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鍛煉身體有利於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係統、呼吸係統、消化係統的機能狀況,有利於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同時,鍛煉還能改善神經係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係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複雜變化的判斷能力,並及時做出協調、準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機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經常鍛煉身體,身體的器官和組織功能就能進一步完善,為未來積蓄更多的能量。經常進行鍛煉的人,心髒動力更足,一次搏動所提供的血液也就更多,所以他們心跳的頻率就要慢,心髒自然就能工作更長的時間。
當然,其他器官也遵循這個規律。
許多成就卓越者都有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
毛澤東同誌喜歡快步行走,他常常把社會調查與放鬆身心、鍛煉身體結合起來進行,在外視察之餘,還常常爬山鍛煉。
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喜歡在健身房利用健身器材健身,他的重量訓練還包括坐姿推舉、擴胸與擴背運動。因工作繁忙,小布什經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閑時間跑步。曾經在訪問墨西哥途中,他在“空軍一號”會議室裏的一台跑步機上跑了起來。在總統套房裏,在戴維營的林間小道上,在白宮頂樓的健身房內,都有小布什跑步的身影。
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培養良好的性格品質,包括決心、進取心、自信心、堅韌性、責任感、勇敢、果斷性、主動性、獨立性和自製力等。
所以,如果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妨積極參加一些體育鍛煉。
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
其實,人的心理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實踐中磨煉出來的。人的心理素質與身體健康有密切關係:一方麵,心理健康能夠促使人鍛煉身體,使身體更健康;另一方麵,健康的身體也容易表現出較好的心理素質。
一些日本學者對大學生的體力和意誌的關係進行跟蹤觀察,發現體力差的學生相對自卑感、服從性強,但獨立性、自主性差。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一群體力差的中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體育鍛煉。結果表明,這些學生不僅體力增強了,而且自製、堅持等心理素質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不同的體育項目有利於培養不同的性格特征。
騎自行車、遊泳、劃船、跑步、滑冰、滑雪等運動可以增強自我控製和堅定性,可以提高主動性、獨立性、果斷性。
藝術體操、舉重、田徑、跳躍、投擲、花樣滑冰、射擊等運動可以增強人的頑強性和自我控製,可以增進勇敢品質,可以提高主動性、獨立性、果斷性。
跳水、障礙、騎馬、登山、摩托車、跳傘等運動可以增進人的勇敢和果斷,可以提高主動性、獨立性。
球類運動可以提高人的主動性、獨立性,可以增進頑強、果斷、勇敢,可以增強自我控製、堅定性。
擊劍和摔跤可以提高人的主動性、獨立性,可以增進果斷和勇敢品質,可以增強自我控製、頑強、堅定性。
所以,應該每天盡量抽出一點時間,或早晨或下午,因地製宜,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持之以恒,一方麵可以鍛煉身體,另一方麵還可以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