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拒絕靈活有度:解放自己也不得罪他人(2 / 3)

該如何拒絕你的追求者?

小仲馬給戀人的絕交信中和盤托出了自己債台高築的窘境:“我不夠富,不能像我希望的那樣愛你;我也不夠窮,不能像你希望的那樣被你愛。讓我們彼此忘卻吧——你是忘卻一個對你說來相當冷酷的姓名,我是忘卻一種我供養不起的幸福!”甜蜜的愛情總是令人神往,那是一種攜手與共的幸福與陪伴。但是如果你麵對的是一份不喜歡的愛情,就要懂得勇敢地去拒絕,不懂拒絕,傷害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對方。

劉曉樂是一家器材公司的銷售代理,她聰明能幹,人也漂亮,銷售業績一直在節節攀升,因此大受頂頭上司、銷售部經理董海超的青睞。

那天,劉曉樂遇到了一個要求苛刻的大客戶。談判的時候,由於對方壓價太多,使得談判一下子進入了僵局。劉曉樂的性格是絕不輕言放棄。中午休息的時候,她一遍又一遍地研究對方的資料,挖掘對方的弱點,用自己的認真和敬業來感化對方。

整整花了一周的時間,劉曉樂終於和這位客戶達成了協議,拿到了一份數額巨大的訂單。下午下班的時候,董海超找到她說為慶賀她的成功,要請她吃晚飯。

劉曉樂心裏被簽單的喜悅充滿了,也就一掃往日的矜持,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本來以為還會有其他同事呢,吃飯的時候,才發現就他們兩個人。劉曉樂有點尷尬,但是也沒多想。吃飯的時候,兩人聊了很多。她第一次發現經理還是個非常幽默的人,總是能把她逗得大笑。

吃過飯,董海超又邀她去跳舞,她推辭了一下,也就答應了。那個晚上,他們玩得很愉快。

後來,董海超便經常請劉曉樂吃飯、泡酒吧、打保齡球。多半是借口慶祝劉曉樂的出色表現和業績。有時劉曉樂並不想去,但看到他那誠懇的眼神,又想想他是自己的上級,便也不好意思拒絕。董海超也每次出差都為她帶回些別致的小禮物,這當然逃不過外人的眼睛。時間久了,劉曉樂便發現後麵有人指指點點了,私下裏議論她和上司之間的關係不簡單。這其中不乏對劉曉樂的出色表現心懷妒忌者。

劉曉樂明白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於是找到董海超,裝作不經意間提到自己相戀兩年的男朋友,並詳細地向董海超講述了兩人相遇、相戀的經過。董海超很聰明,馬上明白了劉曉樂的意思,從此兩人很少再來往。

對於自己不喜歡不來電的異性,我們就要學會拒絕。不過,拒絕別人的追求,對對方而言是殘酷的。那麼,如何拒絕就需要花些心思了。如果拒絕得巧妙,就能得到對方的理解,雙方相互不傷和氣,那是最好的了。

1.拒絕的態度一定要明確

讓對方能清楚地領會你的意思,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說出拒絕就不置可否,這樣會讓對方覺得還有機會,這對雙方都是不負責任的。凡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所以說拒絕時態度一定要明確,千萬不要拖泥帶水。

2.拒絕時溫婉而堅決

清楚而明確地拒絕對方,不等於嚴詞勒令和重話傷人。千萬別為了讓對方死心,盡撿些最具殺傷力的話來回絕對方,弄得以後連朋友都不能做。明確的拒絕,可以很委婉但一定要堅決,不給對方留下商量的餘地。

3.態度要做到誠懇

語言是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對方向你吐露心跡,這種真摯熾熱的情感是聖潔美好的。俗話說:“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當你無法答應對方的愛時,重要的是態度應友善誠懇,吐出肺腑之言,讓對方從“細微處見真情”。

4.選擇適合對方的方式

根據你們的關係和對方的個性特點,選擇冷處理、麵談、書信等方法,不宜采用托人轉告的做法,因為這顯得對對方不夠尊重,有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5.先肯定,後回絕

對方忘不了你,是因為你的魅力深深地感召著對方。你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先正麵讚美對方的優點,真言實語,善意作答,再道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以此回絕。常言道“天涯何處無芳草”“人生處處有青山”,敦促其重新抉擇。

6.直截了當拒絕心懷不軌之人

對於那些你十分討厭的人,或是心懷叵測的人,有時候直截了當地予以堅決回絕,往往會減少諸多不必要的麻煩。切記一句格言:“絕不要道歉,絕不要解釋。”除非你的理由不容置疑。最聰明的拒絕異性的方法往往是——根本不用說任何理由。

溝通啟示

若做到最小限度傷害對方,那麼認真地傾聽他的話語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是對他的尊重,第二是表明你也很珍惜他人對你的愛慕之情。做到這兩點,即便是你拒絕了對方,他也會理解你的心情,你們的關係仍會保持友好。

懂得拒絕,學會說“不”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他人的請求,比如借錢、幫忙做某事、下屬提出加薪的要求等。如果我們對這些請求不願接受,卻又不好意思說“不”,就會使自己陷入十分為難的境地。若違心地答應下來,心裏卻很別扭;若假裝答應卻不做,又會失信於人。所以,如果想要把問題處理得更好,首先我們就要學會說“不”,勇敢地拒絕不合理的請求。

張主任去二樓開會,在走廊上與麗麗不期而遇。麗麗趕緊打招呼道:“真巧,張主任,我正想去找您呢。我最近遇到點麻煩,您經驗比我豐富,所以想聽聽您的意見。”

看到麗麗如此誠懇,張主任也不好拒絕。可沒想到,麗麗碰到的問題還挺複雜,講了十幾分鍾還沒講完。張主任看了看手表,開會時間馬上就要到了,隻得打斷對方說:“你的問題我一時半會兒回答不了,等我抽個時間再和你詳談,好嗎?”

兩天後,麗麗打電話來問:“張主任,前兩天向您請示的問題,您看我該怎麼辦?”

張主任那天心急如焚,根本沒有認真聽麗麗講話,但他又不好意思明說,隻得再次采取拖延戰術:“麗麗啊,實在很抱歉,這兩天我很忙,過幾天再給你答複好嗎?”

誰知道,麗麗也是個不會拐彎的“死腦筋”,沒過幾天,又打來電話。張主任一看是麗麗的電話,頓時覺得焦頭爛額,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張主任的困境在生活中很常見,因為不懂拒絕,一味拖延,最後陷入了被動。因此,麵對別人的不合理要求,要敢於說“不”,隻有這樣,你的生活才會變得更輕鬆、更美好。

中國人把“麵子”看得非常重要,所以在拒絕別人時很容易產生一種“不好意思”的心理,這種心理阻礙了人們把拒絕的話說出口。在這種心理的製約下,很多人往往會答應一些自己辦不到或者花費時間極多的事情,從而使自己的工作效率變得極為低下,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十分糟糕。那麼,在溝通中我們應該怎樣拒絕他人才能不會得罪人呢?

1.解釋你說“不”的真實原因

有時候,人們在解釋自己說“不”的真實原因時會有所隱瞞和保留,往往會提出一些自己認為對方會更容易接受的不那麼重要的理由。這樣做的問題在於,對方通常會覺得這種無足輕重的理由很容易被駁倒,因為它們實在沒有什麼說服力。所以說,坦誠一點說出問題的緣由,相信對方一定會理解你的苦衷。

2.留有回旋的餘地

在溝通中說“不”並非宣布溝通破裂,徹底失敗,說“不”隻是否定了對方的進一步要求,蘊含著對以前的報價或已承諾的讓步的肯定。溝通中說“不”通常不是全麵的、總體的,相反,大多數“不”是單一的、有針對性的。

3.態度要委婉,和氣

態度盡量委婉、平和,說明你要說“不”的原因,讓對方有台階下,也不致傷了和氣。如果可能,迂回一點講也可以,而不直接說“不”,對方如果不是白癡,應該能聽懂你的弦外之音,這是“軟釘子”,而不是“硬釘子”。同時為了不傷和氣,也可以說些善意的謊話。

溝通啟示

世界著名影星索菲亞·羅蘭在她的《生活與愛情》一書中,曾記下卓別林與她最後一次見麵時,送她的一句忠告:“你必須學會說‘不’。親愛的索菲亞,你不會說‘不’,這是個很嚴重的缺陷。我也很難說出口。但我一旦學會說‘不’,生活就變得好多了。”一定要學會說“不”。不是所有的“是”都代表肯定,更不是所有的“不”都代表拒絕。對於自己無能為力或是不感興趣的事情,說“不”是理智的選擇,是對自己、對他人負責任的處事態度。