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談話:開始一個高效對話(1 / 3)

一段高效的對話是兩個人深入交往的前提,如果從一開始的談話你就得不到對方的喜愛,那往後的關係就可想而知了。談話有很多技巧,也涉及很多心理問題,不管是職場交際還是普通的人際交往,那些溝通高手們可以說對此都深入地研究。一個好的開始可以大大提高溝通的成功率,如何才能一張嘴就給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呢?在這一章我們將為讀者進行詳細地講解,如果你存在疑惑,那麼就真學習和借鑒,相信這會對你的社交有很大的幫助。

沒有平等,何談溝通

玲玲回家後,跟住在一起的姐妹阿玉抱怨:“你知道嗎?我們部門新上任的經理李姐特別討厭,李姐的眼睛好像長到了頭頂上,跟我們說話的時候從來都不用正眼看我們,樣子十分驕傲,讓人特別不能接受。”阿玉聽後說道:“她如果一直用這樣的態度工作,恐怕經理的位置也坐不長。”要知道人與人之間交流,平等最重要,職場上更是如此。

管理領域有一個術語是“溝通的位差效應”,即平等交流是企業有效溝通的保證——來自領導層的信息隻有20%~25%被下級知道並正確理解,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不超過10%,而平行交流的效率則可達到90%以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是溝通的位差效應的提出者,他們對企業內部溝通進行研究後得出了“位差效應”這一結論。玲玲的上司李姐的溝通方式是一種不平等的錯誤方式,相信她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的。

曾經有這樣一個關乎平等與溝通的故事,內容如下:

在美國有位很有錢的富翁,但是,他卻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為此,他很苦惱,每天都想著如何才能得到他人的敬仰。一天,富翁在街道上散步,看到旁邊有一個衣衫襤樓的乞丐,他心想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富翁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丟下了一枚金幣,可是,乞丐卻頭也不抬,自己忙著捉虱子,富翁感到很生氣,說道:“你眼睛瞎了嗎?沒看到我給你的金幣嗎?”乞丐還是沒有正眼瞧他,回答說:“給不給是你的事,不高興你可以拿回去。”富翁很生氣,又丟了十個金幣在乞丐的碗中,心想這一次乞丐一定會趴著向自己道謝,卻不料,那個乞丐還是不理不睬。

富翁幾乎要跳起來了,咆哮道:“我給你十個金幣,你看清楚,我是有錢人,好歹你也應尊重我一下,道個謝你都不會嗎?”乞丐懶洋洋地回答:“有錢是你的事,尊不尊重則是我的事,這是強求不來的。”富翁一下子著急了,說道:“那麼,我將我的一半財產分給你,能不能請你尊重我呢?”乞丐翻著白眼看著他,說:“給我一半財產,那我不是和你一樣有錢了嗎?為什麼要我尊重你呢?”一著急,富翁說道:“好,我將所有的財產都給你,這下你願意尊重我了吧?”乞丐回答道:“你將財產都給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憑什麼要尊重你?”富翁一下子好像明白了什麼,他抓住乞丐的手,真誠地說了一句:“謝謝你!”乞丐改變了之前的態度,正視著富翁的眼睛說:“不用客氣,請您慢走。”

沒有平等,何談溝通?雖然對方是一名乞丐,但他也有權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你總是一副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姿態,那麼誰還願意與你溝通呢?你怎樣對待他人,他人也會用怎樣的方式回敬你。不管你地位多高,請你放低自己的姿態,這樣才能從他人那裏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尊重和愛戴。

那麼,職場上的我們該如何處理不同等級之間的關係呢?

(1)對上級要做到不卑不亢。在職場中,上級職位比自己高一等,因此自己在工作安排上要聽從上級的指揮,但如果上級的某些指示有不適當的地方,為了整體的利益考慮,也可以以適當的方式指出,不能因為職位上的差距就覺得自己矮了一截。

(2)與同事和諧融洽相處。在工作中我們一般與同事交流最多,如果能保持一種和諧的氛圍,那麼我們的工作就會更加順心、愉快。因此我們要懂得維係好這份感情,多多溝通,懂得分享與互助,讓彼此之間的情感更為深厚。

(3)與下級之間進行平等地溝通,心態上和行為上都不能對下級頤指氣使。平等的交流可以增強上下級之間的溝通效率,使各項工作的開展以及整個公司的運行都更加順暢。

溝通啟示

在溝通中,需要時刻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多考慮別人的感受。如果你是上級,不要不分場合地教訓人;多把事情往好處想,少盯著別人的缺點;給對方多一些讚揚,少一些批評。

溝通,從良好的第一印象開始

卡耐基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登堂入室的門票。”因此,在和人交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第一印象,從外表到內在應給人一種愉悅的感覺,讓別人願意和你交往,甚至主動和你交往。反之,如果給人的第一印象不佳,就可能遇到莫名的障礙。第一印象是能夠創造的,俗話說:“石頭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可以根據時間、地點、交際對象的情況來創造環境和氣氛,在別人心目中建立一種好的印象。

王明剛是一家知名公司的人事部經理,他曾經為所在企業獵取了為數不少的優秀人才。有一次,一個名叫李楊的應聘者簡曆吸引了王明剛,對方高學曆、出色的工作履曆使他這個資深職業人心動了。此時,雖然還沒有麵試,但王明剛已經在心裏給對方打了很高的分數,求賢若渴的王明剛將其他工作推遲,專門為這個應聘者安排了一場麵試。

這天中午,在約定的麵試時間裏,王明剛見到了李楊。對方雖然穿著整潔,但頭發淩亂,連胡須也沒有修剪。這個形象讓王明剛大跌眼鏡。此時,雖然王明剛有些反感,可還是決定給對方一個機會。

在兩個人的交談過程中,這位李楊先生小動作不斷,不是伸懶腰,就是擺弄衣服,更過分的是,他甚至還在麵試的過程中接了一通長電話。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王明剛決定不錄用他。

“你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去樹立第一印象。”不管在何種場合下,我們往往會在與他人見麵後最初幾秒鍾的時間裏對他人作出迅速的判斷,而這種第一印象對人的影響往往十分強烈,在心理學上,將這種作用稱為“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不要讓第一印象毀了自己,如果一開始就被拒之門外,那你哪還有機會與他人進行深入的交流呢?

把握自我形象,樹立良好第一印象,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可親的表情

在第一次與客戶麵談時,如果你的做法很客套,過於客氣,反而會造成緊張氣氛,而緊張的氣氛往往無助於業務的達成,適度的微笑可以有效地緩解氣氛。微笑時應大方得體,不做作,不應用手捂嘴大笑。

2.講究禮貌

講話要有禮貌,這是人類文明的常識,與別人初次見麵,你的語言修養水平將決定著他人對你的第一印象。請不要吝惜使用“您”“請”“謝謝”這些基本的禮貌詞彙,它們會像潤物無聲的春雨沁入別人的心田。

3.良好的外表

良好的外表並不是指麵容的漂亮,而是指服飾整潔得體。如果你一身邋遢地與他人相見,那麼對方一定會覺得你對他不夠尊重。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儀表,給人留下幹淨利落的好形象。

4.恰當的身體語言

表情、舉止自然隨意,不過分拘謹,會使你顯得自信、幹練、見過世麵,而且會增強別人對你的信心。麵帶微笑,會使你顯得樂觀、積極,熱情開朗,有一個好人緣。應避免蹺二郎腿、雙目遊移、表情木然、身體僵硬等不良舉止,這些都會給別人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