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9
學會製造尷尬局麵
下的交談樂趣
營造融洽的談話氣氛
女人善用自嘲
一句玩笑造輕鬆氛圍
模糊語言的神奇作用
戲劇化地說出想法
讓對方覺得那是他的主意
找到產生共鳴的話題
打開對方的話匣子
沒話找話說避免冷場
跟內向型的人說話
陌生的環境裏增進交往
閑談是輕鬆愉快的事
關心的話最能打開心扉
愉快的談話氣氛是使雙方的交談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營造融洽的談話氣氛
與人交談時,如果能做到思想放鬆、隨隨便便、沒有顧慮、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那麼談話就能進行得相當順利,氣氛就會顯得相當活躍。
在與人交談中,能夠接二連三地說出閃爍著智慧火花的、精彩的名言佳句的人,是為數不多的。也就是說,與其急於想把話說得精彩一點、動人一點,倒不如把心放寬,抱著“說得不好也不要緊”的態度,按照自己的實際水平去說,你反而能說出有趣、機智的話語來。
開始交談時,交談者要善於創造一個融洽的氣氛,適當的寒暄還是必要的。如果是熟人、老友,可先談談自上次分別後的情況。如果是新朋友見麵,則不妨各自做一番簡單介紹,等氣氛融洽後,再談論話題深刻一點的內容。如果一見麵就太嚴肅,把氣氛弄得很緊張,對以後的交往則是很不利的。所以,交談時要善於談論一些愉快而豐富的話題。
雙方能夠找到愉快的話題是很重要的。沒有人會喜愛悶悶不樂的人,沒有人想聽你訴說不幸的命運,誰都討厭聽壞消息!在與尚未熟識的人說話時,最好選擇較為輕鬆愉快的話題,這樣可以使說話自然順暢地展開。畢竟,沉重的話題使大家心情沉重,有爭議的話題又容易引發衝突和不快。社交場合應該是令人身心放鬆的愉悅之地,選擇能烘托氣氛的輕鬆話題是最明智的舉動。輕鬆自如是最關鍵的。
以閑聊作為開場白,不僅對於自己是必要的,而且還能消除對方的緊張心理。交談即使是從無關緊要的問話開始的,其目的如果是為了使談話轉入正題,那也能發揮出相應的作用來。
愉快的話題往往能在短時間內和對方建立良好的關係,豐富的話題不僅能給人巨大的信息量,還能引發高漲的興致和對說話人的敬佩。
很多人會苦惱地說:“我也想把談話變得妙趣橫生,可是我確實找不到要說的話!”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下麵提供幾個可供參考的實用的方法,希望有助於你建立豐富的話題庫。
1.搜集交談的資料和信息。
這一點對於那些“術業有專攻”的人來說尤其受用。學文的人和學理的人在一起經常找不到共同的話題,往往冷場,讓人覺得尷尬。但是如果養成讀書看報的好習慣,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遇到喜歡打扮的,可以說出幾個品牌化妝品和服裝;對方喜歡文學,就可以和他聊聊尼采、雪萊……上知一點天文,下懂一點地理,這樣才能和各式各樣的人有話說。
2.不要談失意的事情。
失意的事情最好打掉了牙往肚裏咽,以免過去不愉快的經曆讓對方覺得沉悶和無聊,影響對方的情緒。沒有人想聽你述說黑暗的命運,悲觀的人無法獲得好人緣。千萬不要逢人就開始傾倒自己心中的垃圾,這樣不僅無法引起對方的共鳴,還會徒增對方的反感。見機行事,適時轉變不同的話題談話的內容狹隘令人討厭,圍繞著一個主題打轉說話,內容就會受到局限。老是說同一個東西,雖然一直在不停地說,仍然會給人彼此沒有話說的感覺,而且讓人感到沒有樂趣可言,談話氣氛也很容易沉悶。
3.最好不要說那些有爭議性的話題。
一般說來,與陌生人見麵的四分鍾內,最好談論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避免那些有爭論性的內容,以免意見分歧帶來不愉快。善於製造愉快的氣氛是女性在與人交談中必備的本領。因而,女性朋友應該多多練習。
自我解嘲術,指以自我嘲弄的形式,自貶自抑,堵住別人的嘴巴,擺脫窘境,從而爭取主動的一種舌戰謀略。矜持的女性也不妨放下架子適時采用,定能收到奇效。
女人善用自嘲
女人自嘲時,自暴其醜,顯示了一個人的大度和坦誠。勇於暴露自己的問題,揭露自己的短處,這樣的人往往被人視為可信的人。自嘲,使女人能輕鬆、愉快地正視自己的弱點,擺脫困境,增強自信心、自尊心,在論辯中,又可使氣氛活躍。某著名女演員,身體發胖,就經常拿自己的體形開玩笑:“我不敢穿上白色遊泳衣在海邊遊泳,我一去,飛過上空的美國空軍一定會大為緊張,以為他們發現了古巴。”一句自嘲,並沒有降低自己的品味,大家反而覺得這位胖女士有可愛的性格和豁達的心胸。通過嘲笑自己的長相、缺點、遭遇等,可以使自己輕鬆地擺脫困境,為自己解圍,因此,自嘲在應付尷尬境地中有特殊的表達功能和使用價值。
楊瀾曾被邀請為某市的一次大型文藝晚會擔任主持人。出人意料的是,在演出晚會到中途時,楊瀾不小心在下台階時摔了下來。在這種大型場合出現如此情況,確實令人尷尬。但楊瀾非常沉著地爬了起來,憑著她主持人特有的口才,對台下的觀眾說:“真是馬有失蹄,人有失足呀。我剛才的獅子滾繡球的節目表演得還不熟練吧?看來這次演出的台階不是那麼好下哩!但台上的節目會很精彩的,不信,你們瞧他們。”楊瀾這段自我解嘲式的即興話語非常成功,不但使自己擺脫了難堪,更顯示出了她非凡的口才,以致她話音剛落,會場就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自嘲,是女人幽默的最高層次,口才好的女人以自己為對象來取笑自己,可以消釋誤會,抹去苦惱,感動別人,並獲得自尊自愛。某女作家寫作太累,在開會時睡著了,沒想到,她的鼾聲大起,逗得與會者哈哈大笑,她醒來發覺同誌們在笑自己。一位同仁說:“身為一個女人,你居然能打出這麼有水平的‘呼嚕’!”她立即接茬說:“這可是我的祖傳秘方,高水平的還沒有發揮。”在大家的哄笑聲中解了圍。運用自嘲,委婉拒絕,既表達了自己的意圖,又使對方樂於接受。所以當交談陷入窘境時,逃避嘲笑並非良方。相反,你怒不可遏地反唇相譏會遭到更多的嘲諷,不如來個超脫,自嘲自諷,反而顯得豁達和自信。這種超脫使自己擺脫了“狹隘的自尊心理束縛”,又堵住了別人的嘴巴。
女人自嘲,能增添情趣。在一些交際場合,運用自嘲可以增添樂趣,融洽氣氛,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學會提出引人發笑的荒謬問題並能巧妙應答,有助於良好社交氣氛的形成。
一句玩笑營造輕鬆氛圍
一個適當的幽默玩笑可以鬆弛緊張的氣氛,好比打開了一道閘門,壓力就此傾瀉而出,換來的是融洽的氣氛。
女人幽默是非常可貴的,特別在氣氛非常緊張和嚴肅的場合時。
會說話的女人會巧妙地用幽默輕輕拂去可能飄來的一絲不快,改變人們的心情和處境,建構起特有的幽默氛圍,巧妙得體地擺脫自己遇到的尷尬場景。如果你的幽默性質是自責或中立的,那是最好的。
可以對你自己或自己的小弱點來一點幽默,好像自我打趣似的,就不會觸犯別人。相互攻擊有時也很風趣,但對初學者來說不應該去嚐試,應該避免使用。
在社交中,人們希望出現令人愉悅的場麵,而能夠製造歡樂氣氛的女人通常更受歡迎。以下方法可幫助你成為社交場上的活躍人物。
1.調侃對方。
社交中,心無戒備、偏見,不帶惡意的攻擊與傷害,會使朋友、同事更加無拘無束。詼諧、調侃中的“君子風度”,最能活躍氣氛。經驗證明,朋友間也是如此,若心無芥蒂、毫無隔閡,開句玩笑,貶低一番對方,互相攻擊幾句,打幾拳、給兩腳,並不是壞事,反倒顯得親密無間。彼此畢恭畢敬未必就沒有矛盾,而平日吵吵鬧鬧的夫妻可能會更親熱。
2.誇張讚美。
這種方法會把人抬得極高,但沒有虛偽、奉承之嫌的介紹,會立即使整個氣氛變得異常活躍。
老朋友、新同事見麵後,不免介紹寒暄一番,這是個極好的活躍氣氛的機會。借此發表一番“外交辭令”,把每個人的才能、成就、天賦、地位、特長等作一種誇張式的炫耀與渲染,這可使朋友們感到自己深深地為你所了解、所傾慕。尤其是女人利用這種方式把朋友推薦給第三者,誰也不會去計較其真實性,但你卻張揚了朋友們最喜歡被張揚的內容。
3.搞惡作劇。
惡作劇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它源於幽默,導致歡笑。女人有分寸地取笑、調侃朋友並不是壞事,雙方自由自在地嬉戲,超脫習慣、道德,遠離規則的界限,享受不受束縛的“自由”和解除規則的“輕鬆”,是極為愜意的樂事。人們在捧腹大笑之餘,會深深地感謝那個聰明的快樂製造者。
4.寓莊於諧。
女人在社交中不需要總是過於莊重,自始至終保持莊重氣氛就會顯得緊張。寓莊於諧的交談方式比較自由,在許多場合都可以使用。用風趣、詼諧的語言,同樣可以表達較重要的內容。
5.激發共鳴。
朋友、同事相聚,最忌一個人唱獨角戲,大家當聽眾。成功的社交應是眾人暢所欲言,各自表現出最佳的才能,作出最精彩的表演。為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尋找能引起大家最廣泛共鳴的內容。有共同的感受,彼此間才可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氣氛才會熱烈。所以,你若是社交活動的主持人,一定要把活動的內容同參加者的好惡、最關心的話題、最擅長的拿手好戲等因素聯係起來,以免出現冷場的尷尬。
6.貶抑自己。
懂得運用自我貶低、自我解嘲這種戰術的女性是最高明的。老練而自信的人往往會采取這種方式。貶抑會收到欲揚先抑、欲擒先縱的效果。眾人將在哄笑聲中重新把你抬得很高。自我貶抑既可活躍氣氛,又能博得他人好感。
7.製造漏洞。
漏洞是懸念,是“包袱”,製造它,會使人格外關注你的所作所為,並精力集中,全神貫注地聽你說話。待你抖開“包袱”之後,人們見是一場虛驚,都會付之一笑。
8.提出荒謬的問題並巧妙應答。
生活中,總是一本正經的人會給人古板、單調、乏味的感覺。交談中,不時穿插一些朋友們意想不到的、貌似荒謬而實則極有意義的問題,是很好的一種活躍氣氛的方法。也許會有人時常問你一些荒謬的問題,如果你直斥對方荒謬,或不屑一顧,不僅會破壞交談氣氛、人際關係,而且會被人認為缺乏幽默感。
學會提出引人發笑的荒謬問題並能巧妙應答,有助於良好社交氛圍的形成。
運用模糊的言語要做到簡潔明快。
模糊語言並不是重複囉唆和刻意地繞彎子。
模糊語言的神奇作用
模糊語言是一種十分高超的語言藝術,它指的是運用一種不確定的或者不精確的語言進行交際的方法。在我們的談話過程中,適當地用模糊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當我們在看望某個病人的時候,我們會對他說:“你一定要好好地養病,這樣,你的身體就會慢慢地康複。”我們——包括病人在內——都不知道“慢慢”指的是多長時間。它指的是一個小時、一天、一個星期,還是一個月?
這是無法由我們來決定,也不必由我們說清楚,但是我們要表達關心的意思,並且應說服病人安心地養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隻能用這種模糊性的詞語,才能達到效果。
如果你請一個人在會場中找你的朋友,你告訴他你的朋友具有以下特征:身高一百八十五厘米、腰圍七十厘米、肩寬三十七厘米,戴一副四百五十度的近視眼鏡,例如此等等。你認為他能夠找到嗎?但是如果你換一種方法描述,你用了比較模糊的字眼,如高大、大眼睛、濃眉、卷發等等,這樣效果會不會好些呢?
“不可思議”是我們一般人的看法,而語言專家卻希望能夠找到根據。
他們的研究結果之一證明正是模糊語言的不確定性,引起了語言的廣泛和靈活。這就好像奔騰的河水比靜止的湖水更加有活力一樣。
模糊語言的運用,通常體現在回答問題上。問題的提出者往往提出一些隨機性非常強,並且包含的內容極為廣泛的問題,使你不能準確回答。尤其是那些你不能直接回答,但是又不得不回答的問題,就需要用模糊語言進行回答了。
某公司的經理說:“我們公司的絕大多數年輕人都是工作努力、積極上進的,但是還有個別的人並非如此。”這裏的“絕大多數”是一個模糊的詞語,因為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來說明什麼是“絕大多數”。這是一種可以伸縮的判斷語,既保存了大部分人的麵子,同時也對那些“個別的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模糊語言的特點是模糊、似是而非。一方麵,它令人捉摸不透說話內容的真正內涵;另一方麵,因為沒有具體的指向,因而就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變通性。當遇到一些在一定條件下不能解決的事情的時候,它可以變不可能為可能,使不相容的問題變得相容和一致。
1945年,美國曾經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當時,新聞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是前蘇聯有沒有原子彈?如果有的話,有多少顆?所以,當前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訪問美國時,他被記者圍在了飯店的門口。
有記者問道:
“蘇聯有多少顆原子彈?”
莫洛托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足夠!”
這個詞是一個十分模糊的詞語,它回避了前蘇聯具體有多少顆原子彈的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國家的機密。莫洛托夫這麼回答,顯出了國家的自尊和力量,而且言簡意賅。
必須要注意的是,模糊語言隻是為了增強語言的適應性、靈活性以及生動性才出現的,它隻是語言表達方式的一個重要的補充,而不是主體部分。
一般情況下,我們還是要盡可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運用模糊語言必須注意的是:
模糊的語言並不是含糊其辭,而是故意這麼做的。它的使用具有目的性。
你在使用模糊詞語的時候,一定要遵循適度的原則。
不要使你的話有歧義或引起誤解,不要傷害到別人。當然,我們也要注意運用模糊詞語的不同場合。
運用模糊的言語要做到簡潔明快。模糊語言並不是重複囉唆和刻意地繞彎子。
每個人都是出色的戲劇家,隻是要看不同的方麵而已。
千萬不要懷疑自己戲劇性地表達意見的能力。
戲劇化地說出想法
好奇是人類的天性之一。如果你想要表現自己的意圖,對他人進行說服,你可以戲劇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不但會使他更加樂於接受你的觀點,而且也會使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戲劇性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在商業領域中應用極為廣泛。這是因為,在商品經濟時代,商業是最具競爭性的一個行業,人們需要借助最有效的方法來取得競爭的勝利。
米老鼠的名字曾經挽救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一盞吸頂燈的意外脫落,使糖果交易會上的一家展銷商的糖果銷量增加了一倍;克萊斯勒讓一頭大象站在他的汽車上,以此來證明汽車的牢固性和堅實程度,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論你是否承認,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戲劇化的社會。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吸引我們的東西太多了,我們往往不知道該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何處。所以,僅僅靠語言述說已經不能使別人同意我們的看法,甚至於連吸引他們的目光都變得十分困難。因此,我們必須尋求一種更加生動、更加富有戲劇性的行動或語言來吸引人們,進而達到說服他們的目的。
美國一家生產“美的思”牌透明絲襪的公司就是因為一則轟動性的廣告,使他們的絲襪迅速走紅,最後成為了世界名牌。讓我們來看看這則廣告有什麼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