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餓死時送一隻蘿卜或富貴時送一座金山,從內心感受來說,完全不一樣:前者能解決生死大事,自然更讓人感動。
生活中,人人難免會遇到難事,在別人困難的關鍵時刻,我們出手幫他人一把,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可能隻是舉手之勞,而對於他人來說,可能就是救命之恩,人心都是肉長的,獲得了我們的幫助,他人會心存感激,心存信任,心存報恩,這樣,或許在我們困難的時候,我們曾經送出去的人情將會得到成倍的收獲。
讓人一分利,留下一份情
作為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曾經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你父親教了你哪些成功賺錢的秘訣?”
對於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關於賺錢的方法,父親什麼都沒有教,隻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世的道理。他說,如果和別人合作,假如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拿六分就可以了。”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李嘉誠致富的秘訣是:他讓別人多賺二分。
李嘉誠是個精明的生意人,而做生意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賠錢的買賣誰會做。與別人合作時,自己總是少拿二分,不是李嘉誠沒有私心,而是他的生意手段太高明了!人人都喜歡占便宜,李嘉誠讓別人多賺二分,就滿足了這種心理,誰還不願意和他合作呢?
結果雖然是讓利了,但是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雖然李嘉誠隻拿了六分,但因此和他合作的人卻多了一百個人,他現在該多拿多少分?假如拿八分的話,逐漸就不會有人和你合作,結果是虧是賺可想而知。
在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中,我們要想取勝,一定要做到讓人一分利,留下一份情。
在台灣有一個建築公司的老板,年輕的時候就以精明著稱於業內。做事很具商業頭腦,也成熟幹練,但摸爬滾打許多年,事業不僅不見起色,最後竟以破產而告終。
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裏,這個老板不斷地查找自己失敗的原因,絞盡腦汁也沒能找到答案。論才智、論勤奮、論計謀,他都不遜於其他人,但為什麼有的人成功了,而自己卻離成功越來越遠呢?
在百無聊賴的時候,他到街頭漫無目的地閑逛,當路過一家書報亭時,他買了一張報紙隨便翻看。看著看著,眼前豁然一亮——報紙上的一段話如電光石火般擊中了他的心靈。他迅速回到家中,把自己關在小屋裏,整夜整夜地思考。
後來,他以僅剩的1萬元台幣作為本金,再戰商場。這次,他的生意像是被施加了魔法似的,從雜貨鋪到水泥廠,從包工頭到建築商,一路順風順水,合作夥伴爭先恐後。短短幾年內,他的資產就突飛猛進到1億元台幣,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
有很多記者追問他東山再起的秘訣。他隻透露了四個字:隻拿六分。
又過了一些年,他的資產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多,達到了100億元台幣。有一次,他來到大學演講,其間不斷有學生提問,問他將1萬元台幣變成100億元台幣到底有何秘訣。他笑著回答說:“因為我一直堅持少拿兩分。”
原來,他當年從報紙上看到了采訪李澤楷的報道,回家後反複研究,終於明白一個道理:精明的最高境界就是厚道。我們要想和別人合作,一定要采用這種思考模式,這樣我們的合作夥伴才會越來越多。
在這個競爭的社會,一點都不缺聰明乃至精明的人,就是缺厚道的人。我們做事厚道一些,多讓利,多留情,那麼,人生之路自然寬敞明亮許多。有人說,厚道的人乍看是在吃虧,實際上他們在以本色、真誠、寬容、守信待人,最終贏得人們的信賴,吃虧又從何處說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