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張五常有句名言:“你要放一個妖豔的女子到我的辦公室裏,要我對她沒有非分之想是不可能的,要我對她沒有非分之想的辦法是:讓她離開我的辦公室。”所以,對於腐敗問題,我們僅僅批判道德品質而不探求製度本身的缺陷是不可能有明顯成效的。
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我們不僅要謀求個人的發展,我們也要謀求社會的發展,不僅要謀求子孫的發展,也要謀求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做到以上幾點,最終就是要建立健全的規章製度,並去堅定不移地尊重它,執行它,這樣社會才會和諧發展,每個人才會安心工作和生活。
按大家公認的規則做事
小時候,媽媽總是這樣對我說:你不能總用左手拿筷子,這樣會和別人“打架”的……
我對媽媽說:我不和別人打架。
媽媽回答說:不是你想和別人打架,而是別人都用右手拿筷子,而你用左手,那麼,你的左手一定會和右邊的人的右手發生衝突的。
我不改,自有自己的道理:“不管用哪隻手,隻要能夾來菜,吃飽飯不就可以了。”
……
用左手拿筷子的習慣到後來還是改了,因為,它與大家使用筷子的規則相矛盾,最終,難以逃離“打架”的下場,如果我永遠不改的話,那麼,“打架”就會永遠持續下去……
如今工作了才發現,不僅是使用筷子,我們做任何事情,隻要不按大家公認的規則去行事,最終還是難逃“打架”的下場。
其實,整個世界都是靠大家公認的規則來維係的,雖然有許多的規則是我們都沒有意識到的,但是它們確實是存在的,並且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左右著我們的行為,甚至影響著我們行為的結果。
一個曾在德國留學的學生講了這樣一件事:“一個除夕之夜,我們幾個同學參加完學校的春節晚會,準備回家,這個時候,整個城市已經睡熟了。我們在路上走得飛快。”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剛剛走到路口,綠燈就變成了紅燈。如果在其他時候,我們肯定要停下來等綠燈,但是那個時候夜已經很深了,馬路上沒有一輛車,我們沒有猶豫就向前走去。”
“‘站住!’身後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我的心悚然一驚,原來是一對老夫妻,我們轉過身,不好意思地看著那對老人。老先生說:‘現在是紅燈,不能走,要等綠燈亮了才可以走’。”
“我的臉有些發燒了:‘對不起,我看現在並沒有車’。”
“那個老先生說:‘交通規則就是原則,不是看有沒有車。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遵守原則’。”
……
是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是以原則的遵守來運行的,不遵守原則,不按規矩辦事,必然會導致這個社會係統的紊亂。雖然很多人都清楚這些規則,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時候都能很好的遵守,許多人就像那位留學生一樣,常常是在自認為無關緊要的地方或時候忽略相關原則的重要性,不僅給別人的行為造成了不便,也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明確的規則意識,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做事的首要準則。這樣,我們做出來的事情自然會得到他人的認可。
不做非分之事,不求非分之利
我們常講:做人做事要本分。所謂本分即是指:不要做非分之事,不要求非分之利。
我們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本分去做事,否則不僅會被他人所排斥或者瞧不起,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
有這樣一個寓言:一個農夫養了一頭毛驢和一隻哈巴狗。驢子關在棚子裏,雖然不愁溫飽,但是每天要到磨坊裏去拉磨,到樹林裏去駝木材,工作繁重。而哈巴狗則會演很多小把戲,很討主人的歡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食物。驢子在工作之餘難免有怨言,總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平。
有一天,機會終於來了,驢子掙斷韁繩,跑進主人的房間,學著哈巴狗那樣圍著主人跳舞,驢子又蹦又跳,不僅撞翻了桌子,還把碗碟摔得粉碎。驢子覺得這樣還不夠,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臉。這下主人被嚇壞了,直喊救命,鄰居聽到喊叫急忙趕來,此時的驢子正等著獎賞呢,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殺身之禍。
還有一個故事:有兩匹馬各拉一輛大車,前麵的一匹馬走得很賣力,可是後麵的一匹馬常常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於是人們便把後麵一輛車上的一部分貨物搬到前麵那輛車上去。但是後麵的馬還是很慢。直到後麵那輛車上的東西全搬完了,後麵那匹馬才追上了前麵那匹馬,並且對前麵的那匹馬說:“你就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幹活,人們就越是要折磨你。”
當它們來到馬車店的時候,主人看到這種情形,說:“既然隻用一匹馬拉車,那我養兩匹馬有什麼用啊?不如好好地喂一匹馬,把另一匹馬宰掉算了,總還能得張皮吧。”
接下來主人就那樣做了。
我們做事,千萬不要學那頭驢子和那匹偷懶的馬,一定要安守自己的本分,不做非分之事,不求非分之利。
……
話雖這樣說,但是做起來還是有些困難——因為人普遍都有一顆貪心,恰恰這一點使得許多人失掉了自己的本分,最終,惡果隻有自己去吃。
人的貪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有對財富的貪得無厭,也有對權力地位的貪婪成性,有對美女俊男的貪戀,也有對國家財物的貪圖,有對好酒好菜的貪杯貪吃,更有做生意上的貪便宜等,所有這些都是由人的貪心造成的。貪心是思想進步的絆腳石,是正常發展的障礙。許多時候,拋棄貪心,不做非分之事,不求非分之利,我們會有一片明朗的天空。
一天,在一家汽車維修店裏,有一個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走進來,找到店主說:你能否在我的賬單上多寫點零件,等我回公司報銷後,分給你一份好處。”
“不,我們實事求是做事。”店主沒有多說話,隻是很簡單地拒絕了他的要求。
但是這個“汽車司機”並沒有走開,而是糾纏不休:“咱們的生意不算小,如果順利的話,我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