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把事做得讓人對你另眼相看(1 / 3)

《把信送給加西亞》reference_book_ids\":[6947647393470909477,7225931130095012919,7222928171698490402,6972452520450853924]}],\"12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2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2,\"start_container_index\":12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8},\"quote_content\":\"《秘密》reference_book_ids\":[6875174664776190989,6936055544910187557,7025500151082929182,6973970075241942024,7127730319574174756,6959122744688512013,707785630010468250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永遠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

我們在社會上做事,每個人都想成功,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而且,大多數人的失敗,往往是因為馬虎大意、魯莽輕率。泥瓦工和木匠可能靠半生不熟的技術建造了房屋,用磚塊和木料拚湊成的建築有些是在尚未售出之前,就已經在暴風雨中坍塌了,建築時小小的誤差,可以使整幢建築物倒塌;不經意扔在地上的煙蒂,可以使整幢房屋甚至整個村莊化為灰燼……還有事故致人殘廢——木裝的腳、無臂的衣袖、無父無母的家庭等生活中的許多遺憾都是因為人們粗心、魯莽與種種惡習造成的。

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的特大火災,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00餘萬元。然而,這起嚴重的事故,罪魁禍首竟然僅僅是一個煙頭:一位員工到倉庫內放包裝箱時,不慎將煙頭掉落在地,隨意踩了兩腳,便匆匆離開了倉庫。當日11時左右,煙頭將倉庫內物品引燃。

恰恰在這種情況下,商廈當日保衛科的工作人員卻違反了單位規章製度,擅自離開了值班室,沒能及時發現起火並報警,導致延誤了搶險時機。

當他們得知火情後,又嚴重違反了消防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和本單位製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方案中規定條例,沒有及時有效組織群眾疏散,致使火災發生後群眾未能及時逃生,造成了特別嚴重的後果。

一個煙頭,54條生命!

其實,奪去54條人命的,不是現實中忽明忽暗的煙頭,而是工作人員的不負責任。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一個缺乏認真負責態度的員工,無論他的學曆多高,他的技術多好,他永遠都不可能得到認可,也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敬。

認真負責是一種品德,是一種無須別人的監督就能將工作做到最好的良好習慣。

同時,認真負責還需要有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個人都可能由於多種原因而多多少少有些不滿情緒,我們不能因為這一點點的不滿就改變我們的工作態度,以消極馬虎、不負責任等來平衡自己內心的不滿,因為這種表現不僅揭露了自己虛偽的“敬業”麵具,還會失去更多的機會。

有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一家公司工作。在試用期間,他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將自己分內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然而,公司因崗位調整,需要裁掉一個人。因為他的資曆最淺,所以他不幸被選中了。

人事部通知他,這個月最後一天不必來了,下個月第一個禮拜一來取工資就行了。但是那一天,他仍然來到公司,仍然像平時一樣認真努力地工作,把工作台洗刷得一塵不染,把用過的東西洗得幹幹淨淨,擺放好。同時,他還認真地與同事進行了工作交接,他把交接過的文件中還存在著的問題都一一羅列在了紙上,非常負責任地再次交給同事。

因為已經得知被裁,這個年輕人大可把工資結清後就離開,但在他的心目中,隻要自己還是公司的員工,就有義務做到善始善終。

第二天,人事部的人通知他:他可以繼續留在公司工作。

被裁而又被聘,原因就在於他突出的敬業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打動了老板。老板說,這樣認真負責的人,如果裁掉他,是公司的損失。

每個人都應該向那個年輕人一樣,即使即將離開公司,但隻要人還在公司一天,在崗一天,就不要改變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否則,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工作的機會,甚至有時候會失去更多。

曾經有個木匠,精於建築工藝,一輩子不知道建造了多少座精美的木房子,人們都尊稱他為“小魯班”。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魯班”日漸衰老了。有一天,他告訴老板,說自己準備退休,回家與妻子兒女共享天倫之樂。

對於這樣一個好工人,老板自然舍不得他走。但是老板看他主意已定,也不好反對,最後,老板問他是否願意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應了下來。

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來,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本來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把房子建好,而他則用了四個月的時間。

房子建好後,他鎖好門,把一大串鑰匙交給老板,說:“老板,最後一座房子我建好了,我可以回家了嗎?”

老板看著老木匠一副疲憊的樣子,把這串鑰匙鄭重地交還在他的手上,認真地說:“你在我這裏辛苦了一輩子,這所房子就算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吧!”

聽到這句話,老木匠驚得目瞪口呆,看著老板一點都沒有開玩笑的意思,想起自己建這座房子時的態度,頓時羞愧不已。

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我們就應該以一種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並且始終保持這種態度。沒有這種精神,我們將失去許多機會,乃至更多屬於自己的東西。

敢於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

西方有句諺語:“思想決定命運。”不敢向“不可能”的工作挑戰,是對自己潛能的畫地為牢,這樣隻能使自己無限的潛能化為有限的成就。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在談到他心目中的優秀員工時說:“我們所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著高貴的血統或者高學曆的人,而是那些有著鋼鐵般的堅定意誌,勇於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戰的人。”

每一位在職場中拚搏並希望獲得成功的人,都應該銘記這句話。因為敢於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

如今享譽全球的麥當勞公司就是在莫裏斯·麥當勞和查特·麥當勞兄弟不向困難屈服,敢於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中誕生的。

20世紀20年代,麥當勞兄弟告別鄉村老家,勇闖美國著名影城好萊塢。

1937年,曆經多次磨難的兄弟倆,抱著永不服輸的念頭,借錢開辦了全美第一家“汽車餐廳”,由餐廳服務員直接把三明治和飲料等送到車上——麥當勞兄弟辦的是路邊餐館,采取的是服務到車、方便乘客的經營方式。

由於形式獨特,用餐方便,這種形式的餐廳一炮打響。後來人們紛紛效仿,辦“汽車餐廳”的人日益增多,麥當勞兄弟的生意大不如初,有每況愈下之勢。

在激烈的競爭麵前,麥當勞兄弟沒有退縮和沮喪,而是繼續冥思苦想著再一次勇敢超越自己的良策。他們摒棄了原有的“汽車餐廳”的服務理念,而是重新提出了“想吃花哨和高檔的請到別處去,想吃簡單實惠和快捷的請到我這兒來”的經營理念,吸引了無數顧客蜂擁而至,從而一舉獲勝。

此時,兄弟二人並沒有滿足現狀,而是繼續敢於在“冒尖”和“出奇”上製勝。後來,他們又陸續推出了使用小紙盤、紙袋等一次性餐具,製定了廚房自動化的革命變革等一係列的措施來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是什麼讓麥當勞兄弟把在一般人眼裏已經很好或根本不可能的事,徹底推翻或改寫的呢?總結起來有以下三點:

首先,不要滿足於眼前尚可的表現。

一個人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在於他是否做什麼事情都力爭最好。成功者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不會輕率地滿足於自己尚可的表現。成功的人會在工作中以最高的規格要求自已,能做到最好就必須做到最好。而在老板的眼裏,這樣的員工才是最有價值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