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擊取得勝利 反擊獲得全麵勝利
11月25日清晨,南朝鮮二師傷亡已逾5000人,第四次撤下戰場進行整補,由軍團預備隊南朝鮮九師接替其攻擊。
之後,在12月3日,南朝鮮第九師發動了對5377高地自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進攻。
在這次戰鬥中,南朝鮮軍僅空中支援的飛機就高達200多架次,地空火力的聯合轟擊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整個高地被爆炸得煙雲籠罩。
後來,2號陣地坑道終於因承受不住猛烈的轟擊而倒塌,二連一個加強排除一人外,其餘人員全部被埋在了坑道裏。
對方炮火剛一延伸,南朝鮮九師一個團就蜂擁而來,2號陣地上唯一沒有來得及進入坑道而躲在岩石逢裏的戰士,端著爆破筒衝入對方陣地,與對方同歸於盡了。
因這個加強排全部犧牲了,所以這位勇敢的戰士的姓名也就無從查起了,他是一位無名英雄。
又是一整天激烈地爭奪,陣地易手達到10餘次。
在黃昏時分,南朝鮮九師終於不支,撤出了戰鬥,陣地再次得到了鞏固。經過這一戰,南朝鮮九師再也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了。
由於11月25日到12月3日已曆時8天,在這段日子裏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習慣上把11月25日作為上甘嶺戰役結束的日子。
11月26日,十五軍司令部發布上甘嶺戰役的戰績公報:
在43天的戰鬥中,我打退敵排以上進攻900餘次,與敵進行大規模爭奪戰29次,以11529人的傷亡代價,斃、傷、俘敵25498人,擊落擊傷敵機300架,擊毀敵坦克40輛,大口徑炮61門,使敵所謂“一年來最大的攻勢”,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消息傳到北京,全國人民沸騰了。
12月16日,毛澤東發表論朝鮮戰爭局勢及其特點的講話,高度評價了上甘嶺戰役。
12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慶祝上甘嶺前線誌願軍的偉大勝利》的社論,把慶祝上甘嶺勝利的活動推向了高潮。
在上甘嶺防禦戰役的43天裏,雙方在不足4平方公裏的狹小地區,均投入大量兵力、火力,進行了持久的反複爭奪,戰鬥激烈程度前所罕見。
消息傳到華盛頓,美國反戰情緒沸騰了。
杜魯門總統本想利用上甘嶺戰役撈取政治資本,卻事與願違,讓上甘嶺戰役敲響了他政治生涯的喪鍾。
克拉克哀歎到:鐵三角的猛烈戰爭,在競選總統高潮時變成了頭條新聞,它使南朝鮮戰變成了美國曆史上最不得民心的戰爭。
在板門店談判桌上,美國人從叫喊“讓槍炮說話”又回到了“叫人說話”上。
上甘嶺從此成了“聯合國軍”的“傷心嶺”。
據交戰雙方後來公布的資料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