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reference_book_ids\":[7109046343171050526,7011431805437873188,7260811472643558463,7263389537148079159,7149097157318970398,72671088802770483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8,\"start_container_index\":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1},\"quote_content\":\"《社會契約論》reference_book_ids\":[7007741213541403661,6906405948831566856,726709024877183286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憑“好心”去做事
有一次,有一位哲學家問他的學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麼?”
答案有很多,但有一個學生說:“一顆好心。”
“正是”,那位哲學家讚歎地說:“你在好心兩個字中,包括了別人所說的一切話,因為有了好心,對於自己,則能自安自足,能夠做一切與己適宜的事;對於他人,則是一個良好的伴侶,親切的家人,可愛的朋友。”
我們做事,憑著一顆好心,一顆善良的心,一種良好的心態,這樣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做事就不再抱怨,不再斤斤計較;對於他人來說,則會使我們做出的事情遠遠超過他人的預期,出人意料之外,給人一份安慰,給人一份驚喜。
法國大思想家盧梭22歲那年,在自己的訂婚典禮上,正當盧梭沉浸在親戚朋友的祝福聲中時,同他訂婚的女朋友卻牽著另一位年輕小夥子的手對盧梭說:“對不起,我覺得,我們在一起不會幸福。”呆若木雞的盧梭在親戚朋友詫異的目光中,真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幾乎整個小鎮都知道了盧梭的事——在訂婚的大好日子卻被心愛的人狠狠地拋棄了。麵對如此的羞辱,盧梭決定逃離這個隨時可能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的小鎮。於是,他開始了流浪生涯,從家鄉瑞士到了德國,又從德國到了法國。他發誓將來一定要風風光光地回到家鄉,找回自己失去的尊嚴。
當盧梭再次回到家鄉的時候已經是三十年後。這個時候,他已經成為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了。他的著作《懺悔錄》《社會契約論》《愛彌兒》在歐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可以說他的名字享譽歐洲。
在回到家鄉的第二天,有位老朋友同他說起曾經的艾麗爾,盧梭笑著說:“她差一點兒做了我的新娘。”說話的語氣中沒有絲毫的怨恨。朋友告訴他,艾麗爾當初給了盧梭莫大的羞辱,自己也沒有得到幸福。這麼多年以來,她一直生活在貧困潦倒之中。
朋友本以為盧梭聽到當初背叛自己的人落個悲慘下場後會非常高興,然而盧梭卻說:“我很難過,上帝不應該懲罰她。我這裏有一些錢,請你轉交給她,不要告訴她是我給的,以免她以為我在羞辱她而拒絕。”
對於三十年前的羞辱,盧梭並沒有耿耿於懷,沒有抱怨,沒有斤斤計較,而是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去安慰曾經背叛自己的人。
盧梭的舉動讓周圍的人,讓當事人本人都感到詫異。而仔細想想,我們便發現,盧梭是明智的,假如沒有那份好心,事情的結果一定會是:傷害別人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其實,憑著好心去做事,受益最大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