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懂心理,圓場話說得不再尷尬(2 / 3)

無論是將錯就錯還是曲解詞意的方法,目的都是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抹掉對方心靈上的不快,消除尷尬的局麵,從而將意外的緊張和不快迅速地轉化到輕鬆歡快的場景中去。

楊先生是山東人。一次,他和一個客戶談生意,由於是初次見麵,一時間難以找到什麼話題,就開始東拉西扯地聊起了各地的風土人情。通過交談楊先生得知客戶是煙台人,頓時感到倍加親切,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在兩個人的談話中就很自然地多了幾分親熱,少了一些客套,心情上也放鬆了許多。

“中原地區是一個好地方,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著很多的風景名勝,又是交通樞紐,更為難得的是民風淳樸,不像南方,盡管南方是發達地區,但是那裏的人都有一種市儈氣,尤其是南方的女性,雖然有過不少有名的人才,但是大部分人都失去了江南水鄉的清純,都很虛榮,成為了地道的拜金主義者……”

沒有想到的是,客戶的臉色呈現出不悅之色,並且有些生氣地說:“拙荊就是南方人呀!”

一下子,氣氛尷尬了許多,楊先生意識到自己的口無遮攔給對方帶來了不小的傷害。但是楊先生畢竟是交際場中的高手,見狀趕緊說:“夫人是南方人嗎?實在是太巧了,我就是在南方出生的呀!”

盡管說謊不是好事,但是,為了化解一下尷尬的氣氛,善意的謊言還是可以理解的。楊先生就這樣為自己對南方的理解找了借口,然後又追加了幾句南方人的優點:“南方人追求金錢是有目標的表現,在生活上,性格細膩的南方女性最適合做終身的伴侶。”聽完楊先生的話,對方的臉色就轉怒為喜了。

我們與人交往,什麼樣的人都可能遇到,時不時受點兒衝撞和冒犯也是屬於正常範圍。這時候你采用怎樣的方式去應對,是對你處世水平的考驗。

在生活中,什麼樣的事情都可能遇到,有時候還會受到意外的衝撞和冒犯。當別人的冒犯給自己帶來尷尬的處境時,惱羞成怒勃然變色都是十分幼稚的行為,那樣既浪費時間和精力,又不利於人際交往。在這個時候,不妨見招拆招,換一種角度去解釋別人帶有攻擊或者嘲諷的話語,如此,不僅能夠讓自己迅速地擺脫尷尬的局麵,還能把這一次的尷尬轉化為宣傳自己的工具,從而達到一種藝術效果。

中文係大一新生的一個班會上,學生們輪流上台作自我介紹。輪到了來自農村的學生牛力時,他走上講台,剛剛說了一句“我姓牛,來自農村……”就被一個不友好的聲音給打斷了,隻聽有人說:“哎喲,鄉下的小牛要進城喝咖啡了。”很多同學都放肆地笑了起來,牛力對這位無禮的同學感到十分氣憤,但是又不願意在第一天裏就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於是忍住火氣,讓自己鎮定了一下說道:“是的,我是鄉下的小牛,不過,我來到這裏並不是為了喝咖啡,而是來‘啃知識’的,以便更好地回到農村去耕耘,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我願意永遠做我們家鄉的孺子牛。”

他的話說完之後,大家都自發地熱烈鼓掌,為牛力精彩的講話喝彩。牛力用自己的機敏,順著別人的玩笑話,用魯迅先生的名言作了一個很好的解釋,既讓自己擺脫了尷尬的局麵,又表明了個人的做人原則,贏得了全班同學的由衷敬佩。

通常情況下,別人帶有侮辱性的玩笑話並非故意的刁難,隻不過是有口無心而已。在這個時候,你沒有必要為此事而惱羞成怒,傷了雙方的和氣,而是要充分展現自己的口才,順著別人的話借題發揮,將那些略有侮辱性的語言變成褒獎自己的話語。

在我們遇到尷尬的時候,沒有必要麵紅耳赤,不知所言,更沒有必要惱羞成怒,喪失理智,不妨轉動一下腦子,尋找另外一種語言,用好的口才去化解尷尬的場麵,消除其中的可笑意味,緩解一下雙方的緊張心情。尷尬是由我們一手造成的,既然出現了,躲避是沒有用的,那麼不妨把情緒放平和些,用語言來進行及時的彌補和拯救,如此你就會變得輕鬆許多。

暫置策略,擺脫談判僵局

談判充滿了變數,並不是每次都能夠順利進行。進行談判時,因為談判各方利益點的衝突或因為談判某方的語言方式讓人接受不了等,使談判陷入僵局是毫不意外的。每一位談判者或早或晚都將麵對談判的困境,分歧的確令雙方都非常難堪,但又很難避免其發生。造成談判困境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價格上的分歧、交易條件上的分歧、售後服務方麵的分歧等,雙方要麼沉默相對,要麼索性終止談判,這是雙方都不願麵對的局麵,也會給各自企業帶來損失,對談判個人來講則是時間上的浪費。那麼如何能夠化解矛盾,擺脫談判僵局呢?

許多經驗欠佳的談判手在困境麵前常常不知所措,認為談判即將破裂,沒有辦法扭轉局麵,完全喪失了繼續下去的信心。其實在實際談判中真正的僵局少之又少,很多困境都是有辦法解決的,但需要一定的方法。

我們知道,談判少不了說話,談判中,陷入僵局,是因為我們說了令對方不悅的話。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及時轉變話題,把話說到對方心裏去,談判雙方的心情是可以舒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