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懂心理,說服話說得貼合人心(2 / 3)

因為擔心被娜娜拒絕,張騫的每一句問話都花費了很多心思。顯而易見,他運用了心理定式的心理技巧來說服娜娜,細心的朋友們會發現,對於他所提出來的每一個問題,娜娜都隻能肯定地回答,而無法否定。在張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娜娜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心理定式,潛意識裏覺得對於張騫的每一個問題都應該肯定地回答。這個小小的計謀,讓張騫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女朋友,不過,娜娜當然也會得到幸福,因為從她的回答中不難看出,她心底裏還是喜歡和認可張騫的!

朋友們,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如果你想始終得到肯定的回答,就不要隨便地提問,以免給對方否定的機會。隻有讓對方不停地肯定你的提問,肯定你的一切,對方才能漸漸形成心理定式,最終肯定你的請求。說服是一項看似容易其實難度很大的事情,我們必須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達到靈活運用心理技巧的水平,才能更加輕鬆地、如願以償地說服他人。

層層遞進,一步步說服對方

我們都知道,人都是精明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目的是說服別人,但對方也會心存一定的防備,一開始就表明我們的說服目的,對方很可能拒絕我們,要想攻破這層堡壘,我們可以先不提自己的說服主題,先從家常式的談話開始,層層剝離,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和認同我們的價值體係和理念。

這天,孕嬰產品推銷員孟青來到某小區。

“阿姨,您好,您怎麼一個人在家?您兒子媳婦呢?”

“你弄錯了,這是我女兒的家,她懷孕了,我是來照顧她的。”

“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這麼大把年紀了,還這麼為女兒著想,想當年,我嶽母也是,生怕我妻子冷著餓著,孩子出世後,也是一刻不閑著。”孟青語重心長地說。

“可不是嘛!不過我女兒很好動,身子也不錯,這會兒她婆婆帶著她出去散步了,我們兩個老太婆還怕照顧不好一個孕婦嗎?”老太太爽朗地笑了起來。

“是啊,我看阿姨您就是一個和善的人,全家一定都很幸福。對了,阿姨,隻顧著和您聊天,都忘了跟您說了,您看,這是我們公司的產品,是專門針對嬰兒設計的,包括奶粉,益智玩具,還有各種嬰兒期的書籍等。”

“原來,你是搞推銷的?”

“是的,阿姨,不過您不購買也沒關係,打擾您這麼久,我贈送您一個小玩具吧。”說著,推銷員拿出了一把玩具手槍,老太太一看,歡喜得不得了,但她一想:要是女兒生的是女兒,那豈不是不合適,再說,親家也會以為自己重男輕女,那要不,再買個小娃娃吧,就這樣,老太太主動提出再買個娃娃。

孟青一看,自己的方法奏效了,就對老太太說:“對了,阿姨,您的女兒還有幾個月生?”

“兩個多月。”

“現在的女人呀,都愛美,對於孕後的身材可是很在意的,我妻子就是,當年生完孩子後,一年多內都恢複不了,我那時候想,要是我能多掙點錢,給她買點有助於產後恢複身材的產品,就不會那樣了。阿姨,現在我們公司的這種產品,正是針對孕婦設計的,隻要產後每天鍛煉十幾分鍾,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您要是給您女兒買一個的話,她一定會很高興。”

“是啊,那我也買一個吧,反正女兒生孩子,我這個做母親的,也沒為她買什麼。”

接下來,在孟青的輪番轟炸下,這位老太太居然一次性購買了千元的孕嬰產品。

案例中,推銷員孟青在道明自己的拜訪目的後,對方的反應是:“原來,你是搞推銷的?”這句話裏,我們發現,即使前期孟青做了很多親近對方的工作,但還是被對方拒絕了。此時,他采取了以退為進的策略,提出為客戶贈送產品的要求,麵對免費產品,誰會拒絕?而這一“送”,就產生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在孟青的勸購下,對方產生了對種產品的購買需求,於是,對方“上鉤”了。

其實,不隻是銷售,很多情況下,我們在表明自己的說服目的之後,都會被對方拒絕,而如果我們能曲線救國,先從一些簡單的認同開始,當對方消除防備心之後,再讓對方一點點地認可我們的觀點,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樣。為此,我們可以這樣做:

1.得體的形象會讓對方對你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和對方正式見麵時,一定要穿著整齊幹淨,交流的時候不要太強勢,要有很好的親和力。讓對方在輕鬆自如的環境中和你交流。也許對方會抵觸你的說服話題,但不要讓他抵觸和你交流,切記,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我們成功說服對方的前提。

2.先不提說服目的,向對方提出一個令其無法拒絕的要求

這裏,我們還是以銷售為例,很多客戶對銷售人員有很強的戒備心理,所以,他們看到銷售員的時候,態度非常冷漠,甚至是敵視。這時候,聰明的你不妨先拋棄自己的銷售員身份,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提出一個人性化的要求。比如,上個廁所,或者是喝杯水,要麼問個地址,這些最起碼的人性化的要求,一般人都不會拒絕。你的客戶自然也不會拒絕你簡單的要求,因為對方覺得即使滿足你這樣的要求也不會影響到他,再說了,這些連最起碼的陌生人都能滿足的要求,銷售員專門來拜訪你,要是不能滿足,也有些太不近人情了。在被滿足這些人性化的要求的時候,銷售員要抓緊機會和客戶套近乎,從而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

3.淡化利益觀念

我們可以不和對方提說服的目的,隻是聊家常,這樣,對方認可你這個人之後,自然願意主動接納你的觀點。在消除芥蒂和化解誤會後,雙方之間達成一致觀點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4.層層遞進,讓對方接納你的觀點

也許你在做了很多工作後,對方還是不接納你的觀點,此時你不可焦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對方身上,你要層層遞進,慢慢地接觸對方的內心,不要急於求成,避免引起對方的反感,和對方發生對抗。

我們要明白一點,任何一次說服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作足心理準備、逐步打消對方的顧慮,進而讓對方認可和接納我們。

“利益誘惑”,讓對方主動接受

現實生活中,人們參與社交活動,與人溝通,多半都是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為了一定的利益,即使兩個人的友誼再深,也不可能完全脫離利益而存在。比如,對方想結交某個名人,而你若能為其提供結交的機會,那麼,對方就會主動先與你結交。因此,我們要想說服他人,也可以根據人們的這一心理,巧妙說出對方在接受說服後能夠獲得的益處,這樣一來,對方一定會主動接納我們的意見。

喬·吉拉德是世界著名的推銷大師,一天,他所在的汽車展廳又迎來了一位客戶。經過溝通和了解,喬·吉拉德向她推薦了一款合適的車型,那位客戶看著嶄新的汽車,左轉轉右轉轉,好像非常欣賞。

“夫人,如果您不介意,可以坐上去試試?”

“是嗎?你們對麵的福特車行,每款車上都寫著‘請勿觸摸’的字,你們的可以試試嗎?”

“當然可以!”

這位女士坐在駕駛座上,握住方向盤,觸摸操作了一番。從車裏出來,那位女士說:

“不錯,新車的味道真好!”

“那您決定買這輛車嗎?”

“哦,我再考慮考慮,好嗎?”

“親愛的夫人,您可能還不知道這輛車駕駛起來有多麼舒服,您願意把它開回家體驗一下嗎?”

“真的嗎?”這位女士感到不可思議。

“當然,沒有任何問題!”

後來,這位女士決定購買喬·吉拉德的車,因為她把車開回家之後,丈夫、孩子和鄰居都讚不絕口,這讓她感到很滿足,於是馬上決定購買。

可以說,喬·吉拉德可以成功推銷這輛車,是因為他在讓客戶參與方麵做得很成功,讓客戶了解到了這款車的方方麵麵,滿足了客戶的好奇心。其實每個人都有很強的好奇心,特別是對自己不太了解的產品,都喜歡親自接觸和嚐試。

從喬·吉拉德的推銷經驗中,我們也可以獲得一些說服技巧上的啟示,人們之所以不願意接受別人的說服,要麼是“沒有看到自己即將失去的”,要麼是“沒有看到自己可能得到的”,關於後者,如果我們能通過語言描述法,讓其看到接受說服後帶來的益處,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