“任何電機工作時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發熱,隻是發熱不應超過全國電工協會所規定的標準,你說是嗎?”

“是的。”

“按國家技術標準,電機的溫度可比室內溫度高出42℃,是吧?”

“是的。但是你們的電機溫度比42℃高出許多,昨天差點把我的手燙傷了!”

“稍等一下,請問你們車間裏的溫度是多少?”

“大約24℃。”

“好極了!車間是24℃,加上應該有的42℃的升溫,共計66℃左右。請問,如果我們把手放進66℃的水裏會不會被燙傷呢?”

“那——是完全可能的。”

“那麼,你是不是最好不要去摸電機了?”

“是的。”

“這麼說,我們的產品你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了,絕對沒有質量問題。”

總工程師隻好承認:“你說得一點也不錯。”

結果,哈裏森又做成了一筆買賣,他們成交了一筆近五萬美元的生意。

哈裏森的成功,除了因為電機的質量的確不錯以外,他還運用了心理戰術:當一個人在說話時,如果一開始就說出一連串的“是”字來,心情就會有所緩和,甚至變好。這時全身呈放鬆狀態,容易營造和諧的談話氣氛,也容易放棄自己原來的偏見,轉而同意對方的意見。

所以,當我們想說服對方的時候,首先要調節對方的心情,然後再講道理,讓對方始終保持一個好的心情來聽你說話,這樣效果比直接講道理要好許多。否則就是浪費彼此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