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訓練——做個勇敢的人
西點勇氣訓練:情景模擬與實戰演習
在西點軍校,學員必須接受體能訓練,參與相當危險的運動。男生、女生都要修體操、遊泳救生和肉搏自衛訓練的課程,男生還要修習拳擊和摔跤的課程。此外,運動競賽也是必修課程,而且學員至少有一季要參加團隊運動比賽,這些都是有可能受傷的劇烈運動。這些必修課程非常重要,不僅能鍛煉學員的體能,同時也培養一種情商素質——勇敢。
心理學家指出,人格發展有四個階段:純真階段、反抗階段、平常階段、創造階段。西點精英為什麼能在眾多學員中脫穎而出,取得驕人的成就呢?就是因為他們具備了超人的膽量和勇氣,達到了人格發展的最高階段。勇氣是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一種原型力量。我們要超越自我,就要敢於戰勝一切膽怯、懦弱的心理。
情景模擬訓練是西點軍校獨特的教育方式。教官在授課時,經常播放美國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一個片段——美軍在諾曼底登陸時遭到德軍激烈反抗的一段鏡頭。教官會引導學員們展開討論:如果軍校學生也麵臨這種情況,你是勇敢地去參戰還是幹脆做個逃兵?
另外,西點軍校為了提高學員的情商,經常派他們到伊拉克或阿富汗的戰場上進行實地戰爭體驗,並利用衛星把學員的體會傳送回西點課堂供師生們進行討論。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對新學員來說確實有點危險,甚至吃不消。他們有的會大喊大叫、四處狂奔,以逃避內心已經被擴大化的膽怯情緒。其實,所有的危險或困難並不像學員想象的那樣不可克服——教官事先已經仔細檢查過每一個障礙,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對新學員喊叫,什麼時候要保持沉默。教官還確保學員在戰鬥中得到各種物質支持。雖然彈藥、食品和水很快就會被消耗殆盡,但是大型運輸機和直升機很快就會來增加供給。
模擬訓練和實戰體驗培養了學員超人的勇氣,即便是麵對死亡,他們也會鎮定自若。我們不能不歎服西點軍校獨特的情商訓練理念。
世界隻給無畏者讓路
英國作家蕭伯納說:“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總是危險的。”
愷撒說:“懦夫在未死之前,已經身曆多次死亡的恐怖和痛苦。”勇氣訓練是西點軍校的重要教學內容。通過培養自尊、自信、自我肯定的意識,可以有效地培養人的勇氣。任何使我們更多地思考、認識到自己能力的事物,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勇氣。
巴頓是西點軍校培養出來的一位勇士。巴頓曾說:“每個人都會害怕,越是聰明的人,越容易害怕。勇敢的人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不顧害怕,強迫自己堅持下來。”
巴頓在西點軍校學習期間一直注意鍛煉自己的勇氣和膽量。有一次,巴頓用自己的身體做電擊實驗。那是在一次物理課上,教授向學員們展示一個直徑12英寸、放射著火花的感應圈。一個人問:“電擊是否會致人喪命?”教授就請提問者進行實驗,但這個學員由於膽怯而拒絕了。課後,巴頓請求教授允許他來親自實驗,巴頓雖然知道教授對這種實驗的安全性毫無把握,但他認為這恰是考驗自己膽量的好機會。
教授稍微遲疑了一下,最後同意了巴頓的請求。教授用帶著火花的感應圈在巴頓的胳膊上繞了幾圈,一股強烈的電流瞬間傳遍了他的全身,但他硬是挺住了。
此後幾天,巴頓的胳膊一直是硬邦邦的,不過他又一次印證了自己的勇氣和膽量。他寫信給父親:“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膽小鬼,但現在我開始改變這個看法了。”
勇敢是一種積極情緒,而恐懼則是消極情緒。兩者水火不容,你要麼強大有力、充滿信心,要麼就虛弱、感傷。麵對一項重大的工作總是采取回避態度,任何破壞你的勇氣的東西都會破壞你的力量、效率及能力。
像巴頓那種曾引領這個世界的勇敢者,都曾經做過一些在常人看來不可能、不能成就的事情,這就是他們會成為真正的領導者的原因。拿破侖說:“前麵不應該有阿爾卑斯山擋著我們的去路!”於是,他率領部隊翻越了阿爾卑斯山,到達了意大利境內,並取得了勝利。在近代的世界戰爭中,真正的勇敢者也表現出同樣不屈不撓的品質。
西點軍校的教官經常命令學員問自己這些問題:
“你能夠戰勝多少困難,承受多少侮辱、多少誤解和多少誹謗呢?”
“別人的反對意見是否讓你退縮,或者隻是使你更堅強,更堅定你的決心呢?”
“你可以毫不退縮地堅持到什麼樣的程度呢?”
這就是西點軍校對學員所能達到的成功水平的考驗。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員相信:即使所有的人都反對你,你也可以繼續戰鬥;即使你生活在最黑暗的日子裏,也可以讓勇氣的大旗繼續迎風飄揚。隻要你能做到這一點,就沒有任何敵人能夠打敗你!
勇氣這一滋補劑也來自全麵的準備。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無法勝任手頭的工作任務,這往往是讓我們感到膽怯的原因之一。意識到我們自身存在著的巨大的潛力,會大大增加我們的勇氣,就好像低人一等的感覺會加重我們的羞怯一樣。滿懷信心地去利用這種潛能,無疑會給我們帶來克服恐懼的信心。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帶著微笑去麵對這個世界,這需要極大的勇氣。永遠相信自己,不隨波逐流,這更需要勇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同樣需要擁有非凡的勇氣。堅持做一個誠實的人,往往像麵對槍聲時一樣,需要勇氣;讓別人確切地知道你的立場,相信什麼,如何生活,並且以真實的麵目示人,不帶有任何虛情假意,這需要勇氣;與良師益友進行健康的交流,而不是輕易地隨波逐流,這需要勇氣;不管你身邊的人怎麼說怎麼看,總是去維護正確的東西,這也需要勇氣。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自卑者絕不會成為勇敢的人。所以,培養和增強勇氣的方法,首先是培養與這種能力相關的品質,比如自信、樂觀等。一個人幼年時還不懂事,等稍微大一些,會走路了,就可以教他不要害怕任何事情,要他學會相信自己。這種信心會在他的體內喚起“我可以做到”這樣一種信念,一旦“我可以做到”成為他心中不可動搖的信念,那麼他就已經獲得了一半勇氣。我們應該從一開始就把力量灌輸到孩子體內,如果這種力量是強大的,那麼他的生命也將更加健康和充滿活力;如果這種力量是虛弱的,那麼他的生命也將是虛弱的,甚至是不堪一擊的。勇氣統治著他的整個精神領域,所有其他能力都服從於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