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reference_book_ids\":[6883409163003628557,7267090248675363851]}],\"11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76,\"start_container_index\":11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0},\"quote_content\":\"《三國演義》reference_book_ids\":[7229640720594766906,6838936284967209991,7233628637570796605,7078184356296002568,7220732984595319869,6890728370670144526,7023706537877064711,72574531468536085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二 工作上留有餘地
工作一向是人們生活中的“大事”,沒有工作就意味著你會過的很落魄。但工作上的方法和技巧卻被很多人所忽視,因而有很多人想好好工作卻又不能,煩悶充斥於整個工作之中。其實,這常常是因為在工作之時沒有“留下餘地”。圓滿地完成工作是必須的,但工作過程的環境卻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這就需要你好好地琢磨了。
1.好領導留餘地
無論是什麼樣的領導,在工作中,都應學會給自己的下屬留有餘地。因為在給同事、給下屬留有餘地的同時,也很大程度上是營造良好的人際工作環境。許多事你不去強調,別人反而更願意去接受。這樣,你在單位的權威就會形成。因此說,一個領導要善於給他人留有餘地。
給下屬留有餘地
作為一個領導者,不要把所有的權力都死死地握在手裏,事必躬親,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一一過問,總是超負荷地工作。其實,這絕對不是一種有效的工作途徑。你所做的工作有許多並不需要你去做,那是你的下屬的事情,如果你做了這些事情,他們不但不會心存感激,反而會認為你專橫跋扈、粗俗無知。不要忘記自己是個領導者,你有自己的工作,隻要你把自己的工作盡心做好就行了。如果有必要,有些你分內的事情你也可以交給下屬去做,這一方麵可以鍛煉提高他們的能力,另一方麵還可以使你抽出一些時間去做全局的決策,使你所領導的事業有更大突破,何樂而不為呢?
漢宣帝手下有一位宰相叫丙吉,有一年春天,丙吉乘車經過繁華的都城街市,恰巧看見有人群毆,死傷極多,但卻若無其事地通過現場,什麼話也沒說,繼續往前走。不久,他又看到一頭拉車的牛吐出舌頭來氣喘籲籲,無精打采,丙吉馬上派人去問牛的主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旁邊的隨從人員都感到很奇怪,為什麼宰相對於群毆事件不聞不問,卻單單操心牛的氣喘,這不是有點輕重不分,本末倒置了嗎?於是,有人就鼓起勇氣請教丙吉。丙吉回答說:“取締製止群毆事件是長安令或京兆尹的職責。身為宰相,我隻要每年評定他們的政績,再將其賞罰建議上奉給皇上就行了。宰相對於這些瑣屑之事不必一一參與,而我之所以看見牛氣喘籲籲就要停車問個究竟,是因為現在正值初春時節,而牛卻吐著舌頭氣喘不停,我擔心是不是陰陽不調,而宰相的責任之一就是要措調陰陽,因此我才特地停下車詢問原因何在。”眾隨從聽後,這才恍然大悟,紛紛稱讚宰相英明。
無論是官場還是職場都需要給別人留有餘地。日本鬆下幸之助以其管理方法先進,被商界奉為神明。而他的方法就是善於給別人留有餘地。後騰清一原是三洋公司的副董事長,慕名而來,投奔到鬆下公司,擔任廠長。他本想大有作為,不料,由於他的失誤,一場大火把工廠燒成一片廢墟,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後騰清一十分惶恐,認為這樣一來,不但廠長的職位保不住了,還很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這輩子就完了。因為他知道鬆下是不會姑息部下的過錯的,有時為了一件小事也會發火。但這一次讓後騰清一感到欣慰的是鬆下連問也沒問,隻在他的報告後批了四個字:好好幹吧!鬆下的做法深深地感動了後騰的心。由於這次火災發生後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他心懷愧疚,對鬆下更加忠心效命,並以加倍的工作來回報鬆下。他為公司創造的價值遠遠大於那個工廠。
鬆下給下屬留了餘地,同時也給自己留了餘地,留下了更快更高的發展道路。試想一下,如果鬆下斷盡了後騰的路徑,那麼自己快速發展的路徑可能也就沒有了。作為一個領導,要記住,敲碎別人的飯碗,自己的飯碗也容易碎掉。
亨利·福特就犯下過這樣的錯誤。艾柯卡剛進公司時隻是一名低級的推銷員,後來他推出新的推銷方案50計劃,使他所在的地區從全公司銷售最差一躍成為各區之首,一下子轟動了福特公司總部,他的職位也得到了晉升。不久,他主持設計的野馬車又為公司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後來,他出任公司的轎車和卡車係統的副總經理,經過10年的奮鬥,憑著天才的推銷能力和傑出的研發組織能力,步步高升,成為福特汽車王國的高層管理人員。俗話說,功高震主,艾柯卡的巨大成就招致了公司獨裁者福特的嫉妒,使他越來越厭惡艾柯卡,對他艾柯卡日益增長的威望深感不安,他不願看到自己的王國裏有一個功高震主的人與自己分庭抗禮,他更害怕自己的公司會被艾柯卡奪走,於是他毫不留情地解雇了艾柯卡。
艾柯卡轉而投奔克萊斯勒,經過一番努力,他領導的新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搶占了福特的大部分市場,並且很快躍到福特公司的前麵。這個時候,福特才開始後悔當初的做法。
職場正是如此,不讓別人為難,不與自己為難,讓別人活得輕鬆,自己也活得自在。這就是留有餘地的妙處。工作中有很多事情你無法預料到它的發展態勢,有的也不了解事情的背景,切不可輕易下斷言,使自己沒有一點回旋的餘地。
給下屬留麵子等於給其留餘地
作為一個優秀的領導,在宣布調動、否定下屬的決定時,要盡量顧全下屬的麵子,使對方不至於有太多的壓力,或是遭到其他職員的懷疑和非議而下不了台。假定領導與下屬在一開始就沒有掌握全部事實的情況下發生了分歧,作為領導,為了勸服下屬,他可以這樣說:“當然,我完全理解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因為你那時候還不了解事情的具體情況。”或者說:“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但後來當我了解到全部情況後,我就知道你我都錯了。”這樣說就給下屬留了麵子,換句話說,是給他台階下了。這樣可以把下屬從矛盾和不服的疑惑中解脫出來,使他體麵地收回先前的立場,並信服你說的話。在實際工作中,領導最好采取單獨麵談的方式,讓下屬避開公眾的壓力,這樣更有利於下屬的認真反省,並且還會因為你保全了他的臉麵而對你心存感激。這樣,你在他心中的威信又進一步升高了!
國人曆來看重麵子。項羽敗給劉邦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肯自刎也不過烏江。可見,一個人的麵子在我們的傳統觀念和現實生活中確實很重要。因此,作為領導者,不可不慎對下屬的麵子。
當下屬有成績時,要舍得給麵子。《三國誌》中記載:魯肅取得赤壁之戰勝利後回來,孫權召集群臣,為魯肅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並親自下馬迎接魯肅。孫權問魯肅:“我這樣恭敬地對待你,你很有麵子吧?”魯肅回答:“不!”在大家的驚愕中,魯肅說:“我希望主公統一天下,然後再拜我當官,這才是給足了我麵子呀!”孫權聽後撫掌大笑。看,因為孫權給足了魯肅麵子,魯肅知恩圖報,攢足了勁兒要回贈孫權一個君臨天下的大麵子。這說明,當下屬有了成績時,領導給下屬麵子是對下屬最好的激勵,由此能使下屬更加努力工作,以回報領導給他的麵子。遺憾的是,在現實中,不是每個領導都如此“大方”,有的對下屬的成績視而不見,有的把下屬取得的成績看作理所應當之事,更有的怕下屬露了臉,自己沒了麵子……久而久之,下屬也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熱情。高明的領導對做出成績的下屬是舍得給麵子的,比如當眾表揚,比如給予物質獎勵或榮譽獎勵等。這樣,在做出成績的下屬有成就感的同時,對其他下屬也是一種激勵。
當下屬犯錯時,也要適當留麵子。《說苑》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楚莊王夜宴群臣,酒酣耳熱之際,請後宮美人出來勸酒,恰巧風吹燈滅,有人趁機拉美人的衣服,美人迅速扯掉了那人的帽纓,告訴楚莊王趕快點燈。楚莊王卻說:“今日大家與我飲酒,不把帽纓去掉不痛快。”於是,大家都把帽纓拿下來,然後點燈,盡歡而散。後來,晉國與楚國開戰,有一員楚將奮勇殺敵,立了大功,楚莊王問他姓名,他說:“我就是那晚被美人扯掉帽纓的人。”楚莊王懂得給犯有過失的下屬留麵子,換回的是下屬的拚死相報。相反,如果楚莊王把那個人當場捉住,除了破壞歡慶氣氛、損失一員大將以外,什麼作用也沒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下屬有了過錯,特別是非原則性的過錯,領導者應該寬大為懷,給下屬留點麵子。這當然不是提倡不講原則、好人主義。這裏說的留點麵子,是指對犯錯者本著“治病救人”的動機,點到為止,促其自省,給他以改過的機會。
在日常小事中,更不能讓下屬丟麵子。《左傳》中記載:一天,鄭國大夫子公與子家一起上朝。忽然,子公的食指顫動起來,子公對子家說:“以前我指顫時,預示著有異味可嚐,看來今天又有好吃的了。”入朝後,果見鄭靈公煮龜犒勞大臣,二人相視大笑。鄭靈公問他們為何笑,子家把子公的話告訴了鄭靈公。當龜燒熟時,鄭靈公故意讓子公難堪:龜湯每人一份,偏偏不給子公。子公氣極了,如此大丟麵子,他不顧一切地從鼎中撈起一塊龜肉,邊吃邊走出去了。鄭靈公大怒,想殺子公卻又忍住了。但鄭靈公沒想到,不久,自己卻死在子公的手下。這個曆史故事警示領導者,在一些看似日常小事上,千萬不要讓下屬丟不該丟的麵子。但現實中,在一些小事上讓下屬丟麵子的事並不鮮見。比方說,取笑下屬的一些生活習慣;不分地點、場合對下屬發脾氣、給臉色等。這種在一些小事上讓下屬丟麵子的做法,不僅對下屬的自尊心會造成傷害,而且也影響了領導者的威信,對人對己對工作都不利。因此,領導者在日常小事上要注意盡量別讓下屬丟麵子,這既是為官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給同事留有餘地
一個聰明的領導在與同事交往的過程中,是從不會把話說死、說絕、說得自己毫無退路可走的。例如,“我永遠不會辦你所搞砸的那些蠢事”。“誰像你那麼不開竅,要我幾分鍾就做完了”。“你跟××一樣缺心眼兒,看他那巴結相”,等等。這樣的話誰聽了都不會痛快,人人都最愛惜自己的麵子。而這樣絕對的斷言顯然是極不給人麵子的一種表現。
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湯姆·韋恩原先在電氣部門的時候,是個一級天才,但後來調入計算部門當主管後,卻被發現非其所長,不能勝任。但公司當局不願傷他自尊,畢竟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何況他還十分敏感。於是,當局給了他一個新的頭銜,讓他做谘詢工程師。工作性質仍與原來一樣,但他的部門讓別人來主管了。
此事令湯姆很高興。
公司當局也很高興,因為他們終於把這位易怒的明星遣調成功,而沒有引起什麼風暴——因為仍為他保留了麵子。
保留他人的麵子,這是何等重要的問題!而我們卻很少會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們常喜歡擺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嚇,在眾人麵前指責同事或下屬,而沒有考慮到是否傷了別人的自尊心。其實,隻要多考慮幾分鍾,講幾句關心的話,為他人設身處地想一下,就可以緩和許多不愉快的場麵。
《聖經·馬太福音》中有句話:“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句話被大多數西方人視作是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黃金準則。”真正有遠見的人不僅要在與同事一點一滴的日常交往中為自己積累最大限度的“人緣兒”,同時也會給對方留有相當大的回旋餘地。給別人留麵子,其實也就是給自己掙麵子。
尼瑪小姐是一位食品旬轉業的行銷專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負責一項新產品的市場測試。但她卻犯了一個大錯,整個測試都必須重來一遍。當她開會向老板報告時,她怕得渾身發抖,因為老板會狠狠訓她一頓。但是老板隻是謝謝她的工作,並強調在一個新計劃中犯錯並不是很稀奇的。而且她有信心第二次測試對公司更有利。老板保留了尼瑪的麵子,使她深為感動。果然第二次測試她搞得十分成功。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虛榮感,甚至連乞丐都不願受嗟來之食,更何況是原本地位相當、平起平坐的同事。工作中,很多人卻總愛掃別人的興,當麵令同事麵子難保,以致當麵撕破臉皮,因小失大。縱使別人犯錯,而我們是對的,如果沒有為別人保留麵子就會毀了一個人。因此,一個好領導就要學會給下屬、同事留一個台階下。會給他人留餘地的領導才是一個優秀的領導。
2.給老板一個台階下,
常言說:人要臉,樹要皮。臉麵代表了一個人的形象和自尊,所以正常人沒有不在乎自己麵子的。在職場,良好的形象有利於一個人獲得成功,所以職場中人更看重自己的臉麵。
在一個公司裏,一個人的地位越高,他的麵子似乎就顯得越重要。所以,老板比員工更看重自己的臉麵。在老板處於極端尷尬,甚至臉麵行將不保的緊急關頭,你若能幫助老板保全麵子,這比你完成老板交給你的任何一項工作都有功勞;反之,如果在本來能夠幫助老板避免丟麵子的前提下,你卻束手無策,目擊老板顏麵丟盡,老板就可能遷罪於你,即使嘴上不說,但也會懷恨在心。無論你工作多麼出色,他一想起自己的“屈辱”,就會情不自禁地找借口貶低你,讓你永無出頭之日,甚至將你掃地出門。
老板也有丟醜的時候
相對於員工來講,老板一般比較穩重,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似乎不應該有大意失荊州的事情發生。但老板也是人,也有考慮不周的時候,也會碰見突發事件,所以,老板有時候丟醜,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們常見的老板丟醜,有以下幾種:
1.在重要的場合口誤;
2.被客戶不留情麵地批評;
3.被生意場上的對手圍攻;
4.誤人競爭對手設下的圈套,在突發事件麵前一時反應不過來;……
當你跟老板一同麵對以上情況時,你一定要冷靜積極地處理,盡最大努力避免老板丟醜,從而保全他的麵子。如果你無動於衷,或者驚慌失措,眼睜睜看著老板顏麵不保,那麼這就可能成為老板手中的把柄,你也就別指望在公司裏有好的發展了。
讓老板感激你
當老板口誤的時候,你要及時給老板傳遞信息,讓老板自我改正。一是衝老板使眼色,提醒老板他剛才發生嚴重口誤了。如果老板跟你心有靈犀,就會從你的眼神裏領會到你要表達的意思,馬上回味剛才說的話,找出錯在哪裏,然後及時改正。二是舉手提示。如果老板照著文稿講話,你可以先舉手,然後站起身說:“剛才那個地方,是不是文稿打印錯了?”老板借機更正後,就會很感激你,自然想著你的好。
當老板被不敢得罪的大客戶批評時,你要做的就是趕快離開。如果還有不識相的同事愣在那兒,你要衝同事使眼色。如果他還反應不過來,你就找個理由把他支開。老板自然會很感激你的做法。
在突發事件麵前,如果你能挺身而出,避免讓老板丟醜,甚至是免遭皮肉之苦,那老板自然對你感恩不盡。
桑克是一家酒店的服務員,一天中午他當班時,有幾個人消費完離開酒店不久後又返回來,說他們感到身體不適,懷疑飯菜有問題,要求賠償,而且非要見老板。吧台的值班人員讓他們拿出證據來,跟那幾個人爭執起來。眼看就要動起手來,老板從樓上下來,看見這邊情況就走過去,問怎麼回事。吧台人員看看老板,又看看那幾個凶神惡煞的顧客,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桑克冷冷地對老板說:“這件事與你無關,請走遠點。”
那幾個人接著嚷:“讓你們老板出來,不賠償就砸酒店。”
老板明白了,立即轉身走開。
桑克假裝去找老板,打電話報了警,因為他看出那幾個人是來敲詐的。後來警察介入把事情擺平了。
這件事,使桑克給老板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不久,老板就提拔桑克做了酒店的辦公室主任。
別成為老板心中永遠的痛
如果丟盡老板的麵子,那將成為老板心中永遠的痛。當你成為老板丟醜的見證者,而且本該通過你的努力就能保全老板的麵子,那老板對你的袖手旁觀一定刻骨銘心。隨著時間的消逝,老板可能淡忘了他丟醜的事情,但一看見你,可能就會勾起他痛苦的回憶。這時老板就可能把他丟醜的事全部怪罪到你頭上。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工作,你要想獲得加薪和晉升的機會,可謂難於上青天。
朱南被公司炒了魷魚。很多人不理解,因為他的銷售業績一直不錯。他的一個好朋友問他,他才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有一次,朱南陪同老板參加一個高新技術產品洽談會。在飯廳就餐的時候,有一個人陰沉著臉衝他們走過來。
朱南認出他曾經是公司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在一次商戰中被打敗,而且敗得很慘,使其所在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他也因此被炒了魷魚。他從此對朱南的老板懷恨在心,從對手變成了敵人。這次忽然在洽談會上遇見,他揚言讓朱南的老板等著瞧。朱南情不自禁地看了一眼老板,老板很緊張地說:“小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